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酸溶性蛋白(Acid Soluble Proteins,ASP)为一组能溶于低浓度的过氯酸或磺基水杨酸等酸性溶液中的糖蛋白类。主要成份为α_1—酸性糖蛋白(α_1—acid glycoprotein,α_1—AG 77.7%),α_2—耐热糖蛋白(α_2—heat stable glycoprotein,α_2—HSG 15.5%)及α_1—抗胰蛋白酶(α_1—antitrypsin,α_1—AT 6.8%)。其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弄清,但已知与机体防御功能有关。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及肾脏疾病血清ASP可升高。近年来,血清ASP检测的临床应用国外屡见报道,而国内有关资料极少。本文采用简易灵敏的过氯酸—CBB定量法对102例各种炎症患者及247例健康人血清ASP进行检测,旨在探讨炎症时血清ASP变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ICS—Ⅱ型手动方式快速检测α1酸性糖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α_1-酸性糖蛋白(α_1 Acid Glycoprotein,α_1AG)又称血清类粘蛋白(Orosomucoid),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早期认为只有肝脏能合成和分泌,最近发现淋巴细胞也能分泌α_1AG。在组织损伤和感染、炎症反应时血清值增高,尤以慢性炎症为著,类风湿关节炎、烧伤、肿瘤时增加也较明显。国内早期应用过氯酸和磷钨酸分级沉淀α_1AG  相似文献   

3.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免疫比浊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检测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多采用单向扩散法或火箭电泳法,这些方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本文在美国Beckman公司制造的矩阵蛋白系统(Array Protein System,APS)仪上,应用自配试剂定量测定血清α_1AG,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琼脂单扩散法检测了100例肺癌患者和100例正常人对照者血清的纤维结合蛋白(Fn)、前白蛋白(PA)、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铜蓝蛋白(CP)和结合珠蛋白(HP)含量。所用标准血清和抗血清均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并使用北京信息光学仪器研究所生产的MCI型免疫环测量仪。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清酸溶性蛋白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许多活动性病理情况下可明显增快,它虽无特异性,但能对机体有无炎症,病变有无活动性,疗效观察等有重要参考价值。血清酸溶性蛋白(ASP)是含糖较高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其主要成分为α_1-酸性糖蛋白,α_2-HS 糖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触珠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等,这些成分中多数为急性反应相物质,可应用于临床作为急性  相似文献   

6.
α_1-酸性糖蛋白(α1-AG)、α_1-抗肤蛋白酶(α_1-AT)是两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相反应蛋白。我们检测了133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CSFα_1-AT、α_1-AG以探讨其诊断价值。一、标本来源1.患者组:采集患者CSF133例(男73,女60,年龄1月~68岁。病名和例数详见表1。2.正常对照组:正常CSF 30例。二、方法采用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及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2例2型糖尿病且尿常规检测蛋白阴性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微量清蛋白(MA)、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β_2-MG、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BUN、Sc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液中特定微量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肾损伤,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疾病迁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聪敏  李玉秀 《临床荟萃》1994,9(8):372-373
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是弹性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为血清中α_1球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肝脏合成。此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恶性肿瘤细胞也可合成α_1-AT。α_1-AT  相似文献   

9.
肿瘤相关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发现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肿瘤相关糖蛋白较多,主要有甲胎蛋白(AF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癌胚抗原(CEA)、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糖蛋白激素(如HCG)、甲状腺球蛋白(TG)等.本文仅对新近发现的或已被确认的肿瘤相关糖蛋白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简易敏感的尿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简易、快速、敏感的尿蛋白醋纤膜电泳法。用本文介绍的非离子型浸膜液和硼酸-硼砂电极缓冲液,有利于不同分子量蛋白区带的展开。用考马斯亮蓝G250-SDS-HCl 溶液作蛋白染剂,0.5mg/dl 的白、球蛋白溶液即有明显的区带,有利于尿中微量蛋白的检出。正常人血清可分得:PA_1、PA_2、A、α_1、α_2、β_1、β_2、γ_1、γ_2、γ_3 10个区带。正常人尿只有一条白蛋白带。显有A 或A、α_1,β带者为选择性蛋白尿;显有A、α_1、α_2、β或A、α_1、α_2、β、γ带者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图谱越近似血清者,肾脏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00例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清蛋白(m-Alb)、α_1-微球蛋白(α_1-m)、β_2-微球蛋白(β_2-m)及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结果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m-Alb、α_1-m、β_2-m、IgG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尿蛋白阳性的糖尿病患者m-Alb、α_1-m、β_2-m、IgG含量较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显著升高(P0.01)。其中,单项检测或任意2项指标诊断肾脏损伤阳性率较低,不到70%;采用4项指标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95%。结论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_2-微球蛋白(β_2-MG)联合尿系列蛋白检测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诊断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的患者8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在该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8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β_2-MG及尿系列蛋白检测,观察两组β_2-MG水平、尿系列蛋白指标水平,分析血尿酸(UA)与β_2-MG的相关性、UA与尿系列蛋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β_2-MG及尿β_2-MG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微量清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球蛋白G(Ig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UA与血清和尿β_2-MG水平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UA与MALB、TRF、α1-MG、RBP、Ig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采用β_2-MG与尿系列蛋白联合检测可较好地反映无症状HUA肾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由于新生儿败血症症状缺乏特征性,诊断依赖血培养,但需时较长且易污染,不能早期诊断.近几年来国外特别是欧美各国和日本采用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效方法.急性时相蛋白是正常血清中蛋白成份,在肝内合成,当细菌感染时,机体除表现局部炎症反应外,这一类蛋白如C-反应蛋白、α_1-酸性糖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触珠蛋白等在肝内合成显著增加,在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单项免疫扩散法测定了133例患者脑脊液中的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和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的水平,结果表明α_1-AT、α_1-AG 是鉴别化脑、结脑、病脑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良好指标.化脑时α_1-AT 和α_1-AG 显著增高,分别为0.159±0.050g/L 和0.127±0.046g/L;结脑时α_1-AT、α_1-AG 分别为0.113±0.026g/L、0.096±0.024g/L,比正常高;而病脑时α_1-AT 和α_1-AG 则正常。脑膜白血病患者的α_1-AT、α_1-AG 与其它急性白血病比较有显著意义。脑血栓与脑出血患者α_1-AT 比较有显著意义,但两病患者的α_1-AG 比较无差异。对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病时的脑脊液α_1-AT、α_1-AG也进行了测定。此法可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鉴别诊断提供实用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内压(IAP)变异率与胃癌术后空肠营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行胃癌手术病人85例,根据病人术后24 h IAP 的变化分为 A 组(24 h IAP 增加>20%,n=28)、B 组(24 h IAP 增加-20%~20%,n =33)和 C 组(24 h IAP 增加<-20%,n=24)。比较3组病人营养指标变化以及术后通气、排便时间和空肠营养耐受性。[结果]3组术后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清蛋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A 组、B 组术后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清蛋白等均较 C 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通气、排便时间和空肠营养耐受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AP 与病人营养耐受性呈负相关(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Ⅲ(ApacheⅢ)、IAP 和年龄为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Ⅲ和 IAP 为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因素。[结论]IAP 变异率与胃癌术后病人营养耐受性相关,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因素有 ApacheⅢ和 IAP,IAP 是评估胃癌术后空肠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对10名吸烟者和10名不吸烟者进行了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P)浓度变化的研究。受试者无任何疾病,亦未用过任何可引起血清α_1-AGP浓度变化的药物及与血清蛋白结合能起变化的药物,年龄在20~40岁,身体健康。血清标本取自受试者空腹静脉血。用平衡透析法测定心得安和二苯乙内酰脲与血清蛋白结合的浓度,并用免疫扩散法测定α_1—AGP水平。结果表明,平均血清α_1-AGP浓度,在吸烟者为84.3mg/L,不吸烟者为62.8mg/I,统计学处理的显著性强(P<0.01)。吸烟组的血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7.
张瑞薇  胡怀忠 《华西医学》1989,4(3):285-286
本文用速率比浊法和免疫单向扩散法测定了100例正常成人的血清转铁蛋白(Tf),结合珠蛋白(Hp)、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和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的含量。还测定了61例病人血清Tf、Hp含量及43例胎儿血清Tf、α_1-AT及Hp含量,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病人血清中T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而尿毒症病人血清中H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胎儿血清Tf、Hp含量都明显低于正常成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mmunosuppressiveacidicprotein ,IAP)在妇科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预后转归中的价值。方法 术后病理确诊的妇科疾病患者 15 0例 ,其中恶性 2 1例。术前全部检测血清IAP ,部分患者同时检测CA12 5。恶性患者化疗后及术后 2年随访IAP、CA12 5。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AP高于良性疾病组 (P <0 .0 1) ;IAP阳性组中恶性肿瘤患者IAP值与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除外炎症的良性疾病患者IAP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随访化疗后及术后 2年恶性肿瘤患者IAP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IAP可作为妇科肿瘤鉴别诊断及预后随访的参考指标之一 ,IAP结合CA12 5检测有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α_1-抗胰蛋白酶(α_1-Antitrypsin 简称α_1-AT)是血液α_1-球蛋白的主要组成成份.也是人体重要蛋白抑制剂.自1963年Laurcll 发现先天性缺乏患者后,已引起广泛注意.并认为可作为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一种补充标志物.现已发现α_1-AT 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含394个氨基残基,并含有3个寡糖链,都是通过N-乙酰基葡萄糖和多肽链中46、83、247位的门冬酰胺基相连.视含糖链的多少α_1-AT可呈现不同的糖链异质体.我们利用小扁豆凝集素(LCA)能  相似文献   

20.
正常机体存在着蛋白分解酶与抗蛋白酶的动态平衡状态,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α_1-抗胰蛋白酶(α_1-an-titrypsin,AAT)是人类血清中一种主要的蛋白酶抑制剂,在维护肺脏不受蛋白分解酶的损伤起重要的作用。1963年 laurel 等首先发现α_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肺气肿,使肺气肿的发病机理有新的突破。本文对33例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血清α_1-抗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