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厚度复合树脂的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 模拟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颊舌向剖面模示图,选择3种不同厚度复合树脂的夹层技术模拟充填缺损区,采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牙颈部做应力分析.结果 随着复合树脂厚度增加,缺损附近的应力减小.复合树脂厚度由0.5mm增至0.8 mm和由0.8 mm增至1.1 mm时,缺损深部最大主应力分别减少33%和41%.结论 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在保证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厚度的前提下,以增加复合树脂厚度为宜. 相似文献
2.
楔状缺损充填体脱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楔状缺损光固化复合体充填后充填体脱落的原因。方法收集门诊充填楔状缺损的患者487例824颗患牙,2年后随访到438例789颗患牙,充填体脱落42例102颗患牙,分别按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及咬合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充填体脱落的患者中,中老年多于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前磨牙多于其他牙位,咬合因素也会影响充填效果。结论充填体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疗时要考虑去除影响患牙的咬合因素。 相似文献
3.
楔状缺损与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临床研究楔状缺损与He力的关系。方法 将123例患不同程度楔状缺损的中老年患者,按楔状缺损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4组;使用电阻应变式咬合力计测量上颌尖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牙齿咬合力;用光He法测定上颌牙齿最高He接触强度。结果 楔状缺损患牙的咬合力低于无楔状缺损牙。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楔状缺损患牙的最高He接触强度高于未患牙、楔状缺损组中的第一磨牙和第一双澡牙相对于其邻牙的最高He接触强度增高。结论 He力与楔状缺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 评价楔状缺损 (简称楔缺 )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75例 5 0 9颗楔缺牙分别用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于修复后 1、2及 4年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结果 楔缺修复后的临床成功率从 2年时的 85 5 %下降为 4年时的 2 7 7% ,并发现1 8% (修复后 2年 )和 6 6 % (修复后 4年 )的患牙原楔缺修复体颈缘下方出现的新“楔状缺损”。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有咬合因素患牙组的临床失败率明显高于无咬合因素组。结论 楔缺修复治疗的临床成功率受患牙承担咬合力的大小和修复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提示在楔缺的治疗中 ,除了材料的选择外必须考虑患牙咬合因素的祛除 相似文献
5.
玻璃离子充填楔状缺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文茜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5,9(3):183-184
玻璃离子充填楔状缺损疗效分析山西省临汾地区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口腔科(041000)田文茜牙颈部楔状缺损是常见的中老年人牙体病之一。本组250颗牙,采用玻璃离子充填,并观察2~4年,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玻璃离子粘固剂系上海青蒲齿科材料厂生产(批号... 相似文献
6.
7.
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颈部硬组织的缺损,好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学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楔状缺损是力、机械磨损及酸蚀和时间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此进行回顾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不同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楔状缺损是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为探讨不同材料对楔状缺损修复的疗效,我们应用三种充填材料,即玻璃离子粘固剂(简称GIC)、GCFujiⅡ及Dyract进行修复,经充填后6个月~2年复查,就其疗效作一比较和分析。材料与方法1材料:1.1上海青浦齿科材料厂生产的GI-1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简称GIC)。1.2日本GCCOPPORATION出品的GCFu-jiⅡ。1.3美国登士柏公司出品的Dyract。2病例选择:选择门诊患者254例,共981颗楔状缺损患牙,均无并发牙髓损害,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33例,年龄28~72岁。3分组:… 相似文献
10.
两种材料充填楔状缺损近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及复合体F2000临床疗效比较,为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方法 选择楔状缺损患牙74颗,随机分为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组与复合体F2000组,每组37颗,分别由同一操作者按照厂商使用说明书进行充填治疗。6个月后复诊,进行评价。计算失败、缺陷、成功率。结果 可乐丽菲露充填组有2例脱落,2例边缘着色,成功率87.10%;复合体F2000充填组有2例脱落,3例边缘着色,成功率83.8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可以用于临床窝洞的直接充填。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深度楔状缺损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深度的樱状缺损及其尖部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模式图,选择4种不同深度的楔状缺拟,应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楔状缺损及其尖部进行应力分析。结果:随着楔状缺损深度的增加,缺损心力呈增高的趋势。结论:楔状缺损对牙体破坏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临床上应尽早对楔状缺损进行允填修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倒凹、箱型、复合体点状洞3种不同固位方法修复楔形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技术,借助于Mimics、Ansys等软件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楔形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以上3种固位方法模拟修复缺损区,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牙颈部硬组织进行应力分析。结果:倒凹、箱型、复合体点状洞修复楔形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最大主应力分别为5.0113、5.0240、4.7747 MPa;最小主应力分别为0.99187、0.99396、0.94488 MPa。结论:3种固位方法修复楔形缺损复合体点状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3种方法修复楔形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夹层技术3种不同充填方法修复楔形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颊舌向削面模示图,选择以上3种方法模拟充填缺损区,采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牙颈部进行应力分析.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深部最大主应力分别为51.2、38.5、34.8 MPa.结论:以上3种修复楔形缺损方法中,夹层技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楔状缺损患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 在下颌前磨牙沿釉牙本质界建立三角形缺损,设计楔状缺损模型,模拟侧方运动中牙齿的受力情况,对下颌前磨牙颈部硬组织行非线性接触分析.结果 斜向载荷下,釉牙本质界缺损的下颌前磨牙缺损区尖端存在明显的拉应力集中.随缺损高度的增加,应力值增大,应力集中程度也增加:应力集中区沿釉牙... 相似文献
16.
不同桩核材料对牙根应力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材料对牙根应力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桩核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下颌第二前磨牙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据此分析铸造镍铬合金、铸造金合金、铸造钛合金及氧化锆、聚乙烯纤维树脂、玻璃纤维树脂、碳纤维树脂等7种桩核材料修复前后的牙本质应力分布状况。结果桩核冠修复前,牙根应力峰值出现在牙根颈部的外表面;修复后,随着核桩弹性模量的增高,根颈部外表面的应力峰值降低,而桩及其与牙本质交界面的应力值显著上升。结论为防止桩-牙本质交界面应力显著上升致根折,临床上对于细弱壁薄的牙根,宜选用接近牙本质的低弹性模量的桩核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三壁骨缺损对正常咬合力下牙周膜应力的影响。方法 基于锥形束CT(CBCT)的DICOM格式数据,分别建立下颌全牙列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修改骨缺损区域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分别模拟位于近中和远中的不同深度(占根长1/3、2/3和3/3)的邻面三壁骨缺损。对骨缺损的牙齿施加与牙体长轴呈45°的正常咬合力,分析牙周膜等效应力。结果 牙槽骨无缺损时,14颗牙齿的牙周膜等效应力平均值为5.71 MPa。牙槽骨缺损深度占根长1/3、2/3和3/3时,牙周膜等效应力平均值分别为6.61、7.14、7.42 MPa。随着三壁骨缺损深度的增加,牙周膜应力明显增大,吸收的前期应力增量大于后期。位于近中的不同深度(占根长1/3、2/3和3/3)的邻面三壁骨缺损牙周膜等效应力平均值分别为6.62、7.19、7.51 MPa,位于远中的不同深度(占根长1/3、2/3和3/3)的邻面三壁骨缺损牙周膜等效应力平均值分别为6.60、7.10、7.33 MPa。三壁骨缺损位于牙齿近中或远中,对其牙周膜的应力影响无显著差异。在相同缺损深度下,各类牙齿牙周膜等效应力大小关系为前磨牙>磨牙>切牙>尖牙。结论 即使较浅的三壁骨缺损,仍然会造成牙周膜应力的明显增加,因此对于早期的三壁骨缺损患牙,在临床上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尽早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