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作者对该院11年中收治的124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救治疗效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经过现场抢救、转运、医院早期诊治、并发症防治和康复期处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124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9例(15.3%)、中残13例(10.5%)、重残24例(19.4%)、死亡68例(54.8%)。他们认为,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效果取决于临床医师必须重视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个环节诊治,特别是受伤事发现场与院前急救十分关键,规范化专科治疗是救治的根本,康复期功能恢复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急处理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1年5月收治的8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急处理情况.结果 82例患者GOS评分:恢复良好10例(12%),中残17例(21%),重残12例(20%),植物生存4例(2%),死亡39例,死亡率为48%.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规范化的后续治疗,遵循损伤控制外科理念以及重视防治二次脑损伤,能有效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的院前与院内急救模式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院前与院内急救模式。方法本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4311例颅脑损伤患者,直接送入脑外科抢救室,由专科医师分类按相应程序进行急救。结果轻型及中型2992例均治愈。重型1319例,在24h内死亡164例,其他1155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恢复良好或中残750例(64.94%),重残132例(11.43%),植物生存44例(3.81%),死亡229例(病死率19.83%,加24h内死亡者病死率为29.80%)。结论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直接送人脑外科病房,专科医师接诊按急救程序检查、手术及术后ICU监护全程负责制有助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  相似文献   

4.
发生颅脑损伤的因素:(1)钝器伤。如棍棒、砖石和锤等钝器,爆炸落石,高处落下重物,工程事故、塌方及机械力等导致的头部创伤、挤压伤,交通事故中的车辆碰撞等造成的损伤。这类损伤的致伤区域头皮软组织多有较大面积挫裂伤,创口形态不规则,创缘不整,挫伤严重。损伤部位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片错位、凹陷,移位的骨折片可进人脑实质内,硬脑膜撕裂,  相似文献   

5.
385例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38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提示加强院前急救,是成功救治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颅脑创伤的致伤机理比较复杂,常伤情严重,合并伤多,处理棘手,给麻醉手术带来诸多困难,急症围术期迅速有效的处理可赢得抢救机会,减少死亡率.本组总结了近年来我院13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113例、女25例;年龄2~76岁,平均34.7岁.全组患者均行急症手术.其中昏迷85例、嗜睡15例、瞳孔散大63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8分以下者85例,其中5分以下者17例,合并明显休克34例,血气胸16例,肝脾破裂6例,四肢骨折14例,恶心呕吐发生误吸83例.麻醉过程:本组患者于诱导前30 min肌注杜非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对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 囊括2018年1月~ 2019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8例,根据是否开展院前急救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参照组未开展院前急救,实验组进行院前急救,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生存率显著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中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及救治新策略。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采用综合治疗资料完整的86例由交通事故导致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高速公路组29例,普通公路组57例,并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发生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速公路组29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44.8%;生存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4例(13.8%),中残3例(10.3%),重残5例(17.2%),植物生存4例(13.8%)。普通公路组57例,死亡40例,死亡率为70.2%;恢复良好7例(12.3%),中残5例(8.8%),重残3例(5.2%),植物生存2例(3.5%)。结论高速公路伤员多为男性青壮年,送院时间较长,多发伤比例高,休克发生率高,评分3分患者极难生存。但院前急救为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1999年以来采用综合治疗的资料完整的143例经严格评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其治疗原则完全按照现代颅脑损伤救治原则实施,重点是加强各种治疗措施衔接,强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76例急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创成  陈南升 《武警医学》2001,12(6):342-343
急性颅脑损伤发病初能否做到妥善、快速、有效的处理 ,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关注[1] 。所以 ,积极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 ,对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特别重要。现将我科自 1 996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参加省“1 2 0”联动施救以来 ,对 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意义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6例 ,接诊方式为“1 2 0”急诊院前施救。年龄 5~75岁 ,平均年龄 3 5 2岁 ,其中男性 52例、占 68 4 2 % ,女性 2 4例、占 3 1 58% ,男女之比为 2 1∶0 5。车祸致伤 4 5例、占 59 2 1 % ,打斗致伤 1 7例、占 2 2 3 7% ,抓…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老年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 方法总结2006年6月-2009年8月入院治疗的139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分析GCS、颅脑损伤类型、影响预后的主要并发症及临床治疗方法,探讨各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病死率与GCS、颅脑损伤类型、损伤后并发症密切相关.颅脑损伤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挫裂伤伴脑内多发性血肿、脑干损伤者病死率较高.颅脑损伤后伴有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或2~3种并发症同时发生时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类型、并发症直接影响预后.老年人反应较为迟钝,主动做早期预见性检查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对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4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均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将4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12例先置入脑室型颅内压探头再开颅手术;B组:15例先开颅手术再置入脑室型颅内压探头;对照组:13例行单纯性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各组颅内压控制、脱水剂使用时间、剂量及预后.结果 A、B组控制颅内压< 15 mm Hg明显优于对照组,甘露醇的剂量及时间明显减少,预后较好(P<0.05);A组重残及植物生存7例,B组3例(P<0.05).结论 应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可有效控制颅内压,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减少甘露醇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管形态及血流变化,探讨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 Dopple,TCD)超声结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判定作用. 方法 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使用TCD动态监测,并使用128层螺旋CT行头颅CTA动态检查. 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TCD、CTA显示脑血流及血管形态均发生改变.CTA显示以血管移位或狭窄为主者,TCD波谱多呈高阻力型改变,手术疗效良好;血管痉挛者,频谱呈高阻力型(手术疗效相对较好)或“钉子波”(手术疗效多不良);血管闭塞者TCD多呈“钉子波”,手术疗效差. 结论 TCD反映脑血流速度,CTA表现脑血管形态改变,二者结合能有效判断脑灌注情况,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疗效判定的良好方法 .  相似文献   

14.
急救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1月以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60例创伤患者的效果,并与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6例非绿色通道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机制、ISS及失血量等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60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3%,对照组46例患者死亡5例,死亡率为11%(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问、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空间和时间,显著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保证了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指导颅脑创伤后甘露醇治疗对保护肾功能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比较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68例.患者分为ICP监测组(ICP组,77例)和非ICP监测组(对照组,91例),动态观察患者血浆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的变化,记录甘露醇使用量、患者住院天数、6个月GOS评分等. 结果 两组在入院伤情、肾功能、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是ICP组的2.2倍(P<0.05).ICP组的甘露醇用量[(443±133)g]仅为对照组[(1 620±412)g]的27.35%(P<0.01);ICP组甘露醇使用时间[(4.8±3.8)d]也显著少于对照组[(7.2±2.3)d](P<0.01);6个月GOS评分ICP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伤后第7,14和21天血浆胱抑素C、肌酐浓度和第14天尿素浓度ICP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颅脑创伤治疗过程中采用ICP监测可显著减少甘露醇的用量与时间,有效预防和减少颅脑创伤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现代创伤以高能量损伤导致多发伤的高发生率为其特点。创伤救治水平亟待提高。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现存刨伤急救模式的比较,找出所存在的差距以及不同国情的不同做法,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加强创伤急救队伍的建设和改革刨伤急救模式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如果对脑外伤后发生的颅内、外并发症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 ,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常见的颅内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出血和脑积水 ;颅外并发症包括肺炎、肺水肿、ARDS、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凝血病等。本文简要介绍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正常情况下,出现突发瞳孔散大病情恶化的原因并验证针对性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47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4例患者在颅内压正常情况下,出现突发意外的瞳孔散大原因,观察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变化和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颅内压正常情况下的异常瞳孔散大主要源于经历一定时限的颅内高压后进行充分减压,脑灌注压持续> 110 mm Hg;或者脑脊液引流过多或颅内压控制过低(< 10 mm Hg),造成脑灌注压过高;合并出现低血浆渗透压状态和二氧化碳蓄积等因素.4例患者经特定流程治疗后,颅内压正常,脑肿胀好转,病情稳定,瞳孔恢复正常,6个月后随访GOS 4分3例,5分1例.结论 降低外周血压、控制灌注压、维持高渗性治疗目标、缓解脑水肿能够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正常情况下瞳孔散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急救部开展创伤急救手术1673例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急救部开展创伤急救手术的可行性和救治效果,方法:急救部在4年时间内开展各部位创伤急救手术1673例,其中开颅探查术259例,开胸探查术55例,开腹探查术205例,四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术768例,血管,神经、肌腱吻合术242例,颈部伤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撕脱伤的清创缝合术141例,脊柱或骨盆手术3例,结果:本组术后痊愈1567例,死亡106例,其中颅脑外伤术后死亡96例,心脏刀刺伤术中死亡1例,严重多发伤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死亡6例,并发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2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严重的颅脑外伤,心脏刀刺伤,MODS,ARDS,感染等,术后发生并发症者362例,主要并发症为低血容量性休克103例,感染性休克86例,心源性休克12例,ARDS92例,MODS58例,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11例,结论:急救部应开展各部位创伤的手术急救,以降低创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