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梅州市城乡居民饮用水源水质卫生现状,为农村改水防病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采取水源普查和水质抽查相结合方法,全市以村为单位抽查2个饮用水源,以及6个县城、129个乡镇自来水厂共135个水源,依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及《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对居民饮用水源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全市(含乡镇)共有各类水源205102个,41.6%的人口饮用集中式供水(简易自来水),58.4%的人口饮用分散式供水。共抽查各类水源4183个,69.9%水源水质符合农村饮水Ⅰ、Ⅱ级标准,其中手摇井水合格率为83.1%(365/439)、井水合格率为70.2%(848/1207)、泉水合格率为69.7%(1478/2122)、河水合格率为69.6%(103/148)、库水合格率为53.9%(61/113)、沟水合格率为47.8%(64/134)、塘水合格率为30.0%(6/20),各类水源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59.0%(869/1472),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75.8%(2056/27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梅州市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选择、卫生防护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柳军  邹碧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260-4261
[目的]全面了解柳州市郊区农村生活饮用永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该地域饮水设施建设和水质卫生监督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取样采集井水、水深水和集中式供水水样,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进行评价.[结果]抽检的水样中,井水的综合合格率是38.10%,水源水的综合合格率是55.26%,集中式供水的综合合格率是66.67%.[结论]该地域饮用水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提示政府应加大对该地域饮用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同时还应加强对各类水源的防护与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1年广东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状况,为加强广东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全省94个涉农县(区)为监测点,使用统一的监测方案,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有关规定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评价依据.结果 广东省农村人口6 725.74万人,其中61.17%使用地面水为水源,38.83%以地下水为水源:66.90%饮用集中式供水,33.10%饮用分散式供水.枯水期水样水质合格率为63.90%,丰水期水样水质合格率为59.43%,其中集中式供水水质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5.74%和60.57%,分散式供水水质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9.84%和45.74%.全省农村水质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的前3项分别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pH值,其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78.93%、85.46%、90.51%和74.28%、80.97%和89.32%.结论 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尤其是分散式供水,要加强供水设施的改造和管理,提高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改善农村饮用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覆盖全区所有村镇,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供水方式、水源污染等情况以及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等调查,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水质卫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枯水、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2.32%和21.45%,地面水、地下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0.56%和32.04%,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深水井与浅水井水质合格率为39%和19.27%,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为35%和31.23%。结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农村改水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农村饮用水消毒工艺必不可少,今后应加大饮水卫生宣传力度及监督监测频率,以保证全区农村饮水的卫生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梅州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查清广东省梅州各市、县(市、区)农村饮水卫生现状,为改水防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有代表性水源为调查对象,以村为单位,抽查3个饮用水源,其中1个集中式供水水源,2个分散式供水水源;水质检测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梅州市共抽查1929个村(占91·9%),4183个水源;调查饮用水人数约250万(占51·3%)。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59·1%,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75·8%,其中手摇泵井水水质合格率为83·1%,井水水质合格率为70·3%,泉水水质合格率为69·7%,地面水(包括河水、水库水、沟水、塘水)合格率为56·4%。结论县级自来水水源水质都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合格率100·0%;乡镇级饮用水源水质较差,合格率61·0%,要加强农村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卫生保护措施,提高镇级饮用水质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2007年江西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现状,为政府制订改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选择江西省22个县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质处理情况及饮用人口)调查,每个县设10~11个监测点,于枯水期(3—5月)、丰水期(8—10月),按照GB 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农村人口8726 958人,饮用集中式供水的占16.76%,以江河水为主要水源;饮用分散式供水的占83.24%,以浅井水和深井水为主要水源;饮用未经任何处理水的人口达88.52%。丰、枯水期各采集水样221件,地面水、地下水水样分别占21.27%和78.73%,其水样合格率分别为43.89%和51.58%。丰、枯水期以地面水为水源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3.83%和59.57%,以地下水为水源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8.51%和49.43%。丰水期地面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P<0.01)。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分别占40.05%和59.95%。丰、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79%和64.84%,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1.85%和42.31%。丰、枯水期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丰水期:x~2=20.42,P<0.01;枯水期:x~2= 10.88,P<0.01)。超标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其次为pH值、硝酸盐氮、锰、铁、砷及氟化物。结论江西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较低,供水方式比较落后,饮水卫生状况仍然不佳。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情况,为实施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浙江省26个县市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并进行抽样检验,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按照不同水源类型分析,丰、枯水期合格率最高是深井水91.25%和94.69%;按照不同取水方式分类分析,丰、枯水期合格率最高是机器取水90.0%和91.95%;各项监测指标中,丰水期和枯水期硫酸盐、氯化物和铜的合格率为100%,微生物指标最低为粪大肠菌7.03%.结论: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分散式水质合格率较高,但仍需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农村人群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榆中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的调查,为改进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榆中县选择13个乡镇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等调查;每个乡镇选择3~4个采样点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13个乡镇农村居民有56.82%以地表水为水源,43.18%以地下水为水源;从供水方式上看,有70.45%饮用集中式供水,29.55%饮用分散式供水。共检测水样44件,合格21件,合格率为47.73%。微生物指标特别是菌落总数合格率较低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结论微生物污染是榆中县农村饮水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学校自备饮用水水源的卫生与水质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改水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对北海市58所农村学校的自备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供水情况和师生的基本情况、饮水行为及饮水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8所学校自备水源,饮水覆盖35166人。检测末梢水58份,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是pH值(合格率为24.14%)、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86%)、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86%)、细菌总数(合格的为67.24%)。末梢水水质总合格率为5.18%,饮用合格饮用水的3608人,占10.26%;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67.24%,饮用合格水的27698人,占78.76%;pH值合格率为24.14%,饮用合格水的10998人,占31.27%。饮水卫生知识合格率,水质合格率高的学校师生为76.03%,水质合格率低的学校师生为67.70%(P〈0.01)。[结论]北海市农村使用自备水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不合格水样覆盖人群较广,人群饮水卫生知识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州市分质供水水质的卫生状况,探讨分质供水水质卫生安全及卫生评价标准和措施。方法对2005-2007年广州市分质供水的水源水、处理水、末梢水的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参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源水260份,各项指标合格率为79.23%~100.00%;检测处理水260份,各项指标合格率为93.46%~100.00%;检测末梢水260份,各项指标合格率为92.31%~100.00%。末梢水主要超标项目为色度、浑浊度、pH、耗氧量、锰、铅、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结论需加强广州市分质供水的卫生管理,另外,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分质供水卫生学评价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