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部分药物(特别是经口服途径给药)都是经过肝脏进行生物转化,但某些药物因本身或其活性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损害,或人体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均易引起肝脏的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危及生命。本文就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现状、药物性肝损伤的干预现状、药物性肝损伤护理的挑战和展望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药物性肝损伤护理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药物的正常使用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脏损伤,以及过敏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其后果包括肝脏血管损害,诱导肝硬化以及肝癌等[1]。在免疫学方面可将药物性肝损伤分为免疫介  相似文献   

3.
<正>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一个重要场所,某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肝脏的损害。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本身及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超敏反应所致的疾病,分为本质性肝损伤和特异性肝损伤两大类,与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统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是特异性肝损伤发生最主要的机制,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损伤、过敏反应、免疫系统激活和氧化应激造成线粒体损伤也是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病理依据。方法对9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用药后的疗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引起药物性肝损害92例药物中,抗结核药物35例(38.04%),中药23例(25.0%),抗生素类12例(13.04%),抗肿瘤化疗药物10例(10.87%),降血糖药物5例(5.44%),解热镇痛药物3例(3.26%),抗甲状腺药物3例(3.26%),抗抑郁药1例(1.09%)。肝损害类型:肝细胞损伤型54例(58.70%),胆汁淤积型20例(21.74%),混合型18例(19.57%)。治愈75例(81.52%),好转14例15.22%),其他转归3例(3.26%)。结论抗结核药物和中草药为目前主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多种因素参与通过多条途径的复杂过程,不仅与年龄、性别、机体营养状态和遗传背景有关,与药物的剂量、疗程及药物的分子结构、合用药物和酒精等因素也有关联。研究表明[1],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在药物性肝损伤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双环醇用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甘草酸二胺胶囊,且对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 和γ-GT 改善更明显,能够有效地减少肝损害,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2]。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经过双环醇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的变化,探讨双环醇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所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方法 分析94例服用抗结核药物的肺结核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时间、损害程度和治疗方法.结果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改变多发于用药后4周内,占56%.停用抗结核药组为中、重度肝损害;未停药组为轻度肝损害.治愈率93.6%(82/94).结论 应重视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及早行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脏损害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我们对60例急性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时间在服药后的1—9个月,临床症状以乏力、纳差为主,临床类型以急性肝炎多见;经停药或减量,并给予保肝药物,肝损害大多可恢复。结论临床许多药物都可致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用药中要熟知药物的毒副作用,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以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诱发原因、临床特点等,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12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观察其用药类型和临床表现。结果12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肝细胞损伤型占60.0%(72/120),明显高于胆汁淤积型的25.0%(30/120)及混合型的15.0%(1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引发肝损害的主要用药类型前3位的分别是中草药(26.7%)、抗结核药物(20.0%)和抗菌药(18.3%)。其临床表现主要以乏力(71.7%)和食欲缺乏(68.3%)为主,其次是黄疸、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特点复杂,应加强各类用药不良反应及损伤机制的研究,尽可能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不同国家、地区报道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率不同,不同抗结核药物引起DILI的概率也不相同。在我国吡嗪酰胺与利福平是最常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并发症等。抗结核药物发生DILI的主要机制包括中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发生DILI后需密切观察,可给予停药,充分的休息,积极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抗结核方案。预防性保肝治疗目前正在研究中。抗结核过程中应当关注导致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避免导致肝损伤的其他因素,更全面地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损害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分为肝细胞损害型、肝内胆汁瘀积型,停药或减量,并给予保肝药物,肝损害大多可恢复。结论临床许多药物都可致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用药中要熟知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时、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以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病理依据.方法 对9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用药后的疗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本组引起药物性肝损害92例药物中,抗结核药物35例(38.04%),中药23例(25.0%),抗生素类12例(13.04%),抗肿瘤化疗药物10例(10.87%),降血糖药物5例(5.44%),解热镇痛药物3例(3.26%),抗甲状腺药物3例(3.26%),抗抑郁药1例(1.09%).肝损害类型:肝细胞损伤型54例(58.70%),胆汁淤积型20例(21.74%),混合型18例(19.57%).治愈75例(81.52%),好转14例15.22%),其他转归3例(3.26%).结论 抗结核药物和中草药为目前主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肝脏不仅是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同时还是所有药物代谢和转化(即解毒)的器官[1]。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药物经消化道、呼吸道、静脉等途径进入机体,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导致的肝脏损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用药频率增加,各种药物对老年人肝脏造成的损害日益突显,老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有所增长。为此,本文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解放军第302医院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中心收治的72例老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李秀茹  何宾 《天津护理》2001,9(1):44-45
药物性肝病是指患者在治病过程中,虽用治疗剂量的药物仍有可能引起肝脏的损害。药肝是一组医源性疾病。药物是否引起肝脏损害决定于两个因素:即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1993年3月,我科成功地抢救了一例因药物过敏导致严重的急性肝损害的患者。现将病历及护理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可表现为目前所知的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伤最常见,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药物性肝病(DI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99例,好转17例,其他转归4例。大部分患者于1-2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胆汁淤积型恢复较慢,多在3~4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药物性肝损伤许多药物均可引起,临床遇到任何肝病时都应考虑药源性肝损害的可能性,详细询问服药史并配合辅助检查。同时我们应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代谢机制,毒副作用,重视药物安全性,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疾病。DILI通常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多变,以急性肝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19.
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前,由药物引起的疾病日趋增多。由于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主要脏器,又是机体代谢、免疫的重要器官,因此,药物性肝病更为多见。据报道药物性肝病占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据文献统计932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中,抗生素类占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问 :牛磺酸颗粒是否可以用于药物性肝损伤 ,是否可以长期应用 ,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药物性肝损害临床上可分为肝细胞损害型、胆汁淤积型及兼有两者特征的混合型。其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 :①中毒性肝损伤 ,即缘于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的肝毒性损伤 ,或由于药物代谢异常使得肝毒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所致 ,大部分药物在肝脏需经细胞色素P4 5 0 (CYP)氧化或还原 ,并由此产生亲电子基、自由基等活性代谢产物 ,通常情况下与谷胱甘肽 (GSH)结合而解毒 ,但过量服药或遗传性药物代谢异常时 ,上述物质大量生成 ,耗竭了肝内的GSH ,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