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泵衰竭(pumpfailure简称PF)成为目前防治研究的主要课題。本文报告249例AMI中并发PF者77例临床分析,重点探讨早期发现PF及如何提高PF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对 94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 (6 0例生存者 ,34例死亡者 )入院后第一次心电图及 5 0例正常人的心电图间期进行测量 ,并分析了影响 AMI患者的 QTd的临床因素 ,结果认为 Q波心肌梗塞的 QTd大于非 Q波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 QTd随着泵衰竭程序逐渐增大并可帮助判断泵衰的预后 ,AMI患者泵衰死亡者及室内颤猝死亡者的QTd均增加 ,其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泵衰竭(PF)是目前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能早期发现,及早处理,可望降低病死率。本文报告PF197例,旨在探讨PF的易患因素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入院时胰岛素抵抗性、胰岛素敏感指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89例非糖尿病AMI患者入院时根据Killip分级评判心功能状况.KillipⅠ级(B组)5 3例,KillipⅡ级(C组)14例,Killip Ⅲ级(D组)12例,KillipⅣ级(E组)10例.以对58例健康正常人(A组)为正常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稳态模型(Homa Model)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IR),并计算住院病死率.结果IR及FPG随着Killip分级的升高而升高,而ISI则显著逐渐下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的IR与Killip分级及住院病死率相关.结论AMI患者入院时的胰岛素抵抗性越强预示着AMI的严重程度,胰岛素抵抗性越强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由于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电监护的开展,能及时发现心律紊乱及时处理,病死率已由30%下降到15%左右。这15%的死亡原因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泵衰竭。在 AMI,由于一部分心肌丧失功能,使心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安定在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泵衰竭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在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泵衰竭伴有烦躁不安的患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安定10-20mg肌注或静推每天2-3次。治疗时间1周。结果:40例AMI并发泵衰竭患与对照组相比,疼痛时间缩短,泵衰竭纠正快,死亡率降低。结论:安定在AMI并发泵衰竭并有烦躁不安的患辅助治疗中,能较快地缓解疼痛,稳定病人情绪,有利于纠正泵衰竭,降低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无痛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痛性AMI和有痛性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结果无痛性AMI临床表现隐匿,梗塞部位多为下壁、右室、后壁,共占68.2%。无痛性AMI患者合并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痛性AMI,前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主要死亡原因是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结论提高对无痛性AMI的认识,及时诊断治疗,尤其对泵衰竭的防治,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由于心电监护的普通应用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进展,住院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死于心律紊乱者显著减少,泵衰竭(急性左心衰竭和心原性休克)的问题乃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对AMI患者广泛开展了血液动力学的监护。包括:动脉  相似文献   

9.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急性心包炎是由透壁性心肌梗塞累及心包膜所引起,临床并非少见。现将我院1976年1月至1989年12月收治10例报告并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列系我院内科1976~1989年住院确诊的AMI病人,均符合WHO制定的AMI标准。在AMI发病初期,出现心前区疼痛之向时,有典型的心包摩擦音者可确诊。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47~66岁,平均58.2岁,占同期AMI的6.06%(10/165)。广泛前壁AMI者6例,广泛前壁加下壁AMI者3例;下壁加正后壁AMI者1例。心包摩擦音开始出现于14~78小时,平均36.3小时,持续时间为10分钟~72小时,平均23.3小时。本组病情均较重,6例并发泵衰,其中2例尚有室壁瘤,8例有心律失常,1例出现心脏破裂,经抢救7例存活。1例死于心脏破裂,余2例均死于泵衰竭。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用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抢救急性心肌梗塞后泵衰竭的疗效情况,现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急性心肌梗死后确诊为泵衰竭的16例,均为1998年1月~8月间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45~69岁,平均57±12岁;根据killip的分级方法计泵衰竭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1例。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监护病室的广泛建立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期预后已大为改善。但死于泵衰竭者尚无明显减少。为此,对AMI预后的估计成为目前广为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1975年10月至1984年12月共收住AMI患者100例,现就其心电图PTF—V_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近10年20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规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AMI的认识.方法首次确诊的203例患者,按入院前后分为3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吸烟和/或饮酒、入院时心功能(Killip法分为4级)和住院天数,并分析入院后次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论AMI的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在预防和诊断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心泵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凤石  汤乃军 《天津医药》1996,24(12):727-729
采有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评估301例急性心肌梗塞(AM)急性期(四周内)心泵功能状况,取F0.05=3.86,通过电了计算机对22例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5种评估泵功能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血压,双肺音,心音,奔马律和并发病,并建立数学模型,自身回代总符合率为83.1%,泵衰竭符全率75.9%,其中泵衰竭Ⅱ~Ⅲ级符合率80.8%,IV~V级符合率67.7%,泵功能正常(含泵衰竭I级)符合率85.  相似文献   

14.
本院近15年来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63例,分析这些临床资料发现,AMI并发左心衰竭者中性白细胞增多较白细胞增高尤为明显。本文试就AMI早期中性白细胞与左心功能的关系作简略分析。一、资料与方法病例均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心电图有病理Q波或ST-T动态改变作为标准确诊。其中男55例、女8例;年龄43~78岁。入院时心功能正常48例(76%);并发急性左心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评估临床疗效、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和脑利钠肽(BNP)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泵功能衰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象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ACS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121例,男76例,女45例,年龄40~78岁,平均(67±11)岁,其中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77例、ST不抬高心肌梗死(NSTEMI)3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4例,KillipⅡ级40例、KillipⅢ级45例、KillipⅣ级36例,符合IABP治疗适应证、排除禁忌证。方法随机分成IABP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基本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血小板、抗凝、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抗心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所有患者均同意行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PCI),IABP组使用IABP治疗,对照组则无。评估:①临床疗效(心绞痛疗效和泵衰竭疗效)、平均住院日和30d病死率。②冠脉造影检查评估冠脉再通。③心脏彩超测定射血分数(EF值)。④血清脑利钠肽(BNP)变化。⑤IABP并发症。结果 IAB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基本资料、心绞痛、泵衰竭和基本治疗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①心绞痛疗效有效率和泵衰竭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4.7%vs81.6%(P<0.05)和85.8%vs61.2%(P<0.01)、住院日8.6dvs11.7d(P<0.01)、30d病死率1.6%(1/61)vs6.7%(4/60)(P<0.001)。②STEMI冠脉造影检查评估冠脉再通率90%(36/40)vs70.3%(26/37)(P<0.01)。③治疗前后EF值分别为35%→58%vs34%→43%,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前者比后者有明显提高(P<0.05)。④BNP治疗前后分别为4893±966→316±91vs4687±912→511±120(ng/L),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前者比后者有显著降低(P<0.01);⑤IABP并发症:明显出血3.2%(2/61)、血肿3.2%(2/61)、肢体血运障碍1.6%(1/61)、相关发热1.6%(1/61)、血小板减少4.8%(3/61),比对照组较多,但经对症处理好转、无严重和不可逆并发症。结论 IABP对ACS合并泵衰竭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冠脉血供和增加冠脉再通,明显改善心绞痛和泵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QRSd)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anfarction,AMI)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AMI 90例的临床资料.依照入院时心电图QRSd分为A组40例,QRSd为0.06 ~0.08 s,B组30例,QRSd为0.08 ~0.10 s,C组20例,QRSd>0.10s.比较3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Killip心功能分级构成比及心功能等指标.结果 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发生率均低于B、C组,Killip心功能Ⅱ级构成比高于B、C组,心功能Ⅳ级构成比低于B、C组(P<0.05);A组脑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低于B、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B、C组(P<0.05).结论 QRSd与AMI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关联,可作为判断AMI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Cox模型分析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近期的预后因素。三项变量因素(年龄、入院时心率、室性心律失常)建立急性期(8周内)预后模型,对存活组和死亡组的预测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和83.3%。  相似文献   

18.
我院近10年来,采用亚冬眠疗法佐治心肌梗死(AMI)合并泵衰竭100例获较好疗效。亚冬眠疗法能否顺利进行,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重点讨论亚冬眠疗法治疗AMI泵衰竭时的护理体会。 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AMI合并泵衰竭患者100例,男76例,女24例;年龄37~85岁,平均61岁。 2 给药方法 除予以AMI常规治疗外,给予冬眠Ⅰ号(冬眠灵50mg、非那根50mg、唛啶100mg入500ml极化  相似文献   

19.
鲍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3-3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新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MI患者120例,分为两组,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单纯AMI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的比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的比例以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伴发新出现的持续性CRBBB,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可作为AMI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元月至2002年3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102例,治愈率94.1%。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02例AMI,男82例,女20例,年龄29~81岁,平均(57.6±11.3)岁,其中广泛前壁梗死9例(8.8%),前壁32例(31.4%),前间壁24例(23.5%),下壁19例(18.6%),正后壁4例(3.9%),侧壁8例(7.8%),非Q波性6例(5.9%)。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78例(76.4%),Ⅱ级7例(6.9%),Ⅲ级14例(13.7%),Ⅳ级3例(2.9%)。伴窦性心动过速23例(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