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天  陈宝元  王帮茂  黄乃侠  吴琳 《临床荟萃》2003,18(20):1143-1145
目的 许多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和胃食管酸反流有关 ,但是有关胃食管酸反流引起支气管哮喘的机制还并不是十分清楚 ,用 pH监测仪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胃食管酸反流进行监测 ,以进一步探讨哮喘病的发病机制。 方法 将 84例患者分为 3组 ,单纯反流组 (30例 ) ,哮喘组 (2 8例 ) ,哮喘伴反流组 (2 6例 )。应用敏感的 2 4小时食管 pH监测仪监测食管 pH的变化。 结果 伴有酸反流的哮喘患者的 2 4小时酸反流次数、超过 5分钟的反流次数和 pH <4的时间均明显高于无胃食管反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但超过 5分钟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和 pH <4的时间明显低于单纯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结论 伴有酸反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其哮喘的发作与酸反流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其酸反流程度小于单纯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这说明此类患者的哮喘发作除与胃食管酸反流对食管下段的刺激有关外 ,对酸反应的高敏感性也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是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 在于确定重症肺炎儿童食管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重症肺炎儿童25例(肺炎组)和正常儿童10例(对照组)进行连续食管pH监测和食管动力学监测,监测时间包括鼻饲前1小时和餐后3小时.结果 重症肺炎儿童胃食管反流(GER)发生率为84.0%(21/25);正常儿童GER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0,P<0.01).重症肺炎组无效食管运动(IEM)发生率为72.0%(18/25),明显高于对照组(20.0%)(χ2=15.770,P<0.01).结论 重症肺炎儿童胃食管反流发病率高,表现为酸反流次数增加,酸清除能力降低,与IEM增加有关,改善食管动力可能抑制重症肺炎儿童的反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食管pH监测在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而内镜检查阴性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无上消化道症状的1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食管24h pH监测检查,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42例内镜阴性者经食管24h pH值监测检出36例(85.71%)符合GERD诊断标准,有反流症状患者酸反流次数、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pH值〈4 总百分比、pH值〈4 立位百分比、pH值〈 4卧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95、6.38、6.12、7.34、7.86、6.06,P均〈0.05)。老年患者24h pH监测GERD栓出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X^2=6.36,P〈0.05)。结论食管24h pH值监测是诊断内镜检查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郭小娜  童强 《护理研究》2015,(12):1477-147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食管动态pH监测在不同术式食管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食管癌病人130例并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经右胸食管大部切除+管状胃成形+胃食管右胸顶吻合术,对照组采用经右胸食管大部切除胃食管右胸顶吻合术,所有病人在术后3个月选择食管动态pH监测,比较两组反流检出率、反流情况及pH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食管动态pH监测,治疗组的反流检出率、术后的平均酸清除时间(立位/卧位)、pH<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5min次数与最长反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动态pH监测能够全面地记录与分析食管癌术后反流的发生与发展情况,而管状胃成形在抗反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 GERD 患者对标准质子泵抑制剂( PPI)方案产生不完全或缺失应答,持续表现严重而频繁的反流症状,称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GERD)[2]。酸反流是 GERD 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食管 pH 监测可提供客观的酸反流证据,是目前诊断 GERD 的金标准。传统导管式 pH 监测需留置鼻导管,患者依从性差。近期我们采用国产食管 pH 胶囊监测系统对1例剑突下及咽部灼热感患者行72 h 食管 pH 监测,确诊 RGERD,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GERD患者24h食管pH动态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 30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患者进行 2 4h食管动态pH值监测、探讨 2 4hpH值与胃食管反流 (GER)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GERD的发生、发展、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0例患者采用SynectisDigitrapperMKⅢ动态 pH监测仪及计算机分析用软件动态监测 2 4hpH值。采用Johson和DeMeester 6种参数指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以反映病人的反流程度 ,通过症状指数的计算来比较有症状及无症状时食管反流 pH检测资料。 结果  6种参数指标正常组分别为 ( 1.34± 1.10 ,1.6 0±1.2 4 ,1.10± 1.6 0 ,30 .0± 11.5 ,0 .75± 0 .2 0 ,6 .2± 5 .90 ) ,病例组分别为 ( 13.5 2± 8.4 7,12 .2 7± 4 .99,16 .94±4 .99,5 6 .2 4± 13.98,4 .12± 2 .4 8) ,两组经方差检验 ,差异显著 (P <0 .0 1)。病例组各参数诊断阳性率如下 :其中 pH <4的总时间阳性率为 90 % ,2 4h内pH <4超过 5min的反流次数阳性率为 80 % ,症状指数≥ 5 0 %的阳性率为 80 % ,总分 >14 .72的阳性率为 80 % ,立位 pH <4的总时间 %为 5 7% ,卧位 pH <4的总时间 %为87%。结论 我们认为pH <4的总时间 ( % )、pH <4长于 5min反流次数这二个参数指标结合症状指数及综合评分是判断GER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问卷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宣平  柯美云 《临床荟萃》2003,18(20):1162-1163
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一种常见的酸相关性疾病 ,且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最近有调查显示 ,普通人群烧心症状的发生率高达 2 8%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检查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GERD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表现多变 ,至今尚无统一的金标准 ,部分患者诊断仍困难。现有的检查方法中 ,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胃镜和 2 4小时食管 pH值监测 ,但敏感性均不高。Patti等对 82 2例GERD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 ,内镜检查和 2 4小时pH值监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 1%、70 %。内镜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  相似文献   

8.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时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2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患者进行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内pH及胆汁监测,给予洛赛克、贝洛钠、铝碳酸锓联合用药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复查内镜及24小时食管内pH和胆汁监测,分析胃酸及胆汁反流在GERD中的发病机理以及联合用药的疗效。结果 42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反流。并以酸反流为主。混合反流者食管炎分级和呼吸道症状较单纯反流者重。联合用药治疗后胃镜检查食管炎症消失。食管内pH及胆汁监洲均正常。结论 GERD的呼吸道症状与反流有关,胃酸及胆汁在GERD发病机制中起协同作用。对以呼吸道症状就诊而反复治疗欠佳的患者,应考虑GERD的可能。进行胃镜及食管内pH和胆汁监测能明确诊断。对无条件进行上述检查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试验性诊断治疗,也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罗燕军  胡赤军  鲁明 《临床荟萃》2011,26(9):769-771
目的探讨胃食管连接部(EGJ)屏障功能在喘息儿童酸反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有典型喘息症状的儿童74例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和食管测压。根据pH〈4总时间百分比〈4%且Boix-Ochoa计分〈11.99的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胃食管反流组(pH+组)和非胃食管反流组(pH-组)。结果喘息儿童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66.2%(49/74),pH+组儿童食管pH监测的各项参数均明显高于pH-组儿童。胃食管连接部(EGJ)功能指标中,pH+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低于pH-组(12.1±6.8)mmHg vs(33.5±5.6)mmHg(P〈0.05)。pH+组平静呼吸时的膈脚压(CDP)、EGJ压(EGJP)及与吞咽相关的LES松弛后收缩波幅(post-LESRA)均低于pH-组(14.6±8.4)mmHg vs(21.3±10.3)mmHg(P〈0.05),(28.6±11.1)mmHg vs(38.0±14.5)mmHg(P〈0.05),(37.0±18.9)mmHg vs(71.8±17.2)mmHg(P〈0.05)。结论喘息儿童酸反流发生率高,与其EGJ抗反流功能减弱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对残胃患者胃食管酸反流的疗效.方法 24 h食管pH<4时间百分率大于4%的残胃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A组)及奥美拉唑(B组),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变化及反流症状缓解率.结果 A组治疗前、后pH<4总时间百分比与B组无差异,但各组内有明显差异(P<0.05).A组第2天反流缓解率高于B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可明显缓解残胃患者食管酸反流.  相似文献   

11.
非心源性胸痛29例胃食管反流动力学检查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 (GER)动力学检查对非心源性胸痛的诊断价值及抗反流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 9例非心源性胸痛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胃镜检查和 2 4h食管pH监测或核素GER试验 ,对符合胃食管反流病(GERD)者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 :2 9例中符合GERD 17例 ,其中 7例有GER症状 ,6例有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治疗GERD的有效率为 94 1%。结论 :2 4h食管pH监测及核素GER试验能更好地识别非心源性胸痛中的GER ,而兰索拉唑对GER性胸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期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并观察前后的症状。结果:53例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0.57%。其中对糜烂性食管炎有效率为97.14%,非糜烂性反流性咽喉炎有效率为77.78%。结论: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可协同诊断被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能凑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咽异感症患者的胃食管反流情况,评估胃食管反流在咽异感症病因学及临床表现中的作用.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对26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食管内24 h动态pH和胆汁监测,然后进行7 d的埃索美拉唑(耐信)试验治疗,并选择26例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发生病理性反流者咽异感症8例(30.8%),对照组17例(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索美拉唑治疗后咽异感症7例症状消失,10例症状减轻,有效率65.4%.对照组13例症状消失,9例症状减轻,有效率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咽异感症患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用抑酸治疗有效,提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可能是咽异感症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也称作内镜阴性反流病(ENRD)或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占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50%~70%[1].我国北京、上海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NERD约占GERD的67%[2],其发病机制与酸有明显的相关性.作者通过监测70例NERD患者24 h PH值并与RE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NERD患者酸暴露特点及其对临床诊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反流类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酸反流和胆汁反流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中的意义.方法具有典型的胸痛、反酸、反食等反流症状患者,同步进行24 h食管下段酸及胆汁反流监测,结合胃镜结果分为两组,反流性食管炎(RE)组21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NERD)组34例.结果 RE组混合反流发生率47.6%,酸反流发生率38.1%,胆汁反流发生率14.3%;NERD组混合反流发生率20.6%,酸反流发生率为50.0%,胆汁反流发生率29.4%.RE组混合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NERD组(P<0.05).结论 RE与NERD的反流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NERD以酸反流为主,但也存在胆汁反流,单纯的胆汁反流不易引起食管炎发生,而混合反流则易致食管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在西方国家患病率近人口的半数左右,在我国发病率尚缺少大样本的调查,在北京等地区的发病率在5%~6%。该病主要是由于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反酸、反食、烧心和胸骨后疼痛等症状。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两个亚型,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者,称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如果内镜检查没有明显的食管黏膜的破损,但有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24小时pH监测有异常酸暴露者,称为非糜烂性食管炎(nonerosive negative reflux disesase,NERD)。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2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与食管酸反流程度、食管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GERD患者经胃镜或24 h食管pH监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与食管炎症和反流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反流性食管炎(RE)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酸反流严重程度上及食管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食管酸反流程度、食管炎症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食管高敏感性及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海生  陈Min湖 《新医学》1999,30(6):363-364
1引言长时间食管下段pH测定是当前最客观检测和定量胃食管酸反流的方法。根据反流次数、酸暴露时间的百分比等参数将胃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胃食管酸反流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根据内镜下食管改变,GERD分为:不伴食管炎症的GERD和反流性食管炎。对有胃灼热(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症状的病人行24小时食管下皮pH测定,发现其中一部分病人胃食管酸反流在正常范围内。心理调查发现这部分人有较明显的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本文对胃食管反流症状、食管酸高敏感性以及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作一论述。2反流样功能性消化不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凌慧芬  朱秀琴 《现代护理》2005,11(2):152-153
目的研究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24h食管pH值监测,了解胃食管返流的次数、程度、时间、返流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并对31例拟诊为GERD患者24h食管pH值监测过程的进行护理。结果整个pH监测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熟练的操作技术,电极的定位,完整的监测日记,在食管pH监测中尤为重要。结论监测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24 h食管pH值监测,了解胃食管返流的次数、程度、时间、返流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并对31例拟诊为GERD患者24 h食管pH值监测过程的进行护理.结果整个pH监测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熟练的操作技术,电极的定位,完整的监测日记,在食管pH监测中尤为重要.结论监测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