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94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宫外孕340例,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02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02例患者均经B超扫描确诊为异位妊娠,胎囊直径大小均小于30mm,部分可见胎心搏动,腹腔内少量出血或无出血,无休克体征,并行β-hCG(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放免测定辅助诊断支持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方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 1.1 一般治疗 嘱患者增加营养,少量多餐,口服酸奶及药物乳酶生、维生素B_1、维生素B_6、维生素C、升白细胞药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几点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建议。方法:自2008.1---2010.12之间我院收治的宫外孕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60例,均给予甲氨蝶呤(MTX)1mg/kg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口服,并配合中药消包块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51例保守治疗成功,9例保守治疗失败改为手术治疗。结论:宫外孕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好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动态检测血B-HCG及B超,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时发现治疗中的问题,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把治疗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郭剑锋 《工企医刊》2006,19(5):36-37
目的:研究5-FU杀胚胎 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为宫外孕治疗提供新的药物。方法:对93例符合条件的宫外孕病例予5-FU杀胚胎治疗,同时抗炎,继予中药消除包块治疗。结果:93例患者中82例治愈,8例治疗过程中失败转剖腹探查手术。1例治疗4天后复查B超宫内妊娠清宫后出院。1例恶心呕吐反应重4天后拒绝继续治疗,予中药消除包块治疗成功。1例1疗程后血β-HCG值增高,患者要求剖腹探查,诊刮宫腔内孕囊后行剖腹探查宫外未及孕囊,术后第2、7天查尿、血β-HCG均正常。治愈率88.17%。结论:5-FU 中药治疗宫外孕疗效确切,是治疗宫外孕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高分辨B超、快速敏感的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和腹腔镜的开展,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保守治疗越来越广泛。我院采用药物杀胚治疗异位妊娠2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6年8月~1998年10月共收治了异位妊娠未破裂型22例,年龄在20~45岁,初孕7例,生育1胎11例,2胎4例。临床表现:停经35~58 d和/或不规则阴道少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16例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症状、B超、MRI结果、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6岁,均为1次剖宫产史,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6月~8年)不等,平均孕龄为52天。4例病例为误诊病例,清宫术中出现阴道大出血,其中2例行开腹疤痕病灶切除术+修补术,2例行子宫次全切术。其余12例为早期诊断病例,予口服米非司酮或联合肌注甲氨喋呤后行腹腔镜或(和)B超监测下清宫术,其中9例成功,3例中转开腹行取胚术+疤痕切除术。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可保守治疗,腹腔镜探查术联合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可用于早期诊断,无症状或阴道出血少,孕囊向腔内生长的疤痕妊娠。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孕卵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宫外孕),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1]。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因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过程,并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加之未婚、未育患者增多,因此近年发展起非手术治疗,而快速敏感的血β-HCG检测技术的开展,高分辨B超的普及应用,使之得以早期诊断,为临床保守治疗创造了时机和条件[3]。本研究采用米非司酮及氨甲喋呤(MTX)治疗宫外孕60例,观察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方案。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2~2005年,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interstitial tubal pregnancy,ITP)的诊治方法。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7例ITP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诊断:保守治疗组13例全部经阴道三维B超诊断。手术治疗组104例,术前B超拟诊异位妊娠83例,其中确诊ITP61例,准确率73.5%(61/83);21例因腹腔内出血急诊术中探查确诊,占20.2%(21/104)。(2)治疗: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活动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选用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与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化疗,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ionic gonadotophin,β-hCG)降至正常时间较手术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对ITP需做到"三早",即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为明确妊娠部位,阴道三维B超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2)手术仍是ITP的主要治疗方法,腹腔镜较开腹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3)对于血β-hCG浓度低、无内出血、病灶小的早期间质部妊娠或稽留流产型患者选用5-Fu与MTX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时人语录     
拜如霞 《健康必读》2008,7(7):55-55
目的探讨早孕流产术后官腔组织残留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40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15例B超提示织残留约1-1.5cm,予生化汤加益母草30g一天一付煎水服组保守治愈;20例B超提示残留组织直径〉2cm且机化,予宫腔上药(碘甘油)隔天一次共5次+米非司酮口服25mg,一天2次共5天治愈,5例患者其中2例在宫腔上药5次后行清宫术,2例自行完整掉出治愈。结论药物保守治疗对流产术后宫腔组织残留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输卵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芬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304-1305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氨甲喋呤(MTX)保守治疗宫外孕之疗效。方法:治疗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无药物禁忌者给米非司酮25mg,每12h1次,空腹口服;氨甲喋呤针20mg肌注,1次/1d,5d为1疗程,疗程结束复查血β-HCG及B超,以后每3~5d复查1次,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及腹痛、阴道出血情况,并绝对卧床休息。结果:符合条件的102例患者,99例治愈,治愈率为97·06%;2例在治疗第5天腹痛加剧;1例用药1疗程后,血β-HCG上升,B超提示附件包块增大,均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论:两药小剂量合用,疗效较好,副作用少,是宫外孕治疗的1种比较理想、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B超在非典型宫外孕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 ,常危及患者生命 ,若能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手术干预、降低手术费用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未婚及已婚未生育的患者 ,及早诊断和保守治疗有利于保留生育能力。我们以B超为主要手段 ,对无明显自觉症状和腹腔无内出血或仅有少量直肠陷凹积液的非典型宫外孕早期作出诊断 ,对指导临床进行保守治疗 ,有实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资料均来自于随州市妇幼保健院 1999年 1~ 6月病例共 36例 ,非典型宫外孕 17例 ,占宫外孕患者的 47.2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44岁 ,平均年龄 2 9.5 6岁。36例…  相似文献   

11.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早期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5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并且未婚者和婚后生育者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现将我院收治宫外孕病人3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宫外孕病人36例,均符合宫外孕诊断标准,均为输卵管妊娠年龄18-42岁,平均31岁,14例有1-2次人流史,8例有3-4次人流史,盆腔炎病例15例,宫内放置节育器7例,22例为急性,失血量大于1500-2000ml,伴休克10例,8例保守治疗,28例行手术治疗,无1例死亡,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张凤莲 《职业与健康》2004,20(3):145-146
目的总结宫外孕保守治疗护理的经验.方法对未破裂型宫外孕134例施行保守治疗,并予以心理支持,严密观察腹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复查B超,监测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处理治疗后发生的副反应,做好生活护理及急症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定期门诊复查.结果保守治疗134例中,110例成功,24例在观察过程中腹痛加剧,内出血增多,血压下降,及时改急症手术治疗.结论宫外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加强临床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我院1998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宫外孕105例,其中手术86例,包括失血性休克30例。年龄17岁~35岁。平均22岁,停经时间6周~8周,多数病人有腹痛,阴道流血,宫颈举痛,血HCG大于正常值,由于治疗及时,措施得  相似文献   

14.
中药配伍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0月间该院收治异位妊娠适合保守治疗病例74例。观察组43例,中药配合甲氨蝶呤(MTX),对照组为以往仅使用MTX治疗31例。两组对比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4例,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平均21天,再次使用MTX率为4.65%,与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配伍MTX治疗异位妊娠中较单纯使用MTX可提高治愈率、缩短β-HCG降至正常时间、减少MTX重复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异位妊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明显,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1]。我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对165例异位妊娠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保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5例,年龄18~45岁;未婚43例、未育60例;病程最短者停经40天、最长者停经87天。1.2病例选择选择输卵管妊娠未破裂者,异位包块直径<3cm;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2000u/mL;生命体征平稳,血压、脉搏正常,无剧烈腹痛;B超示腹腔少量积液,估计积液量<200mL,且无活动性…  相似文献   

16.
宫外孕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由此导致的重复宫外孕和继发不孕的人数也在增加。目前借助阴道B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验等辅助手段,已经能早期明确诊断宫外孕。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技术也日益成熟,大量文献表明努力探索更安全、有效、简便、低毒、花费少并尽可能保存生育能力的保守治疗方法已成为共识。1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法的历史和现状1.1期待疗法早在1955年,Lund就提出了异位妊娠的期待疗法。输卵管妊娠时,受精卵着床条件差,滋养细胞发育不良,有时一些早期患者可以自行通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溶解吸收而自然消退。对一些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颈妊娠方法。方法:对2002年7月~2007年7月间在该院收治的9例宫颈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就诊时B超检查明确诊断8例,1例未做B超检查,误诊为不全流产。采取药物联合保守手术治疗8例成功,1例治疗过程中发生大出血,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论:B超检查对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药物联合保守手术治疗是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彩霞 《现代医院》2012,12(4):47-4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SP)早期诊断及应用局部病灶注射甲氨蝶呤针(MTX)加顿服米非司酮片结合B超导视下清宫术的临床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例CS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有停经史。14例均经阴道超声及结合血β-HCG明确诊断。14例行应用局部病灶注射MTX加口服米非司酮片结合B超导视下清宫术治疗成功保留生育功能;1例院外因稽留流产清宫术中大出血转我院经药物止血、宫腔行Forleg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等无效急诊剖腹探查明确诊断,术中行子宫疤痕病灶切除术;1例中孕引产术过程中大出血行剖腹探查明确,术中行子宫全切除术。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结合监测血β-HCG是诊断CSP的主要手段,对判断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有帮助。用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杀死早期妊娠胚胎,未见明显副反应,是一种比较安全、简单、经济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对 8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检查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1 资料1999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本院共收治妇科急腹症 10 2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4 8岁 ,平均 2 7.6岁 ,均为已婚或未婚同居者。对其中 89例使用腹腔镜进行检查和治疗。1.1  89例急腹症疾病分布见表 1。表 1  89例急腹症疾病与例数疾病例数疾病例数宫外孕 55卵巢囊肿扭转 4黄体破裂 1 0输卵管积水扭转 1急性盆腔炎 1 8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11.2 宫外孕及盆腔炎手术方式见表 2。表 2  5 5例宫外孕与 18例盆…  相似文献   

2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开封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5月~2008年8月共收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89例,全部病例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年龄5d~3岁,把89例患儿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5d~3岁,平均年龄10.5月,病程1~5d,平均3.2d,发热30例,体温37.5~40℃,平均38.5℃,咳嗽44例,气促35例,肺部体征阳性44例,其中闻及干鸣及粗中湿哕音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