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道奇  胡春宏  邹琼  周光华 《医学争鸣》2007,28(14):1308-131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30例石蜡包埋组织中COX-2与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HCC中COX-2的表达阳性率达70.0%,分化好的HCC中COX-2蛋白的表达高于分化差的HCC(分化好vs分化差,P<0.05),转移组中COX-2蛋白表达高于无转移组(转移vs未转移,P<0.01);而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AFP水平无关.肝细胞癌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达86.7%,VEGF的表达与肿瘤有无包膜及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AFP水平无关.结论:COX-2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并能诱导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HBx和VEGF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Bx)、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和22例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x、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光镜下微血管计数(MVD)。结果: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阳性表达率为73.81%(62/84),阴性率为26.19% (22/84);62例HBx阳性表达组中VEGF阳性率[74.19%(46/62)]明显高于22例HBx阴性组[36.36%(8/22)]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36.36%(8/22) (P<0.05)];HBx阴性表达的乙肝相关性肝癌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VEGF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和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s= 0.552,P<0.01);二者在高分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织(P<0.05),有转移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 HBx阳性表达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HBx阴性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P<0.01),有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有门脉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5)。结论:HBx和VEGF广泛表达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二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HBx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曹志红  陈颖 《医学综述》2013,19(3):538-540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乳腺导管内癌(DCIS)发生的关系,为判定乳腺癌的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2例IDC(Ⅰ~Ⅱ期22例、Ⅲ期60例)及33例DCIS组织中E-Cad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E-Cad在IDC组中强阳性表达率低于DCIS组(P<0.05);在Ⅲ期乳腺癌组中强阳性率低于Ⅰ~Ⅱ期(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强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P<0.05)。VEGF在IDC组中强阳性表达率高于DCIS组(P<0.05);在Ⅲ期乳腺癌组中强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P<0.05)。结论 E-Cad在ID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DCIS组织,VEGF在ID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DCIS组织,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且两者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1例胆管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的Livin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1)胆管癌组织中,Livin阳性表达率为74.5%,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iv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2)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4%,在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3)Livin和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比率均为70.6%,两者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 Livin和VEGF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为胆管癌的诊断和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胃癌组织中COX-2与P300/CBP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核蛋白P300/CBP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OX-2和P300/CBP的表达变化。结果:(1)COX-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为37.8%,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0.0),P<0.05;在低分化型胃癌阳性率为56.1%,明显高于高中分化型胃癌组织(8.0%),P<0.05。(2)P300/CBP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为10.6%,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72.2%),P<0.05;在低分化型胃癌阳性率为4.9%,低于高中分化型胃癌组织(20.0%),但P>0.05,差异无显著性。(3)COX-2表达阳性率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P300/CBP表达阳性率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均低于非转移组,但P>0.05,差异无显著性。(4)胃癌组织中COX-2和P300/CBP表达呈现负相关倾向。结论:COX-2和P300/CB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分化程度和转移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OX-2、p53和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COX-2与p53和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胃癌标本84例,采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两步法检测COX-2、p53、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①胃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66.7%(56/84),且COX-2的表达与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癌浸润深度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0.05或0.01)。②胃癌标本中p53、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50/84)和61.9%(52/84),其表达与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③COX-2阳性胃癌组织p53阳性率(67.86%,38/56)显著高于COX-2阴性者(42.86%,12/28);VEGF表达率在COX-2阳性者为75.00%(42/56),在COX-2阴性者为35.71%(10/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53、VEGF均与COX-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OX-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COX-2表达与p53、VEGF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7.
COX-2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gse-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 )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癌旁组织COX-2、VEGF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COX-2、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7.78%和75.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P<0.05);COX-2、VEGF均与胃癌的浸润浓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OX-2( )组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COX-2(-)组(p<0.05).结论COX-2.VEGF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病期进展有关,COX-2可上调VEGF表达.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7,(2):164-16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77例作为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MP-14和VEGF阳性表达率。结果:观察组患者MMP-14和VEGF表达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浸润肌层深度≥1/2肌层、有淋巴结转移、累及周围组织的MMP-14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低分化患者的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P<0.05);MMP-14和VEGF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r=0.505,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MMP-14与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且与肿瘤的病理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及36例乳腺腺瘤中Ang-2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ng-2阳性率为67.11%(51/76),明显高于乳腺腺瘤[33.33%(12/36,P<0.05)];VEGF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0.52%(51/76),在乳腺腺瘤中阳性表达率为19.44%(7/36),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ng-2,VEGF在乳腺癌组织表达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它们在、期乳腺癌者的阳性率高于、期乳腺癌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Ang-2和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Ang-2和VEGF的异常表达与预后有关,检测乳腺癌组织中Ang-2和VEGF有利于抗肿瘤治疗的靶点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脊髓转移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例脊髓种植性转移瘤活检标本中的诱导型NO合酶(iNOS)、VEGF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分析其病理学意义。结果 ①转移瘤组iNOS阳性表达率为58.8%,而对照组iNOS无表达(P<0.001);②转移瘤iNOS阴性组微血管密度值为(20.80±11.74)个/视野,iNOS阳性组为(39.20±18.55)个/视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转移瘤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P<0.05);④VEGF阳性组微管密度为(41.03±20.19)个/视野,阴性组为(20.03±11.60)个/视野,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⑤iNOS阳性组中VEGF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iNOS阴性组(P<0.01)。结论 NO和VEGF在脊髓转移瘤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越苹  段朝晖  曾凡钦  林宝珠 《医学争鸣》2006,27(18):1720-1722
目的:了解表皮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脂溢性角化病(SK)15例,皮肤原位癌(BD)15例,基底细胞上皮瘤(BCE)20例,鳞癌(SCC)20例及正常组织5例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所检测的各种组织标本均有COX-2的表达,分别为SCC 95.0%,BD 73.3%,SK 46.6%,BCE 68.0%,表达强度以SCC最为显著.VEGF在SCC(85.0%),BD(60.0%),SK(53.3%)的表达阳性率较高,而在正常组织和BCE(13.3%)中基本不表达.SCC COX-2表达阳性者其VEGF表达的阳性率较COX-2表达阴性者高(P<0.05).结论:表皮肿瘤存在COX-2的过表达;VEGF表达与否与组织细胞的性质无关;VEGF的表达与COX-2的过表达有关,COX-2可能与VEGF发挥协同作用,促进SCC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COX- 2和 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 COX- 2与 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资料完整的手术切除胃癌标本 84例、胃镜活检正常胃黏膜标本 2 0例。采用免疫组化 Power vision TM两步法检测 COX- 2、VEGF的表达。结果 :1正常胃黏膜组织中 COX- 2和 VEGF均呈阴性。胃癌组织中 COX- 2及 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6 .6 7% (5 6 / 84 )和 5 9.5 2 % (5 0 / 84 ) ,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 .0 1) ;2胃癌标本中 COX- 2的表达与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癌浸润深度和病理类型显著相关 (P<0 .0 5或 0 .0 1) ;而 VEGF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关 (P>0 .0 5 )。 3VEGF表达率在 COX- 2阳性胃癌中为 75 .0 0 % (42 /5 6 ) ,COX- 2阴性者 35 .71% (10 / 2 8)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VEGF与 COX- 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0 .0 5 )。结论 :COX- 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COX- 2的检测有助于评价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判断胃癌的预后。 COX- 2表达与 VEGF显著相关 ,推测 COX- 2可能通过诱导 VEGF表达上调参与胃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3.
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CD105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105的关系。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4例NSCLC组织及相对应的正常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CD105蛋白的表达,以CD105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NSCLC组织COX-2mRNA表达阳性率为67.2%,相应正常组织则为14.1%(P<0.01);NSCLC组织COX-2mRNA表达强度高于相应正常组织(P<0.01)。COX-2mR-NA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COX-2阳性癌组织的MVD高于COX-2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NSCLC组织中COX-2表达上调且微血管被激活,COX-2可能通过诱导VEGF表达或与VEGF、CD105协同作用而促进肿瘤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筛选同一标本来源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方法:采用皮下移植法、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肾周筋膜内法、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对BALB/c裸小鼠接种(或注射)RCC组织块(或细胞悬液),观察各种方法的成瘤及转移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初步对比分析了VEGF、bFGF、P16、Bcl-2、C-met在裸小鼠体内的转移性和非转移RCC的表达情况.结果:(1)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成瘤率及转移率最高,分别为73.3%(11/15)、20%(3/15).(2)与原发灶相比,转移灶中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5),C-met表达明显降低(P<0.05),bFGF、Bcl-2、P16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是切实有效的RCC转移模型制作方法.采用该法在裸鼠中获得了人转移性和非转移RCC,免疫组化分析证实了转移性RCC中新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环氧化酶-2在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 (COX- 2) 在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79例人肺癌组织COX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的表达; 建立裸鼠肺癌细胞株A549 移植瘤模型, 观察选择性COX- 2抑制剂尼米舒利(NIM) 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并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的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在人肺癌组织中COX -2表达的阳性率为65. 8%, VEGF阳性率为72 .2%, COX -2 与VEGF显著相关(P<0 .01)。在裸鼠移植瘤体内实验中, NIM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与对照组相比, NIM处理组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 01)。结论 COX -2与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关键词 肺癌;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6.
刘红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58-59,65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三叶因子(TFF1)、环氧化酶(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胃癌分化分期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TFF1、COX-2、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并研究胃癌组织中的TFF1、COX-2、VEGF水平与病理类型、分化分期等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的TFF1表达率(41.67%)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00%),其COX-2灰度值[(195.42±19.53)]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16.46±18.57)],而VEGF阳性率(66.67%)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42.50%)。各病理类型间的TFF1、COX-2、VEGF水平无差异(P〉0.05),而高、中、低分化胃癌组织的TFF1、COX-2、VEGF水平也无差异(P〉0.05),各病理分期水平的TFF1、COX-2、VEGF水平有差异(P〈0.05)。分期水平越高,TFF1表达率及COX-2灰度值越低,而VEGF阳性率则越高。结论 TFF1、COX-2、VEGF水平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不同,并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预示其与肿瘤的淋巴及血液转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聂富祥  陈根元 《医学争鸣》2007,28(9):846-848
目的:探讨转移性骨肿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蛋白(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值(MVD)三者的相关性,以明确对转移性骨肿瘤实施临床干预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转移性骨肿瘤手术标本COX-2, VEGF蛋白及CD34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结果应用OLYMPUS-VANOX 多功能显微镜,采用DMCⅡ型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计数MVD值,并同时取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标本作为对照,探讨COX-2和VEGF在转移性骨肿瘤的表达情况,以及转移性骨肿瘤组织中MVD值. 结果:COX-2及VEGF在转移性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81%,MVD在转移性骨肿瘤组和原发性骨肿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良性骨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性骨肿瘤组中表达率虽高于原发性骨肿瘤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MVD与骨肿瘤的发生与转移有密切的相关性. 结论:COX-2, VEGF在骨肿瘤转移、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VD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OX-2、VEGF、cyclinD1蛋白在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VEGF、cyclinD1蛋白在6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OX-2、VEGF、cyclinD1在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76.67%、61.67%和40.00%、35.00%、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5)。结论: COX-2、VEGF、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及分化抑制因子-1(ID-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 3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SCC组和BCC组均38例。配对选取30例无恶性肿瘤的同期皮肤移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COX-2及 ID-1的阳性表达率,RT-PCR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3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mRNA及蛋白表达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与BCC组高于对照组(P?<0.05);SCC组高于BCC组(P?<0.05)。VEGF、COX-2及ID-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皮肤SCC与BCC的产生和进展与VEGF、COX-2及ID-1的高表达有关,且VEGF、COX-2及ID-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联合检测VEGF、COX-2及ID-1的表达对皮肤SCC与BCC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