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北柴胡移植试管植株与种子植株植物学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博  郝贵茹  常琦  李晨龙  王丽荣  郝建平 《中草药》2009,40(10):1634-1637
目的 通过对移植试管植株与种子植株植物学性状的对比分析,为优质北柴胡快速繁育方法的建立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有效药用成分高、遗传稳定性好的北柴胡栽培类型进行快速繁殖,比较移植试管植株与种子植株的植物学性状.结果 北柴胡移植试管植株在分蘖数、分枝数、有效花序数以及根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种子植株.结论 通过快速繁殖和试管苗的规模化种植,在保持北柴胡优良性状的同时,可以收获多于种子植株的根器官和种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应用离体快速繁殖技术进行北柴胡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北柴胡移栽试管植株不同生长期的根、茎叶中柴胡总皂苷的量,应用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柴胡皂苷a和d的量,并以同型、同时的种子植株作为对照。结果北柴胡试管植株根、茎叶中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和d的量在试管苗阶段最低,在一年生植株中最高,在两年生植株中的营养生长期次高,在花期、果期、枯萎期依次降低;在根中的量远高于茎、叶;引种自山西左权的移栽试管植株的量均高于引种自山西陵川和万荣的类型;移栽试管植株根、茎叶中的量均高于相同类型的种子植株中的量。结论离体快速繁殖是纯化北柴胡种质和提升药材品质、提高药材产量的有效方法;快速繁殖植株具有优良的遗传稳定性,选择综合性状好的种质作为繁殖的起始材料,能够保证后代性状的优良和整齐一致;果期二级花序的种子成熟期为移栽试管植株根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3.
北柴胡植株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北柴胡生长发育规律,为栽培技术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植物生长分析方法调查各器官数量。结果:北柴胡植株由根、根颈、主茎、基生叶、主茎叶、各级分枝和叶、顶花序和各级侧生花序组成;1、2级分枝干物质占全部分枝的93.8%,3、4级分枝弱小但数量多,根-冠比只有0.19;植株具3—4级侧生花序,以1级和2级为主要构成部分;繁殖器官消耗了全部干物质的38.1%;主根长度只有17.2cm,与侧根的于物质重约各占50%。结论:北柴胡家种时间短,野生性强,很多性状不符合以根为收获物的要求,应加以合理调控和选育。  相似文献   

4.
Topsis法综合比较不同采收期青川产北柴胡种子产量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青川产北柴胡种子的综合质量差异,优化该种子生产技术,作者分析了不同采收期青川产北柴胡种子的产量、外观、千粒重、吸水性能、萌发指数、采后胚发育情况和香豆素相对含量,并用Topsis法对其种子产量、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进行综合评比。结果表明,采收期对青川产北柴胡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明显,采收期越晚单株种子产量越高,瘪粒率越低,幼苗质量越好,而萌发抑制物香豆素的含量保持上升,萌发率也有所下降,3个采收期种子的综合质量排序为黑熟期>褐熟期>黄熟期。由此可知,青川产北柴胡种子的采收期越靠后,产量和综合质量越高,生产上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延后种子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5.
北柴胡与三岛柴胡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邓友平  赵力强 《中药材》1996,19(2):55-57
本文做了不同温度、种子提取物、不同温度水浸种及药剂对北柴胡与三岛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柴胡种子均以20℃发芽率最高,种子内都存在着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3%的双氧水能促进这两种柴胡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6.
北柴胡种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北柴胡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近年来对其胚胎学及种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作者综述了北柴胡的胚胎发育、果实形成、种子休眠特性、贮藏特性和萌发特性等内容,总结其种子萌发率低的原因和萌发条件改良所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北柴胡种子生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种子成熟度及种皮对北柴胡和三岛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了解影响柴胡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方法:取不同成熟度柴胡种子浸泡、挑破或去除种皮后,在光照培养箱中做发芽试验。结果:柴胡不同级别花序发育时期差异较大,生产上收获的种子成熟度参差不齐,果Ⅰ~果Ⅲ期种子基本没有发芽力,果Ⅳ~Ⅶ期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差异;柴胡种皮对种子水分和气体吸收没有障碍,但去除种皮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而去皮后浸泡48 h不能进一步提高发芽率。结论:种子成熟度及种皮内含有的发芽抑制物是影响柴胡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外源激素促进北柴胡和三岛柴胡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友平  赵力强  张立鸣 《中草药》1996,27(7):427-429
报道5种浓度的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北柴胡和三岛柴胡种子后的发芽试验结果。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能促进北柴胡种子萌发,其最佳浓度均为50μg/ml,三岛柴胡种子则分别为200、100、和25μg/ml。在3种激素中,两种柴胡种子都以6-BA处理效果最好,50μg/ml的6-BA能使北柴胡种子的发育率由57.5%提高到84.5%,100μg/ml的6-BA能使三岛柴胡种子的发芽率由28.5%提高到76.0%。  相似文献   

9.
北柴胡快速繁殖及种子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建立北柴胡的选优育优技术体系,规模化生产北柴胡优质种苗和种子.方法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分别对种植于山西陵川、万荣及甘肃陇西、陕西商洛等8个地区的优质北柴胡进行快速繁殖;对种植于山西万荣的中柴1号北柴胡种子进行种皮损伤和植物激素处理,比较各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 附加6-BA 1.0mg/L和KT 0.2 mg/L的B5培养基适合于各地北柴胡芽的快速增殖与生长;附加NAA 0.1 mg/L、IBA 0.5 mg/L和DSC 1.0mg/L的1/2MS培养基对北柴胡试管苗的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北柴胡试管苗的年繁殖系数超过1×108,移栽成活率达94%~97%.植物激素处理对北柴胡种子萌发无明显作用,打磨损伤处理种皮可使种子的萌发率提高20%,并且能大幅度缩短种子的萌发时间.结论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快速、大量繁殖优质北柴胡的有效手段,一定程度的种皮损伤可以促进北柴胡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建立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分离测定不同形态砷的方法.方法: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对砷进行测定.色谱及光谱条件如下,阴离子分离柱PRP-X100(4.1mm×250 mm,10μm),流动相15mmoL·L-1(NH4)2HPO4(pH6.0),流速1 mL· min-1,柱温25℃.As空心阴极灯,灯电流/辅阴极灯电流:100/46 mA.结果:砷含量在0.002 ~0.01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35%(n=6),RSD 1.5%.结论: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是分离测试不同形态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青川产北柴胡种子的劣变机制,揭示其不耐贮藏的原因。方法 采用人工老化的方法处理柴胡种子,并分析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电导率和营养物质量变化。结果 随老化时间延长,老化种子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酶(CAT)活性持续下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量降低,老化3 d后均处于低量水平;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下降;经老化处理1 d的种子即已丧失萌发能力。结论 青川产北柴胡种子劣变机制包含氧化损伤、膜损伤和营养物质过度消耗3条途径,种子不宜长期贮藏,且贮藏要避免高温、高湿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叶绿体基因组筛选特异性DNA条形码,并利用特异DNA条形码鉴定不同产地北柴胡种质资源。方法 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对北柴胡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利用mVISTA软件和核酸多样性分析筛选特异性片段,基于特异性片段进一步分析不同产区北柴胡样品单倍型。结果 不同产地3份北柴胡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5 557~155 959 bp,均呈现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均编码131个基因。trnV-UACtrnC-GCA_petNpetN_psbMndhF_rpl32可以作为潜在的北柴胡种质资源鉴定的特异性DNA条形码。基于扩增效率,选择petN_psbMndhF_rpl32对来自4省7个产地177份北柴胡样品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etN_psbMndhF_rpl32分别有91和78个变异位点,分别鉴定到28、29个单倍型;两段序列联合分析形成40个单倍型(Hap1~Hap40),各单倍型的遗传距离为0~0.022。6个产地拥有特有单倍型,可以将不同产地的北柴胡种质资源进行区分。结论 利用比较叶绿体基因组学筛选的特异DNA条形码petN_psbMndhF_rpl32可以用于北柴胡种内种质资源鉴定,为后续鉴定北柴胡的产地来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育种等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徐洁森  魏建和  陶韵文  孙晶  隋春 《中草药》2013,44(17):2453-2459
目的 克隆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中可能参与柴胡皂苷生物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基因BcUGT8,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为通过体外表达和纯化蛋白的催化活性,分析验证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在Roche (454) GS FLX系统高通量测序已获得部分cDNA序列基础上,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和长距离PCR扩增方法(LD-PCR)克隆全长cDNA.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PCR引物,PCR扩增其开放阅读框(ORF),酶切后,插入到pET-28a(+)载体中,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结果 扩增到北柴胡1个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全长cDNA,构建了这一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 通过BcUGT8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后续开展体外酶蛋白表达、纯化和催化活性分析实验,验证其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华锋  刘炯  张杰  杨云  卫冰  王启帅 《中草药》2013,44(19):2696-2702
目的 探讨北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的保肝作用及与其HPLC指纹图谱间的谱效关系,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获取北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的指纹图谱;检测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利用聚类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法对色谱-药效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从HPLC指纹图谱中共提取出12个能够标示药材特征的皂苷类成分的共有峰。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的保肝作用存在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明确了给予北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小鼠血清中ALT水平和肝组织中SOD活性与皂苷类化合物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 北柴胡保肝作用的部分药效物质基础为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  相似文献   

16.
段莎莎  侯大斌  余马  舒晓燕  黄晶  刘丹 《中草药》2017,48(19):4062-4067
目的探索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侧根发育过程及影响侧根发育的因素,为北柴胡产量提升及商品性改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北柴胡品种川北柴1号主根进行石蜡切片观察侧根原基发育动态图,以及添加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后进行根系参数考察。结果北柴胡侧根原基起源于中柱鞘细胞,部分内皮层细胞也参与侧根原基发育;施加10μmol/L IAA和Ca2+浓度均最大化促进北柴胡根系发育,而浓度过高则抑制侧根发育;施加0.1μmol/L TIBA和10μmol/L EDTA显著促进柴胡根系发育,浓度过高则起抑制效果。结论本研究方法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人参、当归等以根入药的药用植物中,对药用植物栽培及育种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驰  葛威  邹佳莉  王悦  谭娟娟  贡济宇 《中草药》2022,53(8):2331-2340
目的 建立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及醋北柴胡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比较二者质量的差异性。方法 制备北柴胡及醋北柴胡标准汤剂各20批,对醋制前后标准汤剂的pH值及出膏率进行考察;建立北柴胡醋制前后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方法和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统计学方法对二者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北柴胡醋制后标准汤剂pH值降低,出膏率降低;建立了北柴胡及其醋制品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分别确定了1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北柴胡标准汤剂相似度为0.976~0.995,醋北柴胡标准汤剂相似度为0.946~0.996。主成分分析将北柴胡及其醋制品标准汤剂归为2类,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找出二者共7个差异色谱峰,分别为峰1、4(柴胡皂苷c)、6、7(柴胡皂苷a)、9(柴胡皂苷b2)、10(柴胡皂苷b1)及13(柴胡皂苷d),为北柴胡及醋北柴胡标准汤剂差异化合物。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北柴胡醋制前后指标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北柴胡醋制后标准汤剂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及柴胡皂苷d含量较低,柴胡皂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初步评价了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从北柴胡根部共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蛇床子素(1)、欧前胡素(2)、异补骨脂素(3)、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5)、反式-3′,4′-亚甲二氧基桂皮酸(6)、反式-阿魏酸(7)、伞形花内酯(8)、七叶内酯(9)、迷迭香酸(10)、紫花前胡苷(11)、紫丁香苷(12)、5,7,3′,4′-四甲氧基黄酮(13)、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14)、芹菜素(15)、木犀草素(16)、槲皮素(17)、牡荆素(18)和金丝桃苷(19)。结论 化合物3~6、8、10~14、18和1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1、16和18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克隆北柴胡转录因子基因BcbZIP179的全长编码序列,原核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北柴胡转录调控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北柴胡转录组数据为基础,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BcbZIP179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序列特征。利用qPCR方法分析BcbZIP179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及MeJA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不同温度和IPTG浓度下,采用2种菌株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果 BcbZIP179编码序列全长432 bp,编码144个氨基酸,BcbZIP179受MeJA诱导,在MeJA处理的北柴胡不定根中,处理前24 h内,表达量逐渐升高,随后表达量降低;BcbZIP179在北柴胡的根、茎、叶、花及果实中均有表达,在果实中的表达量最高;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在16℃和37℃不同温度条件下均获得了带有6×His标签的BcbZIP179融合蛋白。结论 克隆到了北柴胡中的1个bZIP家族的转录因子基因BcbZIP179,在16℃、IPTG 0.05 mmol·L-1条件下,可获得体外表达的蛋白,为制备抗体、分离互作蛋白和调控靶基因进而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