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了解非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基因突变的类型,为临床预防地贫重症患儿的出生提供指导。方法选择钦州地区980例高危人群的样本检测3种非缺失突变型α-地贫(HbCS,HbQS,HbWS)。非缺失突变型α-地贫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结果非缺失突变型α-地贫50例,占5.10%;CS/11例;WS/9例;QS/5例;CS/--SEA 20例、WS/--SEA 3例、wQS/--SEA 1例、CS/-3.7 1例;检出非缺失α地贫复合β地贫8例,占0.82%。结论初步阐明非缺失α-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和构成比,提高α-地贫的检出率,为非缺失型α-地贫的基因检测提供了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成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漏检的现象与原因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实验和血红蛋白(Hb)电泳联合进行筛查,阳性者用多重PCR(mPCR)及DNA芯片反向斑点杂交(ASO/RBD-PCR)检测技术有针对性的进行α或β地贫基因检测。结果发现7例缺失型α地贫在以上检测体系中漏检,其均为α地贫合并β地贫复合型双重杂合子,MCV(66.5±7.6)fl、红细胞脆性(29±16)%,HbA2(5.69±1.03)%。结论当α地贫合并β地贫复合型双重杂合子时,常规筛查HbA2均出现升高,容易给检测人员造成单纯β地贫的假象,而只针对其进行β地贫基因检测而忽视了α地贫基因检测,造成了此类缺失型α地贫的漏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人群的αβ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非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血液学及血红蛋白电泳筛查阳性的3 082例疑似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检测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17种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突变、3种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点突变及3种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改变。结果 1 042例经基因确诊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αβ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35例,非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0例。αβ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及血红蛋白(Hb)A2的升高,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以CD41-42(37.1%)、IVS-2-654(31.4%)、-28(14.3%)突变较为常见,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则以--SEA(42.1%)为主;非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αCSα/αα,αQSα/αα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αWSα/αα携带者则无血液学异常表现,αCSα/αα伴有Hb A2的降低,Hb CS、Hb WS、Hb QS的构成比依次为54.1%、31.1%、14.8%。两类患者的红细胞、平均红细胞Hb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在正常值范围。结论深圳地区αβ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为1.14%,非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为1.9%,两类患者均缺乏特异性的血液学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毛细管电泳血红蛋白A2增高患者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确诊符合率,探讨其在β-地贫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门诊及住院血红蛋白A2增高患者260例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结果 260例血红蛋白A2增高患者中,有257例检测到β-地贫基因突变,符合率达98.85%,另外3例未检测出常见的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后续经进一步进行罕见型β-地贫基因检测及β珠蛋白基因测序,发现1例为SEA-HPFHβ缺失型,1例为Taiwaneseβ缺失型,1例为Codon 89-93(-AGT GAG CTG CAC TG)杂合突变,证实3例未检测出17种常见β-地贫基因突变的血红蛋白A2增高标本仍为β链发生突变或大片段缺失引起。同时257例β-地贫基因突变标本中有42例复合α-地贫,占β-地贫的16.34%。结论毛细管电泳血红蛋白A2增高能为β-地贫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但不能排除复合α-地贫的可能,当患者血红蛋白A2增高时,应同时进行α-地贫和β-地贫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西钦州地区人群的αβ复合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及基因检测,以了解其检出情况及基因分布状况。方法应用单管多重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进行常见3种α缺失型基因检测以及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17种位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结果 250例β-地贫杂合子中有39例复合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地贫),占15.60%。其中β-地贫杂合子合并(--SEA/αα)α地贫24例(9.6%);合并(-α3.7/αα)α地贫10例(4%),合并(-α4.2/αα)α地贫4例(1.6%),合并(--SEA/-α4.2)α地贫1例(0.4%)。检出39例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共有8种,分别为41-42(TCTT)、TATAbox 28(A→G)、CD17(A→T)、IVSⅡ654(C→T)、CD71-72(+A)、βE(G→A)、CD43(G→T)及IVS1-1(G→T)。结论采用PCR技术可以有效减少αβ复合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漏检的可能,对杜绝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童的出生和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例ɑ2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IVS-II-43(G→A)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并进行临床表型分析。方法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标本进行血液学表型分析,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法、PCR结合反向点杂交(PCR-RDB)法以及DNA测序方法对家系成员外周血样本进行常见的地贫基因类型检测和α-珠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中先证者及其双胞胎兄弟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血红蛋白浓度(Hb)降低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表型,父母红细胞参数结果均正常;各家系成员的血红蛋白分析结果显示Hb A2均在正常参考区间,未发现异常血红蛋白。该家系成员均排除3种常见α-地贫基因缺失、3种常见α-地贫基因点突变和17种常见β-地贫基因点突变。α-珠蛋白基因测序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母亲携带ɑ2珠蛋白基因IVS-II-43(G→A)杂合突变,其双胞胎兄弟和父亲未见异常突变。结论该家系为ɑ2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IVS-II-43(G→A),其杂合子携带者的血液学表型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例少见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90位点突变病例进行结果分析。方法应用常规血液学检查、碱性琼脂糖凝胶血红蛋白电泳进行表型分析;通过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法检测α-地贫,反向点杂交(RDB)法检测β-地贫;应用DNA克隆测序技术对β-珠蛋白基因全长进行测序,检测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结果通过对β-珠蛋白基因簇进行直接测序发现该患者为少见型β-地贫-90(C-T)beta++杂合突变(HBB:c.-140CT)。结论联合应用血液学、血红蛋白电泳和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明确先证者的基因型,对防治出生缺陷和提高人口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基因型与红细胞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315例成年α地贫基因携带者,根据其缺失α基因个数分3组,缺失1个基因者为 A 组;缺失2个基因者为 B 组;缺失3个基因者为 C 组。选取中国人群最常见的4种β-地贫基因突变型的基因携带者165例,分为 CD41-42组,IVS2nt654组,-28组,CD17组,及αβ复合型地贫组,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红细胞(RBC)参数,采用方差分析及 SNK 检验比较上述各组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结果α基因缺失个数与 RBC 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呈正相关(r =0.872,0.561;P<0.05);与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呈负相关(r =-0.708,-0.901,-0.826,-0.735,P <0.05)。β地贫基因型及αβ复合型地贫统计学分析比较显示,RBC 、MCHC 、RDW-CV 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Hb 、MCV 、MCH 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地贫的贫血程度与缺失α珠蛋白基因的个数密切相关。而对于中国人群最常见的4种β-地贫基因突变来说,所引起的血液学表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正>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的分子缺陷包括基因缺失和突变2种类型。我国常见的3种缺失型α地贫基因为东南亚缺失型(--SEA)、右侧缺失型(-α3.7)和左侧缺失型(-α4.2),但由于地贫异质性大,尚有其他罕见α珠蛋白基因变异类型未包含在目前国家批准使用的地贫基因分型诊断试剂盒检测范围内。鉴于基因检测方法学的局限性,实验室和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电泳进行综合分析,以避免因误诊而引起重型地贫患儿出生。本实验室发现2例常见地贫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红细胞参数变化特点。方法经 gap-PCR 技术确定的389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分为3组:(1)静止型:-α/αα型;(2)标准型:--SEA/αα型;(3)中间型或 HbH 型:-α/--SEA 型。选取同期188名健康体检者(男性97名、女性91名)做为对照组(NC 组)。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研究各组红细胞参数,包括RBC、Hb、MCV、MCH 和 RDW 等变化特点。结果缺失型α-地贫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红细胞低色素症;各基因型和表现型红细胞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Hb、MCV、MCH 值低于对照组,并随着ɑ珠蛋白基因缺陷数目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而 RDW 值高于对照组,有增大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89例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者中,其中静止型占19.55%,标准型占68.12%,中间型占12.33%。结论随着ɑ珠蛋白基因缺陷数目增加,小细胞低色素特征越来越显著;RBC 总体增高,Hb、MCV 和 MCH 呈下降趋势,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增加。MCV、MCH 降低时应高度疑似地贫,但 MCV、MCH 正常时不能除外静止型、标准型地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种分子检测方法在精确诊断罕见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探讨其对预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出生缺陷的重要性。方法对2例外周血标本进行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和红细胞参数的分析,再应用跨越断裂点PCR、PCR结合反向点杂交、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珠蛋白基因测序及染色体微阵列等多种方法鉴定此病例的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结果检测到2例病例均为罕见的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例为α-珠蛋白基因簇调控位点HS-40区域至ζ珠蛋白基因上游区域杂合缺失,导致2个α-珠蛋白基因无法正常表达;另1例缺失大小为27.6 kb合并常见的东南亚型的双重缺失突变。结论此类罕见缺失型的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合并最常见东南亚缺失类型时,可引起中重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的出生。对罕见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精确分子诊断可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预防中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出生缺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缺失(缺失型)或点突变(非缺失型)导致α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完全不合成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我国长江以南为高发区,其中广西、广东和海南发病率最高.最新的广东省大样本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α-地贫携带者频率约为8.53%[1].我国最常见的3种缺失型突变为--SEA、-α 3.7和-α4.2,最常见的3种非缺失型突变为Hb Constant Spring (Hb CS)、Hb Quong Sze (Hb QS)和Hb Westmead( Hb WS).这3种点突变都位于α2珠蛋白基因第3外显子,由于α2珠蛋白基因比α1珠蛋白基因在珠蛋白合成中具有更重要的功能,因此非缺失型α-地贫突变所引起的功能缺陷往往比缺失型更为严重[2].特别是当合并α0-地贫(即--SEA)时,非缺失型Hb H病的临床表现往往重于缺失型Hb H病[2].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非缺失型α-地贫的明确诊断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建立并评价一种基于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相对定量技术的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SEA、-α3.7和-α4.2缺失基因型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建立四重TaqMan实时荧光PCR体系结合2-ΔΔCt数据分析的方法,同时检测ψα、α2和α1基因相对拷贝数,快速诊断α地贫缺失基因型;以此方法检测28例已知α地贫缺失基因型标本和309例临床标本,并与gap-PCR平行对比检测,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结果:建立的检测体系扩增效率均接近100%;28例已知基因型及309例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其准确性达到100%,且能有效消除微量或少量外源污染导致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相对定量技术的α地贫--SEA、-α3.7和-α4.2缺失基因型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和常规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三例Hb Westmead复合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1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报道广西地区3例Hb Westmead基因突变复合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1(SEAα地贫1)的病例,依据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原理,建立了ARMS快速检测Hb Westmead基因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常规基因检测结果与表型不符的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高风险患者(MCV80fl、MCH27pg,HbA23.5%)行β-珠蛋白基因分析,降低β-地贫的漏检率及误诊率,同时了解江西地区罕见β-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丰富江西地区β-地贫基因突变谱。方法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与Sanger测序技术对24例表型与基因型不符的β-地贫高危患者行β-珠蛋白基因大片段缺失与点突变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检出罕见β-珠蛋白基因突变,共9种突变类型。其中缺失型突变4例,β-台湾型缺失地贫(Taiwanese)及β-东南亚缺失地贫(SEA-HPFH)各2例。罕见点突变型20例,共7种突变类型。点突变CD54-58(-TATGGGCAACCCT)β0杂合突变人次共计8例,检出率高达33.3%(8/24),-31 (AG)β+杂合突变人次共计3例,检出率高达12.5%(3/24)。结论江西地区罕见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中,CD54-58(-TATGGGCAACCCT)β0突变与-31(AG))β+突变频率较高;对表型与基因型不符的β-地贫高危患者行进一步基因分析可发现罕见β-地贫基因突变,为β-地贫携带者家系的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东清远地区非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率、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构成比,探讨该地区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PCR+膜杂交法对受检标本进行α^WSα、α^CSα、α^QSα3种常见的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突变检测。结果9047例受检者中共检出非缺失型α地贫256例,包括12种基因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2.83%;α^WSα、α^CSα、α^QSα等位基因构成比依次为48.84%、30.62%、20.54%。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了广东清远地区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制订有效、可行的地贫防控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一种快速诊断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1的方法。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76例门诊患者。结果:检出31例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1,其中56例受检者与检测ζ珠蛋白肽链检测α地贫1的方法相对照,符合率83.93%。用该方法对10例α地贫进行了产前诊断,诊断出1例为Bart’s水肿胎儿,4例是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1的携带者,其余5例是正常胎儿或α地贫2的携带者。结论:该法简捷、易行、准确性高,为α地贫胎儿产前诊断及α地贫基因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β地中海贫血(地贫)杂合子复合α地贫双重杂合金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反向点杂交法(RDB)诊断β地贫杂合子500例并进一步采用Gap-PCR法进行α地贫1基因检测,用α珠蛋白基因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谱分析法对其中400例β地贫杂合子中有26例合并α地贫2,其中17例为右侧缺失(αα/-α^3.7),9例为左侧缺失(αα/-α^4.2)。结论 广东地区β地贫杂合子复合α地贫1的检出率为8.6%,复合α地贫2的检出率为6.5%,其中复合右侧缺失型α地贫2的检出率为4.2%,复合左侧缺失型α地贫2的检出率为2.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由少见基因类型导致的血红蛋白H病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用标准的血液学分析技术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红细胞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和RDW,进行表型诊断.利用SPIFE快速自动电泳分析系统检测其血红蛋白组分Hb A、HbA2、Hb F、Hb H和Hb Bart&#39;s.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诊断α-地中海贫血基因非缺失突变,利用gap-PCR扩增特异位点序列并对扩增序列进行克隆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 先证者母亲MCV、MCH均降低,Hb A2为2.39%且亨氏小体阳性,基因检测结果为α泰国型缺失杂合子.先证者父亲各红细胞参数正常,但RDB检测结果为携带αCS点突变.先证者及其弟表现为中重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蛋白电泳结果显示他们均有Hb H和Hb Bart&#39;s带,先证者Hb H为1o.8%,Hb Bart&#39;s为7.51%,其弟Hb H为14.78%,Hb Bar(s为9.11%,基因检测结果证实该姐弟均为HbH病患者,遗传了母亲的α泰国型缺失片段和父亲的αCS点突变,故α地中海贫血型别为THAI/ααcs.结论 首次报道中国人群少见的H病类型THAI/α αcs地贫基因类型是中国人群少见的H病类型,丰富了中国人群α珠蛋白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Hb Q-H和Hb J-Bangkok合并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双重杂合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表观健康成年人和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标本,用于5个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间的结果比对。收集1例Hb Q-H患者标本和1例Hb J-Bangkok合并β地贫双重杂合子患者标本,用Capillarys2行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用gap-PCR、PCR-RDB和基因测序方法鉴定2例异常标本的珠蛋白基因。同时用BioRad VARIANTⅡ(VⅡ)、BioRad VARIANTⅡTurbo2.0(VⅡ-T2.0)、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C2FP)、Primus Ultra2(Ultra2)、Roche PPI 800(PPI 800)5个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检测所有标本的HbA1c结果,其中对于双重杂合子标本,每个检测系统检测3次,保存图谱和检测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Hb Q-H标本的基因型为--α~(QT)/--SEA;β~N/β~N,珠蛋白α1链发生HbA1 CD74GC突变,形成Hb Q-Thailand血红蛋白变异体,无正常的α珠蛋白肽链。Hb J-Bangkok合并β地贫的基因型为:αα/αα;β~(CD56)/β~(CD41-42),珠蛋白β链第56位密码子发生GGCGAC点突变,形成Hb J-Bangkok血红蛋白变异体,无正常的β珠蛋白肽链。对于Hb Q-H标本,5个HbA1c检测系统中有3个检测系统报告了HbA1c结果;VⅡ和VⅡ-T2.0系统图谱与正常图谱存在明显区别,未报告HbA1c结果;C2FP系统图谱与正常图谱相似,HbA1c结果为3.7%;Ultra2系统和PPI系统报告了HbA1c结果,分别为5.3%和5.7%,不存在异常提示。对于Hb J-Bangkok合并β地贫标本,5个HbA1c检测系统中有3个检测系统报告了HbA1c结果;VⅡ系统图谱与正常图谱存在明显区别,未报告HbA1c结果;VⅡ-T2.0系统图谱与正常图谱存在区别,存在84.9%的P4峰,报告了HbA1c结果为4.7%;C2FP系统图谱与正常图谱存在明显区别,未报告HbA1c结果。Ultra2系统和PPI系统均报告了HbA1c结果,分别为4.7%和3.8%,不存在异常提示。结论 Hb Q-H患者与Hb J-Bangkok合并β地贫患者标本均不含正常的HbA,应无HbA1c结果。对于二者,VⅡ系统及VⅡ-T2.0系统的结果图谱存在明显异常,提示结果不可报告;Hb Q-H对C2FP系统存在明显干扰,报告了HbA1c结果,而Hb J-Bangkok合并β地贫标本C2FP系统未报告HbA1c结果;二者对PPI及Ultra2系统存在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