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隐球菌肺脑合并感染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4岁。因发热、咳嗽、头痛并呕吐1周就诊。胸片示右肺门增大,上野见斑片状模糊阴影。CT扫描见:右肺上叶不规则斑片状病灶,有毛刺及纤维条索(图1)。小脑上蚓部见一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无水肿区,右额顶叶见一大片状低密度区,其内见弧带状出血灶,右侧脑室略受压变形,右枕叶和左额叶各见一小圆形低密度灶。1个月后再次CT检查:颅内病灶仍存在,病灶囊变,右额顶叶病灶内出血影消失,病灶增强后不强化。5个月后胸片检查,右肺病灶消失;颅脑磁共振检查示原囊性灶仍存在,皮质下区及脑深部见多个小病灶(图2)。8个…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49岁。右肩疼痛 3月余无明显诱因。查体 :右肩活动可 ,右手指活动 ,感觉正常。右三角肌无压痛 ,右上肢后伸时出现右肩三角肌疼痛。曾以“右肩周围炎”给予药物治疗 ,无效。近半月来疼痛加剧并出现低热 ,来院就诊。以右肱骨大结节肿瘤性病变 (骨巨细胞瘤 ?内生性软骨瘤 ?)收住院治疗。右肩关节正位片 :右肱骨大结节骨小梁破坏 ,骨密度减低 ,病灶边缘欠清楚 ,未见骨质增生征象 ,大结节骨皮质连续 ,局部变薄 ,无明显骨膜反应。X线诊断 :右肱骨大结节肿瘤样病变(图 1)。  CT右肩关节平扫 :右肱骨大结节内可见 2 .3cm× 1.9cm…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球形肺不张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诊断球形肺不张患者的MSCT薄层图像、高分辨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后处理图像,总结球形肺不张的影像特征。通过病史调查,验证球形肺不张与石棉接触等的相关性。结果:24例患者共27个病灶。位于上叶6个(22.22%),右中叶2个(7.41%),下叶19个(70.37%)。27个病灶均出现“彗星尾”征、病灶同侧胸膜肥厚、病灶邻近血管弧形向病变移位(100%),胸膜钙化和胸膜斑9例(33.33%),7个病灶近肺门侧出现“含气支气管征”(25.92%)。8例增强扫描,病灶均有强化。PET-CT检查2例,无代谢增高。手术或穿刺活检6例,病理为胸膜增厚,肺泡萎陷和慢性炎症。动态观察见胸腔积液减少后出现结节影,约1个月后可见“彗星尾”征。有石棉接触史9例,胸腔积液8例。结论:球形肺不张的早期表现为胸腔积液相连的片状实变影,1个月后可形成典型表现。本病下叶多见,中叶和上叶也可发生。接触石棉是主要病因之一,也见于多种原因的胸腔积液。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利于球形肺不张特征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6岁。常规体检发现左肺野球形阴影。患者自述无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肿瘤家族史。影像学表现:①胸片检查:左肺野中带一类结节影,其周围散在小片絮状影(图1),侧位观察病灶位于左下肺背段。诊断:左肺结核;②CT检查:左下肺背段两个约1cm大  相似文献   

5.
例1 ,女,4 4岁。颈痛8个月,吞咽异物感伴右胸锁关节包块5个月。曾在外院给予“消炎”治疗,效果差。身体明显消瘦,无午后低热、盗汗、咳嗽等。否认结核病史及接触史。查体:C5压痛(+) ,右胸锁关节向外突出明显,局部皮肤不红,皮温不高,可见3cm×3cm×1cm包块,质软、界清,波动感明显,触压痛轻。血沉5 0mm/h ;食道钡餐透视(- ) ;X线片示:右胸锁关节面模糊,锁骨胸骨端骨质密度不均,有局限性溶骨,呈筛孔状透光征象;C5椎体骨质破坏,C5/C6椎间隙变窄;肺部(- )。诊断:右胸锁关节结核累及锁骨,C5椎体结核。入院抗结核治疗2周后行“右胸锁关节病灶清…  相似文献   

6.
肺内淋巴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介绍男 ,47岁。 2年前出现低热盗汗 ,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穿刺活检诊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IV期。胸片示右肺中叶肿块。放疗化疗后全身肿大淋巴结消失 ,右肺肿块仍在。近 2 0d出现低热乏力 ,来我院做CT检查。CT所见 (图 1~ 3 ) :CT扫描定位图示右心旁肺内边缘光滑的球形高密度灶 ,右肺中叶内侧段见一类三角形肿块影 ,边缘清晰 ,呈波浪状。病灶中心CT值约为 15HU ,边缘约为2 6HU ,增强扫描 ,病灶边缘显著强化 ,不规则 ,前缘可见结节状增强 ,CT值约为 75HU。病灶中心大部分无强化手术所见 :右肺中叶内侧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HIV 阴性患者肺隐球菌病(PC)的 CT 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确诊的 PC 患者的 CT 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部 CT 平扫,其中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26例患者中在 CT 上表现为单发病灶11例,多发结节/肿块10例,混合型5例。病灶仅出现在左肺11例,右肺7例,双肺均出现病灶8例。19例可见毛刺,10例见空洞或空泡,8例见晕征。增强扫描1例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表现为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病灶无强化。结论PC 在 CT 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为肺癌等其他病变。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确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儿,女,6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高热,偶咳,痰少,无头痛,头晕,呕吐,抽搐等症状,曾在当地多家医院抗炎治疗无效。12天前渐出现头晕,头痛,伴喷射性呕吐,遂转至我院。体检:T38℃,神智清,听诊双肺有水泡音。神经系统检查:颈稍抵抗,膝腱反射活跃,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9岁 ,因发现消瘦及右胸膨隆 1个月 ,右胸内包块半个月 ,拟诊右胸内肿瘤入院。半个月前出现咳嗽气促现象 ,无发热 ,在当地医院行胸部B超检查 ,诊断为右胸内包块。患病以来食欲正常 ,无畏寒发热 ,无胸痛及声嘶。查体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正常。气管向左偏移 ,右胸廓明显膨隆 ,肋间隙增宽 ,胸廓无压痛 ,呼吸节律整齐 ,右胸呼吸幅度减弱 ,右胸叩诊呈实音 ,右肺未闻及呼吸音。CT增强扫描 :右侧胸腔内可见巨大肿块 ,占据全胸腔 ,纵隔左移 ,右肺萎陷。肿块从心后向左突向左侧胸腔。肿块密度不均匀 ,呈条状、片状、结节…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1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痰白色或黄黏稠状,当地医院胸片诊断为:右中肺感染,右中叶综合征,不除外结核。抗炎治疗半月后症状有所好转,但胸片复查无变化,遂行抗结核治疗,6周年复查胸片显示右肺病灶范围较前扩大(图1,2),  相似文献   

11.
根据X线、CT表现,拟诊为右肺炎性病变,肺脓肿可能性大。经抗炎治疗1.5月复诊,因病灶形态大小无明显变化,且CT示厚壁囊实肿块,病人虽年青,周围型肺癌也不能除外。同时认识到病灶位于下叶后基底段,邻近脊椎且越过脊椎前缘与降主动脉相邻,又提示有肺隔离症可能。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刷检未找到癌细胞。穿刺活检因部位较深且冒肺隔离症动脉破裂出血之危险,故动员病人行血管造影检查。造影所见:经右股动脉穿刺插入Cobra5F导管至胸主动脉内,于胸9椎体上缘高度主动脉前壁找到一较大血管开口,随即行造影摄片(…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60岁.2001年4月9日出现右侧上肢不自主震颤,3小时后出现右侧偏瘫,浅昏迷,颈强(++++),克氏征(+),右下肢巴彬斯基(+),腹部扣诊有移动性浊音.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1.60kPa,脑脊液外观微黄,细胞数108×106,蛋白2.0g/L,糖2.2mmol/L,氯化物90mmol/L.墨汁染色未见新型隐球菌.血氨65mmol/L.腹部超声诊断:肝硬化,腹水.  相似文献   

13.
球形肺炎为肺内不常见的炎性病变的特殊表现,由于病灶呈球形,加上我们在X线上对其认识不足,很容易误诊为肺癌,本文对我科11例误诊为周围性肺癌的球形肺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球形结核和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5-01-2009-01本院诊治的肺内球形占位病例165例,共173个病灶,其中球形结核60例,含68个病灶;周围型肺癌105例,105个病灶.上述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173个病灶的CT征象,依据病理分组,并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2组共有的常见形态学征象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叶及深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征在2组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更能提示周围型肺癌.空洞和钙化在球形结核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晕征在2组的出现率较低,在2组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其中深分叶和毛刺的OR值的95%可信区间>1,说明有深分叶和毛刺的病灶更倾向于肺癌的诊断,而钙化和空洞则偏向于球形结核.结论 球形肺结核和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多有重叠,对各个征象的详细分析和比较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请您诊断     
《放射学实践》2009,24(8):813-813
病例32病例资料男,38岁。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疼痛,同时可扪及大约2cm×3cm肿块,肿痛呈间歇性,有时疼痛向同侧膝部及腹股沟区放射。2个月前右髋部疼痛加重,肿块增大,同时伴低热、乏力、纳差。自贴药膏(具体不详)无效。既往一年前曾在外院行鼻窦炎病灶清除术,11个月前行右膝关节感染切开排脓术。查体:体温37℃,呼吸20次/分钟,脉搏80次/分钟,血压120/80mmHg。心肺昕诊技腹部触诊无异常。右腹股沟扪及多个小淋巴结。右髋部可扪及大约4cm×6cm肿块,质地硬,边界尚清,移动度小,无压痛,局部皮温不高。右下肢纵向叩击痛(-),右髋“4”字征(+),右髋内收、旋外、外展均受限,  相似文献   

16.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肺部少见的一种原发性良性肿瘤,多倾向于认为是肺良性神经内分泌瘤,国内外报道极少,我院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 病历简介患者,女,43岁。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丝半年,但无胸痛气促。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胸片:右肺中叶外段有一35cm×40cm孤立球形肿块影,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胸片诊断:(1)右肺中叶外段良性肿瘤可能性大;(2)周围型肺癌待排除。CT平扫:位于右肺中叶外段的球形病灶,大小36cm×38cm×38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边缘光整有包膜,未见周围卫星病灶及胸膜凹陷征。CT增强扫描显示…  相似文献   

17.
肋骨尤文氏肉瘤1例报告曹茜李宝山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岁。2个月前无诱因感右侧胸痛,近腋部明显,右胸逐渐隆起,有压痛,不伴咳嗽、咳痰、发热,继而呼吸困难、消瘦,拍胸片“右侧胸腔积液,纵隔左移”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抗痨治疗无效复查“右第3肋骨密度普遍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主要通过对球形肺炎影像学征象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其误诊的原因,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肺癌做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8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病人的CT与X线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病例中首诊为球形肺炎者18例,首诊为结核瘤者4例,首诊为肺癌者26例;29例施行手术,术后病理全部为炎性病变。结论:本组病例影像误诊率为62.5%(30/48)与蔡祖龙^[1]等报道大致相仿。但对其诊断、随访及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右下肺皮样囊肿1例报告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冯国灿,徐利军女,45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40余天,痰为白色粘液痰,量少。无畏寒、发热,无咯血及夜间盗汗,仅有右胸不适伴有轻度隐痛,经青链霉素抗炎治疗,症状稍有好转,但胸片上右肺下野球形病灶仍未见...  相似文献   

20.
<正>病人,男,13岁。因摔伤致右胸锁部肿痛2 h就诊,急诊摄胸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遂建议患者回家休息,因肿痛无缓解,次日再次就诊,查体:右胸锁关节肿胀,压痛(+),双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右胸锁关节稍突起,下压有弹性感,右锁骨纵轴叩击痛(+);CT示:右锁骨近端骨折,断端累及胸锁关节面,胸锁关节向前半脱位;诊断:右锁骨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