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36例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50%葡萄糖静脉滴注+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低血压,并连续观察两组各5次的治疗效果。结果:生脉注射液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在休克复苏中对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抢救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休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病例均采取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与抢救时间以及抢救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多巴胺维持量、维持时间、总用量及抢救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后2 h的收缩压、3 h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后3 h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休克病人具有升压稳压作用,可以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缩短休克抢救时间,对抢救休克有明显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3.
陆娇梅 《中国医疗前沿》2011,6(8):32+37-32,37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是溶栓治疗AMI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低血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疗效及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78例原发性低血压患者分为2组,其中40例用生脉注射液治疗作为治疗组,38例以维生素C静脉滴注为对照组,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0%和95.0%;对照组为2.6%和10.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生脉注射液治疗后患青收缩压、舒张压、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生脉注射液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晨间运动后低血压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脉注射液组21例,每日静滴生脉注射液60ml;多巴胺组20例,每日静滴多巴胺20mg,滴速2mg/(kg·min),疗程2周,均在低血压时段用药,原基础用药不变。在治疗前后及停药1周查动态血压、呼吸困难疲劳指数、头晕指数、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上升程度相似,但是生脉注射液组心率轻度下降(P<0.05),ST段下移程度减轻(P<0.05),活动强度、活动速度、活动受限均有改善(P均<0.01),头晕指数好转(P<0.01),停药后疗效仍能维持,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改善冠心病伴高血压的晨间运动后低血压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全胜  许海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801-180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5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1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7 d后复查胸片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采用肺挫伤简易评分法进行疗效判断;同时观察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PaO2/FiO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PaO2和PaO2/FiO2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急性肺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对急性肺挫伤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嗪和多巴胺联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治疗组加用IrI芎嗪注射液,用药结束后评价疗效,观察患者心脏彩超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D下降,LVEF升高;其中治疗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LVEF,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肖艳春  郭勇  苟华良  孙向阳  颜崇平 《四川医学》2010,31(10):1504-1505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择期冠状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均于起病8~12d行PCI。治疗组在PCI术中即刻经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10μ/kg,3min内推注完。后以0.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36h。术前、术后均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术后加用低分子肝素钠6000U,1次/12h×8d。对照组除不用替罗非班外,治疗均相同。观察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术后4周内出血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3级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AMI择期PCI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高文俊 《中外医疗》2014,(14):103-104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使用对低血压在心梗溶栓后的血压恢复情况和实际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心梗溶栓并低血压患者60例为实验对象;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升压药物进行治疗,男18例,女12例,年龄从43~64岁,平均年龄(47±3)岁;治疗组30例除使用常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还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男19例,女11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45±3)岁。结果治疗组用药后血压值较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压情况除2例患者外其他均得到明显好转,其中20例患者疗效显著,综合有效率为94.23%,远高于对照组的75.34%。结论低血压在心梗溶栓后应用生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高于常规升压药物治疗效果,且并发症更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法舒地尔对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后左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以66例糖尿病AMI静脉溶栓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控制血糖,静脉溶栓治疗AMI,法舒地尔治疗组在标准用药基础上滴注法舒地尔60 mg/d,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滴注,测定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左心室功能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均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FS)均有提高(P〈0.05或P〈0.01),心舒张功能改善(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伴AMI患者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同时能改善糖代谢和血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150ml+生脉注射液60ml静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ET及心功能。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改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血透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常规处理加生脉注射液,对照组予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6.7%(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显著提高血透低血压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生脉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生脉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生脉组的PaO2上升及PaCO2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显著(P均〈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生脉治疗组50例中除2例发生口干外,余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的联合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2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9.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够很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缺血改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武金兵 《当代医学》2014,(31):158-159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气阴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江苏省红十字会医院门诊自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气阴虚型CHF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2组均接受心衰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40 m 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 L中静滴,合并存在糖尿病患者,液体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均1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6.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治疗后,静息心率(RHR)治疗组(70.2±6.9)次/分、对照组(78±18.8)次/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组(49.6±3.6)%、对照组(45.2±4.5)%,6 min步行距离治疗组(362.67±76.41)m、对照组(280.13±68.48)m,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阴虚型慢性心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重庆市忠县中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 d。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CRP、PCT及TNF-α水平[(4.32±1.05)mg/L,(0.93±0.06)μg/L,(76.22±14.33)ng/L;(6.83±2.39)mg/L,(2.67±0.83)μg/L,(100.36±21.58)ng/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复常时间[(2.56±0.84)、(2.34±0.55)、(1.65±0.43)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4.04±1.22)、(4.98±1.67)、(2.03±0.9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仅出现1例腹胀,停药后消失,余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效果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CRP、PCT及TNF-α水平,还可以缩短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速尿)和多巴胺对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泵入呋塞米。方法:将52例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单纯持续静脉泵入速尿。治疗组26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呋塞米和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连续应用3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23/26),对照组为57.7%(1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28.2±3.2)vs(41.0±15.1)]、左室舒张末内径[(64.2±5.1)vs(53.1±4.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1.0±15.1)vs(33.1±4.3)]、左室舒张末内径[(53.1±4.8)vs(60.1±5.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和速尿,对袢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江山  代月娥  兰志勋 《四川医学》2011,32(9):1343-134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参附注射液组(Ⅰ组),生脉注射液组(Ⅱ组)和对照组(C组)。Ⅰ组给予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Ⅱ组给予生脉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C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300ml静脉滴注。分别在拔管后1h、24h4、d、7d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结果 3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拔管后1h最明显,且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在拔管后1h对照组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Ⅰ组Ⅰ、Ⅰ组在术后1h2、4h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II组在所有时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并减轻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和生脉注射液联用治疗梅尼埃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梅尼埃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利多卡因0.5-1.0mg·kg^-1,生脉注射液20-4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250ml中,静脉滴注,gd,3-5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0.5-1.0mg·kg^-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250ml中,静脉滴注,gd,3-5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侧(84%),有效6例(12%),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32例(64例),有效10例(20%),无效8例(16%),总有效率8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0.67,P〈0.05)。结论利多卡因和生脉注射液联用治疗梅尼埃综合征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巴胺、速尿应用微泵持续静注在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泵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老年AMI合并泵功能不全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应用西地兰及速尿间断静注治疗。观察组应用多巴胺、速尿微泵持续静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BP)、尿量及中心静脉压(CVP)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75.O%)(P〈0.05).并且观察组在用药后对MBP影响及利尿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多巴胺速尿持续静注治疗老年AMI合并泵功能不全,合理有效,泵功能级别明显改善,应用过程中血压平稳,也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是一种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