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血压病(EH)和糖尿病(DM)患血中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变化及卡维地洛对EH和DM患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20例EH及20例DM患血ET、AⅡ、ANP及尿β2-微球蛋白(Uβ2-M)。结果 卡维地洛降压治疗在用药第2周后达最大效益,以后逐渐平稳,第2周与第2周降压效果一致。EH组ET、AⅡ均高于对照组,AN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H组治疗前后ET、AⅡ明显降低(P<0.01),但ANP改变则不明显(P>0.05),Uβ2M亦明显降低(P<0.05)。DM组卡维地洛治疗后ET、AⅡ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ANP作用也不明显(P>0.05)。EH和DM组血脂血糖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用卡维地洛治疗后血脂血糖改变不明显(P>0.05)。对正常血压无明显的降压作用,对糖尿病病人无血压过低表现。结论 EH和DM患存在高内皮素和高血管紧张素Ⅱ血症及Uβ2M增加表现,卡维地洛能有效改善血管肾素、内皮舒缩功能和心房利钠肽功能,同时能减少尿β2微球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丽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56-1457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2型糖尿病(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 78例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37例)和DM+CHF组(41例);检测78例DM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结果 心功能Ⅱ级组、Ⅲ~Ⅳ级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P〈0.05).Ⅲ~Ⅳ级显高于Ⅱ级组(P〈0.05);Ⅱ级组、Ⅲ~Ⅳ级组LVEF明显低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P〈0.05),Ⅲ~Ⅳ级组明显低于Ⅱ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13,P〈0.05).结论BNP是评估DM合并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黄芪保心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ET、CGR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芪保心汤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44只大白鼠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黄芪保心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3h后,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浆ET、CGRP水平。结果:黄芪保心汤组,能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P<0.001),升高血浆CGRP水平(P<0.01)。结论:以益气活血祛痰化浊为主的黄芪保心汤有调节急性心肌缺血时血浆ET、CGRP水平失衡的作用,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减少心肌缺血损伤,且作用优于复方丹参滴丸。  相似文献   

4.
缬沙坦防治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莹  董吉祥 《江苏医药》2003,29(3):189-19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患随机分为三组,缬沙坦组给予代80mg每日1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非ARB、非ACEI类的降压药。治疗前、后测血内皮素(ET)、血一氧化氮(NO)、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α1-MG)。结果:缬沙坦组与ACEI组的UAER、β2-MG、ET均显减少(P<0.01),NO、NO/ET显增加(P<0.01),对照组虽然经血压和血糖的控制,但治疗后的β2-MG、UAER显的上升(P<0.05)。结论: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有机磷中毒患者(AOPP)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异常变化,探讨内皮素和CGRP在AOPP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的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1).而CG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中度、重度组的ET水平较轻度组有明显增高(P〈0.01).而中度、重度组的CGRP水平较轻度组有明显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发现ET与CGR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AOPP患者血浆ET和CGRP含量的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可做为判断预后和中毒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为临床抢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姚春红  吴汉妮 《医药导报》2008,27(11):1314-1317
目的观察沃丽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沃丽汀治疗组(D+J组)各10只。DN组与D+J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NC组与DN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kg 1灌胃,D+J组于模型制作成功后第3天开始给予沃丽汀灌胃,0.9 mg•kg 1•d 1。8周后采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同时检测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24 hUAER)、尿肌酐清除率(Ccr)、肾重指数(KMI)、体重及血糖。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血浆中CGRP水平、Ccr及体重均显著降低(均P<0.01),24 hUAER、KMI、肾脏VEGF表达及血糖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DN组比较,D+J组CG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Ccr显著升高(P<0.05),肾脏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沃丽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浆CGRP水平无显著影响,但能抑制肾组织VEGF表达,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舒胶囊对阿霉素肾病(AN)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至正常对照组(N组)、非治疗组(M组)、肾舒胶囊治疗组(S组),采用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AN模型,研究肾舒胶囊对AN大鼠24h尿蛋白排泄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的影响。自动图像分析仪测定各组肾小球的定量指数、系膜基质指数;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增殖性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与M组比,S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率第7d始明显降低(P〈0.05,P〈0.01),4周末血清TP、ALB升高(P〈0.05),TC、TG降低(P〈0.0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升高(P〈0.01),血浆内皮素(ET)降低(P〈0.01),24h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系膜面积显著减少(P〈0.05),PCNA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肾舒胶囊具有调整ET和CGRP的病理性改变,改善或修复病理性改变,减少系膜基质的增多及系膜细胞的增殖,从而对AN肾病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BSA-ELISA法测定健康对照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血浆CT-1水平,观察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三组间血浆CT-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心脏病组血浆CT-1水平均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均P<0.01);2型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心脏病患者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血浆CT-1浓度逐步升高.血浆CT-1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r=0.669,P<0.01)、左心房内径(r=0.528,P<0.01)、二尖瓣E峰流速(r=0.502,P<0.01)、磷酸肌酸同工酶(r=0.312,P<0.01)、甘油三酯(r=0.187,P<0.05)、舒张压(r=0.158,P<0.05)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血浆CT-1水平的最显著因素为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结论 血浆CT-1浓度是反映糖尿病心脏病心衰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4只WK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L组)和L-NAME+辛伐他汀组(L+S组),8wk报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和心肌组织羟脯氨酸浓度,并取大鼠左心室心肌横截面组织作病理形态检测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L组大鼠血浆ACE活性与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心肌ACE活性则较C组明显增高(P<0.01),辛伐他汀干预后血浆ACE活性升高,但与L组无显差异(P>0.05);心肌ACE活性则比L组有明显降低(P<0.05);各实验组大鼠血浆AngⅡ水平与C组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L组心肌组织AngⅡ水平与C组比较显增加(P<0.01),L+S组心肌组织AngⅡ水平则较L组明显降低(P<0.05);此外,L组心肌羟脯氨酸浓度和左心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均比C组明显增高(P<0.01),L+S组羟脯氨酸浓度和CVF、PVCA值则均较L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局部心肌组织ACE活性减少AngⅡ生成,减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链脉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组)、葛根素治疗组(S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CN组),给药干预1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U—mAIb)、血浆内皮素(ET)和CGRP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UAER增加,ET升高,CGRP下降,给予葛根素治疗14周后,S组DN大鼠U—mAIb较D组显著降低,ET显著下降,CGRP明显升高。结论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GRP含量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王世茂  王玲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00-280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合用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9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辛伐他汀20 mg,1次/d;贝那普利10 mg,1次/d.对照组予贝那普利10 mg,1次/d.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脂、血压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UAER与尿蛋白均降低,血清蛋白升高(P<0.01).治疗组UAER降低(992±111)mg/24 h,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1044±141)mg/24 h(P<0.01),尿蛋白降低与血清蛋白升高幅度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Ccr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对肾保护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保心包贴膜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76例SAP患随机单盲分为保心包组和硝酸异山梨酯组,分别给予保心包贴膜外敷心前区,每片4d(首次2片),共6片20d;硝酸异山梨酯10mg,每日3次,po。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水平。结果 SAP患治疗前血浆ET和NO水平分别显高于和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保心包组和硝酸异山梨酯组ET和NO代谢失衡均显改善,但以保心包组改善更为显(P<0.05)。结论 保心包贴膜显改善SAP患ET和NO的代谢失衡,可能是其有效缓解心绞痛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蔡晶  杜建 《福建医药杂志》2001,23(2):101-102
目的:观察脑血管硬化性痴呆症(VD)患者血清ET、CGRP与NO的水平,分析其相互关系,探讨血管舒缩功能状态改变与VD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根据诊断标准筛选VD患者65例,分为轻度痴呆组(VD.1)30例,重度痴呆组(VD.2)35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血清ET、CGRP、NO指标检测。结果:VD组E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GRP、NO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VD.2组ET高于VD.1组,CGRP、NO低于VD.1组(P<0.01);VD患者的ET与CGRP、NO呈负相关性,CGRP与NO与正相关(P<0.01)。结论:在VD患者血中ET升高,CGRP、NO降低,VD的发病与血管舒缩调节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内皮素-1( 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2008年糖尿病诊疗指南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等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用黄葵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天晨采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VEGF、ET-1、CGRP、MCP-1及MMP-9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EGF、ET-1、CGRP、MCP-1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VEGF、ET-1、MCP-1及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降低VEGF、ET-1、MCP-1及MMP-9水平,升高CGRP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并分析UAER的相关影响因素。224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2组,观察组131例合并NAFLD,对照组93例不合并NAFLD,比较2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果糖胺、eGFR、UAER之间的差异,然后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UAER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组的BMI、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胱抑素C高于对照组(P<0.05),而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合并NAFLD患者eGFR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发生蛋白尿的可能性大,高体质量指数、高空腹血糖、NAFLD是T2DM患者UAER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是T2DM患者UAER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T2DM肾病合并NAFLD患者有较高的eGFR水平,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NAFLD有可能会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 对36例正常人(NC组)和76例2型糖尿病人(DM组)的血浆Hcy、体重指数(BMI)、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和餐后2h血糖(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Crous积分等分别进行测定;同时将76例2型糖尿病人根据Hcy水平分为Hcy增高组(Ⅰ组36例)和Hcy正常组(Ⅱ组40例).结果 (1)DM组与NC组比较:DM组Hcy、FPG、2hPG、HbA1C、收缩压(SBP)、IMT、斑块Crous积分均高于NC组(均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低于NC组(P<0.01).(2)Ⅰ、Ⅱ和NC组间比较:3组之间年龄、BMI、TG、TC、HDL-c、LDL-c无统计学差异;Hcy在Ⅰ组高于Ⅱ组和NC组(均P<0.01);SBP、FPG、2hPG、HbA1c在Ⅰ、Ⅱ组均高于NC组(均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和NC组(均P<0.01),Ⅱ组又低于NC组(P<0.05);IMT、斑块Crous积分在Ⅰ组大于Ⅱ组和NC组(均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血浆Hcy水平、年龄、收缩压呈负相关(分别r=0.48,P<0.01;r=0.27,P<0.05;r=0.26,P<0.05);斑块Crous积分与血浆Hcy、年龄呈正相关(分别r=0.56,P<0.05;r=0.39,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高Hcy血症;高Hcy血症可影响动脉硬化的各个阶段,可能是2型糖尿病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周进 《安徽医药》2013,17(9):1585-1586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早期DN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降血糖、贝那普利片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优于对照组的65.71 %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明显降低UAER(P<0.01),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降低UAER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血浆内皮素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ET含量.结果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ET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ET含量在不同并发症排列依次为对照组<NIDDM组<伴高血压组<伴肾病组.结论血浆ET含量增加可以作为糖尿病病理过程中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消心痛(50例)及氯吡格雷加消心痛(50例)联合治疗,采用放免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UAP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P<0.05),CGRP明显降低(P<0.05).较消心痛治疗组相比,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ET明显下降(P<0.01),CGRP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氯吡格雷能显著改善ET、CGRP代谢失衡状况,是治疗UA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例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肾血浆流量(RPF),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UAER,NO,RPF和GFR均显著增高,相关分析表明NO与UAER,RPF,GFR呈正相关,黄芪注射液能降低上述各项指标。结论 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肾血流动力学异常,与NO作用有关。黄芪注射液能抑制NO的生成,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