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人尿中没有嗜酸粒细胞[2、9],病理情况下尿中可出现嗜酸粒细胞,称为嗜酸粒细胞尿(Eosinophiluria)[2]。过去,嗜酸粒细胞尿一直被认为是药物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依据之一。由于临床上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interstitialnephri-tis,AIN)无特征性表现,所以就迫切需要一种简单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1978年,Galpin描述了9例新青霉素I诱发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人,尿中白细胞经Wright染色后均找到嗜酸粒细胞,而43例急性肾衰病人尿中未见有嗜酸粒细胞,因而作者认为尿中发现嗜酸粒细胞是诊断药物诱发性AIN的敏感和持…  相似文献   

2.
体液及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不同于血液环境.其检测方法要求更加特异、敏感.本文通过观察瑞氏(wright's),汉氏(Hansel's),瑞氏一氰化抗过氧化物酶(Wright's-Cyanide-Resistant Peroxidase)(W-CRP)三种方法对尿、胸腹水、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查,以探讨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认为,尿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尤其是对急性问质性肾炎(AIN)患者的诊断会有一定帮助[1].本文运用Hansel染色和Wright染色两种方法对尿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了检查,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一、标本肾病患者143例,包括肾小球肾炎45例,肾功能衰竭42例,肾病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尿液中很少见有嗜酸性细胞,在病理情况下称为嗜酸性细胞尿(Eoainonh-ilaria).Heigason等(1972)首先报告一组嗜酸性细胞尿的病例。Galpin等(1978)发现由青霉素I诱发的9例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病人尿中嗜酸性细胞数升高,约占白细胞总数的10一60畅。Lin!。o等综述并报道了9例由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其中6例尿液嗜酸性细胞>33畅,血液嗜酸性细胞>7.OX109/L、IgE水平>80Pg/dl.此后,尿液嗜酸性细胞被看作是AIN诊断的一项指标。为探讨尿液嗜酸性细胞对AIN的诊断价值,本文将职工医院1986年8月至1992年7月…  相似文献   

5.
血沉(ESR)、血浆纤维蛋白Fb、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等四项实验室检查,作为血液流变学性质变化的客观指标已见报道[1],本文应用这四项实验室检查供临床用于观察ILIB低能量氢氖激光血管内照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病人来源及检验方法 1.1 病人来源 1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均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随机分组,其中86例给ILIB治疗为治疗组;74例未作ILIB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在17~42岁,平均26.96岁;体重、病期均无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0.03、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l%)表现为嗜酸性粗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粗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77;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7.
尿内嗜酸性细胞在正常人偶而查到,在病理情况下称为嗜酸性细胞尿(eosinophilu-ria)或尿液嗜酸性细胞。本文综述国外文献嗜酸性细胞尿的临床意义及实验室检查如下。一、嗜酸性细胞尿的临床意义(一)急性间质性肾炎1972年,Helgason等报告第一组检查嗜酸性细胞尿的病例。1978年,Galpin 等发现9名由新青霉素Ⅰ诱发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病人尿液中嗜酸性细胞(E)占白细胞总数的10~60%。1980年,Linton 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对14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寄生虫感染6例,嗜酸粒细胞胃肠炎3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恶性腹水1例。结论: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考虑一些少见病因,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血栓性疾病常常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血液中纤溶系统能力有重要的关系。故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显得极重要,为了了解我市老年人血液中纤溶系统能力,建立老年人的正常参考范围,现将我院两千多名老年人体检中筛选出健康老年人150名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抑制物PAI活性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健康体检150名,男性102名,女性48名,年龄50-89岁,经实验室检查肝、肾、心功能正常,无高血压者。 1.2 测定方法 早晨7:00~8:00…  相似文献   

10.
李静  檀卫平  吴葆菁  麦贤弟  徐小彩  范玲玲 《新医学》2009,40(12):800-801,840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气道炎症的细胞多型性,分析不同分型的患几对治疗的反应。方法:54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根据痰涂片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分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non-eosinophilic asthma,NEA)组及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eosinophilic asthma,EA)组,分别检测2组的血常规,观察其血细胞形态,记录痰涂片结果,并对其入组时及接受常规联合治疗3个月后达缓解期的肺功能进行检查,比较2组差异结果:EA组25例,NEA组29例。EA组96%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无中性粒细胞升高寺,血细胞形态异常者多为偶见异形淋巴细胞(占44%);NEA组则有21%中性粒细胞升高,无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血细胞形态异常者以中性粒细胞见中毒颗粒及空泡变性改变者(24%)砭偶见异形淋巴细胞者(24%)居多。EA组的痰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明显高于NEA组(P〈0.01),NEA组的疾涂片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EA组(P〈0.01)。2组缓解期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比急性发作期改善(均为P〈0.05),其中EA组的FEV。改善程度明显高于NEA组(P〈0.01)。结论:哮喘是一种多型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可参与其气道炎症,EA患儿对联合治疗反应优于NEA患儿,应根据哮喘患儿的痰涂片细胞分类了解其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伶俐  吴茅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1):92-92,44
胸腹水涂片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不少见,但外伤患者出现胸水嗜酸性粒细胞并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报道甚少,我院遇到一例(见附图),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脾、淋巴结肿大常由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或其它多种疾病所引起。骨髓象检查常可提供重要的线索,本文分析了417例这类患者的骨髓象变化,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1996年1月至1999年8月间因肝、脾、淋巴结单项或多项肿大肝、脾肿大均为B超诊断的初诊患者骨髓象417例,男218例,女199例,年龄9个月~86岁。 1.2 检查方法 选用厚薄适中,涂片均匀的骨髓片及血片做常规瑞氏染色,血片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及积分计算,骨髓片做铁普鲁士蓝染色。疑为急性白血病的标本做过氧化物酶POX染色、糖原P…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儿童诱导痰液细胞学分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评价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细胞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液的方法,收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儿童的痰液进行诱导痰细胞学分类。结果 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绝大多数均能成功诱导取痰,诱导过程中呼气峰流速(PEF)未见明显下降(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组诱导痰细胞总数为(11.4±9.1)×10^9/L,嗜酸性粒细胞为(18.50±12.21)%、肥大细胞为(1.08±1.04)%、中性粒细胞(23.26±12.16)%。缓解期患儿诱导痰细胞总计数为(8.2±3.65)×10^9/L、嗜酸性粒细胞(7.21±4.31)%、肥大细胞为(0.31±0.32)%、嗜中性粒细胞(18.44±6.5)%。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在哮喘发作期气道中明显升高(P〈0.01)。结论 诱导痰细胞学分析是评价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支气管哮喘表现为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活化为主的多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14.
对122例病人尿离心后采用瑞氏染色法检查尿沉渣中的有核细胞共进行分类,探讨中性粒细胞与肾脏疾病的关系。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2例中,男47例,女75例;年龄19~54岁,平均32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8例,包括急性肾炎4例,慢性肾炎24例,肾病综合征1型30例。继发性肾炎22例,其中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2例,狼疮性肾炎8例,紫癫性肾炎12例。尿路感染42例。1.2方法1.ZI尿标本的收集及制备无菌操作收集病人的新鲜中段尿,离心后取尿沉渣少许直接涂片,干燥后进行瑞氏染色,计数10O个有核细胞并进行分类。1.2.2细胞辨认标准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是由药物引起的,以间质小管急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常见为血尿、蛋白尿、嗜酸性白细胞尿,20%~50%的患者伴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对其及时诊断、停用致病药物后,肾功能大都可以恢复,而漏、误诊则可迁延成慢性间质性肾炎,死于尿毒症[2.3]。近5年来,我院确诊药物性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8~46岁,平均35.5岁。均除外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疾病史。致病药物有青霉素、氨等青霉素3例,头抱见酮钠(先锋必)、先锋IV3例,环丙沙星、庆大霉…  相似文献   

16.
SC5b-9是存在于血浆中的膜攻击复合物,在其浓度异常升高时,表现出细胞毒性[1]。我们对40例健康人,96例肺部疾病患者血浆中含有S蛋白的补体5b-9复合物SC5b-9浓度,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1.1.1 正常对照组:健康献血员及健康自愿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名,年龄24~70岁。 1.1.2 肺炎组:根据临床症状、胸部X线,抗感染治疗有效而确诊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4~56岁。 1.1.3 肺结核组:根据临床症状、胸部X线,痰涂片或抗痨治疗有效而确诊36例,其中男19例,女17…  相似文献   

17.
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胞浆抗原的检测,如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胞浆CD22CyCD22及胞浆CD3CyCD3等,因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对确定白血病细胞的系别起源具有重要作用[1、2]。但也应注意到,用于检测胞浆内抗原的渗透剂及方法对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选择不当会导致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本文就两种不同的渗透剂对MPO检测的影响做了配对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20例骨髓标本采自我院住院患儿,经形态学、免疫分型及细胞化学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2 试剂来源:渗透…  相似文献   

18.
尿内嗜酸性细胞在正常人偶尔查到,在病理情况下尿液中喀酸性细胞可增多。尿液哈酸性细胞检查是一种有用的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筛检试验。我们对正常组30例,病理组53例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相符.1试剂1.1甲1.2瑞氏、姬姆萨氏集液(1)甘油缓冲液配制:取分析级甘油75ITil,Na:Hto。ig,KH。to。Zg,放入巴性搅拌器混合溶解,倾入瓶中,密封,室温储存备用。(2)染液配制:取瑞氏粉3g,姬姆萨粉0·3g干烧瓶中,放入一些玻璃珠,振播混匀,加入100dril分析级甲醇,密封瓶口。取甘油缓冲浪1.sml,加染色液50ml混合,过滤备…  相似文献   

19.
杨堤  常晓燕  姜虹  肖雨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2):94-96,i01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9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所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都有消化道症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黏膜病变8例,分布在胃、小肠和结肠;肌层病变1例。8例黏膜性病变患者对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消化道为特征的少见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雾化诱导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超声雾化诱导引痰,并同时检测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67.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13%(P<0.01);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11.3%,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07%(P<0.01)。结论诱导引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并且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更为敏感,且易于检测,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