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它不仅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而且对预防医学也提出了许多经验,所以,一直成为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成为祖国医学经典并非开始使然,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内经》一开始也并非十全十美只是在长期不断充实之后才成为经典、本文试图追寻《内经》从普通医书成熟为医家经典的路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对中药马钱子、黄连的毒性随朔、望月节律呈周期性波动的观察,以期验证《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客观存在性及科学性,为"择时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用中药马钱子、黄连煎液按"低比稀释法"配制药液,并依寇氏法求出朔、望日马钱子及黄连的LD50.结果马钱子的LD50朔日组高,望日组低,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黄连的LD50朔日组低,望日组高,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毒性有朔、望月节律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6.
7.
8.
《黄帝内经》按摩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
血是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营养机体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关于血的论述颇为精辟全面,谨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0.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中的养生法主张保养真气的原则,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以全面摄养形与神。《内经》的养生法对人们的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头痛是临床较常见的症状,它既可以单独为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早期出现的症状之一。对于头痛的认识,最早见于我国著名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之中,论述颇详。其辨证方法可概括为病因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等,为后世关于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也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一书,今日所见,即宋以后遗存之《素问》与《灵枢》,为中医学术的奠基之作,故后世奉之为经典.就其内容而论,涉及中医理论与学说的诸多方面,"腧穴"问题,其中之一也.然就今存《素问》与《灵枢》文本之有关篇章,对腧穴之某些问题,存有诸多疑处,以下仅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并聊为考析.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作为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中医理论著作,素来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人们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对《内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研究工作的成就,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整个中医事业的繁荣。但是,《内经》研究成果的大小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不容易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内经》研究的特点及其对整个中医学发展的意义。宋金元时期是《内经》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的教育观。方法:阅读文献,就《内经》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标准、医学态度、经典学习、授业方法、学习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做了系统地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中的教育理念为当代医学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结论:我国的医学教育思想始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了丰富完善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医德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历来重视医德,自<黄帝内经>已有丰富论述.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以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医人格和医德修养,不仅是祖国医学伦理学的先声,也是后世医家的楷模.本文从医生必须具有高明医术、仁爱医心、严谨医风几方面探析<内经>医德观.提出当代临床医生应将<内经>医德要求落实到实际医疗行动中,使祖国医学遗产中的优良道德更加发扬光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中的亚健康思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亚健康理论的医学著作。其"治未病"的思想即是现代医学中的亚健康理论。文章全面系统的总结了《黄帝内经》中亚健康的内涵、原因、表现和防治。为后人研究亚健康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怀之 《国医论坛》2002,17(5):52-52
1 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 ,皆通乎天气此句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注曰 :“九州谓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也。外布九州而内应九窍 ,故云九州九窍也。”详《太素》,卷三《调阴阳》经文与王冰本同。杨上善注曰 :“九州 ,即是身外物也 ;九窍等物 ,身内物也。”自杨上善、王冰之后 ,张介宾、马莳、吴昆、张志聪、高士宗、张琦等 ,皆遵从王冰之说 ,对“九州、九窍”的解释 ,无非是随文敷衍。至清顾尚之则对“九州”、“九窍”产生了怀疑 ,其《素问校勘记》认为“九州”二字为衍文。而清末小学家俞木越在其《读书余录…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临床诊疗技法丰富,外治法种类尤其繁多,且简便效验,如针灸、推拿、砭石等。目前,针对《内经》外治法的研究尚存在归类不清、记载详略不一、理论浅显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内经》的现代研究,促进中医标准化进程,指导临床,本文对《内经》外治法进行归类拾遗,总结为《内经》外治12法。其中,药物外治法7种,器械外治法5种。多数器械外治法已随着时代变迁成为沉寂技法,其余外治诸法运用亦有不足。但《内经》所载外科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今人当以此为指导,不断挖掘、创造更多行之有效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其理论特征、养生原则、养生方法都具有现实意义。《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病;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机体内各脏腑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机体与自然也是统一整体,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观点;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基础并规定其为理论阐释方法;以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养生学的生理学基础,以六淫七情和饮食劳倦内伤作为病理学基础,以四诊合参作为诊察方法,提出精气神三位一体、预防为主和动静结合的三大养生原则。根据保全真气的养生目标,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并明确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实现养生目标的必备条件。生活习惯包括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保养真气,主张顺其自然,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