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锚钉技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髌骨下极撕脱粉碎性骨折患者26例(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39±11)岁(26~54岁),均采用锚钉技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采用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Bostma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26例中23例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9±7)个月(19~4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膝关节ROM为(129.35±7.19)°,健侧膝关节ROM为(132.69±6.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stman评分平均(28.41±2.13)分,优15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5.65%。[结论]锚钉技术结合张力带技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采用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的15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为(54.9±12.7)岁,车祸伤2例,高坠伤7例,同一平面摔倒6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完善X线片、CT平扫评估髌骨骨折情况。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病人手术时间为(85.3±9.2) min,出血量为(113.3±35.2) mL,随访时间为(18.6±9.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0±0.8)个月,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09.3°±13.9°,VAS评分为(1.9±1.4)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6.1±2.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术前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与骨折愈合不相关。结论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固定可提供早期稳定支撑,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聂琨  张卫国  汪阳 《骨科》2017,8(6):473-47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在关节镜下全内VERSALOK锚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关节镜下全内VERSALOK锚钉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病人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为13~45岁,平均27.0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3 d。对2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病人在围手术期实施ERAS综合措施。记录病人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病人出院满意度,术后3 d、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 术后病人满意度≥9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2±0.5) d。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4.0±1.4)个月。术后3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0±0.8)分、(2.0±0.5)分、(1.0±0.6)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86.7±3.7)分、(90.6±3.7)分、(94.2±2.1)分,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后3 d比较,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RAS应用于关节镜下全内VERSALOK锚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病人术后关节活动好、疼痛明显减轻,改善了病人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了病人康复,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施林军  吴聪聪 《中国骨伤》2023,36(3):247-250
目的:探讨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15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8~68(42.4±9.6)岁。患者伤后均有明显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均行膝关节X线和CT检查,明确为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术后定期拍摄膝关节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Insall-Salvati指数,记录关节活动度,并采用Bostman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4(11.4±4.2)个月,无明显膝前痛病例。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度为105°~140°(128.5±12.8)°,Insall-Salvati指数为0.79~1.12 (0.92±0.18)。X线片提示髌骨均骨性愈合,未见锚钉脱落、断裂及骨折块移位等情况。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27.85±2.06)分,优13例,良2例。结论:双滑轮技术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可靠,术后患者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21例髌骨上下极撕脱骨折,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X线检查和膝关节活动度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21例全部骨性愈合,膝关节活动度良好,术后Boatman评分:优19例,良2例.结论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无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老年肩袖撕裂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肩袖撕裂患者,其中男29例,女67例,年龄65~85(68.8±3.9)岁。采用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撕裂肩袖。手术前后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其中32例术后1年患肩接受MRI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完成关节镜下手术,随访时间11~42(21.4±7.5)个月,UCLA评分由术前的12.22±3.3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31.30±2.49(t=45.21,P<0.01);ASES评分由术前的8.60±1.88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12.60±0.84(t=19.05,P<0.01);VAS中位数由术前的5.00(2.00~8.0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00(0.00~3.00)分(Z=-12.22,P<0.05)。术后1年32例接受MRI检查的患者中,1例显示修复肩袖再撕裂,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未再手术。未发现植入锚钉拔出病例。结论:关节镜下锚钉改良植入,单排缝合修复老年肩袖撕裂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能有效降低锚钉拔出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张力带钢丝联合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9-08诊治的34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采用环形+8字形钢丝张力带联合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术后6个月采用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评分评定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6~2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周随访时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术后即刻Insall-Salvati指数为0.97±0.09,术后6周InsallSalvati指数为0.97±0.06,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30.2±4.3)°。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为(28.8±1.1)分,其中优29例,良5例。结论改良张力带钢丝联合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操作简便,骨折端固定牢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关节内侧髌股韧带结合髌韧带止点内移治疗重度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重度髌骨脱位16例,男2例,女14例;年龄11~27岁,平均16岁;左膝11例,右膝5例;病程3~10年。16例均为习惯性脱位,屈膝时髌骨自动向外脱出。脱位次数9~33次,平均19次。患膝关节髌骨不稳,髌骨向外侧活动度明显增大,恐惧征阳性。X线片见髌骨脱位,髌股适合角(63±18)°,Q 角(36±9)°。根据 Kujala 等的髌股关节评分标准,总评分45.20±9.20.术中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并联合外侧韧带松解、髌腱止点内移或股四头肌腱力线重排。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方法:采用髌骨横向钻孔,同种异体肌腱横穿髌骨后反折双束编织,并以挤压钉固定于股骨内髁。 结果:术后16例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移植物坏死、吸收。术后6周拆除石膏,开始功能训练。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无膝关节疼痛、肿胀及髌骨不稳,无习惯髌骨脱位及髌骨骨折。术后 6个月X线片示挤压钉及隧道位置良好,髌股适合角(5±9)°,较术前减小。末次随访时Q角(17±8)°,较术前减小;髌股关节总评分89.30±6.40,较术前提高。结论:同种异体肌腱双束解剖重建膝关节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能恢复髌骨内侧稳定结构,避免自体肌腱切取造成的损伤,挤压钉固定能增强重建韧带的稳定性。但术中使用挤压钉、同种异体肌腱,增加了手术成本  相似文献   

9.
赵胜豪  李烨  胡勇  汤洁  李子熙 《骨科》2022,13(5):400-404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经胫骨单隧道带袢肩锁钛板联合Versalok锚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采用膝关节镜下经胫骨单隧道带袢肩锁钛板联合Versalok锚钉治疗PCL下止点撕脱骨折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通过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通过KT-2000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 18例病人的手术时间为(68.4±12.5) min,术中未出现骨折块碎裂等医源性损伤。随访14~16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膝关节稳定性恢复,骨折愈合时间为(15.1±1.2)周,未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无感染并发症。术后1、3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恢复满意。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72±0.83)分、(2.11±0.68)分、(0.56±0.62)分,术后1、3、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28.5±4.38)分、(65.78±9.07)分、(84.94±3.12)分、(97.50±2.5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随访KT-2000测量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经胫骨单隧道带袢肩锁钛板联合Versalok锚钉治疗PCL下止点撕脱骨折操作安全、简便、固定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锚钉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髌骨下极骨折近端拧入2枚锚钉.髌腱两侧采用Krackow缝合,中间采用Bunnell缝合.术后6个月了解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采用Insall-Salvati法测髌骨高度.结果 14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无锚钉松动或拔出,无伸膝受限;1例屈膝受限10°.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6 ~ 91(89.3±3.2)分,Insall-Salvati比值为0.9~1.1(0.98 ±0.09).结论 应用锚钉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满意,能够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同时避免二次手术取内置入物,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双通道双根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对21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双通道双根线固定,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45岁,平均29.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6 d,平均3.6 d。所有病例行关节镜探查,骨折复位,双通道双根线固定。术后3、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并通过X线片检查随访患者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7~23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骨折骨性愈合,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0°~130°,无患肢功能障碍。患者术后3、6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93.52±7.10,95.95±6.34。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双通道双根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可为胫骨髁间棘骨折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顾德帅  朱刃  俞文俊  张黎文 《中国骨伤》2018,31(10):903-906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5~60(45.0±2.0)岁,所有骨折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术后6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评估手术预后,术后12个月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手术时间(50.2±10.1) min,出血量(20.3±5.2) ml。术后4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6.0±0.5)个月。术后6周VAS评分为1.8±0.4,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120.6±1.5)°。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时间(3.0±0.8)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95.6±0.6。结论: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能够恢复髌骨解剖形态,可早期功能锻炼达到快速康复,愈后效果良好等优点,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徐向峰  刘鹏鹤  岳龙  康乐  代志鹏 《中国骨伤》2018,31(12):1140-1143
目的 :观察软组织带线铆钉治疗大块髌骨软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5例(25膝)大块髌骨软骨骨折的患者,其中男19例,女6例;左膝11例,右膝14例;车祸伤2例,运动时扭伤23例;年龄(25.12±6.02)岁;体重(62.48±7.91) kg;体重指数(23.25±1.51)kg/m2;发病至入院时间(1.96±1.51) d。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疼痛剧烈,偶有关节绞索、屈伸活动受限,髌骨外侧缘压痛明显,髌骨外推试验阳性,外推恐惧试验阳性。术前均行X线及CT检查,X线示髌骨骨质连续性存在,关节腔内有一游离体。CT加三维重建显示髌骨软骨面骨缺损。25例均采用软组织带线铆钉固定游离的骨块。临床疗效观察包括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术后Insall疗效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3~15(9.72±4.07)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60.32±5.08,末次随访88.24±4.37,术后评分优于术前(t=-22.926,P0.05)。根据Insall标准评价,优21例,良4例,未出现骨折块分离及患膝关节粘连。术后6周X线及CT显示骨折块位置良好,软骨面平滑无明显台阶,髌骨形态良好。术后6个月MRI显示髌骨软骨关节面平整。结论:软组织带线铆钉治疗大块髌骨软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较快、无须二次手术、并发症较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膝关节损伤中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的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运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关节内损伤结合双锚钉内固定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27~62岁,平均41岁。20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包含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同时合并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合并侧副韧带撕裂,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内侧平台骨折和外侧平台骨折各1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在受伤后5~14 d进行手术,平均7 d。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40~125 min,平均85 min;出血量10~30 ml,平均15 ml。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2.0±4.2明显提高至术后1年的91.9±1.4(t=-49.24,P0.05)。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均阴性,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提示合并有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关节韧带、关节囊、半月板等)的损伤,甚至关节内骨折。常规要行CT和MRI检查,建议行关节镜探查,防止漏诊,以使患者能得到及时、全面的治疗,为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探讨铆钉辅助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49例膝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铆钉辅助双枚空心钉治疗,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38~51岁,平均(40.6±5.1)岁;Meyers 2型23例,Meyers 3型8例;低能量损伤5例,高能量损伤26例。对照组18例,采用双枚空心钉治疗,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36~52岁,平均(41.6±4.7)岁;Meyers 2型14例,Meyers 3型4例;低能量损伤2例,高能量损伤1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末次的AK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49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2个月。治疗组患者术后未出现骨折块移位及内固定失败;AKS评分系统中疼痛48.1±1.5,活动度21.3±2.7,稳定性20.9±2.5,行走能力47.3±1.9,上下楼梯能力43.4±2.1,总分190.7±2.9。对照组2例术后出现骨折块移位,1例出现退钉;AKS评分中疼痛40.1±2.2,活动度20.1±0.2,稳定性18.1±3.2,行走能力46.3±1.7,上下楼梯能力40.2±1.3,总分180.2±1.4。以上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铆钉辅助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复位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等优点,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对急性髌内侧支持带损伤进行准确定位,利用定位点行髌内侧支持带修补术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髌骨脱位患者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11~40岁,平均(16.2±6.2)岁;病史2周以内。术前均行髌内侧支持带的高频超声检查,并对韧带纤维不连续的点位做皮肤标示。5例髌内侧支持带自体部损伤者行关节镜下过线缝补;12例支持带自髌骨边缘止点撕脱者将锚钉固定在骨内,用锚钉自带线缝补。术前及随访18个月时,进行Kujala评分和CT测量髌骨倾斜角,查最大主动、被动屈膝度及髌骨恐惧症。结果:随访18个月后Kujala评分92.2±11.1,髌骨倾斜角(11.5±4.2)°,与受伤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主动屈膝(133.5±4.2)°,与正常值无差异。最大被动屈膝(153.5±4.6)°,超声显示髌内侧支持带纤维连续。髌骨恐惧症1例,无髌骨不稳复发。结论:髌内侧支持带损伤在超声定位下完成了准确的定位和关节镜下的修补,术后制动时间短。随访18个月,膝关节功能满意,无髌骨不稳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关节镜双后内入路与切开手术治疗急性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52例急性单纯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关节镜组27例患者行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治疗,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9~52(34.9±9.2)岁;切开复位组25例患者行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8~54(33.7±8.4)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愈合情况、并发症以及术后12个月Lysholm、IKDC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15.0±1.7)个月。关节镜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大于切开复位组(P<0.05);关节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小于切开复位组(P<0.05);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95.9±1.7)分和(86.4±1.2)分,均较术前的(49.1±2.3)分和(48.9±1.1)分显著提高(P<0.05);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组术后12个月IKDC总分分别为(96.9±1.5)分和(87.1±1.4)分,均较术前的(47.6±4.1)分和(48.1±3.9)分显著提高(P<0.05);关节镜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Lysholm、IKDC评分均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治疗急性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早期效果满意,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腘绳肌腱移植包埋法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67例,其中男28例,女39例;年龄10~42岁,平均22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不稳感,"打软腿",髌骨错位感,膝前疼痛等。67例均行腘绳肌腱移植包埋法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及Q角变化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6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60个月,平均(27.5±13.4)个月。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髌骨脱位或半脱位发生。Lysholm评分由术前76.35±2.86提高到术后82.71±2.29;Q角从术前(18.75±2.33)°降至术后(13.28±1.75)°。结论:腘绳肌腱移植包埋方法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可以提供足够的张力,恢复髌骨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穿骨道线缆结合带尾孔克氏针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穿骨道线缆结合带尾孔克氏针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采用穿骨道线缆结合带尾孔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4例髌骨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6~81岁,平均(46.0±3.0)岁;横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22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首次锻炼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0±2.0)个月.所有患者伤口甲级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手术时间(54.2±10.4) min,术中出血量(56.0±8.5)ml,术后膝关节首次锻炼时间(4.6±1.3)d.术后无感染、退针、线缆松脱,无皮肤刺激等并发症发生.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总分29.06±1.67,其中优33例,良1例.结论:穿骨道线缆结合带尾孔克氏针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特别是横形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可早期活动膝关节,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