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了解水泥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情况,探讨接触水泥粉尘对作业者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设立观察组(生料组和熟料组)与对照组,测定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VC、FVC、FEV1、FEV1/FVC、PEFR、V50、V25),并对接尘组与对照组肺功能进行比较,同时测定历年来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结果FEV1、PEFR、V50生料组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FR、V50熟料组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料组与熟料组之间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的小气道功能指标中V50/H、PEFR、V50/V25、比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2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人中肺功能改变随工龄增长而明显,其中V50、FEV1出现异常时间较早,大约5年~7年,而PEFR改变则稍晚些,大约11年~13年。结论接触水泥粉尘可对作业者的肺功能产生影响,且随作业工龄的增长而增强,尤其对小气道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某煤矿集团接尘工人肺功能观察指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煤矿接尘工人肺功能损害情况,分析肺功能测定在接尘工人健康监护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某煤矿集团18对矿井8 520名煤矿接尘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分析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FEV1/FVC% 3项常用指标.结果 纯掘进工>30年接尘工龄组FVC、FEV1均值较同工种<30年各接尘工龄组及其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片异常组FVC、FEV12项指标较胸片正常组总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煤矿工人肺功能异常以FVC、FEV1双项异常为主.结论 FVC、FEV1 2项指标可作为接尘工人肺功能监测主要观察指标,肺功能检测在接尘工人健康监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煤业集团煤工尘肺病人和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煤工尘肺病人不同工种、工龄、分期之间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差异。方法选取某煤业集团确诊的煤工尘肺病人555名。另外选取该煤业集团555名接尘的非煤工尘肺病人和20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采用统一的体检表格,由专业医师进行统一体检,并逐一填写表格。肺功能测定仪器为北京产AS.507型肺量计,进行肺通气功能指标测定。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尘肺病人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健康工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319,P<0.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人群各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尘肺病人组的FEV1.0相对值和FEV1.0%低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工人组,尘肺病人组和接尘非病人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不接尘工人组。555名尘肺病人包括不吸烟108人、戒烟427人和吸烟20人,其肺功能异常率分别是67.6%、74.5%和90.0%(χ2=4.381,P=0.036<0.05),不吸烟组和吸烟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戒烟组,戒烟组的FEV1.0%明显低于不吸烟组。FEV1.0相对值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工种之间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FEV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工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各期别尘肺病人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贰期、叁期尘肺病人FEV1.0%高于壹期尘肺病人。结论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与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均有损伤,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重于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说明肺通气功能可以作为监测煤工尘肺的早期敏感动态观察指标。吸烟是影响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加剧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陶瓷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损伤的特征。 方法 采用美能(日本) AS507型肺功能仪,测定某陶瓷厂"无尘肺"的967名接尘工人(接尘组)和197名非接尘健康工人(对照组)的肺通气功能。 结果 陶瓷粉尘总尘浓度为0.10~2.95 mg/m3,总尘浓度超标率为14.29%,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率为3.57%;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21.3%~43.0%。接尘组VC、FVC、FEV 1、FEV 1%、FEF 25%和FEF 50%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接尘组肺通气功能损伤和小气道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的吸烟者VC、FEV1和FEV1%数值与非吸烟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损伤发生率为7.45%(72/967),其中轻度损伤者占98.61%(71/72),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伤占97.22%(70/72)。 结论 陶瓷粉尘可引起接尘工人肺功能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以轻度为多,损伤类型以限制型损伤为主。肺功能损伤主要与粉尘、接尘工龄、工种和吸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煤矿作业工人肺功能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煤矿接尘工人的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80名煤矿接尘工人和162名非接尘人员,进行肺功能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FVC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的测定。结果接尘组的肺功能指标FVC(3.77±0.697)、FEV1(3.21±0.666)、FVC%(87.85±9.553)和FEV1%(91.34±13.031)明显低于对照组(4.39±0.654;3.87±0.540;88.97±8.776;93.68±9.782);随着工龄和年龄增长,接尘组和对照组工人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年龄大于50岁和工龄大于20年的煤矿工人,其肺功能下降最为明显。年龄、工龄、身高、体重因素被选入肺功能指标FVC和FEV1的回归模型。结论煤矿工人的肺功能下降与接触粉尘、年龄,接尘工龄相关,随着年龄和工龄增加,肺功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煤矿工人累积接尘剂量与肺功能累计异常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唐山市某煤矿接尘工人376名为接尘组,非接尘工人179名为对照组,均行肺功能检测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肺活量比值(FVC、FEV1.0、FEV1.0%),收集所有人员的相关资料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比较两组人员肺功能异常的情况,分析煤矿工人累积接尘剂量与肺功能累计异常率的关系。结果 接尘组吸烟率(48.7%)与对照组(4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肺功能异常率(51.6%)明显高于对照组(12.8%),接尘组FVC、FEV1.0、FEV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VC、FEV1.0、FEV1.0%,10a~工龄组均明显低于10a工龄组;20a~工龄组均明显低于10a工龄组和10a~工龄组;30a~工龄组%均明显低于10a工龄组、10a~工龄组、20a~工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肺功能累计异常率随着累积接尘量的增加而增加,累计异常率从100mg/(m3·a)~组的0.54%增加至1 700mg/(m3·a)~组的97.96%。结论 煤矿工人累积接尘剂量与肺功能累计异常率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工龄时间越长,累积接尘剂量越大,肺功能累计异常率越高,肺功能指标改变越明显。累积接尘剂量的监测,可用于预测煤矿工人肺功能异常发病的危险性和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石灰石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危害,为制订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在济南市市属某大型工厂石灰石生产车间,对360名作业场所进行空气中粉尘检测,对360名接尘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与呼吸道症状罹患情况调查,并与360名对照人员比较。[结果]作业场所粉尘最高浓度,粉料仓库为7.4 mg/m3,其他工序均超过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容许的最高浓度8 mg/m3。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罹患率接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VC、FVC、MVV、FEV1.0、FEV1.0%、MMEF)接尘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长期从事石灰石作业可对肺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唐山市私营企业接尘工人X射线胸片和肺功能健康状况及尘肺样改变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唐山市私有企业8 222名接尘工人X线胸片和肺功能检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X线胸片尘肺样改变检出率为0.26%,男性、年龄≥50岁、采矿业、中型企业检出率高于其他组,随年龄、接尘工龄增加,尘肺样改变检出率有升高趋势(P0.05);采矿业、小型企业肺功能FVC%、FEV1%、FEV1/FVC%均值低于制造业、大型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功能降低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采矿业、小型企业、煤尘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高于其他组(P0.05);该研究因素中,年龄≥50岁、接尘工龄10年、采矿业相对于参照组可增加粉尘作业工人尘肺样改变发病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均1,P0.05)。结论唐山市采矿业、中小型私营企业接尘工人肺和通气功能健康损害更明显,应结合危险因素特征,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监管,降低尘肺样改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了解钨钼粉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以某钨钼制品企业在岗期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47名粉尘工人为接尘组,另选4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47名钨钼粉尘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为17.0%,不同接尘工龄组FVC、FEV1、FEV1/FVC 3项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尘组和对照组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P0.05);接尘组吸烟者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28.6%)高于不吸烟者(7.7%),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烟龄和吸烟量组别中,接尘组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在吸烟量为1~10支/d组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企业应加大戒烟宣传力度,保证钨钼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尘肺病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的分布特征,筛选最敏感的检测指标,为劳动能力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分析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373例尘肺病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检测指标在不同尘肺期别、尘肺类型、工种、接尘工龄段以及不同组间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测异常率的分布特征,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1、FEV1/FVC、MVV、RV/TLC、DLco,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O2、PaCO2、pH。结果 不同尘肺期别中,FEV1/FVC(H = 4.338)、RV/TLC(H = 13.616)、PaO2(H = 4.071)、PaCO2(H = 8.680)及肺功能(χ2 = 12.205)、血气分析(χ2 = 5.737)检测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尘肺类型中,PaCO2(H = 8.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间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尘工龄段间FEV1(H = 7.931)、FEV1/FVC(H = 9.060)和肺功能检测异常率(χ2 = 14.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中FEV1、FEV1/FVC、RV/TLC,血气分析中PaO2为最敏感的指标,鉴定中可主要参考以上指标,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煤粉尘接触人员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及职业病。方法对接触煤粉尘作业人员体检结果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疑似尘肺检出率0.2%,职业禁忌证检出率0.2%。肺功能异常中,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2.4%、31.0%、0.5%。疑尘肺检出率年龄≥45岁组高于<45岁组,接尘工龄≥14年组高于<14年组,女性高于男性(P<0.05);3个肺功能指标中异常检出率均为年龄≥45岁组高于<45岁组,接尘工龄≥14年组高于<14年组,除不同接尘工龄FEV1/FVC指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间仅FEV1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检出率28.9%,胸片异常检出率8.9%,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6.7%。结论应重视煤粉尘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做好职业病防治,加强常见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对200例尘肺患者、100例0^+者和80例X线胸片正常的接尘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结果0^+及Ⅰ、Ⅱ期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FEV1.0/FVC%、最大通气量(MVV)、25%-75%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Ⅱ期患者的FVC、FEV1.0、FEV1.0/FVC%、MVV、FEF25%-75%显低于Ⅰ期及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尘肺肺功能损害均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发生率分别77.6%和90.5%。与〈60岁组比较,60岁以上尘肺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无尘肺的0^+者有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康立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999-1000,1003
[目的]研究铸造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2009年9月对郑州某铁路铸造厂工人作业场所进行环境检测,调查180名作业工人的防护情况和生活习惯,测试肺通气功能。选择与接尘组条件一致的同等劳动强度、不接触粉尘的某机床厂176名男性职工为对照组。[结果]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尘组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PE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及作业环境与肺通气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且随着工龄的增加,损害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及接尘工人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6(IL-16)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110名矽尘接触工人、54例矽肺患者、32名无矽尘接触史的后勤人员诱导痰中IL-6、IL-16含量和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及最大用力呼气流速(PEF),并进行IL-6、IL-16与接尘工龄和以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诱导痰中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矽肺患者和接尘工人组诱导痰中IL-16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5、P<0.01), 接尘组与病例组间IL-1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矽肺患者和接尘工人诱导痰中IL-6 、IL-16水平与接尘工龄无相关性( P>0.05). IL-6与FEV1/FVC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 IL-16与FVC、FEV1、FEV1/FVC、PEF皆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诱导痰中IL-16含量可以反映矽尘所致的肺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陶瓷作业工人肺功能损害的情况,为预防尘肺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陶瓷厂200名接尘工人,平均年龄为(32.31±8.25)岁,另选取非接尘工人50名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4.88±9.75)岁,采用意大利的spirolabII型的肺功能仪,测试的项目包括肺活量(VC)、用力呼吸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接尘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EF25-75、FEF50%、FEF7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龄在10年~、15年~、20年~组的工人肺功能指标中VC、FVC、FEF25-75、FEF50%、FEF75%的测试均值明显低于接尘工龄〈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陶瓷粉尘对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有损害作用,且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受损害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白丹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4):11-12
目的了解肺尘埃沉着症患者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不同分期之间的肺尘埃沉着症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差别。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体检并被医院确诊为肺尘埃沉着症的患者205例作为A组,同时选取205例接尘、非肺尘埃沉着症患者和205例非接尘工人列为对照B、C组。比较三组之间的肺功能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功能异常率A组75.61%高于B组55.61%和C组19.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EV1和FEV1/FVC[(46.5±19.8)ml、(46.4±14.6)%]均低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的FVC[(99.2±19.5)、(102.9±4.8)ml]均低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Ⅲ期肺尘埃沉着症患者的[FEV1/FVC(52.5±19.4)%]高于Ⅰ期肺尘埃沉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非接尘工人,接尘、非肺尘埃沉着症工人和肺尘埃沉着症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肺尘埃沉着症工人的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严重,说明检测肺通气功能可以反映工人的肺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7.
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煤工尘肺(CWP)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选择141名CWP患者为病例组,200名非CWP的接尘矿工为接尘组,75名非从事接尘作业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对研究对象调查接尘工种、接尘工龄、肺部疾病、吸烟及职业卫生防护情况等,并测定肺通气功能,根据对照人群特征建立相应肺功能指标的预计回归方程计算预计值,以各指标的实测值和预计值之比对肺功能障碍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及接尘组FVC、FEV_(1.0)实测值及FVC、FEV_(1.0)实测值与其预测值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煤工尘肺分级增加,限制性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增高(x~2=67.46,51.19,P<0.05);佩戴口罩情况、CWP分期、吸烟程度、接尘工龄等指标均被选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影响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因素可能有CWP晋级、是否坚持佩戴口罩、吸烟、接尘工龄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大气污染对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2015年在哈尔滨市两个城区测定大气PM2.5浓度,分别在距离监测点500~1 000 m处选择1所小学,对602名儿童进行肺功能、唾液溶菌酶测定及问卷调查。结果污染区(道外区)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及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MVV)低于清洁区(道里区),阻塞指数(OI)高于清洁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不同年级儿童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中间呼气流量(MMF)、峰值流量(PEF)、75%用力呼气流量(FEF75)、MVV等肺功能指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清洁区不同年级儿童VC、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OI、MVV等肺功能指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均低于同年级的清洁区儿童;污染区3年级儿童肺功能指标OI高于清洁区,MVV低于清洁区;污染区4年级儿童肺功能指标VC、FVC、FEV1、FEF75、MVV均低于清洁区;污染区5年级儿童肺功能指标FVC低于清洁区;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男生肺功能指标VC、FVC、FEV1、MMF、PEF、FEF75、MVV均高于女生,OI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区男生肺功能指标VC、FEV1、MMF、PEF、FEF75、MVV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均低于清洁区同性别学生;污染区男生肺功能指标OI低于清洁区,污染区女生肺功能指标FVC、MVV低于清洁区;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气PM2.5浓度与唾液溶菌酶含量呈负相关,与肺功能指标VC、FVC、MVV呈负相关,与OI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气污染可降低唾液溶菌酶含量及儿童肺通气功能,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9.
固井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油田固井水泥粉尘对接尘工人肺功能的影响;选择接尘工龄>5 a的固井水泥粉尘作业工人120人作为接尘组,行政后勤不接尘工人7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工人均为男性,年龄组成和吸烟率无差异),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表明,接尘组工人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1);流速容量测定结果显示,接尘组工人小气道功能指标V50/H、V25/H、V25/H%均低于对照组(P<0.01)。接尘工人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肺功能损伤类型以阻塞型为主。提示,固井水泥粉尘可致接尘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某陶瓷企业粉尘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尘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47例陶瓷生产工人和50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肺通气功能测定显示暴露工龄5a~组和10a~组VC、FVC、PEF、FEF 75%明显低于对照组,10a~组FEV,低于其他3组,暴露组FEF25-75、FEF25%。明显低于对照组。暴露组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10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尘对该企业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有危害,且随着工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