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目的】为掌握哈密市2021年牛羊布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其检疫净化效果,为哈密市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2021年哈密市1439679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进行布病感染抗体全面监测,并根据三间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21年哈密市牛羊布病群体阳性率为3.99%,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39%),其中羊的布病群体阳性率(5.66%)和个体阳性率(0.40%)分别显著高于牛的布病群体阳性率(2.05%)和个体阳性率(0.35%),(P<0.05)。春夏两季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0.42%)极显著高于秋冬两季(0.34%),(P<0.000 1);伊州区牛羊布病群体阳性率较高(5.45%),与巴里坤县羊(2.44%)和伊吾县羊(2.79%)布病群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00 1)。【结论】哈密市伊州区和伊吾县羊的布病阳性率相对较高,存在一定传播风险,这可能与伊州区养殖模式、交易方式、交易频次等因素密切相关,需继续加强布病检疫净化工作,强化调运环节的监管和检疫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哈密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全面掌握新疆哈密市2019年牛羊包虫病感染情况,科学评估包虫病流行趋势以及高风险区域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剖检和ELISA方法对哈密市牛羊感染包虫病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结果:2019年哈密市共剖检牛470头,阳性率3.62%,羊920只,阳性率5.22%;检测羊血清311份,阳性率为3.11%;检测犬粪342份,阳性率为1.46%。按区县统计,巴里坤县牛包虫病感染率最高,伊州区羊包虫病感染率最高。按地理环境统计,山北牧区比山南农区家畜感染率高。结论:与2018年相比,2019年哈密市包虫病感染率有所增加,说明哈密市在包虫病防控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控制家畜包虫病感染率增高的趋势,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传统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区,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以检疫净化、免疫为主要措施的家畜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工作后,全地区在2000年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但2006年后家畜布病呈显著上升趋势。为掌握全地区家畜布病感染情况,2012年、2013年我们对全地区八县一市牛羊猪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两年共检测血清样品168 386份,总阳性率2.38%。其中牛53 985份,阳性358头,阳性率0.66%;羊112 121份,阳性3 643份,阳性率3.25%;猪2 280份,无阳性。羊的布病阳性率(3.25%)显著高于牛(0.66%)。两年共计检测328份羊流产胎儿,分离出菌株8份,都是羊型,其中羊Ⅰ型4份,羊Ⅱ型2份,羊Ⅲ型2份,没有牛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2020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预判流行趋势,评估疫情发生风险.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开展2016-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牛、羊、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2016-2020年五年间,兵团共累计监测布病样品2185312份,感染抗体阳性15928份,抗体阳性率达0.73%(15928/2185312),其中奶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18%(1071/583146),其他品种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24%(436/181148),羊布病总阳性率达1.03%(14413/1405091),猪布病总阳性率达0.05%(8/15927),奶牛、其他牛、羊和猪之间差异极显著(χ2=4805.56,P<0.01),结果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兵团辖区对布鲁氏菌病进行干预后,该病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流行扩散风险,给人畜间带来危害.建议今后继续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动态监测,积极落实净化措施,确保兵团布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牛羊布鲁氏菌病在西北地区较为常发,尤其是在新疆地区具有区域性流行的特点,了解掌握其流行特点和流行规律对于党委政府制定综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对2011—2019年以来新疆阿勒泰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疫情检测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系统分析了造成牛羊布鲁氏菌病疫情严重的原因。结果:数据显示,2011—201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疫情特点整体呈高发态势。其中,牛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阳性率平均为1.47%、2.56%、2.73%、3.11%、4.12%、2.18%、2.79%、2.05%、1.80%,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阳性率平均为0.12%、0.61%、0.62%、1.02%、3.45%、1.91%、0.90%、0.94%、0.93%。从数据分析得出,牛羊布鲁氏菌病在2011—2015年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约为2011年的3倍,2015年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约是2011年的29倍,2016年开始牛羊布鲁氏菌病均有所下降,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普遍高于羊布鲁氏菌病,利用SPSS 25.0软件分析得出,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对牛羊布鲁氏菌病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结果表明,在以往的牛羊养殖中,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病率较为稳定,但综合分析这9年的数据发现,其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又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阿勒泰地区农区畜牧业发展速度较快,从疆内外引进品种牛羊比较频繁。引进的牛羊在运输过程中保护措施不全面和牛羊在输入之前早已患病是导致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方式的转变,引进外来带病牛羊造成布鲁氏菌病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增大,通过监测发病情况来发现问题,为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依据,降低风险。采用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复测的方法,以青河县8个乡镇和1个种羊场作为调查单位,对2016-2021年采集的牛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监测。6年时间共计检测牛血清10 733头份,阳性282头份,阳性率为2.63%,呈逐年下降趋势,与RBT初筛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2.16%(282/306);检测羊血清49 671头份,阳性100头份,阳性率为0.20%,与RBT初筛结果阳性符合率为84.75%(100/118)。结果显示,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牛羊布鲁氏菌病检测阳性率不同。青河县近6年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率比较高,提示应加强防控。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低,在可控制范围内,总体防控效果较好,但仍存在疫情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7.
了解并掌握2018年乌鲁木齐县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流行情况,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依据。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随机抽取的1 203份奶牛血样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阳性样品56份,阳性率为4.7%,其中牧业村、农业村和半农半牧村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5%、2.7%和2.8%。经t检验,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总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 <0.05)。通过调查应加强乌鲁木齐县养殖户布病防控意识,增加布病检疫次数,改善奶牛饲养方式,由放牧饲养转变为舍饲饲养,建立养殖合作社,同时建立免疫档案,加强牲畜流通管理。  相似文献   

8.
根据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扳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新疆且末县和若羌县1425份,牛羊血清布鲁氏菌病免疫效果进行了布病血清学检查,结果有2份羊血清检测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0.01%。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评价性别对西门塔尔牛不同部位肉质差异化特征的影响。本实验选择同一营养条件下,24月龄健康西门塔尔牛进行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冈下肌、股二头肌三个部位,进行肉质性状(失水率、剪切力、蒸煮损失率、色度、pH)、营养品质(脂肪、蛋白质、水分、氨基酸)、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门塔尔公牛与母牛的股二头肌剪切力值、亮度值差异显著(P<0.05),背最长肌失水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冈下肌红色度值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冈下肌脂肪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公牛与母牛EAA/TAA%、EAA/NEAA%差异不显著(P>0.05),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达50.14%和48.70%;公牛背最长肌硬度、弹性、粘着性、咀嚼性指标数值均低于母牛,回复性指标数值高于母牛。说明24月龄西门塔尔母牛肉品肉质性状及食用品质均优于公牛,且肉品安全性达到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2022年乌鲁木齐市牛、羊包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包虫病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从乌鲁木齐市采集的835份非免疫牛、羊血清进行包虫病抗体检测和分析。【结果】所有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牛、羊平均包虫病抗体阳性率为20.96%,其中牛为4.24%,羊为31.88%;对比不同区(县)检测结果,全市8个区(县)的羊均检出包虫病抗体阳性,其中乌鲁木齐县羊阳性率最高,为73.33%;牛有3个区(县)检出阳性,其中头屯河区的牛阳性率最高,为15.00%;对比散养户、规模场、活畜交易市场、屠宰场不同场点检测结果,牛散养户抗体阳性率为7.18%,其他场点阳性率均为0.00%,羊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21%、38.25%、16.67%、3.33%;对比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不同养殖环境检测结果,牛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0%、3.03%、7.50%,羊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00%、46.78%、20.09%。【结论】从全市采集的835份非免疫牛、羊血清中检出包虫病抗体阳性样本,说明我市牛、羊均存在包虫病的感染;对于不同采样场点,牛只有散养户检出阳性,羊是各类场点均检出阳性,其中,散养...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牛、羊等家畜布鲁氏杆菌病(布病)的感染情况。从2009至2013年开始对累计检疫牛48512头、羊7618只,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检,初检阳性样品经过试管凝集试验复检,测定家畜布病感染率。牛虎红凝集初检平均感染率为1.81%(878/48512),羊虎红凝集初检平均感染率为7.65%(583/7618);牛试管凝集复检平均感染率为O.84%(407/48512),羊试管凝集复检平均感染率为4.07%(310/7618)。初步完成了该县布病的发病规律调查,将为该县制定布病的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新疆乌鲁木齐县牛、羊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情况,对全县2018年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为后期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杜绝疫情隐患。采用液相阻断ELISA的方法检测口蹄疫抗体水平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2018年乌鲁木齐县牛、羊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牛群中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免疫合格率为98.1%,羊群中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免疫合格率为95.8%,均达到了我国农业部要求家畜口蹄疫群体免疫合格率≥70%的标准。乌鲁木齐县牛、羊口蹄疫免疫整体效果良好,但个别乡镇需要加强补免工作,只有做到应免尽免,才能够有效抵制口蹄疫疫情的侵袭。  相似文献   

13.
通过汇总2016-2020年新疆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情况和动物疫病的监测情况,分析得出新疆主要人畜共患病及非强制免疫类动物疫病呈现出疫病种类繁多,造成的损失巨大的特点。其中细菌病布鲁氏菌病仍处于多发态势,防控难度较大;牛结核病在新疆各地均有感染点,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又以东疆感染率较高;其他病原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而产气荚膜梭菌病近2年呈多发趋势。寄生虫病中包虫病畜间阳性率仍然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羊痒螨病发病率在南疆有上升趋势。病毒病中山羊痘在南疆呈现多发的趋势。基于以上现状,新疆主要人畜共患病及非强制免疫类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政策长期关注度不够,防控力量投入少,社会认知度低;疫病防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仍然落后;流通监管环节仍存漏洞;非强制免疫类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参差不齐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意见建议和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旱农晋中类型区 -山西省寿阳试验中心 ,引进了夏洛来、无角陶赛特和边区莱斯特三个国外专门化肉羊品种 ,与当地细毛杂种羊杂交 ,同时开展农作物秸秆深加工模式化饲喂 ,探索合适的旱农地区高效肉羊生产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三个国外肉羊品种与当地细毛杂种羊杂交的F1羔羊 ,生长速度和肥育性能显著提高。在放牧饲养条件下 ,4月龄时的断奶体重分别提高 15 .4 6 %、15 .93%和 13.6 8% ;在育肥条件下的日增重 ,夏F1羔羊比当地羊平均提高 15 .5 %。三个杂交组合之间比较 ,夏细组合和陶细组合的羔羊肥育性能好。 4月龄羔羊在较高营养水平条件下的育肥日增重超过 180 g ,比边细羔羊提高 16 .9%以上 ,但夏细组合由于繁殖成活率低 ,所以综合比较 ,以无角陶赛特×当地细毛杂种羊的杂交组合效果最好 ,建议作为主推广杂交组合。基于当地的旱作气候条件 ,建议将母羊的配种时间集中在春夏之交的 4 - 5月份。放牧羊群可实行春夏一次和秋季一次的两季配种制。羔羊育肥方式对夏配秋产羔羊 ,可采用集约化高营养水平舍饲育肥方式生产肥羔 ;对秋配春产羔羊则实行放牧育肥为宜 ,生产羔羊肉。玉米秸秆的利用 ,对舍饲育肥羔羊 ,应经过EM发酵技术处理或尿素青贮处理后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绵羊胚胎移植技术已经研究推广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对供体超数排卵这一环节的效果还存在不稳定性,个体差异明显。实验拟从供体的体重体尺指标方面分析非环境因素对萨福克羊超排效果的影响,旨在掌握影响因素影响超排的变化规律,为提高羊肉的商品率提供基础。通过对157只萨福克供体羊在超排处理前进行体重体尺等数据(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的测量,并与最终冲胚结果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判断体重体尺指标是否为影响萨福克羊的超排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供体萨福克母羊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冲胚数据中的回收胚胎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0.01﹤P﹤0.05),通过分析可得,体重为影响本地萨福克羊超排效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布鲁氏杆菌病在新疆境内有传播扩散的迹象,从某些区域的相关县市监测结果来看,县市监测出来的阳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在从业人员中也发现有人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病,感染人数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牛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比例增长均较明显,但是羊的感染率明显上升,养羊业从业人员的感染率也逐年上升,布鲁氏杆菌病对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损失影响和对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健康威胁也已经显现;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明确政策措施引导、技术措施保障并重的防控思路,尽快组织实施对布鲁氏杆菌病的专项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应用激素调控绵羊繁殖生产,诱导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配种,挑选细毛羊和部分土种羊经产母羊共计257只,分成三组,即Ⅰ组70只细毛羊,第Ⅱ组157只细毛羊和Ⅲ组30只土种羊,用外源促性腺激素进行诱导发情处理,结果Ⅰ组产羔率达到了51.43%,比Ⅱ组的产羔率32.48%高出18.95个百分点(P<0.01),比Ⅲ组的6.67%高出44.76个百分点(P<0.01),Ⅱ组比Ⅲ组高出25.81个百分点(P<0.01)。研究表明应用生殖激素对细毛羊在非繁殖季节实施诱导发情是可行的,土种羊对外源促性腺激素的应答没有细毛羊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