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三叶木通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晔  鲁静  林瑞超 《中草药》2004,35(5):495-498
木通科木通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并具有显著的利尿活性。国内外学者已从该属植物的根、茎、果实和果皮中分离得到30多种皂苷类成分,但对三叶木通藤茎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三叶木通的藤茎为研究对象。对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技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补益中药,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干燥成熟果实,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五味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果实、藤茎、枝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木脂素、多糖、芳香油及三萜类化合物,因其药理作用丰富,有较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随着民间广泛应用和研发的重视,五味子未知的药理作用、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不断被挖掘出来。本文将对近几年报道的五味子通过降低转氨酶、炎性因子发挥肝肾保护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肿瘤转移等发挥抗肿瘤、镇静催眠、改善记忆力、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明确了五味子的有效成分、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木通属植物木通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了木通属植物木通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方法 以国内外有关文献为依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古本草中收载的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药理研究表明木通具有利尿、消炎及抗肿瘤作用,且历代临床未有毒性记载。结论 建议新版药典2005版明确以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为正品木通。  相似文献   

4.
白木通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木通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制备白木通醇提取物,以MTT法检测白木通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4,人鼻咽癌细胞CNE-1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白木通醇提取物体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4,人鼻咽癌细胞CNE-1有抑制增殖作用。结论:白木通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最近 ,许多媒体报道龙胆泻肝丸中关木通致肾损害的消息 ,引起了较大关注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毒副作用的研究情况和结果分析 ,决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而川木通不在取消之列 ,现笔者将关木通与川木通对比如下。1 来源鉴别 川木通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 Clematis armandiiFranch.或绣球藤 Clematis Montana Buch.- Ham.的干燥藤茎。春、秋二季采收 ,除去粗皮 ,晒干 ,或趁鲜切薄片 ,晒干。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摘 ,除去粗皮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藤茎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取三叶木通的藤茎100 kg,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减压回收溶剂成浸膏。浸膏加适量的水混匀后,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正丁醇层萃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质谱、核磁共振技术(1H和13C-NMR)和相关文献数据等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叶木通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通皂苷B(1),木通皂苷C(2),皂苷PH(3),卵叶银莲花苷A(4),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烷-30-去甲基-12,19-双烯-28-O-β-D-吡喃木糖-(1→3)-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5),akemisaponins D(6),akemisaponins E(7),积雪草苷(8),皂苷PJ1(9),scheffoleoside A(10),symplocosneolignan A(11),刺楸皂苷D(12),leonticin E(13),ciwujianoside A1(14)。结论:化合物1~4,11,13,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以上化合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三叶木通的化学成分组成,为综合开发和利用三叶木通植物资源提供前期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三叶木通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铮  王喆之 《中药材》2005,28(11):983-98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叶木通各部位中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的含量,结果:(1)常春藤皂苷元的平均含量:果皮>种子>茎>叶>根,齐墩果酸平均含量:根>多年生茎>叶>果皮>种子>1年生茎;(2)三叶木通叶含有与藤茎相同的药用成分,而且含量仅次于茎,因此叶可作为三叶木通药用资源开发的一个新部位.  相似文献   

8.
三叶木通利尿活性部位筛选及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三叶木通利尿活性部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鼠代谢笼对三叶木通藤茎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部分的利尿作用进行测试。以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利尿作用显著的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正丁醇萃取物能显著增加大鼠尿量(P0.01),其余各部位利尿作用不明显。在该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半乳糖(1),丁香酸-4-O-α-L-鼠李吡喃糖苷(2),常春藤皂苷元(3),肌醇(4),甘露醇(5),香草酸葡萄糖苷(6),丁香酸葡萄糖苷(7),常春藤皂苷元-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8)和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9)。结论:三叶木通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李子辉  万海清  龚勋 《中药材》2006,29(3):214-215
三叶木通藤茎,从生长习性分,有匍匐性和缠绕性两种,从萌生部位,有发自根颈部、主茎基部和成年枝条腋芽等三种,并各具不同的生长特性。此外,三叶木通茎对缠绕物高度依赖。据此,笔者提出了以药用为目标的茎藤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五叶木通藤茎甾体和三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桂艳  郑健  余振喜  张继  林瑞超 《中药材》2005,28(12):1060-1062
从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 Decne.藤茎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Δ5,22豆甾醇(Ⅱ)、齐墩果酸(Ⅲ)、常春藤皂苷元(Ⅳ)、胡萝卜苷(Ⅴ)、Δ5,22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王诗用  刘鼎  陈勇 《中草药》2014,45(21):3190-3194
酸藤子属植物中当归藤、酸藤子是我国壮族民间常用药材,在治疗跌打损伤方面效果良好。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酸藤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接近,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对酸藤子属植物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以及其果实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洪霖  邹小燕  张禧燕  张会永  胡文忠  吴威 《中草药》2022,53(24):7970-7979
肾脏相关疾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肾结石、痛风性肾病、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大多采用西医疗法,不良反应较多,且疗效欠佳。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作为我国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常用草药,具有利尿排石、抗炎、调节肾功能等作用,大量民间应用经验表明其对肾脏相关疾病具有神奇疗效,无不良反应。对肾茶提取物及活性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以期为肾茶治疗肾脏疾病的深入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杠板归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活性作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杠板归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为其临床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娅楠  张芳  吴崇明 《中草药》2022,53(1):308-316
近年来,五加科药用植物由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对其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众多,但是揭示其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存在研究不够透彻、单体成分研究不足的现象,从而造成人们对其药理作用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以五加科药用植物(中药),主要是人参、三七为中心,回顾其历代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榕  何梓炫  颜烨  郑博瀚  黄小红  林昭妍 《中草药》2023,54(18):6092-6105
栀子Gardeniae Fructus是茜草科植物Gardenia jasminoides的果实,属于药食同源中药,其使用范围广、用量大,具有许多显著的药理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栀子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血栓、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且对肝脏、胃肠道、心血管、神经、软组织都具有保护作用;然而毒性研究提示栀子的某些提取物有损伤肝、肾、肠道的风险,且具备基因毒性。通过对栀子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阐述栀子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和毒性研究,同时对栀子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为栀子的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晓燕  龙凤  赵玉  李雪  叶海琳  周旋 《中草药》2023,54(10):3391-3400
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寻找抗肿瘤新药、阐明药物抗肿瘤分子机制是解决目前临床癌症治疗困难的有效策略。中药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因其不良反应小,且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等优势而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及研究热点。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传统中医临床实践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均表明蒲公英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通过整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组成和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新型高效低毒抗癌药物研发提供药理学依据及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精是一味广泛使用的中药,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降血糖、调血脂、改善记忆力、抗炎、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抗抑郁、抑制骨质疏松等。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从源头栽培到炮制工艺,鉴别提取方法,再到食品、药物中的运用均有相关专利。对黄精的药理作用及相关专利进行了梳理分析,为黄精的深度开发和有效运用提供参考,进而推动黄精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蒋俊  陈红霞  汤兴利  周义峰 《中草药》2017,48(11):2313-2320
白及是传统美白方中的主要药物。从中医药美白理论、中医美白历史沿革、美白药理作用机制,以及白及"以白治黑"相关的化学成分、白及美白研究现状等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白及美白的传统理论基础和现代药理研究概况,并初步提出白及美白产业化研发思路。为中药白及美白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白鹤灵芝为为爵床科白鹤灵芝属植物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的干燥全草,作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壮药已经有千余年的用药历史,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润肺、降火、杀虫、止痒、平喘祛痰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鹤灵芝具有抑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国内外学者从白鹤灵芝中共分离了多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白鹤灵芝醌类化合物20个,还包括有机酸、木脂素、生物碱等结构类型化合物,其中白鹤灵芝醌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白鹤灵芝醌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全面系统研究报道,笔者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白鹤灵芝的文献资料,对白鹤灵芝中提取分离的萘醌类化学成分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其中萘醌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发现白鹤灵芝及其萘醌类化合物对肿瘤、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均有良好的药物开发潜力,可为后续阐明壮药白鹤灵芝药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深度利用民族药资源提供重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女贞Ligustrum lucidum是木犀科女贞属药用植物,其果实、叶、花等部位均可作为药用。女贞不同药用部位及单体成分具有多种功效,现已开发为多种制剂,既有中药单方制剂,也有以单体成分为主的化学药。大量研究表明,女贞相关药品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且临床效果较好。通过对女贞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女贞相关上市药品的工艺与质量、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探讨女贞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为女贞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