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为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20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产业国际化主题的文献,共纳入549篇,采用Cite Space5.7.R2分析该领域发文情况、研究机构、发文期刊、研究热点及前沿。结果 2005-2009年和2015-2019年是2个科研高峰期;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等;发文期刊以中医药类期刊为主,经济管理类期刊为辅;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涉及中药产品国际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海外市场及产业发展战略四方面,研究前沿包括中药产品出口、中医药服务贸易和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结论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仍处于以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国际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建议相关研究应围绕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问题和困境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2.
目的:客观分析国内外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研究现状,明确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为中药领域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根据发文期刊、发文量、关键词频次等指标,分析近10年来中药资源及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研究的发展态势、前沿领域与研究机构等状况。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20篇,英文文献27篇。研究热点方面:中药资源研究以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研究,而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研究主要侧重其模式和策略研究。结论:中药产业循环经济需要在概念界定、政策机制、中药资源高新技术利用和定量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可视化分析1998年至2017年补血中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方法 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收集到1182篇补血中药的研究型文献,利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构建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文献关键词的共现关系和聚类特征。结果 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节点中心性和突现性分析,发现补血中药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方剂、补血药、活血化瘀药、何首乌及用药规律。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表明,补血中药研究的科学前沿主要为当归安全性评价、当归药对配伍机制、四物汤及其类方分析。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补血中药研究领域知识结构的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研究热点、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预测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医针灸相关文献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2019年中医针灸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的文献计量进行分析以及可视化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收录4 473篇中医针灸的相关文献,其研究趋势整体向上;该领域的研究力量呈现以中美德英韩五国为核心的多边合作;该领域载文期刊主要以综合性期刊为主,领域代表人为Macpherson H、VICKERS AJ等,两位主攻方向为循证临床决策;该领域热点关键词呈多样化分布,以研究内容、实现形式、适应证以及有效作用实验为主要研究方向;预测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将更加着重于在科研实验方向的完善,临床操作方向的标准化。结论:利用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能够直观反映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医针灸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可为学者研究当下中医针灸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围绕"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可视化分析,探索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的热点研究和前沿动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1月—2019年4月收录的相关期刊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知识图谱并开展计量学分析。结果共获得1053篇相关文献,通过分析发现,有23名作者发文量4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分别发文45篇和37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共形成9个聚类标签。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研究者、研究机构间合作的交互性较差。同时,中药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调控以及化瘀通络中药的使用,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中药鲜药鲜用的文献特征,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可视化分析,从而探究中药鲜药鲜用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1978-2020年中药鲜药鲜用相关研究的年度发文情况、基金项目、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献、核心机构网络、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有效文献163篇,年度发文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中药鲜药”相关研究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主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发文量最高的期刊为《时珍国医国药》,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为《中国中药杂志》;但发表论文在机构合作方面合作密度较低,缺少跨区域的合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鲜药的动物鲜药、临床功效、保鲜技术、化学物质组成四个领域。结论 目前,中药鲜药的研究已经开始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我国对于中药鲜药的研究依旧任重而道远,亟需加强跨机构、跨区域的多元化科研合作,关注该领域研究热点,提升研究质量,充分发挥中药鲜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该研究与分析对扩大鲜药的临床应用及新型饮片和制剂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近20年来外来药物辣木叶的相关英文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采用Citespace(4.5R1)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处理,总结其发表文献量年度变化趋势、期刊载文量及引文量、高频关键词、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影响力、全球研究热点分布及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对辣木叶的药用功效进行简要概括与总结,以国际化的视角阐明全球辣木叶的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趋势,进一步研究其保健、药用价值。充分利用世界天然药物的研究成果,发挥中医药的优良传统将外来药物引入中药,为辣木叶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及科学依据,为外来药物辣木叶"中药化"提供文献研究基础,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药专利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进行系统分析,为中药研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情报支撑。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收集整理了近2,0年间中药专利研究论文842篇,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文献时序分布、空间分布、研究热点与演化趋势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并梳理研究脉络,揭示中药专利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 从文献空间分布来看,842篇文献共涉及334本期刊、1361名作者和419个研究机构;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中药专利研究领域经历了上升阶段(2000-2005)和平稳阶段(2006-2020);从文献的研究热点与演化趋势来看,对于中药组方的研究贯穿于中药专利研究的整个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主题日趋多样化。结论 有效利用中药专利信息资源可推动中药产业发展,预测中药配伍和用药规律的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可视化方法分析苓桂术甘汤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18年8月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585篇苓桂术甘汤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关键词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探测苓桂术甘汤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结果苓桂术甘汤研究发文量呈增长趋势,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方证相关理论、方药成分与药效、治疗疗效与评价、作用机制探索四个方面。结论苓桂术甘汤研究的热点从方药方源解析、药物成分功效分析逐渐转向机制的探讨及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徐园园  王明慧  魏永利  李峰  辛义周 《中草药》2024,55(4):1297-1308
目的 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确定是完善《中国药典》、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需要迈出的重要一步,对Q-Marker的研究现状进行充分认识很有必要。方法 采用科学计量分析方法,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中药Q-Marker相关文献,从论文的整体产出概况、研究国家和机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等方面,借助VOSviewer、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1 030篇中、英文文献,分析可知中药Q-Marker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概念提出人刘昌孝院士的发文量最多,该研究领域在中药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炮制机制研究、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中药资源种植等方向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结论 中药Q-Marker正处于研究的上升阶段,研究领域内各机构和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通过全面、科学地总结中药Q-Marker研究领域的发展进程、研究近况,并探讨其研究热点趋势,可为中药Q-Marker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我国近10年中药药物警戒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为开展中药药物警戒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自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中药药物警戒相关关键词,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利用R语言等多个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和突现情况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文献4632篇,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较为薄弱。中药注射剂、中药疗法、分析、疗效、中西医结合等关键词是中药药物警戒领域的高频词,对关键词进行归纳,该领域主要分为管理、机制及方法学3个研究方向。其中,管理研究热点包括药事管理、药房管理、风险管理、预防措施等;机制研究热点主要为毒性、配伍、辨证论治、代谢组学、炮制等;方法学研究热点包括处方分析、处方点评、报告分析、回顾性分析、调查分析等。结论 当前高校、企业、监管机构、监测机构在中药的技术交流、全产业链监督、管理、监测、风险评估、预测等方面未形成有效合作网络,各机构应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数据、技术互联互通,增进学术交流等进一步扩大研究规模与深度,共同推动我国中药药物警戒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辽宁省中药生产企业入手,对国际化经营进行了分析,从品牌国际化、中药质量管理、中药市场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探讨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为提升辽宁省中药生产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康琪  杨男  宋民宪  瞿礼萍  邹文俊 《中草药》2023,54(13):4404-4412
中药饮片具有中医药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特性,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研究时应充分考虑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需求。专利能从创新角度有效保护基于药品标准的炮制创新,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从传承的角度保护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饮片并促进传统炮制技术的活态传承。但是,现有研究主要涉及中药饮片的专利申请现状及申请策略探讨,而针对中药饮片相关专利的保护效力研究,以及中药饮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保护的实证分析均较为缺乏。在中医药守正创新背景下,如何客观评价中药饮片的法律保护现状,并将其与中药品种保护制度进行有效衔接,激发中药饮片行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值得深思。通过对中药饮片在专利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法律保护制度在保护中药饮片中的局限,基于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与现有法律保护的协同配合,提出构建中药饮片法律保护综合模式的对策与建议,以完善中药饮片的法律保护体系并为相关部门修订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国际化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郭治昕  赵利斌  蒋建兰  刘明言  元英进 《中草药》2003,34(2):97-100,106
探讨我国中药在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立法管理及认知情况,从药品法规、文化差异、准入障碍、国际市场分析、拟采取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使中药界正确认识当前的困难和机遇。并提出通过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中药产业现代化、中药标准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来实现中药的国际化。同时,也为中药走向国际提供战备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传承研究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可视化分析从宏观角度呈现中医传承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医传承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18年间发表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的中医传承研究领域论文进行分析,将该领域主要科研团队、科研机构、发文数量、研究焦点及走向以知识图谱形式呈现。结果 中医传承研究发文数量从2004-2010年期间处于起始期和缓慢增长期,自2011年后处于显著增长期,以唐仕欢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和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首的科研院校为中医传承做出了较大贡献。中医传承辅助软件的应用极大方便和扩展了传承的内容和深度,传承研究日趋细化、数据化、客观化。结论 国家采用科研立项、国医大师评选等一系列扶植中医的政策及名师带徒等具体传承工作的实施是中医传承研究领域迅速升温的直接原因。计算机、统计学的发展以及中医传承软件的开发为中医传承研究注入了新活力。预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围绕中医传承实践方法的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及传承软件升级将是该领域持续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李慧 《中草药》2022,53(19):6306-6312
对于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欧美在专利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系列非专利制度,将改良药品纳入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对于渐进发展特性十分突出的中药而言,改良与创新同等重要,中药改良品种与创新品种都值得知识产权保护。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具有发展为中药知识产权特有保护制度的潜力,以鼓励中药品种创新与改良为该制度的主要目标,在探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时,应以利益平衡为准则,对中药创新品种予以"强"保护以达成"激励"效果,对中药改良品种予以"弱"保护以达成"促进"效果,最终形成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并惠益社会大众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的研究进展。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检索2017—2023年专项资助发表的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软件对论文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701篇,涉及核心作者108位、形成2个较大的研究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发文量最多,研究热点包括用药规律、中医证候等中医药临床评价和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疾病包括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等。英文文献732篇,其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药物效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等药理学研究是研究热点。结论 在专项支持下,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基于循证医学评价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医方剂的概况、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与困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客观阐明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介绍了中医方剂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持、商业秘密保护、行政保护等保护方式,分析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权利主体界定、权利客体界定、权利期限界定等理论困境及受到侵害的现状等困境,总结了国际、国内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方式,提出了多层次保护策略等可行性措施,以期为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和执行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手段,分析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研究进程并提炼重点。方法 设置检索时间为1990年至2020年,检索对象为中国知网(CNKI)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科学、准确地分析这些文献的作者信息、研究(发文)机构、关键词情况。结果 共计纳入文献793篇,马融-张喜莲、刘金民、谢炜、王洪图-张丽萍等领导核心作者团队,北京、广州以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单位为主要进行相关研究的机构,高频关键词包括大鼠、难治性癫痫、小儿癫痫、海马、脑电图等,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分子生物学等为近年来的热点与前沿。结论 通过借用知识图谱的分析能帮助提炼国内中医药治疗癫痫研究领域的重点,全面分析并科学判断近年来该领域的热点及前沿,为未来的研究夯实基础并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