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肌骨超声与X线片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RA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超声诊断检查,对比其腕关节滑膜厚度;同时观察组应用X线片进行检查,对比肌骨超声和X线片检查RA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平均滑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肌骨超声对RA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高于X线片(P<0.05)。结论采用肌骨超声诊断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效果更明显,检出率更高,为RA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肌骨超声诊断风湿关节炎(RA),并分析肌骨超声滑膜参数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相关性,为早期评估RA患者关节活动度及病情进展奠定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文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54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静止期RA患者)和观察组(98例,活动期RA患者);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DAS28)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低活动期组(33例,≤2.6分DAS28评分<3.2分)、中活动期组(35例,≤3.2分DAS28评分≤5.1分)、高活动期组(30例,DAS28评分>5.1分)。比较对照组、低活动期组、中活动期组、高活动期组患者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评分、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RI)值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肌骨超声滑膜参数(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滑膜内动脉RI值)与血清ESR、CRP、MMP-3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低、中、高活动期组患者的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评分及ESR、血清CR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应用肌骨超声进行病情评估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的63例患者,所选对象均经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检查确诊,依照患者是否处于疾病活动期将所选对象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应用肌骨超声对患者骨骼、肌肉等进行超声诊断.结果:活动期组患者软骨厚度小于缓解期组患者,积液厚度、滑膜厚度大于缓解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患者TNF-α、CRP及超声评分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检查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抗瓜氨酸多肽(CCP)抗体作为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选取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实验组,8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比较两者在RA与非RA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利用DAS28软件对RA患者进行DAS28评估并分析其与抗CCP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RF与抗CCP抗体对RA的灵敏度分别为70.4%和67.9%,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特异性分别为72.3%和94.8%差异显著(P<0.05);抗CCP抗体的水平与RA患者的DAS28得分相关度R=0.913,两者高度相关。结论:抗CCP抗体作为RA的早期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于作为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图像特征与风湿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风湿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通过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分析肌肉骨骼超声图像特征与风湿疾病的相关性。结果:通过肌肉骨骼超声图像检查发现,炎性关节病患者45例,其中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5例,脊柱关节炎及其相关的关节炎11例,痛风关节炎9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21例,超声出现回声强度异常增强现象,风湿性多肌痛患者14例,不同类型的风湿疾病显示出不同的超声图像特征;不同风湿疾病患者超声总评分、积液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风湿疾病患者的滑膜血流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厚度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总评分、积液评分与风湿疾病无明显相关性(P>0.05),滑膜血流评分、骨侵蚀评分、滑膜厚度评分与风湿疾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风湿类疾病包括风湿性多肌痛、系统性硬化症、痛风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骨骼超声主要扫描位置表浅的肌肉与关节,能够早期发现骨骼和肌肉系统中出现的炎性反应,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及(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变化来探讨CRP、ESR及RF的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患者50例设为病例组,并以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48例设为对照组,检测hs-CRP、ESR及RF的水平。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hs-CRP、ESR及RF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测定hs-CRP、ESR及RF的水平可作为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辅助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诊断手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11~2017-11期间诊治的手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30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诊断,就2种诊断方式对手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准确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检出率是99.33%,MRI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检出率是94.67%,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积液厚度、滑膜厚度大于MRI,但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MRI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手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更高,可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类风湿关节炎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名无发育异常与关节肿痛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测量第1~5近端指间关节、第1~5掌指关节、腕关节等22个手部关节,记录滑膜内血流信号分级,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组有无关节积液、软骨破坏、骨质侵蚀。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手部不同关节滑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出血流信号62例,合计536个关节,包括Ⅰ级血流信号336个关节、Ⅱ级血流信号187个关节、Ⅲ级血流信号13个关节。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出关节积液59例,累及437个关节;软骨破坏40例,累及312个关节;骨质侵蚀26例,累及109个关节。结论高频超声可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阶段发现滑膜增生、滑膜血流信号、关节积液、软骨破坏、骨质侵蚀等病理改变,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诊断与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查阅353例资料完整的风湿病患者的住院病历,其中RA患者259例(RA组),非RA患者94例(非RA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CCP IgG型抗体,类风湿因子(RF)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计算抗CCP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A组:259例RA中抗CCP抗体阳性率为95.75%,RF阳性率为74.90%;抗CCP抗体与RF共阳性188例,抗CCP抗体阳性而RF阴性者60例,抗CCP抗体特异度为95.74%,敏感度为71.39%.非RA组:抗CCP抗体阳性4例;RF阳性27例.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有利于早期确诊;抗CCP抗体是区别类风湿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检查对威海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关节病变检出情况,并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407例疑似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关节镜检查及肌骨超声检查,分析肌骨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关节病变情况的检出率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肌骨超声检查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诊断的灵敏度为85. 40%,特异度为81. 82%,准确率为85. 01%,阳性预测值为97. 48%,阴性预测值为40. 45%。肌骨超声对骨化、附着点炎、肌腱炎、腱鞘炎、滑囊炎、滑膜增生、骨侵蚀的检出率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肌骨超声诊断中,不同关节病变均具有不同超声声像图特征。结论临床可将肌骨超声检查作为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的有效手段,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且可有效辨别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Ab)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RA组,同期5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非RA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对象的RF和ACCP-Ab。结果 RA组血清RF、ACCP-Ab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RF分别为74.0%和69.1%,ACCP-Ab分别为69.9%和90.9%,而联合检测则分别为83.6%和87.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RF与ACCP-Ab水平呈正相关(r=0.534,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RF及ACCP-Ab可以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从而减少误诊、漏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肺闻质病变(ILD)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因素,加深对RA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90例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性因子(RF)、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等,分析RA并发肺间质病变患者的特点。结果:本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并发肺间质病变30例;经过适当的治疗,病情一般能够得到解决控制,只有2例死亡,占6.7%,死亡原因为Ⅰ型呼吸衰竭。结论:患者呼吸系统病患出现在关节炎之后,肺间质病变的发生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联,但病情较原发性肺病变轻,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及肺功能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肺部病变,尤其是RF强阳性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13.
陈敏  李明  刘小伟  赵晶  龚伟 《医疗装备》2023,(11):48-51
目的 探究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类风湿关节炎组,另选择同期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骨关节炎患者纳入骨关节炎组。采集所有参检者的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类风湿关节炎(RA)33抗体、抗MCV抗体,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对比两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水平;比较两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析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水平均高于骨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骨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RF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4.
尚可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61-1562
目的 研究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取艾拉莫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效13例,高于对照组的7例(P >0.05);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拉莫德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雷公藤多苷给药时间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难治性RA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雷公藤多苷(TWP)给药时间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2组均在甲氨蝶呤(MTX)给药的基础上联合TWP治疗,甲组(20:00给药)40例,乙组(早上8:00给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在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医院确诊的50例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50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列为A组和B组,两组均安排开展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比较组间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检出率以及血流分级情况,同时根据A组的活动度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正确做好预防与控制感染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9月-2011年11月医院RA住院患者,将其信息进行详细登记,汇总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111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26例、238例次,感染率为20.29%、例次感染率21.38%;泌尿道和下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占80.67%;238例次感染部位均做病原学检测,234例培养阳性,共检出病原体2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4株、革兰阳性菌82株、真菌13株、支原体属69株,分别占44.97%、27.52%、4.36%、23.15%,不同感染部位病原菌存在差异.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较其他疾病合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高,革兰阴性杆菌仍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入院患者,要更加注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U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期指关节骨质侵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RA的63例患者(病例组)486个肿痛指关节分别对指关节做高频超声检、X线平片检查、MRJ检查,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指关节超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超声检查阳性409个,占84.2%,X线平片检查阳性273个,占5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X线平片检查阴性患者中超声检出阳性136个,占63.8%,MRI检查阳性145个,占68.1%,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75.0%,准确度为96.5%.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显示RA早期指关节骨质侵蚀.尤其高频超声对X线平片检查阴性RA患者手关节早期骨质侵蚀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探讨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法分别测定RA患者40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4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中的抗MCV抗体,同时检测IgM-RF.分别计算抗MCV抗体、IgM-RF对RA诊断的评价指标. [结果]抗MCV抗体抗原的阳性率在RA中为87.5%,非RA中为10%,正常对照全部为阴性.抗MCV抗体及IgM-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5%、90%,75%、80%. [结论]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MCV抗体简便、结果可靠,对RA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RA诊断的一个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查阅353例资料完整的风湿病患者的住院病历,其中RA患者259例(RA组),非RA患者94例(非RA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CCP IgG型抗体,类风湿因子(RF)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计算抗CCP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A组:259例RA中抗CCP抗体阳性率为95.75%,RF阳性率为74.90%;抗CCP抗体与RF共阳性188例,抗CCP抗体阳性而RF阴性者60例,抗CCP抗体特异度为95.74%,敏感度为71.39%。非RA组:抗CCP抗体阳性4例;RF阳性27例。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有利于早期确诊;抗CCP抗体是区别类风湿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