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7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和45例正常妊娠孕妇进行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lb)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P<0.01),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UA、mAlb含量与妊娠高血压病情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UA、尿mAlb的变化,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和预后评价的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刚  陶剑虹  林家弟 《西部医学》2008,20(5):996-997
目的了解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隐性高血压及其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36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其隐性高血压的特点,并根据有无隐性高血压分为两组,比较其尿微量白蛋白的特点。结果36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11例(30.6%)有隐性高血压。隐性高血压组的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水平均显著升高,尿白蛋白水平增高(132.1μg/minvs8.5μg/min,P〈0.0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也增高(45.6%vs12.0%,P=0.040)。结论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隐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且隐性高血压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更突出。  相似文献   

3.
季芳 《吉林医学》2013,34(13):2431-243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40例,对两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留24 h尿液检查尿微量蛋白质排泄率(UMAE)测定。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BP)、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SBP负荷、DBP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尿微量蛋白质排泄率为12.5±5.3,妊娠高血压组尿微量蛋白质排泄率为49.1±2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质可作为妊娠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轻度妊高征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的关系。方法选择轻度妊高征患者(轻度妊高征组)68例和正常晚期妊娠的孕妇(正常妊娠组)76例,动态监测两组孕妇的24h血压变化,同步监测UMAE变化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妊高征组孕妇24h收缩压或舒张压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孕妇(P均〈0.05);昼夜平均血压差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轻度妊高征组孕妇UMAE(50.6±32.4)mg/d,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15.1±9.5)mg/d(P〈0.05);轻度妊高征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与UMAE呈正相关。结论轻度妊高征患者血压昼夜规律性变化消失,与其早期肾脏损害存在密切相关性;妊娠期间24h监测动态血压与UMAE,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脉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按高血压级别及脉压(>60mmHg与≤60mmHg)进行分组,观察各组尿微量白蛋白变化与高血压及脉压之间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脉压>60mmHg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脉压≤60mmHg组(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可较早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同时测定55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24h尿白蛋白排泄,根据糖尿病病程、血压和尿白蛋白排泄进行分组评价。结果①伴高血压患者总白蛋白尿(微量+大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或001);②与正常白蛋白尿患者相比,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明显加速糖尿病患者肾脏病的发生,长期血压正常或正常低值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压对II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同时测定55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24h尿白蛋白排泄,根据糖尿病病程、血压和尿白蛋白排泄进行分组评价。结果 ①伴高血压患者总白蛋白尿(微量+大量白蛋白尿)和大鼠白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或0.01);②与正常白蛋白尿患者相比,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高血压明显加速糖尿病患者肾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邢玉波  王舟 《浙江医学》2004,26(12):883-884
目的观察正常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脉压变化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对50例正常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平均脉压.其中糖尿病组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血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糖尿病组的24h平均脉压(52.59±11.60)mmHg,较对照组的(38.30±6.56)mmHg明显为高(P<0.01);糖尿病有微量白蛋白尿亚组的24h平均脉压(62.83±5.17)mmHg,较无微量白蛋白尿亚组的(42.35±5.41)mmHg明显为高(P<0.01);有微量白蛋白尿亚组的24h平均脉压与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相关(P<0.05或0.01),而与糖化血红蛋白无关(P>0.05).结论正常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脉压较同龄健康人显著增高,增高的脉压影响其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nephrin排泄的变化及替米沙坦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62例DN患者经2周洗脱期后给予替米沙坦40 mg/d&#215;4周,继以替米沙坦80 mg/d&#215;4周.另有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尿nephrin蛋白.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液中未检测到nephrin,DN患者组尿液中可检测到nephrn排泄,随DN病情的进展,大量白蛋白尿组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尿nephrin排泄增加.经替米沙坦治疗后,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尿nephrin下降较为明显,大量自蛋白尿组患者治疗前后尿nePhrin 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nephrin检测可预测DN肾病病情进展,替米沙坦可减少尿nephrin排泄,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62例高血压患者,78例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做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发病率高,定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要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患高血压、高血糖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关系。方法:对不同临床状态的符合1998年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和1999年中国高血球防治指南中2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进行了分组观察。结果:正常血压组与高血压组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有显差异。血糖严格控制组与一般控制组经治疗2个月后血糖严格控制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减少较一般控制组有明显差异: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压组在治疗2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较未控制血压组有显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改变是可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可接近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尿蛋白测定用试纸法,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正常对照组78例,尿微量白蛋白检出2例,阳性率占2.5%.高血压组62例,尿微量白蛋白检出22例.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肾病出现之前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肾脏功能能及早进行保护与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的改变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分别对72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70例无糖尿病和高血压者(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自蛋白排泄率测定。结果糖尿病组收缩压、脉压及昼夜血压负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昼夜节律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升高,在脉压≥60mmHg(1mmHg≈0.133kPa)组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更高。结论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收缩压、脉压、昼夜血压负荷值升高和血压昼夜节律减弱,这种改变参与引起肾脏高滤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63例存在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缓释片1.5 mg/d,治疗组给予奥美沙坦片20mg/d。两组患者均在服药8周后再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昼间、夜间及晨起血压,并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连续治疗8周后血压晨峰明显降低[(17.9±3.6)mm Hg vs.(36.9±4.1)mm Hg,P0.05],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26.6±9.3)mg/L vs.(54.9±10.5)mg/L,P0.05]。结论奥美沙坦可以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并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减少早期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6例,给予坎地沙坦酯8~16 mg,每日1次;对照组74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5 mg,每日1次,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压及尿微量蛋白值、肾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坎地沙坦酯治疗8周后,血压降至正常,尿微量蛋白排泄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血压降至正常,尿微量蛋白排泄下降(P<0.05)。观察组尿微量蛋白排泄量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酯有良好的降压疗效,并能有效减少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量,具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监测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显示24h动态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24h动态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以避免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幼芬  冯烈 《广东医学》2012,33(1):75-7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因素。方法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检查GFR的1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糖尿病患者GFR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的GFR低于血压正常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于血压正常组;GFR与年龄、体表面积(BSA)、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程度、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血肌酐、血尿氮及血尿酸呈负相关,与HbA1c、FPG及HDL-C呈正相关;糖代谢紊乱出现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其GFR低于正常眼底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的GFR能早期发现其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发现各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无症状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EH)血压昼夜节律与无症状脑梗死、微量白蛋白尿、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对35例老年杓型EH患者及47例非杓型EH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头颅MRI、超声心动图及尿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 老年非杓型EH组中无症状脑梗死、微量白蛋白尿及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的杓型EH组。结论 血压昼夜波动节律消失的老年EH患者其无症状靶器官损害较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的EH患者明显。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55例,平均年龄(67.9±7.3)岁,分布于60~85岁。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定为尿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3组:SBP<160mmHg(1mmHg≈0.133Kpa),160mmHg≤SBP<180mmHg,SBP≥180mmHg。在以上每一组中,又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RHR<70次/min(48例);RHR 2组,70次/min≤RHR<80次/min(62例);RHR 3组,RHR≥80次/min(45例),比较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结果各组中随RHR增加,尿白蛋白排泄率依次增高(P<0.01);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依次增高(P<0.01)。结论随着RHR的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相应升高。RHR的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陆齐  王靖南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4):420-420,422
对老年人高血压病65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测定其血压和24h尿微量蛋白及尿IgG,计算出其清除率,同时测定常规肾功能,发现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4h尿微量蛋白及尿IgG的排泄率及其清除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并对31例2级高血压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个月后复查24h尿微量蛋白及尿IgG后,发现该两项清除率和排泄率明显降低。说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定期测定尿微量蛋白和尿IgG,可早期反映肾功能受损情况,而且应用ACEI制剂可降低其损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