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观察犬胆管损伤修复早期应用丹参后胆管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强度的变化,探讨丹参对胆道损伤修复过程中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本地杂交犬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6)、损伤组(n=30)、实验组(n=30),实验中死亡补充4只.建立动物模型:正常组将犬直接处死后取出胆管标本;损伤组将犬制造胆管损伤模型后正常饲养;实验组在犬制造胆管损伤模型术后早期腹腔注射参丹溶液;后两组分别于术后3 d,1、2周,1、3个月各时间点将各组内犬随机处死6只,取出胆管标本.检测TGF-β1的表达强度,定量分析3组中的阳性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GF-β1在正常组中少量表达,在实验组和损伤组各时期均强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3 d、1周强于损伤组,术后1、3个月弱于损伤组.结论 丹参在胆管损伤早期应用后,在3 d至2周时具有促进TGF-β1阳性表达的作用,在1~3个月时调节TGF-β1低水平表达;可能有促进胆管损伤愈合并有利于抑制胆管瘢痕的过度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明胶-白芨胶/丹参材料植入大鼠损伤皮肤下,讨论丹参对创面修复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为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15只).大鼠皮下切除真皮组织造模,实验组皮下植入明胶-白芨胶/丹参材料,对照组植入单纯明胶-白芨胶多孔材料.术后1、3、7、14d和28 d,每组随机选3只大鼠处死.将含周围组织的材料取出,制成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恢复程度.将术后1、3、7、14 d的切片标本行TGF-β1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利用ImageJ软件分析,镜下观察比较.结果:组织切片未显示异常反应.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TGF-β1表达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白芨胶/丹参多孔材料能增强大鼠损伤皮肤TGF-β1表达,进而可能促进真皮组织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胆管缺血性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胆管缺血损伤修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别于术后1、3、5和8周后取材,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胆管组织中TGF-β1和CTGF的阳性表达部位,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胆管缺血性损伤修复过程中各组阳性细胞数。结果对照组表现为胶原纤维的平行密集排列,未见明显的无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层次紊乱,疏松结缔组织中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及炎性细胞浸润;TGF-β1及CTGF在术后各期均有显著表达,但术后各期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及CTGF在正常对照组无表达或者仅轻微表达,与术后各期TGF-β1及CTGF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实验组术后各期TGF—β1和CTG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TGF-β1和CTGF在胆管缺血损伤修复过程中相伴表达且与良性胆管狭窄的形成密切相关.为防治瘢痕增牛和良件胆管狭窄提供了-条新的愚路和涂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Fe3+ 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对术后腹膜损伤部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制作成腹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e3+-CMC实验组;于术后1、3、5、7和14 d及2月时,各组随机取实验动物5只,麻醉后处死,剖腹探查,取损伤部位及与之邻接的粘连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观察TGF-β、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腹膜损伤部位术后3、5、7和14 d时TGF-β、FGF阳性表达面积明显低于相同时间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e3+-CMC能够明显抑制术后腹膜损伤部位TGF-β、FGF表达,从而起到减少术后腹膜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超  郭春良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3,22(2):112-114,116
【目的】观察带蒂壁层腹膜瓣翻转修补肝外胆管损伤模型中修复段胆管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表达的表达情况,探讨自体带蒂壁层腹膜瓣修补肝外胆管损伤的可行性,为临床胆管损伤处理探索新的手术方式。【方法】2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利用带蒂壁层腹膜瓣翻转修补肝外胆管损伤,分别于修复术后1、2、3、5和12周切取胆管缺损修复区组织行光镜检查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的表达。【结果】在修复术后3周前明显高表达,5周后TGF-β1逐渐呈低表达,12周后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胆管表达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体带蒂壁层腹膜瓣修补肝外胆管损伤术后期,修复区胆管组织TGF-β1低表达,提示胆管瘢痕形成平缓,是一种理想的肝外胆管损伤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损伤修复模型中 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选择5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剩 余20只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采用改良备洞法备洞,建立牙本质牙髓损伤修复模型,右侧为LIPUS组,予以LIPUS辐照 (强度为30 mW/cm2,频率为1.5 MHz,调制信号波宽为200 μs,重复率为1 kHz,20 min/d);左侧为备洞组,予以超声 假照处理。分别在辐照1,3,5,7,14 d后处死大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TGF-β1,Smad 2和3 在牙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TGF-β1,Smad 2,3蛋白在正常牙髓组织中均呈弱阳性表达,而在牙本 质损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加。备洞组TGF-β1蛋白表达在1 d时增加,在5 d时TGF-β1表达最强,在14 d时表达减 弱接近正常水平;与备洞组相比,LIPUS组在3和5 d时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Smad 2,3在LIPUS组及备洞组牙髓中 表达均呈现逐步升高的基本变化,其中LIPUS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TGF-β1/Smad 2,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 牙本质损伤的修复过程,LIPUS在牙本质损伤修复早期可上调TGF-β1,Smad 2,3的表达,可能参与并促进了牙本质 牙髓复合体的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心肌打孔(TNP)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后新生血管的变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在缺血心肌的表达,探讨TNP心肌血运重建术的可能机制。方法开胸结扎16只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单纯缺血为对照组(n=8),实验组(n=8)行针刺心肌打孔。两组动物分别于术后1、2、4、8周分批处死,利用组织切片HE染色法观察心肌血管密度,并通过免疫组化抗原染色法观察VEGF、bFGF和TGF-β的变化,于显微镜下行计算机扫描计算每高倍视野显色面积(μm2/HP)。结果实验组VEGF的表达在术后2周达高峰,bFGF和TGF-β的表达则在术后1周达高峰,而心肌血管密度在术后4周达高峰。实验组各时相VEGF、bFGF和TGF-β平均蛋白表达水平及平均心肌血管密度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如VEGF,bFGF和TGF-β)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TNP诱导血管新生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宋海岩  郭进学  王环震  刘恒兴 《医学争鸣》2008,29(24):2252-2255
目的:探讨TGF-β和VEGF在肝纤维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正常组腹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腹部皮下多点注射500 mL/L CCl4>花生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造模成功1 wk后行肝部分切除术,分别于术后12,24,72 h处死大鼠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组和对照肝组织的结构改变,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组和对照肝组织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榆测各组肝组织中TGF-β1>,VEGF的表达.结果:①TGF-β1>表达的A值:与对照组相比,术后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12,24 h(P<0.01).②VEGF表达的A值:与对照组A值相比,实验组术后12,24 h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72 h显著升高(P<0.01).结论:TGF-β1>在肝再生早期调节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从肝再生中晚期开始发挥调节肝细胞再生的作用;VEGF在肝再生早期就参与了肝再生过程,中晚期参与肝再生过程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胆管机械性损伤与电灼伤的早期变化,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担管损伤的差异.方法 选本地健康杂交犬35只,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机械性损伤组(n=15),电灼伤组(n=15)和对照组(n=5),建立动物胆管损伤模型,机械性胆管损伤用手术刀做胆管壁全层锐性损伤,电灼伤组胆管损伤用电刀全层切开胆总管壁,然后均行黏膜对黏膜全层缝合,取正常胆管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周、2周、1个月取胆管损伤处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α-SMA在各组中的表达强度,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3组中的阳件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α-SMA在IF常胆管壁中表达于少量平滑肌组织,在机械性损伤组及电灼伤组胆管损伤模型中表达于MFB细胞质与平滑肌组织中.统计结果 显示:机械性损伤组胆管损伤模型中各时期α-SMA表达强度均强于对照组(P<0.05);电灼伤组胆管损伤模型中各时期α-SMA表达强度均强于对照组(P<0.05);电灼伤组各时期α-SMA表达强度均弱于同期机械件损伤组(P<0.05).结论 在胆管电灼伤组织中的修复反应弱于机械损伤的组织,可能导致电灼伤组的瘢痕愈合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家兔种植体模型,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量,探讨丹参口服液对口腔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只,均在家兔下颌双侧同一位置植入种植体各1枚。植入种植体的同时对实验组的家兔给于复方丹参口服液服用3周,分别于术后7d、14d、及21d取种植体周围组织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两组家兔种植体的稳定性,于术后21d时处死家兔做骨切片,采用HE染色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学面积测量分析新生骨面积。结果:经口服复方丹参液治疗后实验组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新骨组织形成量及新生骨面积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口服液能促进口腔种植体骨结合作用,其机制与上调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模型犬邻近拔牙创微种植体骨界面与骨重建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钙素(OC)和核心结合因子基因(\Cbfa1)等的表达,探讨拔牙创愈合对邻近微种植体骨界面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12只18月龄健康雄性比格犬,采取自身对照,建立邻近拔牙创植入微种植体实验动物模型(实验组),以非拔牙处植入微种植体为对照(对照组),分别于第1、3、8、12周依次处死,获得各带微种植体的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TNF-α、OC蛋白和\Cbfa1基因表达,并对其表达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TGF-β、TNF-α蛋白以及\Cbfa1基因表达在各检测时段均强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1周时TNF-α的表达,3周时TGF-β、TNF-α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Cbfa1基因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C蛋白的表达两组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强,术后8周达高峰,术后3周时实验组表达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牙创邻近微种植体植入后早期炎症反应较重,但持续时间不长。骨界面骨改建进程随着愈合时间的增加持续活跃,过长的愈合时间会使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削弱,在整个过程中种植体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变化,探讨丹参促进骨折愈合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7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制作左前臂桡骨骨折模型.实验组肌注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每次2 mL),至术后28 d.2组分别于术后第1、2、3、4、6、8周选取6只大白兔,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其血清BMP-7、TGF-β1 和bFGF浓度,处死后取以骨折处为中心的4 mm组织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7、TGF-β1和bFGF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术后第3、4周X线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痂生成量增加,且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较早.②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实验组BMP-7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2周实验组bFGF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周实验组TGF-β1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3、4周实验组骨痂形成增多,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多.④术后第3周实验组BMP-7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实验组bFGF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3周实验组TGF-β1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TGF-β1及bFGF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研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中血清IL-1β、IL-6、TGF-β表达水平的变化,用以探索丹参川穹嗪对胶原性关节炎的机制作用及治疗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造模组、丹参川穹嗪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造模实验2周后,断头处死全部大鼠,取血离心取上清液.然后,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清IL-1β、IL-6的表达水平,造模组较正常组升高,治疗后较前者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TGF-β的表达水平,造模组相较正常组降低明显,治疗后TGF-β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丹参川穹嗪有下调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IL-6水平的作用,以及升高TGF-β的表达水平的能力,有望在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在角膜伤口愈合和角膜雾状混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24只眼)随机分为正常组(n=4)和手术组(n=20).手术组每只左眼行PRK术,术中采用准分子激光器,角膜中央激光去上皮,然后按-10.00 D近视进行切削,分别于术后第7d,14d,28d和3月于裂隙灯下观察记录角膜haze的变化并处死动物,将角膜组织制成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角膜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①从术后第7 d开始,术眼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角膜haze,严重者可达3级,haze高峰约在术后第28 d.②正常角膜上皮中TGF-β1 mRNA有低水平表达,PRK术后第7d,14d和28d,角膜上皮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高,术后3月已开始降低;正常组角膜基质中未检测出TGF-β1mRNA,术后第7d,14d和28d,角膜基质中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高,术后3月己开始降低. 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PRK术后的伤口愈合,它可能通过促进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而促进角膜haz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供肝热缺血损伤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胆管周围血管丛的影响.方法 108只受体SD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正常组)、无热缺血组(对照组)及热缺血10 min组(实验组).分别于术后第1、3、7、14天取9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另取肝组织行石蜡切片,分别以HE染色和纤维素染色观察移植肝胆管周围血管丛及胆管结构的形态学改变.电镜检测各组各时相点胆管上皮细胞及胆管周围血管丛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组术后各时相点血清胆道酶谱和胆红素较相应时相点的对照组和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延迟;实验组HE和纤维素染色可见术后胆管周围血管丛损伤及胆管损伤较对照组及正常组严重,且实验组胆管周围血管丛内观察到微血栓形成;电镜下可见实验组术后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且胆管上皮细胞出现缺血缺氧性改变.结论 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致胆管周围血管丛损伤及胆管上皮细胞缺血缺氧性改变,可能是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管病变和一过性肝内胆汁淤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胆汁刺激与良性胆管狭窄形成机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巨噬细胞(MΦ)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在胆道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胆汁刺激作用与胆管壁慢性炎症的关系,及其在良性胆管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实验犬48只(15~18kg),随机分为胆汁刺激组和非胆汁刺激组各24只.胆汁刺激组用切断吻合法,造成胆总管损伤,非胆汁刺激组用切断吻合法,造成胆总管损伤后,同时在吻合胆管上部结扎胆总管,并行胆囊空肠架桥内引流.各组术后再分为1周小组、3周小组、3个月小组、6个月小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MΦ、TGF-β1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在各组中的表达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MΦ、TGF-β1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在胆汁刺激组和非胆汁刺激组表达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各小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汁刺激作用引起的管壁慢性炎症反应持续存在是造成损伤胆管上皮愈合后MΦ仍大量聚集,持续合成、分泌TGF-β1、MDGF等生长因子,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胶原过度合成,管腔瘢痕性狭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后的表达及高压氧(HBO)疗对TGF-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56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HIBD组和HBO组.HIBD组和HBO组根据不同的时间点又随机分为1 d,3 d,5 d三个亚组,每组8只.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TGF-β1表达. 结果 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表达;HIBD模型组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强,高峰在损伤后的3 d;HBO组TGF-β1的表达均较HIBD组下降(P<0.01). 结论 TGF-β1参与了HIBD过程,其可能是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程度的又一标志.高压氧疗可降低新生大鼠HIBD后脑皮层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焦亚硫酸钠对小鼠肝脏中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对照组小鼠给予静置自来水饮用;实验组小鼠给予10g.L-1焦亚硫酸钠溶液饮用。分别于第10天和第30天时处死各组小鼠,快速取出肝脏,Zamboni固定液固定,常规冰冻制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肝脏中Caspase-3阳性表达增强(P<0.01),第10天时实验组变化尤为明显;而实验组小鼠肝脏中TGF-β1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焦亚硫酸钠喂食后可引起小鼠肝脏中Caspase-3表达增高,TGF-β1无明显改变,提示焦亚硫酸钠促使小鼠肝脏中肝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β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type beta,TGF-β)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同法暴露脊髓,但不损伤脊髓.2组大鼠术后24h取手术段脊髓,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和检测脊髓标本损伤段的TGF-β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脊髓HE染色显示存在大量出血坏死后形成的囊腔,组织和神经细胞水肿以及神经纤维溶解消失.免疫组化结果发现,术后第24h实验组TGF-β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脊髓受重物打击后可上调TGF-β蛋白的表达,而这可能是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亮  尹良军  梁凯路  何通川  邓忠良 《重庆医学》2012,41(15):1476-1478
目的测定损伤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过程中手术局部分泌型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21只大鼠切断单侧跟腱后立即以丝线修复,术后第1、3、5、7、14、21和28天分别处死3只实验大鼠。收集损伤局部及健侧跟腱标本,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2、TGF-β3,骨形态形成蛋白(BMP)-12、BMP-13、BMP-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PDGFb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分泌型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1、3、5、7、14、21和28天损伤修复测标本,TGF-β2表达水平最高,其中术后第1、3、5天表达最明显。BMP-13、BMP-14,VEGF和IGF表达水平基本相当,但较TGF-β2表达水平少。术后第7天,上述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减少。而TGF-β1在术后第21天达到最大表达。对照组标本未测出相关生长因子RNA表达。结论 TGF-β2、BMP-13、BMP-14、IGF-1和VEGF在术后第1天即开始高表达,术后第7天显著降低。TGF-β1在术后第21天表达水平达最大值。在肌腱损伤后局部综合应用上述生长因子可有效加快其愈合进程,增加肌腱修复后的强度,促进肌腱早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