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干细胞表型,从干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角度探讨IMPC高侵袭、高转移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原因。方法选取术前未经放化疗治疗患者的IMPC82例和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IDC—NOS)80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CD44^+/CD24^-/low(CD24^-)和CD24^+的表达、定位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定量资料采用Student’s 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iis检验、x^2检验或校正x^2检验。两组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s秩相关分析。结果(1)IMPC组肿瘤细胞的CD44^+/CD24^-/low阳性表达率(48.8%,40/82例),明显高于IDC—NOS组(31.3%,25/80例)(x^2=5.180,P=0.023)。(2)53.7%(44/82例)的IMPC微细间质组织内见单个散在的CD44^+/CD24^-/low肿瘤细胞,且该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imentin及α—SMA阳性,E—Cadherin阴性。IDC—NOS间质内罕见CD44^+/CD24^-/low肿瘤细胞。(3)IMPC微乳头结构中CD44^+/CD24^-/low与间质内的CD44^+/CD24^-/low阳性表达细胞呈明显正相关(r=0.516,P〈0.001),并且IMPC微乳头结构及间质中CD44^+/CD24^-/low阳性表达在有无淋巴管侵犯和有无淋巴结外软组织浸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即有淋巴管侵犯及淋巴结外软组织浸润者CD44^+/CD24^-/low阳性表达率较高。(4)IMPC组中CD24^+细胞阳性表达率79.3%(65/82例),明显高于IDC-NOS组(60.0%,48/80例)(x^2=7.126,P=0.008),且IMPC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D24的表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34,P=0.003)。结论IMPC肿瘤细胞中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杨芳  李雁 《现代肿瘤医学》2015,(12):1670-167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IMPC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结果,同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7例乳腺IMPC患者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组织病理特点:IMPC肿瘤细胞团排列形成不含纤维血管轴心的微小乳头状或假腺管状结构,其外侧缘呈锯齿或毛刺状;每个肿瘤细胞团与周边的间质之间存在大小不等的腔隙,其内缺乏内容物。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的外缘。结论:乳腺I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比较少见,但因其具有高淋巴血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预后较差,应引起病理及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 并验证乳腺IMPC与最常见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IDC-NOS)间差异表达的蛋白, 从蛋白质角度研究探讨乳腺IMPC的特殊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机制。   方法   双向电泳筛选1例乳腺IMPC和1例乳腺IDC-NOS冻存组织的蛋白表达差异点, 质谱鉴定其所对应的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验证其在43例IMPC和30例IDC-NOS组织切片中的表达。   结果   筛选出表达稳定差异的蛋白—热休克蛋白27(Hsp27), 且Hsp27在IMPC中表达上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了Hsp27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质中, 其在IMP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IDC-NOS(Z=-3.236, P=0.001), 并与ER(r=0.319, P=0.037)及淋巴结转移数(r=0.444, P=0.003)呈正相关, 而与患者年龄、病理学分期、PR和HER-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Hsp27在乳腺IMPC中过表达, 且与淋巴结转移数呈正相关, 提示Hsp27可能在IMPC淋巴结转移以及特殊的病理形态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组织中Twist和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乳腺IMPC和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Twist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IMP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乳腺IMPC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91.1%(51/56)和82.1%(46/56),明显高于IDC组的43.0%(43/100)和51.0%(5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及肿块大小乳腺IMPC与ID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IMPC和IDC组织中Twis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8%(43/56)和61.0%(6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2%(41/56)和68.0%(68/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在乳腺IMP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民族、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微乳头比例、PR及Her-2表达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乳腺IMP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ER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民族、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微乳头比例、脉管侵犯、PR及Her-2表达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表明,Twist与E-cadherin在乳腺IMP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IMPC组织中Twist与E-cadherin均高表达,且其表达对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有重要意义,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对乳腺IMPC的发生、发展及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4+/CD24-细胞、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发生不同阶段中(乳腺良性增生、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原位癌、乳腺癌)分布规律,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染色方法检测45例正常乳腺组织、41例良性增生乳腺组织、39例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51例乳腺原位癌组织、121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CD24-细胞、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发生不同阶段中的数量和分布特点。[结果]CD44+/CD24-细胞存在于20.0%(9/45)的正常乳腺组织中,在29.3%(12/41)的乳腺良性增生组织、35.9%(14/39)的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43.1%(22/51)的乳腺原位癌组织、52.9%(64/121)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检测到CD44+/CD24-细胞,随着病变的进展,CD44+/CD24-细胞的数量也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此外,在33.3%(15/45)的正常乳腺组织中有CD44-/CD24+表达,43.9%(18/41)的乳腺良性增生组织、46.2%(18/39)的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68.6%(35/51)的乳腺原位癌组织、86.0%(104/121)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检测到CD44-/CD24+细胞,且阳性细胞百分率随病变程度升高。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的表达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病人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ER、PR及Her-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CD44-/CD24+的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CD24-、CD44-/CD24+细胞在乳腺增生和癌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1 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65例乳腺IMPC 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表达以确定微乳头成分在肿瘤中所占比例。按微乳头比例≤ 10% 、11% ~30% 、31% ~50% 、> 50%将患者分为4 组,并同时检测ER、PR、HER-2 的表达。Kaplan-Meier 单因素生存分析中行Logrank 检验,采用多因素Cox 风险回归模型行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65例乳腺IMPC 患者中单纯IMPC 12例,IMPC 伴浸润性导管癌46例,IMPC 伴其他浸润性癌7 例。乳腺IMPC 中微乳头比例≤ 10% 组为7.69%(5/ 65)、11% ~30% 组为44.62%(29/ 65)、31% ~50% 组为26.15%(17/ 65)、>50% 组为21.54%(14/ 65),4 组乳腺IMPC 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ER、PR和HER-2 在乳腺IMPC 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92%(50/ 65)、67.69%(44/ 65)和24.62%(16/ 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Kaplan-Meier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时间与淋巴结转移数,微乳头比例,脉管瘤栓,ER、PR、HER-2 的表达相关(P <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微乳头比例,脉管瘤栓,ER、PR及HER-2 的表达均与乳腺IMPC 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一种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的特殊类型乳腺癌。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发生于腋窝副乳腺组织的原发性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发生于腋窝的肿物局部广泛切除标本采用组织全切片法取材制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R、PR、cerbB- 2、p53、上皮膜抗原(EMA)、E-钙黏附素、α- 连环素和β- 连环素的表达。结果:病理组织学发现肿物由IMPC 和导管内癌两种成分组成,分别占95% 和5% ,癌旁可见正常乳腺组织,且与同侧固有乳腺组织间无连续,证实腋窝部肿瘤为副乳腺组织发生的原发性IMPC。肿瘤组织内可见癌侵犯淋巴管,43枚腋下淋巴结中35枚可见转移灶,侵犯到淋巴管内及淋巴结转移灶内的癌组织均与原发灶形态相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组织ER和PR阳性,p53和cerbB- 2 阴性,EMA在肿瘤细胞簇外表面,即面向间质侧呈阳性表达,E-钙黏附素、α- 连环素和β- 连环素在癌细胞团内的细胞间连接处呈强表达,而癌细胞团的外表面无表达。结论:发生于腋窝副乳腺组织的IMPC 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与原发于乳腺的IMPC 特征相同,并具有同样的高侵袭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5例乳腺IMPC组及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no special type, IDC-NOS)组的病例,行FASN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CCK8、划痕实验检测FASN对T47D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FASN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  结果  FASN在IMPC中的表达为61.0%(64/105),显著高于IDC-NOS的31.4%(33/10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PC中的FASN表达与患者脉管癌栓、N分期、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IMPC患者的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期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期呈负相关(P<0.01)。FASN高表达是IMPC患者DFS和OS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敲低FASN后T47D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01)。FASN促进T47D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及EMT。  结论  FASN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MT导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FASN高表达与IMPC高侵袭、高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呈正相关,是预测IM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通过7例IMPC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并文献复习。结果:7例乳腺IMPC发病年龄28-67岁,平均46.5岁,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组织学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IMPC组织结构即肿瘤细胞乳头状或桑葚样排列,由纤细的胶原纤维或纤维血管间质分隔,两者间有一透明扩张的腔隙,呈弥漫性或结节状浸润生长。7例中5例有血管淋巴管内癌栓,伴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67/100)。免疫组化EMA线状表达于肿瘤乳头外侧缘和腺管样结构的内侧缘;E-cadherin强表达于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而微乳头间质面的细胞膜表达减弱。CD31显示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Ki67表达率为10%-15%。ER、PR和HER2的表达则不尽相同。结论:IMPC为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侵袭、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合EMA、E-cadherin、CD31等标记物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通过7例IMPC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并文献复习。结果:7例乳腺IMPC发病年龄28-67岁,平均46.5岁,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组织学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IMPC组织结构即肿瘤细胞乳头状或桑葚样排列,由纤细的胶原纤维或纤维血管间质分隔,两者间有一透明扩张的腔隙,呈弥漫性或结节状浸润生长。7例中5例有血管淋巴管内癌栓,伴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67/100)。免疫组化EMA线状表达于肿瘤乳头外侧缘和腺管样结构的内侧缘;E-cadherin强表达于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而微乳头间质面的细胞膜表达减弱。CD31显示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Ki67表达率为10%-15%。ER、PR和HER2的表达则不尽相同。结论:IMPC为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侵袭、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合EMA、E-cadherin、CD31等标记物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综合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04例IMP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IMPC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占同期全部乳腺癌9364例的1.1%。其淋巴结转移率(77.0%)及转移个数(平均9.7枚)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41.0%,平均3.5枚),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09年7月初,生存率3年75.0%、2年85.2%、1年96.3%;无瘤生存率3年70.8%、2年81.5%、1年95.0%。结论乳腺IMPC是一种近几年才受到重视的乳腺癌类型,具有不可忽视的发病率,以及淋巴管侵袭力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极性蛋白β1 integrin及Rac1和RhoA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89例乳腺IMPC患者组织中β1 integrin、Rac1及RhoA的表达,并选取该院同期诊断的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not other? wise specified,IDC-NOS)病例作为对照,分析3种蛋白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IMPC组织中β1 integrin及Rac1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8.7%(70/89)和76.4%(68/89),显著高于IDC-NOS组织的63.3%(57/90)和54.4%(49/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MPC组织中RhoA阳性表达率为68.5%(61/89),显著高于IDC-NOS组织的44.4%(40/9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PC组织中β1 integrin与Rac1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 < 0.05),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P=0.006);Rho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ER及PR呈正相关(P < 0.05),但与β1 integrin及Rac1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极性蛋白β1 integrin、Rac1及RhoA在乳腺IMPC组织中过表达,提示其可能均在IMPC的高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和Kindlin-2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01-01-2008-12-31收治的99例乳腺IMPC病例中整合素β1和Kindlin-2的表达,并选取该院同期诊断的1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IDC-NOS)病例作为对照,分析两种蛋白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IMPC组织中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为30.3%(30/99),明显高于IDC-NOS组织的16.7%(2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1,P=0.014;而Kindlin-2在IMP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6%(64/99),也明显高于IDC-NOS组织中的50.8%(67/13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445,P=0.035.且IMPC组织中两种蛋白的表达呈低度正相关性,r=0.212,P=0.035.IMPC组织中整合素β1的表达与HER-2(r=0.426,P<0.001)、E-CD(r=0.217,P=0.031)及淋巴结转移(r=0.207,P=0.040)呈明显的正相关,与p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Kindlin-2的表达则与HER-2(r=0.212,P=0.035)、E-CD(r=0.218,P=0.030)、淋巴结转移(r=0.294,P=0.003)以及pTNM分期(r=0.245,P=0.015)均呈正相关性;整合素β1和Kindlin-2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发现,IMPC组织中整合素β1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x2 =3.982,P=0.046)和总生存期(x2=5.407,P=0.020)均明显低于整合素β1阴性表达的患者,而Kindlin-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之间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 整合素β1和Kindlin-2在乳腺IMPC组织中高表达,且可能与IMPC极性倒转、集团性侵袭和高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为深入探讨乳腺IMPC的发病机制和预测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IMPC)是乳腺癌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独特的微乳头状结构及生长方式,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乳腺癌的3%~6%。相比较于其他类型浸润性乳腺癌,IMPC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更强的淋巴管侵袭性的特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病理以及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变异,约占所有乳腺癌的3%~8%。尽管IMPC的发病率较低,但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DC-NST)相比,IMPC显示出更高的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倾向。因此,了解其转移机制对于干预临床诊疗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综述IMPC的转移机制及相关临床证据,从而为IMP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并预测乳腺IMPC患者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83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乳腺IMPC患者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415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乳腺IMPC患者资料,并对中国和美国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进行单因素及Cox比例回归模型多因素和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癌症特异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率。对模型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和应用价值。  结果  对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年龄、肿瘤位置、手术方式、是否为第一原发肿瘤、T分期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Cox比例回归模型多因素和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分期、M分期以及分子分型与乳腺IMPC预后相关(P<0.05),将这些因素纳入并建立OS和CS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OS和CSS模型中建模集C-index分别为0.85和0.79,验证集外部验证C-index分别为0.72和0.70,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index分别为0.81和0.74。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接近,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的临床获益及应用价值较高。  结论  列线图能准确预测中国及美国乳腺IMPC患者的预后,为临床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L1细胞黏附分子(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L1-CAM)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carcinoma, IMP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97例乳腺IMPC中L1-CAM表达, 并以95例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IDC-NOS)作为对照组。分析L1-CAM在IMPC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L1-CAM表达于肿瘤细胞膜及间质中的脉管内皮细胞, 在IMPC组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集团内细胞间的相互连接面。L1-CAM在IMPC中的表达率(50.5%)显著高于IDC-NOS组(18.9%), 并与IMPC的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间质内脉管的L1-CAM表达及肿瘤细胞的P53表达呈正相关(P < 0.05), 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 <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IMPC患者中L1-CAM表达阳性患者预后不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MPC中L1-CAM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L1-CAM可能在IMPC集团性生长、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作为IMPC预后预测的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杜彤华  王丹  王京  徐景伟  刘斌 《癌症进展》2016,14(8):738-740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癌细胞以“极性倒置”的方式排列并伴有显著的微乳头形态和生长方式。IMPC发病率低,易发生淋巴结侵袭和转移,临床预后差。IMPC多与浸润性导管癌混合存在,二者在临床征象、体格检查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但IMPC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病理学分级较高,更易发生侵袭及转移,病理检查的恶性程度亦较高。IMPC的细胞膜上皮抗原染色表现为癌细胞团外周及基质中间腔缘特异性着色,E钙粘素在癌细胞团内的连接处呈强表达,同时多项病理学特征均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IMPC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NAs在紫杉醇耐药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年天津市肿瘤医院11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患者的组织切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中miRNAs的表达。采用Target Scan和mi RDB预测miRNAs下游靶基因。结果根据前期研究结果筛选出13个耐药相关的miRNAs,其中与紫杉醇敏感的IMPC相比,miR-744-5p在紫杉类耐药IMPC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了(t=-2.650,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发现,miR-744-5p可能通过调节CPFS4,Upf1和PP2A等靶基因影响紫杉醇耐药。结论 miR-744-5p可能参与调节IMPC的紫杉醇耐药,并可能成为其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