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古美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管理模式,为社区COPD患者综合管理提供科学经验。方法  利用物联网技术的特性,制订COPD患者管理方案,以此作为技术路线;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专家培训,建立同质化COPD医师团队。结果    绘制COPD患者管理模式图,初步形成一支合格的、同质化的管理COPD的全科医师团队。结论  通过物联网技术管理,初步形成一套数据自动传输过程中人工质控模式,初步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社区COPD患者综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戎军  方银  田浪  王绍红  肖云波  吴熙  罗普荣  杨世群  周世涛 《重庆医学》2012,41(15):1527-1528,1531
目的了解黔南州少数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COPD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COPD诊断、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的认知较差。结论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非常重要,社区应长期进行COPD知识防治的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社区综合干预的疗效。 设计组群随机对照试验。 地点两个社区的8个居委会。 对象共1062名40-89岁居民中,872名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其中101例COPD患者和771例非COPD患者)被组群随机分配到干预社区或对照社区,分别接受COPD的综合干预措施或日常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门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某社区针对41例COPD患者,建立健康教育门诊,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宣讲、日常生活保健、呼吸功能训练、情绪的自我调整等四个方面;采用理论授课、小组讨论、病友之家以及健康专栏等形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进行测试,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参加健康教育门诊后,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未参加健康教育门诊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门诊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提供有效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评估表(QOL)对广州市某医院250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调查,选择社区的500名健康老人作1∶2配对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COPD-QOL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状况、抑郁状况、焦虑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总分分别是3.080±0.681、2.370±0.461、3.140±0.712、2.410±0.457和2.770±0.5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各项得分(分别为1.610±0.245、1.480±0.347、1.340±0.294、1.430±0.412、1.470±0.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影响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COPD严重程度、年龄、卧床时间、体育锻炼、每日吸烟量和家庭关系。结论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建议对COPD患者开展综合性社区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持续受限性疾病,常以呼吸困难,运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肺康复治疗已被证实能明显改善COPD的临床表现,提高生存质量。以社区为基础开展COPD患者的肺康复治疗可以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降低患者住院率、减少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呈现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肺性脑病(PE)是因各种慢性肺胸疾病伴发呼吸功能衰竭、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出现的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肺性脑病是老年人COPD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肺泡通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10年1月开始使用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对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郑市社区86例稳定期COPD患者,对其采用延续肺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收集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以及3个月时患者对延续肺康复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患者急性加重的例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3个月后患者肺功能、6MWD较前改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急性加重的人数较少,对延续肺康复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延续肺康复护理简单易行,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等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管频  李伟 《海南医学》2010,21(17):114-1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慢性疾病和死亡原因,目前已上升至全球致死原因的第四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五大负担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征为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在COPD患者中,支气管肺组织的炎症、损伤、修复和重塑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病理基础。因此,研究其病理改变及发生机制对改善其防治效果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改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20-4821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需求,制订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辖区内COPD患者400例,采用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社区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00份问卷回收392份,回收率98.0%,在护理过程中,94.6%的患者需要用药指导,92.9%的患者需要运动指导,83.2%的患者需要家庭氧疗,89.5%的患者需要饮食指导,57.7%的患者需要其他服务。结论在社区康复护理过程中,COPD患者还有更多的需求,有效的社区护理对策不仅能够满足COPD患者的需要,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现状。方法 于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山东省潍坊市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4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413家。由纳入机构的负责人填写网络问卷,内容包括该机构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研究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糖尿病、高血压的筛查、健康档案建立(建档)、随访、健康教育、医务人员管理培训情况。计算不同类型慢性病在各管理环节中的开展机构比例,并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情况与糖尿病、高血压进行比较。结果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开展COPD筛查的机构比例为27.1%(13/48),开展COPD、AS建档的机构比例分别为2.1%(1/48)、4.2%(2/48),开展COPD、AS随访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2.5%(6/48)、14.6%(7/48),开展COPD、AS、OSAHS健康教育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4.6%(7/48)、16.7%(8/48)、0,开展COPD、AS、OSAHS医务人员管理培训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2.5%(6/48)、12.5%(6/48)、4.2%(2/48),均低于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相应管理环节的机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开展COPD筛查的机构比例为11.4%(47/413),开展COPD、AS建档的机构比例分别为3.9%(16/413)、3.6%(15/413),开展COPD、AS随访的机构比例分别为6.8%(28/413)、4.1%(17/413),开展COPD、AS、OSAHS健康教育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1.4%(47/413)、10.9%(45/413)、5.8%(24/413),开展COPD、AS、OSAHS医务人员管理培训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5.3%(63/413)、10.9%(45/413)、3.1%(13/413),亦均低于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相应管理环节的机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与糖尿病和高血压相比,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管理开展范围较小。建议全面开展基层医生专业教育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普及肺功能检查,广泛开展居民健康教育,继续加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政策支持,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区医务人员长期家庭氧疗(LTDOT)的业务能力及影响因素,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家庭氧疗的社区管理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20年5-11月, 对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开展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医务人员COPD家庭氧疗业务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社区医务人员家庭氧疗专业知识及格率为73.60%。对不同岗位在各题项的合格率差异分析显示, 社区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在COPD患者家庭氧疗作用、原则、氧流量浓度及控制范围、高浓度氧气吸入对COPD患者的影响、COPD患者每日吸氧时间和判断氧疗效果指标6个题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家庭氧疗专业能力明显高于男性(OR=3.300, P=0.003), 公共卫生(OR=0.250, P=0.009)、医技人员(OR=0.103, P < 0.001)的专业知识普遍弱于临床医生, 50~59岁组(OR=0.179, P=0.005)家庭氧疗专业能力明显低于年轻组。  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COPD长期家庭氧疗专业能力存在一定短板, 特别是对部分特征医务人员, 应通过多渠道和多方式提升社区医务人员COPD长期家庭氧疗的应用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人群庞大,已成为第三大常见慢性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我国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对慢阻肺的管理却存在明显短板,如早期筛查率、诊断率低下,健康宣教不到位,慢阻肺相关诊疗设备和药物匮乏,药物使用不规范,社区医生诊疗水平欠佳。本文通过对我国慢阻肺的社区管理现状进行综述,阐明目前我国慢阻肺社区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社区全科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分级诊疗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慢阻肺患者管理模式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更优质的慢阻肺管理办法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慢阻肺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康复新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蒋巧巧  林晓嵩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37-163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在社区康复的模式。方法对辖区内建立健康档案的COPD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和康复指导,包括戒烟、呼吸操运动训练、家庭氧疗、支气管扩张药物的使用等,一年后统计康复效果。结果经康复管理,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自觉气短症状、体重指数与康复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是COPD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康复训练能增强体质,减轻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知识的现状,比较不同教育模式对基层医生掌握COPD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2007年12月采用不记名闭卷笔试的方法对北京市10个城近郊区共372名基层医生进行COPD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诊断、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COPD稳定期、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COPD非药物治疗;COPD药物治疗。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合格答卷372份,总分平均50.1分,及格率42.5%。基层医生对定义和危险因素、非药物治疗掌握较好,通过率分别为67.7%和67.5%。而对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掌握较差,药物治疗的通过率仅为19.9%。不同教育方式对基层医生掌握COPD知识影响很大。强化教育组的总成绩67分;通过率73.3%,均明显优于普通教育组和未受教育组。结论我国基层医院医生对于COPD临床知识与技能十分欠缺,迫切需要加强COPD知识教育。强化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基层医师的COPD知识水平,应加以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作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之一,而基层社区对慢阻肺的防治尤为重要。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能力及现况,可以更好地为开展基层社区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开展基层社区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09-28至10-04对北京市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一线工作的在职全科医生进行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同论证后应用问卷星技术平台形成最终稿在微信工作群发布,问卷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基本信息、全科医生更新学习专业知识方式、全科医生所在社区开展患者宣教方式、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60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专业知识获得方式、所在社区开展患者宣教方式、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情况,通过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1 22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22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总平均分为(45.5±18.5)分,不及格的医生987名,及格医生239名(及格率19.5%)。其中女性医生及格率高于男性不同学历医生及格率(P<0.0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医生及格率高于本科生、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医生,本科生学历医生及格率高于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医生(P<0.05)。不同职称等级医生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医生及格率高于初级职称医生(P<0.05)。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和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不通过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和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的全科医生(P<0.05)。开展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未开展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P<0.05);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及健康咨询对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未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健康咨询对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P<0.05)。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职称是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对慢阻肺认知不足,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培训及考核;应重点加强社区男性、低学历及低职称的全科医生在慢阻肺知识方面的培训;获取慢阻肺专业知识的方式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及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更为有效;通过发放慢阻肺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及健康咨询来进行患者教育,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慢阻肺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7.
蒋丽  吴小玲  叶艳萍  李艳丽  肖旭珏 《西部医学》2010,22(12):2368-2370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4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层次的社区护士对COPD相关知识普遍缺乏,曾经参加过与未参加COPD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对COPD相关知识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缺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社区护士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行业的政策支持下,健康管理产业成为各类机构竞逐的重点。面对慢性病患者逐年递增、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慢性病服务需求较大的慢性病高负担期,我国已经开始资源下沉,推进慢性病关卡前移,城市社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实施健康管理的中坚力量。本文介绍了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的相关理论,在广州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通过人才培训、技术支持、慢性病科普、品牌效应和双向转诊5个方面,归纳了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建设规范化的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社区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区社区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基本知识、规范治疗及继续教育情况,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COPD患者教育和管理情况。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区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79名内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别有23%和47%的受调查者将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或)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概念混淆。34%的受调查者采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80%的受调查者曾阅读《指南》,66%的受调查者在调查前1年没参加过一次COPD讲座和会议。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COPD患者的管理资料,其中2家有健康教育,2家配备肺功能仪。结论社区医生需要更多的学习机会加强继续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更加重视COPD,包括配备肺功能仪及加强COPD患者的管理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