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一医院10年间共收治108例胸11至腰2段脊柱不稳定性骨折病人,其中男性76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33岁(14~68岁)。损伤原因计车祸50例,高处坠落42例,直接暴力损伤11例,其它5例。平均随访时间4年(1~10年)。早期临床和出院时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分级,骨折按Holdsworth分型。用Cobb法测量早期、术后以及长期随访时的脊柱后凸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03例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Lauge-Hansen分型和X线、CT检查明确骨折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复位内固定方法。术后摄X线片复查评估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应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2年。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踝穴形态恢复正常。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复位丢失、下胫腓联合处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55~97(87. 5±5. 3)分,其中优41例,良55例,可7例,优良率为93. 2%。结论根据术前评估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及精准的骨折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可提高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治疗高原地区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高原地区60例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取石膏或外固定架外固定、钢板螺钉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等治疗。结果 随访54例,时间9—30个月,平均17.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1个月。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54例中49例患肢功能恢复良好,5例出现膝关节僵硬。结论 高原地区胫腓骨骨折愈合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对于开放性骨折,进行一期清创及内固定的时限可较平原地区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evine和Edwards的X线分型标准,Ⅱ型骨折9例,ⅡA型骨折12例,Ⅲ型骨折7例。男22例,女6例;年龄17~62岁,平均3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6d,平均4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3例,头部重物砸伤6例,坠落伤、头面部撞击地面5例,颈椎过伸伤2例,其他原因2例。12例合并神经症状。20例采用了前路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8例行后路融合固定术,评价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一旦复位固定,神经功能恢复良好。20例前路内固定和4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者,术后颈椎活动度无明显改变;4例后路复位、植骨加钢丝固定者,术后颈椎旋转活动度减少50%~70%。结论:颈椎前路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即时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且不影响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的临床表现,对29例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应用重建钢板或与拉力螺钉合用固定肩胛骨骨折,克氏针或重建钢板固定锁骨或肩峰骨折.结果29例随访7~63个月,平均19.4个月,肩胛骨或锁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根据美国肩肘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SES),非手术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5~100分,平均为81.5分;手术组为61~100分,平均为89.1分.结论根据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中的关节盂骨折块的稳定程度,可将其分为关节盂骨折块绝对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两类.第一类应尽早手术治疗,第二类如果关节盂移位不超过10 mm、成角不超过40°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性骶骨骨折的主要问题是脊柱和骨盆环之间连续性的中断,这种不稳定很难用骨盆环前部的外固定来处理,且以往内固定也不可靠,病人不能即刻负重。现介绍一种应用Cotrel-Dubousset(CD)器械稳定地连接脊柱和髂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总结19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经验,并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8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坚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烁,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自 1998年 2月以来 ,我院在应用梅花针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抗旋转、防短缩的带锁梅花针 ,对 32例胫骨不稳定性骨折进行治疗 ,平均经 13个月随访 ,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 1 1 防旋转带锁梅花针的结构特点 设计此针系在普通梅花针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在选用合适的梅花针远近端拨出孔或其近 2cm处垂直于梅花针各钻 1~ 2个直径为 3 5mm左右圆孔 ,并在一端 6~ 8cm处折弯 15°左右。它由①主针和②锁钉 (螺钉 )两部分组合而成。主针为一普通梅花针 ,且近端折弯约 15°左右 ,以适应胫骨近端的解剖学特性 ,主针的远近端各有 1~ 2个钉孔 …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在国内已广泛开展。我院先后使用过Disk、CD、Steffee及Rf系统,自1997年8月~2001年2月应用AF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合并或不合并神经系统损伤108例,取得满意效果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改良梅花针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 plate, LCP)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取掌侧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果本组48例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3个月)。按Dienest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实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后骨折固定稳定,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避免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发生不愈合。我们采用特殊体位下的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克氏针内固定技术治疗了9例患者,结果所有病例的骨折均愈合,没有并发症发生。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合理,是值得推荐治疗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9年 8月~ 1 999年 1 0月 ,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2 3例锁骨外侧端骨折 ,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院从 1 989年 8月~ 1 999年1 0月共有 68例锁骨外侧端骨折 ,占同期锁骨骨折的 1 2 .5%。其中 2 3例锁骨外侧端骨折作手术治疗 ,其中 ,男性 1 6例 ,女性 7例 ;年龄 1 7~ 76岁 ,平均43岁 ;右侧 1 3例 ,左侧 1 0例 ;有 3例合并喙突骨折。平均于伤后 2 h~ 6d入院。按 Neer锁骨外侧端骨折分型[1] ,2 0例为 Neer 型 ,3例为 Neer 型。二、治疗方法  2 3例全部作切开复位 ,同时用克氏针穿越肩峰经骨折线固定。 6例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提出存在问题并展望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就寰椎骨折稳定性评价及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器械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目前,临床上认为除横韧带完整的寰椎前弓单处骨折或单纯后弓骨折外的所有寰椎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从传统非手术治疗、融合术,逐渐发展至单节段固定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融合术牺牲了上颈椎活动度,而单节段固定不仅能复位固定骨折,同时保留了上颈椎运动功能。单节段固定手术入路分为后路及经口入路,术中采用的内固定器械也在不断改良,主要包括钉棒系统、钉板系统以及钢板系统等。结论对于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单节段固定较非手术及传统融合术更具优势,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其中,经口入路单节段固定复位寰椎前弓骨折更直接,但存在感染风险;后路单节段固定对寰椎前弓骨折的复位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探究更加有效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大部分可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治疗。但其不稳定性骨折是治疗上的一个难题.采取保守治疗常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和外观畸形。本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加或不加植骨解剖形钢板(T型或斜T型)内固定治疗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78例不稳定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和"C"型臂X线机或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及TSRH系统固定.按照AO分型:B2型3例,B3型4例,C1型12例,C2型34例,C3型25例.患者入院后均在抗休克、输血等治疗的同时急诊用骨盆外固定架暂时固定复位,以稳定病情、减少出血.伤后7~10 d手术,20例前路手术后1周行后路手术,58例为一期前后路同时手术内固定.后路经皮"C"型臂X线机引导下骶髂复合体空心螺钉固定10例,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20例,切开复位TSRH系统固定48例.手术时间2~5 h,平均3 h.结果 术后浅表感染5例,经换药愈合;深部感染2例,经清创引流愈合.3例术中损伤膀胱行及时修补,2例术后发现膀胱损伤行膀胱造瘘后愈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经溶栓等保守治疗治愈.术前合并骶丛损伤的患者术后3~6个月功能大部分恢复.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长度差异在10 mm内72例,10~20 mm 6例.复位根据Tornetta和Matta评定标准,优5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94.9%.术后功能按照Majeed评分系统,优45例,良20例,可13例,优良率83.3%.结论 对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前后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好、并发症少,可使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汪卫忠  张海明  韩雷 《中国骨伤》2012,25(8):687-689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1~55岁,平均38.7岁;伤后至就诊时间1h~10d,平均3d。肩胛体骨折3例,肩胛颈及肩胛体骨折4例,肩胛颈及肩峰端骨折4例,关节盂及喙突部骨折2例,肩胛冈及喙突部骨折1例。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采用Hardegg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1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36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8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根据Hardegg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9例,良3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可重建肩关节稳定,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为避免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发生不愈合,我们采用特殊体全下的闭复位和经皮穿针克氏针内固定技术的治疗9例患者,结果所有病例的骨折均愈合,没有并发症发生。认为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合理,是值得推荐治疗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Ⅱ型(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3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应用GSS—II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并对疗效进行总结。[结果]31例获得6~32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无伤椎高度丢失。[结论]GSS-Ⅱ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短节段固定、三维稳定性、恢复并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的优点。适合于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相似文献   

20.
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外科的技术进步使得脊柱骨折治疗出现了理念上和方法上的变化。椎弓根螺钉等各种内固定的使用、上颈椎等复杂部位内固定的实现、固定的微创化、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发展使固定实现了准确化。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进步使得大量的脊柱骨折从保守治疗转为积极的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但新技术的使用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危害,在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如何规范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也是我们应该认真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