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热证造模的内分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温热药喂饲动物能较好地模拟临床热证,内分泌改变是其主要病理之一。由于阴阳之对立统一关系,临床热证患者随病程延长可能会出现证候表现的变化甚至证型改变。因此,本实验观察了长期热证造模大鼠的内分泌改变特点。  相似文献   

2.
“证”的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属于阶段性诊断 ,是具有动态意义的概念。近年来 ,随着中医微观辨证学的发展 ,人们开始从分子、细胞乃至基因水平来深入研究“证”的本质 ,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问题。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现代中医动物实验的代表 ,它在受试动物身上体现了中医理论和证候特点。目前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阴阳、寒热、肾虚、血瘀、脾虚、肝郁等多方面 ,几乎覆盖了所有辨证领域。而热证造模是属于其中开展较早 ,研究也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中医实热证、虚热证实验研究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中医实热证、虚热证从动物模型、实验进展、结论和展望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实热证,虚热证大鼠血清T3,T4,rT3,TSH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群  刘亚梅 《国医论坛》2000,15(1):44-45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2例实热证、虚热证造模组及治疗组大鼠T3、T4、rT3和TSH水平,与11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虚热造模组T3、T4水平显著升高(较对照组分别高40.9%、77%),虚热治疗组T3未见下降;虚热造模组rT3水平呈下降趋势,治疗组未见回升;虚热造模组与治疗组、实热造模组与治疗组rT3有显著性差异;TS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提示血清T3、T4、rT3、TSH可作为中医热证虚、实辨证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大鼠虚、实热证模型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在电镜下观察了实热证、虚热证模型动物,及其分别用清热泻火、养阴清热方剂治疗后的甲状腺超微结构变化,并与正常动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虚热证与实热证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呈增生性改变,反映甲状腺滤泡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活跃,而且虚热组的这种改变比实热组更明显。治疗后虚热组和实热组模型动物的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6.
热证可灸论     
热证可灸,从祖国医学的理论来看,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似乎是矛盾的,不可理解的。在此,笔者就学习的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道参考。灸法的最早出现当导源于《阴阳十一脉炎经》与《足臂十一脉灸经》,而对灸法较为重视者当推葛洪、鲍姑、陈延之等人。随着历史的发展,灸法源又出现了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两大派别。热证可灸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记载,早在金元时期,就有不少医家对热证用灸作了论述。刘完素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明确主张热证用灸。如:“疮疡已觉微漫肿硬,皮血不变色,脉沉不痛者当外灸之,引邪气出  相似文献   

7.
孙彪 《西部中医药》1993,6(5):31-33
热证禁灸之说的产生,源于对《伤寒论》的理解,其理论依据缺乏临床凭证。通过临床观察,艾灸治病,不论虚实寒热,用之得当均有较好的疗效。灸法完全可以用于热证的治疗,因为实热证用灸,可以以热引热,使热外出.乃“火郁发之”之意;虚热证用灸,是因为灸能补阳,“阳生阴长”之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实热证”、“虚热证”造模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与机体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本实验运用放射免疫测定和电镜技术研究了实热证、虚热证模型大鼠血清中甲状腺的激素(T3、T4、r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的变化,并在电镜下观察了甲状腺的超微结构。结果:虚热证造模大鼠血清中T3、T4水平显著升高,rT3水平呈下降趋势,TSH水平无明显变化;实热证造模大鼠血清中T3、T4、rT3和TSH浓度均无明显变化。在电镜下,虚热证造模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比实热证显著,与血清中激素浓度变化意义基本相同。结论:热证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该组织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药疹是由口服、注射、吸入、使用栓剂或皮肤粘膜直接用药而致的皮肤粘膜急性炎症反应为主的急性皮肤病。近年来 ,我们应用中医药对较为常见的麻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固定红斑样、湿疹皮炎样及多形红斑样药疹进行辨证施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 86例 ,其中男 37例 ,女 4 9例 ;年龄 16~ 2 0岁 5例 ,2 1~ 30岁 18例 ,31~ 4 0岁 8例 ,4 1~ 5 0岁 32例 ,5 1~ 6 0岁 18例 ,6 1~ 70岁 5例 ;病程最短 5小时 ,最长 7天。风热证 4 3例 ,湿热证 2 5例 ,血热证 18例。2 治疗方法2 1 风热证 皮损主要为红斑…  相似文献   

11.
“千寒易解,一热难除”这句源于民间的俗语。却亦道出了传统医学深刻之理。难怪乎,确有不少患者家长认为,小儿易着凉,总以保暖为好,却不知,过份保暖,乱增衣裤,也会致小儿发病,更何况小儿发烧感冒时,衣着过多使出汗而汗湿不得透,热气不得泄,徒伤其表。因汗受湿于衣为湿邪,湿与外邪相合,复伤其表,使病碾转不愈,这样的例子临床碰到太多了,有鉴于患者的护理和医者治疗两方面的益处,还是写出来为好。  相似文献   

12.
灸法治疗热证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治疗热证临床体会鄂州市第一医院(436000)邵中兴灸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传统观点认为,灸法只能用于寒证以及一切阳虚久病之证。目前,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明,灸法不仅能治疗寒证(实寒证和虚寒证),而且能治疗许多热证(实热证和虚...  相似文献   

13.
灸法是中医治疗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疗法。目前临床治疗中,灸法主要用于虚证、寒证、阴证。热证可灸与否,则是针灸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议。解决这一争议,有利于明确灸法适应证,提升灸法发展空间,丰富临床治疗手段。通过整理热证禁灸学说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及其学说产生背景,分析学说形成原因,发现热证禁灸学说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另通过研究灸法作用机理与灸法治疗热证的主要机制,表明在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对热证进行适当的灸法治疗。通过对热证禁灸学说与热证可灸学说的探讨,不难发现:医学研究中应辨证认识问题,客观评价学说,把握学说本质,为医学发展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灸法治疗热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蕙  王凤玲 《中国针灸》1993,13(4):46-50
  相似文献   

15.
艾灸疗法治疗热证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认为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为引热外出、引热下行、祛痰攻火、益气养阴清热。并介绍艾灸治疗乳痈、失眠、痄腮、潮热等热证病例四则。  相似文献   

16.
周婷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482-482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方治疗由于各种原因71起的发热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古代热证用灸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古代热证用灸规律初探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450003)王金良随着近年来对灸法研究的逐步深入,灸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各科。就目前来看,灸法适用于虚寒诸证,现已定论。但对下热证,从古至今,认识不一。有的医学家认为热证包可用灸,有的人为热证禁灸,所以在...  相似文献   

18.
《内经》热病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杜金双  邵江秀 《河北中医》2007,29(7):606-606
中医学治疗热证有不同方法,因热有虚实、部位、程度、层次的不同,体现中医治疗思想的简约与灵动。现将中医治疗热证5法介绍如下。1扬汤止沸法为使锅中沸水尽快平静下来,且不至于使之熬干,于是不断地向锅中添冷水,此法为扬汤止沸法。在阴虚不能制阳之虚热时,单纯苦寒直折清热,不但阴虚得不到改善,更致阳气亦虚,虽可使阴阳相对平衡,但却是阴阳俱虚,若能“骤补真阴”,以“承制相火”,即“扬汤止沸”,则不失为佳法。因为真阴充裕,龙雷之火自能潜藏,治以滋阴为主,辅以泻火,不仅阴虚得补,且可减少寒凉对阳气的损伤,从而使阴阳在较高水平达到平衡。如六味地黄丸之证,治宜重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滋补肾、脾、肝之阴,少佐泽泻、牡丹皮以泻相火,此乃“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代表方剂。若阴虚火旺较甚,则滋阴和清热的力度可加强,如大补阴丸之证,治宜重用熟地黄、龟版、猪脊髓以滋阴填精,再加清热泻火力度较强的知母、黄柏,则亢旺之虚热迅速平复。2釜底抽薪法锅下柴多火旺,锅中的开水喧嚣沸腾,随时都有熬干的可能,此时当迅速抽去柴薪使火减热退,此法为釜底抽薪。如实热在下的阳明腑实证,肠道热结是热源,“清”是无法祛热的,峻“下”才能速祛热源。如大承气汤证,阳热炽盛燔...  相似文献   

20.
发热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既是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的结果 ,又是疾病发展转化的重要指征。中医认为 ,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热发热两大类 :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般与恶寒并存的一种发热 ,而内伤发热则是不因感受外邪所引起的发热 ,大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 ,但有少数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测体温并不升高 ,也属内伤发热。不论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 ,在某种情况下及时除热是治疗的关键 ,也是防止疾病传变的重要措施。因此 ,清热退烧是中医非常重视的治法。笔者现就中医除热诸法略陈管见。1 辛温清热法即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