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DNF家族成员是TGF-β生长因子超家族的一个亚家族,在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分化,再生,抽突生长,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都有重要作用。神经细胞中存在GDNF的RFT依赖性和非RET依赖性两条信号转导途径。本文就GDN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2.
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分化、神经再生、突触形成与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神经科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胶质细胞源怀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hnederir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家族配体包括GDNF,neurturin(NRTN),persephin(PSPN)和ARTNemin(ARTN),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的相关性。GDNF家族受体由两类亚基组成,即GDNF受体Alpha亚基(GFRαs)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T亚基。GFRαs亚基又包括各亚型,即GFRα1~4。GDNF家族各营养因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到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脑干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Re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armarou's大鼠落体打击损伤模型,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1h组、2h组、4h组、8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和5d组,每组5只。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干GDNF、GFRα-1、Ret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脑干中可见到GDNF及其受体低水平表达,损伤后2h脑干GDNF的表达达到高峰,损伤后72h降至正常水平;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损伤后4h达到高峰,于伤后48h降至正常。结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干GDNF及其受体在早期即明显表达,两者在脑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癫痫形成和发展与神经损害密切相关。癫痫发作的启动因子是神经损伤,而癫痫发作又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导致恶性循环。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1ialCeHline-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GDNF)具有促进受损神经元存活、调节突触可塑性、刺激轴突生长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虽然癫痫损伤本身可启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保护机制而促进内源性GD-NF的释放,但是GDNF的释放可能存在持续时间短及分泌量不足的情况,因此,提高内源性GDNF的表达和分泌,都将成为治疗各种癫痫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9例治疗前的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以及3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BDNF和GDNF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BDNF和GDN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与HAMD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下,这种变化是否为抑郁发作的生物学指标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Lin等在1993年首先发现,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对多巴神经元有明显的营养与促存活作用。神经损伤后其靶器官及损伤区域GDNF表达增加,提示损伤神经元对GDNF的需求增加。大量研究工作表明:损伤的中枢神经元具有可塑性,也能再生且在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下再生速度及质量均有显著增强。GDN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NTFs)之一,对神经元细胞的支持及存活作用已成为中枢神经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近年来才被发现而且在实验研究中被证明有确定生物学活性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已经成为众多学的研究热点。结构特点显示GDNF为TGF-β家族中的一个新的亚家族,但其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损伤修复方面有其他神经营养因子不能比拟的强效作用。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对特异性营养作用已为众多学所认可,且在美国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有关GDNF的许多研究正在进行,虽然目前大多限于基础研究,但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可以预见GDNF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背景: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内皮素B受体基因的缺失将导致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神经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从解剖和功能上修复神经系统,还可以作为基因转染的载体.目的:拟将携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内皮素B受体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至小鼠神经干细胞,并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设计:细胞-基因学观察.材料:新生昆明小鼠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jetPEI转染试剂为PolyPlus公司产品;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内皮素B受体基因共表达腺病毒由本室孙念峰博士和张景辉博士构建并惠赠.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新生小鼠脑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取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内皮素B受体基因共表达腺病毒,溶解于NaCI中制备JetPEI/DNA复合体.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调整次代神经干细胞密度为5×10~8L~(-1),向24孔板中每孔加入400 μL细胞悬液、100 μL、JetPEI/DNA复合体,置37℃、体积分数为5%的CO_2培养箱中,分别于转染24,48,72 h后收集神经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RT-PCR检测目的基因在神经干细胞内的表达.结果:转染24 h后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24,48,72 h后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5.36%,24.67%,25.73%.各转染时间点神经干细胞均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内皮素B受体基因,转染24 h条带亮度较低,72 h时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最高.结论:运用jetPEI试剂成功将目的基因转染至小鼠神经干细胞内,且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内皮素B受体基因在靶细胞中得到有效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新生大鼠窒息后纹状体中促凋亡基因Par4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侧脑室给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0.1、1.0、5.0μg/μl)。Westernblot测定Pa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新生大鼠窒息后纹状体中Par4蛋白表达上调、(P<0.01)。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缺氧缺血诱导的Par4蛋白表达上调(P<0.01)。给予200μmol L的P42/P44MAPK活性阻断剂PD98059预处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Par4表达的抑制作用由43%下调至22%(P<0.01)。结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抑制新生大鼠窒息后纹状体中促凋亡基因Par4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P42/P44MAPK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潘勇  周跃 《中国临床康复》2003,7(6):924-925,T003
目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ntrophic factor,GDNF)在神经系统内较多的区域均有分布,并且发挥营养、促进再生等生物学作用。最近的研究证明它在调节靶细胞功能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功能.通过研究GDNF及其受体GDNFR-α和Ret在背根节内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对中小型神经元痛温觉调控作用。方法:背根节冰凉切片,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测GDNF及其受体GDNFR-α和Ret在背根节的分布。结果:GDNF及其受体GDNFR-α和Ret在背根节均有分布,而且主要分布于中小型神经元。结论:GDNF对背根节内的中小型神经元有特异性的作用,可能参与了痛觉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Ret)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Marmarou's大鼠落体打击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损伤后1h组、2h组、4h组、8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和5d组。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GDNF、GFRα-1、Ret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海马中可见到GDNF及其受体低水平表达,损伤后2h海马GDNF的表达达到高峰,损伤后72h降至正常水平;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损伤后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GDNF及其受体在早期即明显表达,两者在脑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共同参与创伤性脑创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近年来才被发现而且在实验研究中被证明有确定生物学活性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结构特点显示GDNF为TGF-β家族中的一个新的亚家族,但其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损伤修复方面有其他神经营养因子不能比拟的强效作用。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对特异性营养作用已为众多学者所认可,且在美国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有关GDNF的许多研究正在进行,虽然目前大多限于基础研究,但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可以预见GDNF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背景: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同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两者在哺乳动物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及细胞周期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1体外诱导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并与单一因子诱导培养液比较。设计: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中心实验室。材料:选用10只清洁级孕16d的SD大鼠,由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主要试剂及材料:DMEM/F12,B27(GIBCO);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E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PeproTech);胎牛血清(Hyclone);神经巢蛋白(nestin)多抗(武汉博士德);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多抗,神经丝蛋白(NF-200)单抗(Sigma)。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胚胎,进行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实验分①基础培养基组:含青霉素、链霉素、两性霉素B及体积分数为0.02 B27添加液的DMEM/F12。原代培养1周后,获取体外稳定增殖的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克隆。②对照组: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④转化生长因子β1组。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换用诱导培养基,即分别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2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①光镜观察在不同因子诱导情况下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标记检测神经元与星状胶质细胞的表达。③通过荧光激发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对分化细胞计数,检测不同诱导环境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星状胶质细胞的阳性百分率。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细胞分化的形态学特点。②各组神经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③各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星状胶质细胞的阳性百分率。结果:①细胞分化形态:分化早期可见神经球贴壁,大量细胞向四周爬出,1周后迁徙的大部分细胞完全贴壁,完成分化过程。在细胞密度较低区域可辨认出神经元样细胞、星状胶质样细胞、寡突胶质样细胞。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存在大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阳性的星状胶质细胞;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分化的神经元细胞数量较多,神经丝蛋白染色阳性。③神经元及星状胶质细胞的阳性百分比:诱导1周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神经元阳性百分比高于血清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组(χ2=24.15,19.56,25.32,P<0.05~0.01),星状胶质细胞阳性百分比低于血清对照组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组(χ2=24.45,23.79,P<0.01)。结论:体外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联合诱导有利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说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etor,GDNF)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克隆胚胎鼠的GDNF基因,构建pCDNA3-GDNF-GFP质粒,注射于大鼠脑出血部位。选用成年SD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共分9组,每组20只,假手术Ⅰ组,脑出血Ⅰ组,干预Ⅰ组观察大鼠行为学、脑组织含水量、Na^+,K^+离子浓度的变化;假手术Ⅱ组,脑出血Ⅱ组,干预Ⅱ组观察血脑屏障的改变;假手术Ⅲ组,脑出血Ⅲ组。干预Ⅲ组观察组织形态学和GDN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出血组和干预组相比,神经缺损评分在出血后24h为8.53&;#177;1.44和8.34&;#177;1.28(P&;gt;0.05),72h,7d,14d为7.58&;#177;1.08,5.46&;#177;0.74,3.06&;#177;0.43和4.21&;#177;0.76,3.25&;#177;0.52,1.92&;#177;0.26(P&;lt;0.01)。72h,7d时脑组织含水量为(84.26&;#177;0.64)%,(80.38&;#177;0.86)%和(78.26&;#177;0.42)%,(77.51&;#177;0.33)%(P&;lt;0.01)。72h,7d时Na^+,K^+离子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干预组坏死体积较出血组减小,GDNF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P&;lt;0.01)。结论:GDNF能改善出血大鼠行为学,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组织抗损伤能力,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证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方法:切断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借助单盲端硅胶管系统在损伤神经局部给予GDNF,术后不同时间分别取L5脊髓切片,利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后第4,9,16及21d,对照组和GDNF组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21.53&;#177;1.54和23.67&;#177;1.08(P&;lt;0.05),19.82&;#177;1.35和22.87&;#177;1.04(P&;lt;0.01).22.55&;#177;1.20和25.25&;#177;1.13(P&;lt;0.01),25.52&;#177;1.43和28.92&;#177;1.37(P&;lt;0.01):对照组和GDNF组ACP活性(平均灰度)分别为37.49&;#177;1.39和35.40&;#177;1.18(P&;lt;0.05),40.94&;#177;1.38和38.43&;#177;1.31(P&;lt;0.05),22.55&;#177;1.20和25.25&;#177;1.13(P&;lt;0.05).37.15&;#177;1.52和34.68&;#177;1.43(P&;lt;0.05)结论:GDNF对损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时幼鼠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芥因子(G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只睡眠剥夺幼鼠和15只正常对照幼鼠脑内G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睡眠剥夺组幼鼠脑内GDN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3.33%,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6.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GDNF蛋白在睡眠剥夺幼鼠的中脑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脑皮质和海马(P<0.01).结论:GDNF蛋白在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幼鼠脑内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它可能与睡眠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由胶质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同源二聚体蛋白质,在神经系统等部位分布,其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细胞的发育、生长、损伤及修复过程均具有其他神经因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的迅猛发展,早产儿生存率得以提高,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是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主要神经病理形式,成为当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就GDNF来源、结构、功能及其在PVL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郭瑾  徐群渊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26-128
目的:考察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中的分子机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3-01/2005-10期间与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信号通路在神经元发育中的功能有关的文章,检索词“glia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分别和“neural survival,neural differentiation,neural migration,cell programmed death(apoptosis),RET,NCAM,mechanism”组合检索,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7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以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信号通路在神经元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为主要内容的文献350多篇。其中研究内容与神经元存活,分化,迁移密切相关,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 资料提炼:最终选定105篇相关的文献,其中72篇检索到全文.而将其中观点相似的进行比较,以19篇近期发表的,叙述详尽的入选以进行综述。 资料综合: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有GFRα和RET两类亚基,通过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FRα1信号传导通路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分化及正确迁移,除RET外神经系统内还存在新型的跨膜受体及复杂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结论: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各种原因造成损伤后的神经细胞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在正常的神经元发育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神经系统发育中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存在多种相互关联的信号传导通路.能够促进发育中神经元的存活、分化及正确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观察GDNF基因在雪旺氏细胞内的表达效果,以及对雪旺氏细胞的营养作用。方法将雪旺氏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载体组、空载体组,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GDNF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用细胞增殖实验(MTT)、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观察在24h、48h、72h各组转染后对细胞的营养作用。结果在载体组细胞的生长状况较其他两组增殖良好。免疫组化可见GDNF在载体组细胞内呈现高表达。流式细胞仪观察基因转染后对雪旺氏细胞有明显的营养作用。结论GDNF基因转染雪旺氏细胞后,在细胞内呈现高表达,并对细胞有明显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20.
1817年一位叫做Pa rkinson的英国内科医生发现了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此后大家以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名字命名这种疾病Pa rk in son d isea se,PD。PD是一种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功能受损所致DA与乙酰胆碱平衡失调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涉及中脑黑质DA能神经元缺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