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穆斌  李艳丽  王杰  胡金雅  孙志华 《安徽医药》2022,26(9):1827-1830
目的 探讨τ蛋白、β淀粉样蛋白(β-AP)、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7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的老年AD病人100例(AD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7例痴呆,53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病人;同时选取该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τ蛋白、β-AP、VILIP-1水平并比较,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τ蛋白、β-AP、VILIP-1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关系。结果 AD组血清τ蛋白、β-AP、VILIP-1分别为(24.40±5.55)pg/L、(210.22±44.43)ng/L和(8.11±1.82)ng/L,高于对照组(19.01±5.03)pg/L、(130.32±32.15)ng/L和(3.02±0.95)ng/L(P<0.05);AD病人中有47例为AD痴呆;AD痴呆病人MMSE评分低于MCI病人(P<0.05);AD痴呆病人血清τ蛋白、β-AP、VILIP-1分别为(27.82±3.82)pg/L、(240.38±37.32)ng/L和(10.01±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在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的细胞Tau蛋白磷酸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LiCl(1、5、10、20mmol.L-1)单独作用24h,对SH-SY5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20μmol.L-1的凝聚态Aβ25-35作用于SH-SY5Y细胞不同时间点,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Tau蛋白磷酸化位点(Ser199、Ser396及Tau1)水平的变化;LiCl(20mmol.L-1)预处理细胞1h后,观察Aβ的作用有无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不同浓度的LiCl作用24h后,MTT法示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20μmol.L-1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点后,Tau蛋白在Ser396、Ser19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3h逐渐增加,6h达到最高峰,12h后又逐渐下降,在这3个时间点的增加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非磷酸化Tau1没有影响(P>0.05);LiCl预处理可抑制Aβ25-35的作用(P<0.05),并可诱导失活形式的GSK-3β在Ser9位点的磷酸化(p-GSK-3βSer9)表达增高。结论GSK-3β参与了Aβ25-35诱导细胞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LiCl可通过诱导失活形式的p-GSK-3βSer9表达增高而抑制GSK-3β的活性,进而抑制Aβ诱导的细胞Tau蛋白磷酸化。该实验为研究AD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硫哒嗪损伤大鼠学习记忆是否伴随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水平的升高,探讨甲硫哒嗪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硫哒嗪组,连续2wk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治疗剂量的甲硫哒嗪(10mg·kg-1)。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脑组织Aβ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表达,用RT-PCR方法测定脑中3种APP、α及β-分泌酶mRNA表达。结果甲硫哒嗪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组织Aβ含量升高(P<0.05),是对照组的1.3倍;脑皮质和海马区APP蛋白表达增高(P<0.05);除APP695、α-分泌酶mRNA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脑组织APP751和APP770 mRNA表达升高(P<0.05),相对表达量之和是对照组的2.5倍;β-分泌酶mRNA表达升高(P<0.05),是对照组的2.6倍。结论脑内Aβ水平的增加,可能是甲硫哒嗪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脑梗死患发病后3~5d、10~14d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Aβ、IL-1β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发病后3~5d血清Aβ、IL-1β水平明显高于10~14d,后明显高于对照;脑梗死组发病后3~5d血清Aβ与IL-1β水平呈正相关,两均与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Aβ、IL-1β参与脑梗死发生、发展,干扰两产生和作用途径可减轻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海马区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的神经毒性,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探讨Aβ毒性机制。方法选取雌性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止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AD组,每组8只。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及B ielschowsk i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法观察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AD组大鼠水迷富测试结果明显减退(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纤维形态紊乱,tau蛋白磷酸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大鼠海马内注射凝集态Aβ可产生神经毒性作用,能较好地模拟AD行为和病理表现,其神经毒性可能是通过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观察组)、31例其它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及28例健康人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含量.结果:血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β淀粉样蛋白1-42(rh Aβ1-42)在5 L摇瓶中的高密度发酵实验,以及小量纯化工艺的方法。方法分别从甲醇浓度、p H、诱导时间等方面对毕赤酵母重组菌株产生rh Aβ1-42的发酵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硫酸铵沉淀目的蛋白、透析、脱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对rh Aβ1-42小量精确的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确定rh Aβ1-42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的最佳条件为:在p H 6.0的条件下,以0.5%甲醇诱导72 h,经过硫酸铵沉淀目的蛋白、透析、脱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rh Aβ1-42纯度可达94%以上。结论确定了rh Aβ1-42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小量纯化rh Aβ1-42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及清除异常会影响其脑内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位于脑实质及血脑屏障上的转运体在Aβ的产生及清除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影响转运体在脑内的表达及活性可能改变Aβ在脑内累积量的变化,进而影响阿尔采末病的病理学过程。本文从ATP结合盒转运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在脑内的分布及对Aβ的产生和清除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睾丸切除术对血清 β 淀粉样蛋白 (Aβ)的影响。 方法 选择 45只 3年老龄健康雄性兔 ,实验组 3 0只切除双侧睾丸 ,对照组 15只行开腹、关腹术。分时间段对实验组、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 ,用放射免疫方法监测Aβ水平的变化。 结果 术前Aβ为 (2 2 5± 1 2 )ng/ml,实验组术后Aβ上升明显 ,术后 5周达最高峰(76 1± 2 8)ng/ml,以后逐渐下降 ,术后半年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 (5 0 2± 2 7)ng/ml;对照组假手术对Aβ几乎无影响。结论 雄激素对Aβ生成或降解有影响 ,可能是通过向雌激素转化减少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 ( β -APP)、生长抑素 (SS)在铝盐所致大鼠行为学改变机制中的作用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β -APP、SS在大鼠脑内海马区的表达 ,并采用HE染色法分组观察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形态结构。结果 ,模型组大鼠学习成绩为 ( 67.9± 7.2 )次 ,显著低于制模前 ( 2 1 .90± 3.70 )次和两对照组 ( 2 2 .9± 4 .7)与 ( 2 5.8± 5.6)次 ( P <0 .0 1 ) ;记忆成绩为 ( 0 .53± 0 .0 9)次 ,亦显著低于制模前 ( 0 .82± 0 .0 9)次和两对照组 ( 0 .84± 0 .0 8)与 ( 0 .81± 0 .1 2 )次 (P <0 .0 1 )。模型组海马区 β -APP表达呈中度阳性 2只 ,强阳性 8只 ,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 P <0 .0 1 ) ,SS免疫反应性神经元数为 ( 9.3± 1 .9)个 ,比对照组 ( 2 2 .9± 2 .8)个和 ( 2 1 .3± 2 .2 )个显著减少 (P <0 .0 1 ) ,且 β -APP阳性程度与SS等级呈负相关 (r =-0 .70 59,P <0 .0 5)。提示铝盐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模型脑内 β-APP表达增强、而SS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慢性神经炎症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其特征在于,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趋化因子CCL11已被证明是衰老过程中认知衰退的致病因素,但它是否参与AD的发病却很少被我们所知。在本研究中,我们拟在小鼠模型中回答CCL11及其受体CCR3是否参与AD发病过程的问题。方法我们采用了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和体视学细胞计数等方法来回答上述问题。结果 CCL11特异性受体CCR3的缺失使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tau蛋白磷酸化,Aβ沉积以及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显著降低。结论 CCL11的增加可能是AD的危险因素,并且拮抗CCR3可能给AD带来治疗益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注射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和thiorphan对恒河猴脑内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恒河猴随机分为模型组(n=3)和正常对照组(n=1),模型组开颅后于大脑皮质和基底神经节先注射thiorphan以消耗已存在的脑啡肽酶,然后缓慢注射纤丝状Aβ1-42,再植入含有thiorphan的微渗透泵到基底神经节,持续28d;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至50d时处死恒河猴,开颅取大脑,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质等部位Aβ1-42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恒河猴海马、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质Aβ1-42免疫反应阳性,30个高倍视野(×400)的积分吸光度(IA)分别为0.22±0.06,0.20±0.04和0.19±0.07。模型组3只恒河猴海马、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质Aβ1-42免疫反应均明显增强,海马IA分别为0.57±0.05,0.60±0.05和0.61±0.05;基底神经节IA分别为0.62±0.06,0.63±0.05和0.65±0.05;大脑皮质IA分别为0.67±0.06,0.68±0.05和0.65±0.07。结论颅内联合注射Aβ1-42和thiorphan可增加脑内Aβ1-4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β淀粉样蛋白(Aβ)分子量约为4kDa,是由39~4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其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的核心蛋白。脑内Aβ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protein,APP)水解产生,主要通过跨血脑屏障外向转运清除。正常生理条件下,脑内Aβ的产生和清除保持动态平衡。若失衡(清除小于产生),则导致Aβ水平异常升高,继而聚集、沉淀,形成老年斑,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如突出功能异常、神经元凋亡、记忆损害等,继而引发AD。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为600 kDa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属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家族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7%-10%,8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大约为40%[1].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7%-10%,8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大约为4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空腹血糖(FPG)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取40例AD患者和50名健康人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检验其血清Aβ1-40、Aβ1-42和FP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AD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Aβ1-40水平逐渐升高,Aβ1-42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5),FPG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A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和空腹血糖表达水平的改变,与AD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β-淀粉样蛋白(Aβ_(42))以其特有的一级结构使其易发生聚集和沉积,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病(AD)典型的及基本的病理学特征之一。这些Aβ_(42)的聚集体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很大,其中Aβ_(42)寡聚体(Aβ_(42)O)为主要神经毒形式,最终引起神经细胞凋亡。近年来,靶向Aβ_(42)O的制剂,不论是抗体制剂,还是化合物制剂,或来自天然药物组分,已有许多报道,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Aβ_(42)O的进一步沉积(被认为是Aβ_(42)O的储存库),以及Aβ_(42)O的细胞毒性。然而,不同的制剂在结合Aβ_(42)O或Aβ_(42)时结合的靶部位不同,引起的效应或细胞保护作用也是不同的。由于Aβ_(42)O存在构象多样性,这是否会导致毒性效应的差异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研究利用不同的靶向Aβ_(42)O的抗体或药物制剂,研究了它们对Aβ_(42)O的定向靶向性和相应的功效,发现这些制剂的功效与它们靶向Aβ_(42)分子的位点之间有着复杂但统一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对抗Aβ_(42)O药物的定向设计或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exendin)-4对β淀粉样蛋白(Aβ)引起的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的影响,观察exendin-4对Aβ引起的海马时钟蛋白CLOCK蛋白异常表达的影响。方法海马内注射15 nmol Aβ31-35、50 pmol Exendin-4,对照组海马内注射等体积的高压三蒸水,利用Vital View跑轮分析软件观察各实验组小鼠昼夜节律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区CLOCK蛋白在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结果 Aβ处理组小鼠出现明显昼夜节律紊乱,其自由运转周期为(23.67±0.05)h,鲁棒值为(22.5±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xendin-4预处理组小鼠昼夜节律部分恢复正常,其自由运转周期为(23.53±0.05)h,鲁棒值为(47.0±4.0)%,与Aβ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对照组CLOCK蛋白在CT8和CT20表达高,在CT2和CT14时表达低,Aβ处理组CLOCK蛋白表达缺乏节律性,Exendin-4预处理组CLOCK蛋白部分恢复节律表达。结论 Exendin-4可部分恢复Aβ31-35导致的C57BL/6小鼠的昼夜节律紊乱,并部分纠正Aβ31-35引起的海马区CLOCK蛋白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Aβ2535所致大鼠海马神经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向成年大鼠海马背侧注射凝聚态Aβ25355nmol制备AD样大鼠模型,术后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1(625、125、25μmol·kg-1)处理,14d后处死,采用镀银染色方法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显示大鼠脑内[pS396]tau、[pSpS199/202]tau、[pT231]tau的表达水平情况,以及总tau蛋白的水平(tau5);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GSK3β和磷酸化GSK3β的水平变化。结果凝聚态Aβ2535注射组神经元纤维走行紊乱,增粗、肿胀密集成宽带状,轴突深染;而人参皂苷Rg1对神经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脑内总tau的水平下降,[pS396]tau、[pSpS199/202]tau、[pT231]tau的表达明显低于Aβ2535注射组(P<001),以25μmol·kg-1保护作用最明显;GSK3β和磷酸化GSK3β的水平亦明显低于Aβ2535注射组,与正常和假注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25μmol·kg-1作用最明显。结论人参皂苷Rg1对Aβ2535诱导的AD样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GSK3β的活性而降低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