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心理热线来电特征。方法:提取杭州市心理援助热线记录中2020年1月22日-3月2日,共41天557人次有效来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来电量的变化趋势与浙江省和杭州市每日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结果: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来电量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因疫情导致情绪问题来电咨询的比例高于男性(59.7%vs.42.5%,P<0.001)。来电咨询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29岁(35.0%)、30~39岁(34.8%)。新冠来电数量高峰(2月6日)滞后于浙江省(1月29日)和杭州市(1月28日)每日确诊人数的高峰。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相关来电中,18~29岁、30~39岁两个人群比例最高,女性更容易出现疫情导致的情绪问题,且公众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具有延迟性。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最紧张的时期,北京心理援助热线针对国内"非典"与"新冠"两次重大疫情期心理援助热线相关来电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与17年前"非典"疫情期相比,"新冠"疫情期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的知识需求减少,心理需求增多。笔者认为,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现代通信技术为大众提供了更多传播知识的途径,人们获取疫情常识的方式不再单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在增强,这也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假设,在突发且重大疫情下,心理应急管理已经成为个体防疫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所开展的团体督导中的重要议题和督导焦点。方法:对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21名咨询师进行访谈,询问督导中发生的令人深受启发的重要督导片段,之后基于督导区辨模型分析重要督导片段的议题和焦点。结果:在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师所参与的团体督导中,议题主要分为应对疑难个案、处理咨询师个人议题和讨论心理援助基本设置3类;督导中最关注的督导焦点是历程化技能;不同议题下督导焦点不同,应对疑难个案的督导更关注历程化技能和概念化技能,处理咨询师个人议题的督导更关注个人化技能,而讨论心理援助设置的督导对3个督导焦点的关注较平均。结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援助热线团体督导的议题主要分为3类,不同议题的督导焦点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4.
"非典"心理援助热线来电初步分析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2003年4月底至6月中旬北京非典心理援助热线来电的数据和内容分析,总结出非典流行期间群体心理的变化特点。方法:将非典心理援助热线所接来电进行分类,采用量化统计与质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非典流行期间人群的心理变化为三个时期:恐慌期、烦闷期和恢复期,非典心理援助热线所接电话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心态的变化。结论:本报告为建立健全国家灾难及危机心理干预系统的建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当新冠病毒肺炎发生后,国务院发布《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全国各地纷纷开设了疫情心理热线。疫情心理热线具有社会需求量很大、方便快捷、安全成本较低和一定时间的限制等特点,可将疫情心理热线看作是一次单元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质量及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服务质量及干预效果。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完成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质量及干预效果随访的613例来电(女性307例,男性306例;年龄13~80岁)。由不同的咨询员在预约随访来电的第7天使用自编心理援助热线服务质量及干预效果随访评估问卷进行电话随访。结果:78.8%的来电者对热线干预服务总体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91.2%来电者对热线服务态度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73.7%来电者认为热线满足了他们的需求,78.3%来电者对咨询员的处理能力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73.0%的来电者认为热线咨询员帮其在面对困难时找到更多的选择,71.9%来电者认为咨询使其生活产生了积极变化,来电者的痛苦程度、绝望感、想死的程度通过电话咨询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干预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绝大多数来电者认可,起到了降低来电者自杀危险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的特征及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特征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拨打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来电,符合高危随访条件来电共856例,其中预约随访来电586例。应用适合非精神科医师使用的抑郁症诊断筛选量表,对来电者近两周的抑郁情绪及自杀危险进行评估。对评估出的高危来电者进行24小时、1周及1月三次随访。结果:586例来电中,女性350例,男性236例;平均年龄(29±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2±4)年;已婚133例,未婚354例;学生98例,无业或退休245例,在业243例;既往有明确的精神科诊断者353例,其中抑郁症225例;既往有自杀未遂史者289例;亲友有过自杀行为者234例。来电咨询问题前三位为:精神心理问题,家庭关系问题、恋爱及与朋友同事矛盾问题。即刻及随后三次随访结果显示,来电者的自杀危险程度显著降低,每次干预自杀危险程度均较前次显著降低。结论:心理援助热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自杀高危者的危险程度,并提示热线应提供后续的干预服务,以保证自杀的干预效果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有精神障碍诊断来电者的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热线心理干预服务。方法:应用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脑咨询操作系统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为2002年12月-2008年12月间拨打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24 217例来电者,根据来电者自我报告是否有精神机构就医诊断史将其分为有精神障碍诊断史组(n=6516)和无精神障碍诊断史组(n=17 701),比较两组在求助问题类型、人口学特征及自杀相关因素上的差异性。结果:有精神障碍诊断组咨询的前五位问题为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家庭关系、工作问题及家庭外的人际关系,在两组中,精神疾病问题均为首个咨询问题;相比之下,女性、20~29岁和30~44岁两个年龄组、教育年限≥10年和非现职者更多见于有精神障碍诊断组。来电者11个自杀相关因素评估结果显示,有精神障碍诊断史组在来电时的自杀意念或行为、既往自杀未遂史、高抑郁情绪、严重躯体疾病、受虐待史、害怕被攻击、亲友自杀行为史、高无望感的出现率均高于无精神障碍诊断史组(P0.001或0.05)。结论:热线咨询员对有精神障碍诊断的来电者进行热线干预时要特别注意评估来电者的抑郁程度以及其他自杀相关因素;为这些人群提供帮助时,要注意识别和处理他们生活中各种应激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反复来电者的特征。方法:运用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脑咨询操作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拨打该热线的7526例来电者的资料,在2017年拨打热线次数≥5次作为反复来电组(n=517),其他为非反复来电组(n=7009)。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求助问题类型及自杀危险因素。结果:反复来电者求助问题的前3位为精神障碍、家庭外人际关系问题、与家人关系问题,63.1%有既往精神科诊断;来电时,反复来电组与非反复来电组的自杀风险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反复来电与害怕被攻击感、亲友有自杀行为史和高无望感有关联(AOR=1.38、1.32、1.29)。结论:热线在接听反复来电者时,应关注来电者的害怕被攻击的想法、高无望感及亲友自杀行为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河南省公众的心理援助需求,以促进心理学更有效的为疫情服务。方法:采用自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会调查表》,通过方便取样方法对河南省公众进行在线调查,回收有效数据13541份。结果:①10.74%的公众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平时,89.30%的公众身边存在恐慌情绪;②78.80%的公众认为疫情防治需要心理学力量参与,24.30%的公众希望得到心理援助,30.50%的公众并不具备获得援助渠道自信;③强迫性思维(17.15%)和疫情带来的负性情绪(10.84%)是公众主要关注的心理问题;④心理学学术团体(34.56%)、健康教育专业机构(24.72%)和卫生部门(22.45%)是公众认为承担心理援助工作的主要团体。结论: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公众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佳,但仍存在恐慌情绪,有一定心理援助需求,因此需要多部门共同协助,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厦门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来电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咨询问题。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的咨询来电,按照咨询的内容归为5类(家庭问题、恋爱与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学习和经济问题、精神疾病问题、其他生活事件),并分别按照性别、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不同咨询内容进行分组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无自杀危险因素来电者的相关因素。结果:具有完整信息的首次咨询来电共计1262例,其中家庭问题402例,精神疾病问题327例,恋爱和人际关系问题309例,工作学习和经济问题125例,其他生活事件99例。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的咨询问题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主要咨询精神疾病问题,女性主要咨询家庭问题;学生主要咨询恋爱和人际关系问题;年龄18岁人群主要咨询工作学习和经济问题,18~35岁人群主要咨询恋爱和人际关系问题,36~55岁人群主要咨询家庭问题,≥56岁人群主要咨询精神疾病问题;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现婚和离异或丧偶人群主要咨询家庭问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自杀危险因素咨询来电多为女性、有职业人群、18~35岁者和现婚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和婚姻状况为独立的危险因素,有职业人群、离异或丧偶人群出现自杀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咨询内容与咨询者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因素有关,提示咨询员须具备良好的知识以及需要重点关注因职业或婚姻状况所引发精神疾病问题的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高峰期中国医院管理和后勤人员的工作状况和心理压力变化。方法:疫情爆发高峰期(2020年3月)随机向全国各级医院管理和后勤人员发放问卷。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73份,大多数受访者(78.5%)认为在COVID-19流行高峰期工作强度有所增加,较多受访者(39.2%)疫情期间心理压力加大。大多数人(89.60%)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压力,有部分受访者(9.66%)通过专业心理咨询介入来缓解压力。结论: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医院管理和后勤人员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除一线医务人员外,还应加强关注医院管理和后勤人员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995-2005(1999、2000年资料缺失)4057人次深圳市义工联合会"义工热线"求助电话的分析,探讨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移民城市中,求助公益性电话热线的不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来电内容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检验。结果:在9年的来电中,来电频率最高的是家庭/婚恋(42.56%,n=1699),第二位是生存/发展问题(33.41%,n=1334),并在后5年明显上升(P<0.01);心理障碍在后5年上升为第三位(5.45%,n=53),取代了法律问题(4.77%,n=144)。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者的来电内容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文揭示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深圳义工热线求助者及其社会心理问题的特征,为将要和正在经历相应社会变迁地区的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雅安普通民众居家隔离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选取雅安市年龄≥15岁的居民537例,于2020年2月10-15日,采用12条目一般健康问卷(≥3分为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自评焦虑量表(≥50分有焦虑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8分有睡眠障碍)评估。结果:537例居民中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79例(14.7%),有焦虑症状者50例(9.3%),有睡眠障碍者69例(12.8%)。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组更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OR=4.21、9.87,P<0.05),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太担心组更不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睡眠障碍(OR=0.08、0.06、0.24,P<0.05),居住地为乡村、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知道一点或不清楚组更易出现睡眠障碍(OR=2.99、2.97,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老年可能是雅安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乡村、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缺乏了解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一次单元心理干预指尽可能让当事人在一次有限时间内获益最大化的干预模式,它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热线援助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梳理,发现求助问题、咨询师、当事人、心理疗法是影响干预效果的四大因素,在考虑有效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次单元心理热线援助会谈框架,以期为心理热线工作提供参考。未来研究应采用更严谨的研究方法,与传统心理干预模式进行过程效果比较,利用先进技术探索语言和声音如何影响共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在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方法 对接听的113例次12320心理热线电话原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来电者人群趋向高文化层次(72.56%)和中青年人群(86.73%);咨询内容精神疾病占首位为29.20%,其次是性相关问题为22.12%;有关情绪问题、健康咨询亦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急诊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为调控其心理应激反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修订版事件影响量表(IES-R)、一般健康问卷(GHQ-1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调查广州地区7所新冠感染者定点救治医院的263名急诊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结果:急诊护士IES-R总分为(28.1±14.8)分,心理应激反应检出率分别为轻度37.6%、中度39.3%、重度13.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护士IES-R得分较高(β=0.11、0.12,均P<0.05),IES-R总分与GHQ-12得分、SCSQ消极应对得分与担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程度呈正向关联(β=0.39、0.30、0.24,均P<0.05),与SCSQ积极应对得分呈负向关联(β=-0.15,P<0.05)。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倾向消极应对方式及担心自己感染的护士心理应激反应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Study ObjectivesHigh rates of sleep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have been reporte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but most of the evidence is retrospective without pre-pandemic data. This study documented rates of prevalent, incident, and persistent insomnia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2020) compared to pre-pandemic data (2018).MethodsData were derived from 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insomnia in Canada. When the first lockdown started in the province of Quebec, a subsample of participants who had completed the latest 2018 follow-up were surveyed (April to May 2020) about their sleep, insomnia,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pandemic.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persistence rates of insomnia, and severity of stress,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estimated, as well as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confinement, loneliness, social support, use of electronics, and other lifestyle changes occurring during the pandemic. A sleep/health survey and validated questionnaires of insomnia, sleep quality, stress, fatigu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administered at both assessments.ResultsThe sample consisted of 594 adults (mean age: 48.3 ± 13.1 years; 64.0% women). Prevalence of insomnia increased from 25.4% to 32.2% (symptoms) and from 16.8% to 19% (syndrome) from 2018 to 2020, for an overall 26.7% increase in insomnia rates. Of those classified as good sleepers in 2018 (n = 343), 32.6% (n = 112) had developed new insomnia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mong participants who had insomnia in 2018, the persistence rate was 76.5% 2 years late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worsening of sleep quality, fatigu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ll ps < .005)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compared to 2018.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sleep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with living alone and being in confinement, lower social support, increased time using electronic devices, reduced physical exercise, and higher financial stress.ConclusionsThe COVID-19 pandemic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insomnia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compared to the pre-pandemic period. Large scale public sleep and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programs should be prioritized during and after a pandemic such as the COVID-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