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负性情绪与依恋的关系及正念水平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招募>18岁的成人514名,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依恋经历量表(ECR)、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进行测量。采用一般模型分析、回归分析及简单斜率分析探讨调节作用。结果:DASS-21总分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正相关(r=0.52、0.32,均P<0.01),DASS-21总分及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均与MAAS得分负相关(r=-0.51、-0.49、-0.32,均P<0.01)。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依恋焦虑得分、MAAS得分以及二者交互项均与DASS-21总分相关联(β=0.35、-0.32、-0.11);依恋回避得分、MAAS得分以及二者交互项均均与DASS-21总分相关联(β=0.18、-0.43、-0.08)。结论:成人的负性情绪与依恋的关系密切,正念水平在负性情绪与依恋之间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正念训练改善负性情绪的效果以及正念水平提升对干预效果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通过讲座的方式招募存在压力、负性情绪并愿意通过正念训练来缓解的个体参与研究,共招募90人,将其随机分为正念训练组与等待对照组。其中79人完成研究(正念训练组38人,等待对照组41人)。正念训练组参加8周正念训练,在此期间等待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测量正念水平,简明心境量表(POMS)测量情绪。结果:8周训练后,正念训练组FFMQ总分高于基线[(125.9±11.9)vs.(121.2±12.5),P0.01],POMS负性情绪总分及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劳维度得分均低于基线(均P0.01);而对照组各项得分与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FM Q总分的增加对干预所造成的POM S中负性情绪总分(95%CI=-6.24~-0.74)及紧张-焦虑(95%CI=-1.65~-0.12)、抑郁-沮丧(95%CI=-1.63~-0.14)、疲劳(95%CI=-1.72~-0.20)的减少存在中介作用。结论:正念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参与者的负性情绪,正念水平的提升是干预造成情绪缓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正念训练改善初一学生负性情绪和提升学业成绩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192人,将其分成正念训练增强组(n=34)、正念训练组(n=62)和非正念训练组(n=96)3组,正念训练增强组和正念训练组运用五段正念录音周一至周五每日中午练习,循环8周。另外,正念训练增强组每周增加2次课前训练,完成家庭自主练习任务。在此期间非正念训练组不做任何训练。采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简版(DASS-21)、教师自编学业试卷于基线(T1)、8周干预后(T2)施测,考察负性情绪水平及学业成绩。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DASS-21总分及各因子分(抑郁分量表除外)的分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T2正念训练增强组DASS-21总分和焦虑得分低于正念训练组(P0.05或P0.01)和非正念训练组(均P0.01),压力得分低于非正念训练组(P0.01)。学业成绩总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正念训练组T2的成绩高于T1 (P0.01)。结论:高强度正念训练有助于改善初一学生负性情绪;正念训练对学业成绩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41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人,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40)或对照组(n=4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在此期间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基线水平、干预8周后及干预结束1个月后随访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UCLA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SE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共37人完成研究,1个月后的随访有32人参加。对照组共39人完成8周随访。干预组干预后STAI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及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两组患者(基线得分-干预后得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及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发现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得分及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执业环境、正念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选取某精神卫生中心的护士192人[男45人,女147人;年龄24~58岁],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PES-NWI)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MSQ总分(3.6±0.6)分,PES-NWI总分(64.7±19.7)分,MAAS总分(4.6±0.6)分。MSQ总分与PES-NWI总分、MAAS总分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0.70、0.42、0.24,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和领导力及支持、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正念均与工作满意度正向关联(β=0.36、0.34、0.23)。结论:精神科护士执业环境、正念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8周正念训练对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情绪稳定性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对自愿参加8周正念训练的74名戒毒人员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训练组,共37人;一组为对照组,共37人,正念训练组参加8周正念训练,在此期间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测量正念水平,艾森克情绪稳定性量表测量情绪状态。结果:①训练组后测艾森克情绪稳定性量表中的自卑感因子分,抑郁性因子分、自主性因子分高于训练组前测(t=-2.248,-5.028,-2.683;P0.05),训练组后测焦虑因子分、疑心病症因子分低于训练组前测(t=2.971,2.170;P0.05);②训练组后测艾森克情绪稳定性量表中自卑感因子分,抑郁性因子分、自主性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后测(t=-2.257,-4.479,-2.499;P0.05),训练组后测焦虑因子分、疑心病症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后测(t=3.483,2.734;P0.05);③训练组后测五因素正念量表中的觉察因子分、描述因子分、有意识行动因子分、不反应因子分、正念总分因子高于训练组前测得分(t=-2.489,-5.878,-3.779,-4.239,-11.251;P0.05);④训练组后测五因素正念量表中的描述因子分、有意识行动因子分、不反应因子分、正念总分因子高于对照组后测得分(t=-5.615,-4.166,-4.065,-10.923;P0.05);结论:8周正念训练对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情绪稳定性的干预效果在自卑感、焦虑、抑郁性、自主性、疑心病5个因子方面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短时正念训练对大学生情绪图片再认的影响。方法:采用2(实验条件)×3(情绪效价)×2(情绪唤醒)混合设计,64名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正念训练组和中性录音组(每组各32人),采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PANAS)、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和多伦多正念量表(TMS)进行基线测量,然后进行录音训练;训练后采用TMS进行干预后测量,并进行情绪图片的学习与再认任务。结果:正念训练组干预后的TMS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基线(均P0.05)。干预后,正念训练组对情绪图片的效价和唤醒评价高于中性录音组(均P0.001);正念训练组对情绪图片的再认正确率呈现略高于中性录音组的趋势(P=0.057)。实验条件与情绪效价和唤醒之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时正念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状态正念水平,并增强情绪图片记忆,包括积极和消极情绪图片记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设立非特异因素对照组来考察正念训练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以了解正念训练的效果在剔除非特异因素(如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团体情景影响)后是否存在。方法:将招募的55名大学生随机分成3组,其中系统正念训练组(n=17)参加每周1次集中正念训练,并进行至少每周4次的个别正念练习;团体正念训练组(非特异因素对照组;n=18)只参加集中正念训练而不进行个别练习;对照组(n=20)不参加任何训练。实验持续6周。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BPOMS)评估3组训练前后的心境变化,BPOMS包含5个消极情绪分量表和2个积极情绪分量表,并能得出心境失调总分(TMD)。结果:训练前后三组量表得分差值的比较显示,系统正念训练组TMD及疲劳、慌乱、精力分量表得分差值均高于团体正念训练组与对照组(均P0.01)。对每组训练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训练后,系统正念训练组TMD及5个消极情绪分量表得分均下降,2个积极情绪分量表得分均上升(均P0.05);团体正念训练组紧张分量表得分下降(均P0.05);对照组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训练对改善心境有较明显效果,而且是在剔除非特异性因素后的独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验使用焦虑认同法管理强迫思维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强迫症患者60名,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到三组,分别接受焦虑认同法干预(n=20)、正念策略干预(n=20)和不作特殊干预的纯暴露(n=20)。实验包括基线、干预和恢复3个阶段。每阶段均使用循环磁带暴露范式,即患者通过耳机固定频率地听自己的强迫思维。在干预阶段,三组患者接受各自方法的指导语管理强迫思维。用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评估患者从基线到恢复阶段焦虑、中和愿望及痛苦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最终53人完成实验。纯暴露组(n=16)恢复阶段的焦虑与痛苦程度得分与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和愿望得分高于基线(P﹤0.05);焦虑认同组(n=18)与正念组(n=19)恢复阶段的焦虑和中和愿望得分均低于基线(均P﹤0.05);焦虑认同组恢复阶段的痛苦程度得分低于基线(P﹤0.05),正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认同组效应值(d)为0.66~0.70,正念组d值为0.39~0.54。结论:焦虑认同法能够降低强迫症患者的焦虑水平、中和愿望水平和缓解痛苦程度,帮助强迫症患者有效管理强迫思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念在肿瘤科护士人格特征和心理困扰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肿瘤科护士172名[平均(32±7)岁],采用大五人格问卷(BFI)、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Kessler10量表(K10)调查其人格特征、正念水平及心理困扰情况。采用Bootstrap检验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肿瘤科护士的K10平均得分为(22.3±6.5),50.6%的肿瘤科护士存在心理困扰问题。K10得分与BFI的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得分及MAAS总分均呈负相关(r=-0.29、-0.31、-0.31、-0.48,均P0.01),而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r=0.40,P0.01)。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正念在神经质人格和心理困扰间的95%CI为0.05~0.28,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1%。结论:肿瘤科护士的人格特征和正念与心理困扰关系密切,正念可以中介神经质人格与心理困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分布情况和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防控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对西安市二级及以上精神病专科医院347名医务人员整群抽样调查,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定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和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情感衰竭(20.50±7.60)分,人格解体(9.93±4.94)分,成就感降低(24.65±6.04)分。倦怠检出率:轻度倦怠162人(46.69%),中度倦怠131人(37.75%),重度倦怠42人(12.10%)。男性在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女性(t=-2.99,P0.05);各年龄段间人格解体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91,P0.01);护士在情感衰竭(F=3.49,P0.01)、人格解体维度(F=4.22,P0.01)得分与医生和医技人员有统计学意义。医生客观支持得分与护士、医技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3,P0.01),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与人格解体呈显著负相关(r=-0.16~-0.22,P0.01),与成就感降低呈显著正相关(r=0.18~0.22,P0.01)。结论: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显著,男性和护理人员突出,需要增加社会支持以改善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倦怠,提高精神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改进招聘选拔标准。方法通过随机取样,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Luthans心理资本问卷(PCQ-24)及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某地区精神卫生中心的1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的精神科护士自我价值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3.95,P〈0.05;F=4.47,5.37;P〈0.01),月收入不同的护士之间的希望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1),职称不同护士的韧性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4.96,P〈0.01)。工作年限不同的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中疲劳感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36,P〈0.01),职称和月收入不同的精神科护士的成就感降低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84,6.83,P〈0.01)。除了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与工作倦怠的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之间相关不显著外,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的其他维度与工作倦怠的其他维度都呈负性相关(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程度密切相关,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改善工作倦怠的负面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职业倦怠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而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EPQ),对某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临床一线8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低于综合医院护士(P<0.01),去人格化倾向高于综合医院护士(P<0.05);情感耗竭同EPQ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r=0.543,P<0.01);个人成就感与神经质呈负相关(r=-0.321,P<0.05);性别、工龄与职业倦怠未构成显著差异性.结论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较综合医院护士低且受个性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及与职业压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人类服务版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河北省精神病医院的10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存在较高程度的职业倦怠;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与职业压力各维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r=0.184~0.428,P<0.05);倦怠水平不同的精神科护士在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4.460,P<0.01).结论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较高,并受管理及人际关方面的压力影响.  相似文献   

15.
MBI量表在护士工作倦怠研究中的测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探讨MBI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在护士工作倦怠研究中的应用.方法:518名护士完成了该量表中译本以及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该量表同质信度较高(0.73-0.86),能够反映出不同科别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差异,与护士个体的应对方式(r=0.105-0.368)以及心理健康水平(r=0.231-0.482)均显著相关.结论:MBI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于研究国内护士群体职业压力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目前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表和职业倦怠问卷(MBI)对我院154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①154名精神科护士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处于中高水平为70.83%;去人格化程度较轻仅31.08%的调查对象处于中高水平;个人成就感低下维度上处于中高水平为76.57%;②男性精神科护士个人成就感低下维度显著高于女性精神科护士(t=-3.52,P<0.01);情感耗竭维度精神科护士男性显著高于女性(t=2.23,P<0.05);③倒班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维度显著高于不倒班精神科护士(t=-2.14,P<0.05);去人格化维度上精神科护士倒班显著高于不倒班的(t=-2.85,P<0.01);④不同护龄精神科护士在情感耗竭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5,61,P<0.01),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护龄11~15年、16~20年明显高于其他护龄阶段;⑤不同职称的精神科护士在情感耗竭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4.36,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在性别、倒班、护龄、职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在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方面的效果,降低医护人员负性情绪体验,有效预防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方法:选取潍坊市某中医院124名医护人员,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职业倦怠量表(MBI-HS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选取量表高分端的27%中的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10人的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巴林特小组干预,10人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量。结果:实验组被试在CPSS总分、紧张感、失控感、MBI-HSS总分、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负性情绪水平维度上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4.58,3.58,4.92,5.60,3.34,8.17;P0.01);无工作成就感、正性情绪维度上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t=-4.58,P0.01)。对照组被试在3个量表的各个维度前后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可以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团队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ICU护士团队进行干预;采用前后对比评估ICU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41名ICU护士中,20人存在中重度职业倦怠感,干预后下降为8人,效果显著(Z=-3.034,P0.01);干预前情感耗竭、工作冷漠感两个因子达到临界值的人数分别为21、25,干预后人数分别降为11、15(χ~2=5.125,P0.05;χ~2=4.881,P0.05);干预后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与工作冷漠感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3.088,P0.01;t=2.183,P0.05)。结论:表达性艺术治疗用于ICU护士团体咨询,可有效降低团队中中重度职业倦怠感的人数,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情感耗竭及工作冷漠感的体验,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包括3个因子),对北京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随机抽取10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工作倦怠的调查。结果护龄6~15年的工作倦怠发生率最高,为48.89%(χ2=7.891,P=0.048);夜班护士的工作倦怠发生率为42.47%,高于白班护士;大专以上者情绪衰竭明显(t=2.044,P=0.043);病房护士的去人格化倾向评分显著高于非病房(t'=2.792,P=0.007);男性个人成就感评分较女性高(t'=2.343,P=0.023)。而不同部门、性别、不同婚姻状况、职称、受教育程度者的工作倦怠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加护理工作时间和班次对工作倦怠的发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倦怠状况及二者间关系。方法:对47名精神科男护士和53名女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科男护士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和饮食睡眠因子得分均高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3.707,P0.05);(2)精神科男护士在去人格化上的得分高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4);在职业效能上的得分低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8,P=0.004);(3)精神科男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和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94~0.653,P0.01);去人格化除敌对因子外,与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0~0.496,P0.05);职业效能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障碍、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65~-0.427,P0.05)。结论: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护士,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女护士;男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