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邓伟华  李长秀  肖宁  陈斌 《河南中医》2023,(12):1873-187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宁都县中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在关节镜下进行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范围、上肢肌力)、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范围、上肢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75.76%,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加用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45%、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松动肩胛骨结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治疗冻结肩的效果。方法将确诊的冻结肩患者6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接受CPM治疗,治疗组增加肩胛骨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比较2组肩关节疼痛程度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2组均有较大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松动肩胛骨结合CPM治疗冻结肩效果显著,尤其在疼痛的改善、肩关节功能的提高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PM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各35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予以针灸联合肩关节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疗效。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FMA)、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均明显增加,而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则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FMA)、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均大于对照组,而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联合电针治疗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偏瘫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关节松动术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予关节松动术治疗。2组均治疗15 d后,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均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进行评分,肩关节疼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法进行评分,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肩关节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疼痛分级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IL-6、TNF-α及N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FMA评分升高(P0.05),肩关节疼痛VAS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对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FMA评分及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程度分级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均有减轻,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减轻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IL-6、TNF-α及NO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L-6、TNF-α及NO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电针治疗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减轻肩关节疼痛,降低IL-6、TNF-α及N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英德市中医院就诊的70例肩周炎患者应用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肩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前屈、外展及外旋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肩关节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肩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情况,同时显著缓解肩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整脊治疗肩周炎非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周炎非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整脊手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经Mann-Whitney U检验,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内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内旋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疗法与推拿均能有效治疗非急性期肩周炎,在推拿基础上应用整脊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肩关节活动范围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医推拿松解肩胛下肌对冻结期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活动度和功能的即刻疗效。方法:将70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试验组35例,均予常规物理治疗和肩关节推拿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中医推拿手法松解肩胛下肌。治疗结束后即对疗效进行比较,测量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外展和后伸)、VAS疼痛评分,以及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AROM)、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ROM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肩部活动功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松解肩胛下肌能够明显缓解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肩部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肩部活动功能,具有显著的即刻效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温针灸进行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康复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8.0%(49/50),对照组为86.0%(4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AS、WHOQOL-100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MAS、WHOQOL-100SD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疼痛,舒筋活络,滑利关节,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运用推拿联合后溪透刺合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加合谷后溪透刺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肩关节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合透刺的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在临床疗效、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推拿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治疗肩周炎的方式中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l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中医推拿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中医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均每天进行一次,疗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睛程度评分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程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肩周炎时,与单纯的中医推拿方法相比,中医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益气温阳通络方配合灸疗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两组肩周炎患者分别采用灸疗贴和益气温阳通络方配合灸疗贴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经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疼痛、肌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显著(P<0.05)并且研究组升高的程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和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并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通络方配合灸疗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疼痛,降低炎症,改善肩关节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按摩推拿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两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予以针灸按摩推拿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1次/d,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愈显率,肩关节活动改善情况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愈显率为92.7%,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87.3%,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程度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针灸按摩推拿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疗效更为显著,肩关节活动功能与疼痛评分均改善显著,建议推广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肩应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伯年  张蜀  张丽梅 《中国针灸》2007,27(4):261-263
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肩应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结果: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31.54±2.82,对照组15.03±4.0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治疗组139.64±12.34,对照组80.32±16.29,两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肩应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针灸及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①肩关节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42.730,P=0.000;对照组:t=30.156,P=0.000);但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8.475,P=0.000)。②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治疗后肩关节Malle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22.254,P=0.000;对照组:t=19.486,P=0.000);但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Mallet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4.841,P=0.000)。③综合疗效: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2.075,P=0.038)。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莉 《新中医》2020,52(2):162-165
目的:观察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寒湿瘀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予按摩手法治疗,并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价日常活动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Constant-Murley量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3个维度的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2组肌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3个维度的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冻结期和康复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用常规推拿加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5%、对照组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肩关节VAS评分均改善(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推拿结合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冻结期和康复期肩周炎可以有效缓解其肩部疼痛症状,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12月寒凝血瘀型肩周炎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就诊号使用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联合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通络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肩部功能水平、疼痛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肩功能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前列腺素E2水平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均得到优化,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凝血瘀型肩周炎患者使用通络活血方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肩关节功能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桂温经汤加味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血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筛选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诊治的肩周炎患者共有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每日1次,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在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的基础采取麻桂温经汤加味内服,1剂/d,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五羟色胺(5-HT)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疼痛评级指数(PRI)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b),全血黏度以及血清PGE2,SP,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1%(5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48/58)(χ^2=4.685,P<0.05)。结论:麻桂温经汤加味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血虚寒凝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下调疼痛介质PGE2,SP,5-HT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常规中风针刺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以后,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局部水肿及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两组组内比较,肩关节活动度、局部水肿及疼痛程度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局部水肿及疼痛程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应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