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丁螺环酮治疗各类精神疾病中的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各类精神疾病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服抗精神病药物和加服丁螺环酮进行治疗,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4、6、8周HAMA评分丁螺环酮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丁螺环酮治疗各类精神疾病的焦虑症状起效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APDs)合并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在单一AAPD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加用丁螺环酮及安慰剂,疗程12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分别给予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治疗4、8、12周后给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以PANSS减分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第8周起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88.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P0.05);治疗8周后两组WAIS-R总分、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及WMS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均O.05)。结论:AAPDs合并丁螺环酮较单一AAPDs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认知功能改善,且无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丁螺环酮、阿立哌唑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合并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螺环酮合并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阴性症状、认知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认知能力筛查实验量表(C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NS评分、CAS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AN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S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文拉法辛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的血药浓度及疗效对比。方法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丁螺环酮组、文拉法辛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药浓度与治疗效果间的关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HAMA、HAMD及SAS评分均有下降(P0.05);文拉法辛组患者HAMA、HAMD及SAS评分均低于丁螺环酮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文拉法辛组患者治疗后精神性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丁螺环酮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药浓度均无明显相关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低,但是文拉法辛抗焦虑治疗的效果优于丁螺环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60例,采用"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分为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组(研究组)和单用利培酮组(对照组)各30例,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0%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1,P0.05)。从4周起,研究组PANSS总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4例月经失调,研究组无1例发生。结论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可能更有利于改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可减少或消除单用利培酮所致的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合用丁螺环酮对抗抑郁剂西酞普兰所致性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纳入天津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就诊的2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丁螺环酮组(85例,西酞普兰+丁螺环酮)和安慰剂组(91例,西酞普兰+安慰剂),采用HAMD、HAMA、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在就诊时,治疗第2,4,6,8周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抑郁、焦虑及性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丁螺环酮组8周末时 HAMD 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丁螺环酮组第2,4,6及8周末 ASEX 评分别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第2,4,6及8周末时 HAMD、HAMA 及 ASEX 评分与就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丁螺环酮组女性第2,4,6及8周末 ASEX 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螺环酮可改善抗抑郁剂西酞普兰所致的性功能障碍程度,尤其是女性首发抑郁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丁螺环酮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症状。对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丁螺环酮组口服丁螺环酮,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4周,观察丁螺环酮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丁螺环酮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有效率分别为87.8%及78.1%,明显高于对照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丁螺环酮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有显著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丁螺环酮与阿普唑仑对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丁螺环酮和阿普唑仑治疗,疗程8周,用HAMA、TES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 疗程结束时,丁螺环酮组HAMA评分由入组时的26.58±4.72降为9.16±5.28,阿普唑仓组HAMA评分由25.36±7.85降为13.19±6.51,两组显著差异(P<0.05);丁螺环酮组TESS评分低于阿普唑仓组(P<0.05)。结论 丁螺环酮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都有效,且丁螺环酮疗效较好,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联合丁螺环酮、右佐匹克隆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3例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与右佐匹克隆)32例,观察组(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情况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MA、PSQI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A和PSQI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患者治疗中加入针刺疗法能够明显改善其焦虑症状,同时改善其睡眠,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96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仍具有攻击行为的住院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原方案继续治疗,观察组在原方案治疗基础上合用丁螺环酮,4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症状群中的激活性及攻击性两个因子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总有效率评定临床疗效,同时评定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继续治疗4周后,2组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症状群中的激活性及攻击性两个因子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治疗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分散片合并丁螺环酮控制流浪精神病人兴奋冲动行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流浪精神病人1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躁狂评定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兴奋激越状况以及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从治疗1周末开始,2组患者的BPRS、BRMS、HAND、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ESS各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分散片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流浪精神病人起效快,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兴奋行动行为,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丁螺环酮治疗癫痫伴发焦虑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15日-2016年6月30日在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癫痫伴发焦虑障碍的成人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丁螺环酮治疗组(61例)和阿普唑仑治疗组(61例),疗程6周。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判断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丁螺环酮和阿普唑仑对于癫痫伴发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相当,但丁螺环酮组的嗜睡、头晕、视物模糊、头部胀痛不适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普唑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成年治疗在癫痫患者伴发焦虑障碍近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抑郁症患者6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联用组)和单用氟西汀治疗(单用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联用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在第2、第6周末联用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两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SP)阴性症状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SP阴性症状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丁螺环酮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对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临床疗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个人与社会量表(PSP)评分、神经功能因子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CCB评分、PSP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S100β、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SP阴性症状患者用氨磺必利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调节神经功能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度洛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6例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度洛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及单用度洛西汀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入院时及治疗后分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度洛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可明显提高疗效,而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方法选取2014-04—2015-06收治的124例抑郁症患者,依据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使用西酞普兰口服,观察组在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增加15mg丁螺环酮口服。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经治疗2组均有明显好转,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对抑郁症有明显的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对焦虑症患者治疗前后额叶神经生化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接诊的90例焦虑症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坦度螺酮治疗四周,对照组则采用丁螺环酮进行治疗。采用HAMA焦虑量表及SAS焦虑自评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分析,且采用磁共振质子波谱对患者的额叶皮质各项水平(NAA、Cho及Glx值)进行评定分析,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同时选择本院体检的45例正常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HAMA及S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及S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的评分,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AA、Cho及Glx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11%,和对照组(80%)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在发病期额叶神经元功能异常,坦度螺酮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的依赖性降低,有效地进行焦虑缓解和情绪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西肽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分别给予西肽普兰合并丁螺环酮和单用西肽普兰合并安慰剂,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肽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可增强总体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分别联用丁螺环酮或安慰剂,疗程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研究组PANSS阴性因子总分、阴性因子各项症状分(除抽象思维困难和刻板思维)及SANS总分、各项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分量表综合评价分(除思维贫乏)均在第12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PANSS阴性因子总分、阴性因子各项症状分及SANS总分、各项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分量表综合评价分从第8周末开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丁螺环酮对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增效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陈伟  罗捷 《四川精神卫生》2013,26(4):315-316
目的 比较米氮平与丁螺环酮对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63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丁螺环酮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97%和83.87%,明显高于丁螺环酮组的56.25%和71.88%(P<0.05);治疗前米氮平组和丁螺环酮组HAMA评分分别为(33.31±8.55)分和(31.91±6.83)分,治疗6周后分别下降至(12.29±2.71)分和(15.11±3.87)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丁螺环酮组(P<0.01).结论 米氮平对焦虑症疗效可能优于丁螺环酮,不良反应可能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