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糖尿病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超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及其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管腔内径、有无斑块,检测主干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比较,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管腔内径有增宽,管腔内斑块发生率较高,血流频谱形态有改变,各血流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均增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反应糖尿病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斑块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病变的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高频探头对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及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60例,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观察颈部动脉内有无斑块形成,管腔有无狭窄,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结果: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主要以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为特征。颈部动脉超声可以直接显示动脉病变程度和斑块性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学军  赵宏利 《中国医药导报》2007,4(8Z):109-109,15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高频探头对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及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60例,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观察颈部动脉内有无斑块形成,管腔有无狭窄,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结果: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主要以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为特征。颈部动脉超声可以直接显示动脉病变程度和斑块性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情况,探讨两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超声检查,观察2动脉血管斑块情况,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斑块发生率、PI及RI均高于对照组。且两支血管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引起颈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发生病变,且两血管病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1例及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50例,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观察颈动脉内有无斑块形成、管腔有无狭窄,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粥样硬化主要是以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为特征。结论 多普勒超声技术是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分析简便、重复性好、无创伤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颈动脉的血管内膜结构和血流动力进行监测,探讨超声在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量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颈动脉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0.84vs0.62,P0.01)、增宽(0.84vs0.82,P0.01);RA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V:85.43vs 81.38;EDV:31.27vs33.41;RI:0.65vs0.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技术能够在RA患者早期发现颈部血管内膜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够早期反映颈部血管的硬化程度,为临床分析病情的发展及后期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变化的彩色多普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进行测定,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而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共66只并随机分为4周、8周及12周3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大鼠右眼CRA的血流参数,包括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血管内径。检查结束后,立即摘除大鼠右眼,进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结果】光镜下,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在12周,始观察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4周时,糖尿病大鼠CRA的各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8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PSV及EDV显著下降;12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流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RI、PI则显著增高。【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出现血管病变之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经出现异常改变,并进行性加重。视网膜血流减少与血液灌注不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8.
叶晓燕  陈金丽  李刚  王淑漫 《重庆医学》2021,50(20):3502-3505
目的 探究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行颈动脉、椎动脉支架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行颈动脉、椎动脉支架术的162例患者资料,均行颈动脉超声联合TCD检查.以脑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颈动脉超声联合TCD、颈动脉超声、TCD诊断符合率,比较治疗前后管腔内径和血流速度及患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血管搏动指数.结果 颈动脉超声联合TCD诊断符合率高于颈动脉超声、TCD(P<0.05);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术后1周及术后1年管腔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TCD检查发现术后1周及术后1年患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较术前增快,血管搏动指数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联合TCD能够提高颈动脉、椎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可用于支架术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状态,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的治疗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主要超声参数与健康老年人比较;72例血管斑块病变患者分为2组,分别应用阿司匹林+盐酸川芎嗪、阿司匹林+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内膜增厚,血管内膜不光滑,壁上钙化斑块形成,且血流量相应减少。阿司匹林+法舒地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颈部血管血流峰值速度及流量明显改善(P<0.01或P<0.05),显著优于盐酸川芎嗪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颈部血管病变;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可明显减少颈部血管的斑块病变,改善血管内血流峰值速度及流量,对预防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的差异对比。旨在探讨超声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下肢动脉的管壁内径、内中膜厚度,斑块,以及相关血流参数及眼底动脉的相关血流参数对比。结果:糖尿病组的下肢胫后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胫后动脉,足背收缩期血流峰值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等相关血流参数的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超声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眼底视网膜动脉的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华淑芬  付亚雷  孙霞  左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210-2211,221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超声诊断依据。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6例肝硬化患者、50例慢性乙肝患者及42例正常肝脏的肝动脉,测量肝动脉内径及血流多普勒频谱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Vm)、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结果 肝硬化组肝动脉主干内径宽于慢性乙肝组及正常肝组(P〈0.05);肝硬化组肝动脉PSV、Vm、RI及PI与慢性乙肝组及正常肝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肝硬化的起声诊断.  相似文献   

12.
王锋润  罗琼 《疑难病杂志》2006,5(4):272-274,F0003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动脉体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有完整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的颈动脉体瘤病例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利用多种影像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0例经超声诊断18例,准确率为90.0%。颈动脉体瘤多数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外鞘内,表现为颈内外动脉之间的实性占位病变,动脉之间距离增大,夹角变大,肿块内血流丰富,呈高速低阻样血流频谱,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多数为30~40cm/s,阻力指数多数介于0.55~0.7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显示肿块的大小、位置及与血管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探测肿块内部的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在糖尿病肾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了 15例肾功能不全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并与年龄匹配的 15例临床DN期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肾功能不全期DN患者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高于临床DN期患者P <0 .0 1和 0 .0 5 ,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低于临床DN期P <0 .0 5和 0 .0 1。与正常组比较 ,二期DN的PI、RI明显增高P <0 .0 1,肾功能不全期DN舒张末期流速和平均流速明显降低P均 <0 .0 1,临床DN期收缩期峰值流速增高P <0 .0 5 ,舒张末期流速降低P <0 .0 5。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预测肾脏损害和判断肾功能不全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体表高频超声准确测量兔颈动脉壁厚度与血流分布特点的可行性。方法雄性日本纯种大耳白兔9只,应用体表高频超声在动物处死前测定颈动脉内径、膜厚、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血流量,术后取颈动脉进行常规组织学处理,行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及图象分析仪分析,测定内径、膜厚,对两种方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管纵切面超声见颈总动脉呈一平行管状,管壁回声中等偏强,界限清晰;管腔内充满血流信号,呈“红-蓝-红”的快速转换;多普勒频谱为三相波型;超声测量膜厚结果与病理结果高度相关r=0.84。结论高分辨率超声作为检测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技术,具有简便、直观、无创、可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后颈动脉血管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常规检查,自身对照.通过观察其颈动脉管壁、管腔、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大小、血流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颈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目、颈动脉内径、IMT及阻力指数较治疗前减少或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正规治疗及饮食控制有助于改善大血管病变,对于开展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制定干预手段,有效抑制糖尿病大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超声方法研究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Communis Carotis Artery,CCA)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s Artery,I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脉压(PP),左室重量指数(LVMI),血管的阻力指数(RI),切率(SR)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高血压患者68例,CDFI检查每例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径(D),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收缩期血流最大峰值流速(PSV)及RI,测算血管的SR和斑块指数,用自身PP,LVMI与RI,SR作相关线性分析,并与28例同期对照组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的LVMI增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增宽,IMT增厚,斑块的发生率,斑块指数,RI增高,SR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PP,LVMI,RI,SR呈线性相关。结论:劲动脉作为观察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超声极速成像技术分别检测左心房壁心肌应变率参数和颈动脉弹性参数,评价H型高血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心房及颈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6例,根据指南标准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3例及H型高血压组83例,选择同期健康受试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参数。应用2D-STI计算左心房壁心肌应变率参数[左心房收缩期平均纵向峰值应变率(mean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rate of left atrium in systolic phase,mSRs),左心房舒张晚期平均峰值纵向应变率(mean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rate of left atrium in late-diastolic phase,mSRa),左心房舒张早期平均峰值纵向应变率(mean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rate of left atrium in early-diastolic phase,mSRe)]。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相关参数[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收缩早期脉搏波传导速度(beginning of the systole PWV,BS-PWV),收缩晚期脉搏波传导速度(end of the systole PWV,ES-PWV)]。Pearson相关性分析左心房壁心肌应变率参数与颈动脉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BMI、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及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的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s,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比(E/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LAD低于H型高血压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mSRs、mSRe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H型高血压组mSRs、mSRe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IMT、BS-PWV及ES-PWV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IMT、BS-PWV及ES-PWV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结论 相比健康人群,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心房和颈动脉功能明显发生损害,其中合并H型高血压的患者功能损害更加明显,且与颈动脉硬化及左心房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提示H型高血压能加剧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心房及颈动脉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林腾  程映雪  颜汉宁 《西部医学》2009,21(7):1197-1199
目的探讨颈动脉扭曲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32例颈动脉扭曲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走行情况并测量颈动脉内径及内中膜厚度(IMT),显示颈动脉扭曲时的血流情况并测量颈动脉收缩期峰速度(PSV)及阻力指数(RI),检测结果与对侧(无扭曲侧)颈动脉进行对照。结果颈动脉扭曲时表现为颈动脉走行呈“S”形或“C”形弯曲,IMT增厚。彩色多普勒显示血管腔内形成方向各异的涡流。与对侧无扭曲颈动脉比较,颈动脉扭曲时内径增宽,斑块发生率、PSV及RI增高。结论颈动脉扭曲多发生于动脉硬化基础上并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简便有效诊断颈动脉扭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与闭塞后的颅内血流变化。方法 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34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颈内动脉病变程度、颅内血流变化、侧支循环类型以及患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单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16例,单侧闭塞18例。颈内动脉狭窄残余管径0.4—1.7mm。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有3种类型侧支循环,前交通开放占85%,后交通开放为55%,颈内-颈外侧支开放占33%。患侧和健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比较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颅内血流明显减低并出现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评价对选择治疗方法、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