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讨论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不能实行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5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组、B组、C组分别进行不同方式治疗。其中A组50例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氩氦刀共同治疗;C组在A、B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生存率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人数比较显示治疗后A、B两组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C组各项并发症人数显著少于A、B组(P0.05)肿瘤坏死率及远期生存率比较显示治疗后A、B两组肿瘤坏死率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坏死率显著高于A、B组且远期生存率更高(P0.05)。结论:联合TACE、氩氦刀及中药对中晚期不能进行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使用TACE以及氩氦刀可有效破坏肿瘤细胞,阻断癌灶区区域动脉血且治疗创伤小,安全性较高。联合中药发挥活血化瘀、健脾扶正,消痰解毒等作用,还可减轻TACE与氩氦刀对肝功能的损伤作用。提高自身免疫力并改善集体环境,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37例行单纯氩氦刀手术治疗,B组37例行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C组38例行氩氦刀术后1周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8,15,28,40 d监测并记录各组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结果氩氦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组的AFP指标下降程度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从AFP检测指标来分析,氩氦刀联合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其他2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价值和疗效。方法:7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TACE治疗组23例;B组:TACE+氩氦刀治疗组26例;C组:TACE+氩氦刀+中药治疗组26例。结果:A组术后肿瘤完全坏死率及初次复发率、术后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6.08%、47.82%、56.52%、43.48%;B组分别为61.54%、11.54%、84.61%、73.08%;C组分别为69.23%、7.69%、88.46%、80.77%。结论:TACE术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综合治疗方法,并可能成为非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2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价值和疗效。方法:7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TACE治疗)23例,B组(TACE 氩氦刀治疗)26例,C组(TACE 氩氦刀 中药治疗)26例。观察术后肿瘤完全坏死率及CT影像、初次复发率、术后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A组术后肿瘤完全坏死率及初次复发率、术后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6.08%、47.82%、56.52%、43.48%,B组分别为61.54%、11.54%、84.61%、73.08%,C组分别为69.23%、7.69%、88.46%、80.77%。结论:TACE术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综合治疗方法,并可能成为非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手术指征肝癌TACE与磁共振手术系统氩氦刀消融协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行单纯TACE治疗,B组顺序行TACE及氩氦刀协同治疗。对病灶直径、AFP值变化及1,2,3 a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顺序治疗肝癌效果明显好于单纯TACE治疗,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CE与氩氦刀有序结合治疗肝癌对提升患者的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肝方合氩氦刀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经病理证实、Ⅱ~Ⅲ期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氩氦刀治疗组(对照组)30例,益肝方合氩氦刀治疗组(治疗组)30例。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指标变化。结果:单纯氩氦刀治疗组接受治疗后7天和14天,CD3+,CD4+,CD4+/CD8+和NK细胞形成率稍高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肝方合氩氦刀治疗组接受治疗后7天和14天,CD3+,CD4+,CD4+/CD8+和NK细胞形成率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CD4+,CD4+/CD8+和NK细胞值益肝方合氩氦刀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氩氦刀治疗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肝方合氩氦刀治疗较单纯氩氦刀治疗更能明显地增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一种安全、微创、副反应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积方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瘀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舒肝、散瘀消肿类中药配伍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瘀状态的影响。方法:给予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口服自拟中药肝积方(柴胡、杭芍、党参、白术、莪术等)煎剂,每日1剂,连续4周为1疗程。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治疗前后CD62P的变化。结果: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治疗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62P表达随之升高,Ⅱ期、Ⅲ期患者间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服用肝积方煎剂治疗后,各组患者CD62P表达均有降低,2组(肝积方+氩氦刀和/或TACE治疗组)和1组(肝积方治疗组)、3组(氩氦刀和/或TACE治疗组)比较,CD62P表达降低的变化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1、3组比较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其平均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0.5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1、3两组。而1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较3组患者高。结论:肝积方可以明显降低CD62P,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瘀状态,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论:肝积方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善肝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套餐式"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NK细胞(CD56~+)、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3组:A组35例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B组30例行TACE~+氩氦刀冷冻治疗,C组20例行TACE~+氩氦刀冷冻~+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56~+、MMP-9和VEGF水平变化情况,统计3组术后近期肿块缩小率及随访12,16个月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2周后,3组血清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D8~+和MMP-9、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5周和7周后,B组和C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2周后和A组(P均0.05);术后7周,C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术后5周及B组(P均0.05)。术后12周,B组和C组肿块缩小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明显高于B组(P0.05)。随访12,16个月,B组和C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A组,且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套餐式"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拟益肝方配合西医治疗中晚期肝癌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类中药配合西医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近期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组)30例,治疗1组(TACE+氩氦刀治疗组)30例,治疗2组(自拟益肝方+TACE+氩氦刀治疗组)30例。观察三组治疗后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肿瘤初次复发率、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19/30)、83.33%(25/30)、90%(27/30),1年生存率分别为56.67%(17/30)、86.67%(26/30)、93.33%(28/30),肿瘤初次复发率分别为46.67%(14/30)、13.33%(4/30)、10%(3/30),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生活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三组间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肿瘤初次复发率、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KPS评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自拟益肝方可以明显提高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其配合西医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1月3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先行TACE治疗,术后14~28天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病人定期复查AFP、B超检查及CT或MR扫描.结:32例穿刺及冷冻消融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NC)9例,进展(PD)1例.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二者联合应用可弥补两种疗法可能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6.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两方面来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意义、模型构建模式等环节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指出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证素等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阐述了证素的概念,证素与证候、证名、病因、病位、病势、病机、病理等概念的区别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