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玉坤 《医学文选》2006,25(4):671-67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现状和接种影响因素,为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5月对南宁市区某区内119名0~4岁流动儿童的建证情况及未接种者的未接种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建证率为77.3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31.93%,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0.01);流动儿童未接种“五苗”的主要原因为不知道要接种、认为没有必要接种和不知道接种地点和时间。结论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与“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应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秦玉达  姜祥坤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S):132-132,162
目的:观察小年龄组儿童接种国产甲肝灭活疫苗后的副反应情况,评价国产甲肝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在我市选择3处预防接种点.对儿童接种甲肝灭活疫苗后30min、24h、48h、72h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本次共观察儿童2989人,接种针次5089次,局部副反应主要以接种处的轻微疼痛为主,发生率为0.14%: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低热,第1针和第2针接种后的弱反应和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3%、0.29%、0.37%和0.24%。结论:国产灭活甲肝疫苗(孩尔来福)接种小年龄组儿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卡价苗接种对防治儿童结核病、控制儿童结脑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进一步在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方面起到更有效作用。现将我市1986~1995年卡介苗接种工作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卡介苗接种情况1.1.1新生儿卡介苗接种。1986~1995年全市共完成新生地卡介苗接种51990人次,每年接种率均超国家指标,见表1。1.2学龄儿童卡介苗接种小学1~5年级学生按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十年来全市区接卡介苗1260350人次,形成了较巩固的免疫屏障。但近年来接种率有下降趋势见表2。1.3为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和考核卡介苗接种后近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结核菌素试验,考核卡介苗接种效果。方法对一周岁内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了卡介苗的儿童,于接种后三至六个月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卡介苗的接种效果。结果3349名儿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2965人,阴性384人,阳性率为88.53%;其中有卡疤儿童3075人,阳性2956人,阴性110人,阳性率为96.42%,无卡疤儿童274人,均为阴性。结论大部分儿童接种卡介苗后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免疫效果,而利用结核菌素试验考核卡介苗的接种效果,方法简单易行,结果与传统的根据肉眼观察卡疤的判断方法相比,更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流脑疫苗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工作,达到安全接种,保障儿童健康。方法:对6个月~3岁接受免疫接种注射流脑疫苗317人次的儿童,取流脑疫苗按操作规程与免疫程序进行注射接种,监测接种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观察。结果:本组接种流脑疫苗儿童,有34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0.73%(34/317),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均得到治愈,接种成功率100%,达到了流脑疫苗安全和有效接种。结论:正确接种流脑疫苗,加强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并实施科学的护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流脑。  相似文献   

6.
湛江市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持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对儿童的免疫效果及持久时间。方法 对湛江市12间幼儿园1996年出生的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从3岁起监测抗-HBs,一直监测到6岁。结果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抗-HBs阳性率较高,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也随着下降,从3岁时的96.5%下降到6岁时的61.4%。结论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抗-HBs阳性率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3岁时开始,每年检测一次抗-HBs,抗-HBs水平低于保护性以下时,应按3针法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7.
莫永强  符策秦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510-1510,1540
目的了解定安县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及HBsAg携带状况,为开展乙肝控制扶贫项目提供本底资料。方法采取WHO推荐的组群抽样(PPS)方法调查1996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221名检测HBsAg携带状况。结果221名儿童乙肝HBsAg携带率为6.3%。各年龄组间HBsAg携带率差异有显著性(X^2=9.724,P〈0.05);接种乙肝疫苗与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X^2=5.5,P〈0.05)。结论定安县1.5岁儿童中乙肝HBsAg携带率较高,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乙肝疫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儿童用标准组群抽样(PPS)方法,检测HBsAg用ELISA方法。结果: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39.9%,HBsAg携带率为9.4%,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sAg携带率,接种疫苗较未接种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72.5%,不同接种率地区的HBsAg携带率不同,两个市县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接种率及HBsAg携带率均存在显性差异,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收费过高和不知道要接种。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计划免疫门诊规范化疫苗接种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计划免疫门诊接种疫苗儿童148例,对所有儿童建立档案,采用 集中规范化的接种,并与同期我市未实行计划免疫门诊的其他社区的151名同龄接种儿童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接种记录率、接种合格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 观察 组儿童接种记录率为100%,接种合格率为100%,接种及时率为98.65%;对照组儿童接种记录率为92.72%,接种合格率为93.38%,接种及时率为85.43%;比较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规范化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可提高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推动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新型模式,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在贫困地区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应用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项目的市县采取组群抽样(PPS)方法,抽查12—24月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同时采集未梢血用胶体金乙肝表面抗原试剂条检测HBsAg,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b。结果项目地区共抽查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9.0%,首针及时接种率为64.9%,抗-HBs阳转率为79.3%,保护率为100%,儿童HBsAg携带率为1.3%;住院分娩儿童全程接种率和第一针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在家分娩儿童,差异有显著性,两者HBsAb阳转率和HBsAg携带率无显著性差异;医院接种儿童HBsAb阳转率高于在家接种儿童,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全程接种儿童与未全程接种儿童间HBsAb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城镇与农村儿童、少数民族与汉族儿童间接种率、HBsAg携带率和HB&Ab阳转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贫困地区新生儿推广应用乙肝疫苗,有效地提高了接种率,降低了HBsAg携带率,乙肝疫苗对不同的人群有同等的免疫保护效果。如何提高在家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麻风腮疫苗接种前后腮腺炎发病流行病学变化,为腮腺炎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后比较的方法,对虹口区疫苗接种前(1992~1996年)与疫苗接种后(1997~2005年)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腮腺炎发病率以学龄前儿童最高,平均1899.51/10万,其次是学生,186.84/10万,其中学龄前儿童中,幼托儿童发病率2376.79/10万显著高于散居儿童501.20/10万;疫苗接种后1997~2000年腮腺炎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到最低水平,2000~2004年发病率维持在最低水平,年均发病率22.05/10万,较疫苗接种前腮腺炎年均发病率216.04/10万,下降约90%,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同时接种后腮腺炎病例中,学生比例由接种前的20%增加到50%;接种后腮腺炎季节性高峰不明显,呈全年发病;在腮腺炎暴发疫情病例中,(10~69)%的儿童有1针麻风腮疫苗史。结论 对儿童推荐接种麻风腮疫苗,能有效控制腮腺炎野毒株的传播;并且12~18月龄儿童接种1剂麻风腮疫苗后,4~6岁时(学龄前)有必要再加强1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市在非典流行期间计划免疫工作实际状况,我市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四个检查组,于2003年4月对我市八县三区进行了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在被调查的110名初免儿童中,建卡率为100%;建证率为96.36%;卡痕率为96.36%;BCG接种率为100%;OPV接种率为100%;DgI、接种率为100%;MV接种率为99.09%;HBV接种率为95.45%。另外,新生儿首针HBV24h内及时接种情况,共调查55人,及时率为87.27%;加强免疫儿童调查110人,OPV和DPT接种率均为95.45%,MV接种率为94.55%。此次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承德市计划免疫所针对疫苗的接种率水平,达到了计划免疫工作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接种500例接种儿童的资料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5例接种不合格,接种合格率达到91.00%,对存在接种不合格情况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基层接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总结相应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45例接种不合格儿童的分析,可发现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有13例(28.89%)缺乏对接种工作的足够重视、16例(35.56%)存在疫苗管理水平低下情况、10例(22.22%)为接种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另外有9例(20.00%)为其他问题导致的接种不合格。对以上接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得出强化对基层接种工作的重视力度、提高疫苗管理工作水平及加强疫苗接种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素养等措施。结论:通过对基层预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相应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接种质量,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障接种人群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4.
黄燕萍 《大家健康》2016,(4):178-17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为临床儿童预防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0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接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免疫接种法护理。接种后观察接种儿情况,统计家长满意度、知识了解程度、儿童配合度、接种率等。结果:对照组家长满意度、知识了解程度、儿童配合度、接种率分别为72%、78%、70%、74%,观察组为88%、92%、88%、98%,两组对比显示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对比于常规接种护理模式安全性好,儿童依从性更高,家长满意度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榆阳区农村地区儿童对结核病的免疫力。方法采用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率判断有无免疫力。结果585名农村儿童PPD阳性率只有12.13%。结论PPD阳性率偏低与接种技术差,接种率低,加强免疫几乎为零(或不成功)有关,提出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麻疹强化免疫中异常反应诱发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麻疹强化免疫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把接种反应控制到最低限度。方法我院预防保健科观察了石河子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中所接种的8个月~13岁儿童共5411名的接种后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情况。观察时间为接种后2周内。结果接种麻疹疫苗发热率(≥38.6℃)为8.15%,皮疹反应率为0.76%,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54%。结论①疫苗中的附加物可以增加机体的致敏程度。②禁忌证掌握不严。③个体因素接种后的反应与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加重反应。这次目标儿童中,部分人正处于发病的潜伏期、隐性感染或恢复期等健康状况欠佳状态,所以接种后加重反应、诱发、偶台疾病频频出现。④其他因素不良的气候环境因素和冬季的接种时间的选择也是造成这次强化免疫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⑤炎症反应接种注射时可造成简单的创伤引起炎症。  相似文献   

17.
卡介苗接种致局部脓肿14例疗效分析(摘要)李升香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14例因卡介苗接种致局部脓肿的儿童,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112~6岁。上臀三角肌区接种12例,臀部臀大肌区接种2例;脓肿最大6.0cm×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的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817例门诊儿童常规PPD筛查,发现接种过卡介苗2245人(79.69%);PPD(+)1353人(60.27%)。8~12周做阳转试验499人〔22.23%)。卡痕(+)PPD(-)380人(16.93%);接种过卡介苗而卡痕(-)495人(22.06%)。表明以卡痕判断卡介苗成功与否不科学,必须做阳转试验,否则1/5儿童为无效接种。PPD()188人(8.37%),其中有接触史29人(15.43%),摄胸片108人(57.45%),诊断为肺门淋巴结核21人。可见对门诊儿童常规PPD筛查也是发现结核病人简便、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儿童55个月后的免疫效果。小剂量组98人,剂量5ug×3次;对照组136人,剂量30ug、10ug、10ug。于0、1、6月三角肌部位注射。同时观察未接种乙肝疫苗儿童176人HBV感染情况。结果;首剂接种8、18、55个月后,抗-HBs≥10mIuu/ml的人数,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54对57/58(P>0.05);52/53及54/55(P>0.05);36/41对73/78p<0.05)。两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34±0.27对55.4±0.42(p<0.01);42.0对55.0(p<0.05);76.14对139.5(p>0.05)。55个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接种儿童,不论抗-HRs滴度是否达到有效保护水平,HB、Ag均阴性。未按种儿童HBsAg(+)为11/176(6.25%)。结论:与正规剂量一样,小剂量乙肝疫苗同样产生有效的保护作平,接种后机-HBs低滴度儿童仍可防止HB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