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壁内L-精氨酸和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胆固醇饲料养新西兰白兔。测定血浆一氧化氮主动脉壁内L-精氨酸含量。结论:高脂血症家兔体内L-Arg含量减少,NO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壁内 L精氨酸和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测定其血浆一氧化氮( N O) 和主动脉壁内 L- 精氨酸( L- Arg) 含量。结论:高脂血症家兔体内 L- Arg 含量减少, N O 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阴断可片耐受和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臧梦维  沈琦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0):764-76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L-NNA)对阿片耐受和依赖机制中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AC-cAMP)系统、Ca^2+系统和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mGMP)系统变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共分为对照组,阿片激动剂组,阿片激动剂组,阿片激动剂+纳洛酮组;L-NNA+阿片激动剂组和L-NNA+阿片激动剂+纳洛酮组。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试验,^3H-精氨酸转化成^3H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及面神经核内组成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大鼠面瘫后腹膜内小剂量给予L-精氨酸,在伤后各个时间点上观察面瘫的恢复、并采用兔抗大鼠NOS抗血清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面神经核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L-精氨酸慢性干预组面瘫的恢复较实验对照组迅速,其面神经核内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反应性增强,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反应性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L-精氨酸慢性干预可使面神经核内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强,并促进创伤性面瘫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L—精氨酸调节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L-精氨酸对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的调节作用;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及缺氧加L-arg组「L-arg500mg/(kg.d)腹腔注射」。经右心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并经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结果:缺氧组大刀动脉平均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血浆一氧化氮含量降低;缺氧加L-arg组大鼠肺动脉增压反应受到抑制,其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6.
观察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早期心脏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及L-精氨酸对血压的影响。方法14-16周龄雄性Wister大鼠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法制备高血压模型,口服L-精氨酸和未服L-精氨酸的高血压大鼠及正常血压大鼠在同样条件下喂养2周后,测量血压,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采用大鼠肝脏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前腹腔注射L-精氨酸或L-硝基精氨酸,取肝组织电镜观察,并应用图像立体计量分析技术,分别计算肝细胞线粒体的Vv,Sv,SS,NA,V^-、D^-,S^-及Nv8项立体学指标。结果发现,应用L-硝基精氨酸后,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和破坏均较I/R组严重,而注射L-精氨酸后,线粒体的8项指标与I/R组无差异,提示,NO在大鼠肝  相似文献   

8.
王立军  孙长凯 《医学争鸣》1999,20(6):544-548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及面神经核内组成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大鼠面瘫后腹膜内小剂量给予L-精氨本,在伤后各个时间点上观察面瘫的恢复、并采用兔抗大鼠NOS抗血清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面神经核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L-精氨酸慢性干预组面瘫的恢复较实验对照组迅速,其面神经核内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反应性增强,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相似文献   

9.
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精氨酸组、NG-硝基-L-精氨酸甲酯且、L-NAME+L-Arg组。实验结果发现L-A作为一氧化氮的前体物质可以减轻乙醇所致的胃粘膜损伤,L-NAME作为NO合成酶抑制剂可加重乙醇所致的粘膜损伤,而L-NAME+L-Arg组胃粘膜损伤与对照组无明显性差异。证明外源性给予L-Arg可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而抑制内源性NO合成则加重胃粘粘膜损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证实一氧化氮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成内毒素组(8只),L-精氨酸加内毒素组(8只)和内毒素加N-硝基-L-精氨酸组(8只)。测定注射内毒素前及注射内毒素后4小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计算氧供、氧耗及测定血管外肺水的含量。结果N-硝基-L-精氨酸组与内毒素组相比,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明显上升(P<0.05),心脏指数(CI)显著下降(P<0.05),血管外肺水增加(P<0.05)。而L-精氨酸组表现为CI、每搏量指数(SI)增加(P<0.05),PVRI明显下降(P<0.05)。提示,抑制内毒素休克犬一氧化氮的生成能使其血流动力学和机体氧合进一步恶化。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早期,给予一氧化氮合成抑制剂似不能提供有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Q开关Nd :YAG 10 6 4nm和 5 32nm波长激光照射对豚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了解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方法】波长为 10 6 4nm和 5 32nm各自 3种不同剂量的激光体外照射豚鼠。测定豚鼠血液黏度等 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波长 10 6 4nm的两种大剂量和波长 5 32nm的最大剂量Q开关Nd :YAG激光体外照射豚鼠使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 ,红细胞变形指数下降和聚集指数升高 ,其余 3种剂量的激光体外照射对血液流变性无显著改变。【结论】 10 6 4nm波长的Q开关Nd :YAG激光照射在一定剂量下可以改变血液流变性 ,选择合适的剂量可将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RCIA)和血液流变学特性在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脑血栓病、56例高血压脑病、40例脑出血急性期(发病1-3d)患者及60例健康人的RCIA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3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RBC-C3bRR明显下降,RBC-ICR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检查呈高凝血症和(或)红细胞聚集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与RBC-ICR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结论 脑血管病急性期存在着RCIA紊乱,与血液流变学特性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NO) on the ability of 5-fluourouracil (5-FU) to induce apoptosis in the liver carcinoma Bel7402 cell line, and to observe the anti-tumor mechanism and effective adjuvant of 5-FU. Methods Cells were cultured under routine conditions with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DMEM) without L-arginine (L-Arg).We observed the 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and apoptosis of cells induced by 5-FU with L-Arg added to the medium. The p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 was determined by the cell expression of iNO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by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trite and nitrate in the supernatant. Results 5-fluourouraci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NOS expression to 0.1687±0.01968 (P<0.05, vs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ic oxide to 213±30.2 μmol/L (P<0.05, vs control group) The apoptotic cell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o 17.85±0.78%, while the necrotic cell rate decreased to 32.99±0.83% (P<0.05, compared with the 5-FU group). 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 the antagonist of L-Arg, can block the apoptotic effects of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Conclusions 5-FU had a synergistic effects with L-Arg by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of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where 5-FU induces apoptosis in liver carcinoma cells. L-Arg may be a good adjuvant for chemotherapy with 5-FU.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在缺氧时对心肌血流量的调节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和急性缺氧组,用99mTc标记蟾蜍红细胞测定心肌血流量,用Gess法和放免法分别测量血浆和心肌NO2-、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量一氧化氮氧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结果 急性缺氧导致左右心室心肌血流量、血浆和心肌血NO-2、ET-1含量、NOS活性明显增高(P<0.05),左右心室心肌血管阻力和心肌ET-1/NO-2-比值明显下降(P<0.05),血球压积(Hct)及心室重量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急性缺氧时,左右心室心肌血流量增加,ET-1/NO参与了急性缺氧时心肌血流量的调节,以NO的扩血管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兔高胆固醇摄入后血氧饱和度及相关病理生理学改变,探讨高胆固醇血症(HC)早期微循环损害及其机制.方法 新西兰兔分2组:对照组和HC组,前者喂饲普遍饲料,后者喂饲高胆固醇饲料,3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静注乙酰胆碱(ACh)前后动静脉血血气分析及血压、肾组织血管通透性、胸主动脉环ACh介导的舒张反应、脑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HC组血清T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静注ACh后对照组静脉血血氧饱和度(SO2)显著降低(P<0.05),HC组降低不明显且降血压效应明显减弱(P<0.05);与对照组比较,HC组肾组织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P<0.01);ACh介导的胸主动脉环舒张功能降低;脑组织NOS活力及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NO生成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HC早期出现SO2等血气分析指标异常,提示HC可能妨碍血氧向组织的弥散过程,导致组织细胞摄氧减少,发生慢性或间歇性缺氧,从而引起或加剧氧化应激产生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舰艇官兵赴索马里长时间远洋护航后部分血流变和凝血分析指标显著改变的综合措施干预,保证官兵身心健康和舰上的生存能力。方法选择2013-07/12月成建制赴索马里远洋护航官兵287名,年龄19~44岁,男性,经医院全面体检身体合格,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某A舰161名官兵为干预组,某B舰126名官兵为未干预组。对血流变12项指标和凝血分析5项指标进行远洋护航前后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护航前与护航后未干预组相比:全血粘度6项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比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凝分析5项参数增高,血浆粘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护航前与护航后干预组相比:血流变12项指标、血凝分析5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舰艇官兵远洋护航后部分血流变学和凝血分析指标发生改变,经供应保障改变、食物和食谱调节、针对性对机体必需物质补充和心理教育后,能全面恢复,可推广应用于远洋护航官兵。  相似文献   

17.
常学润  张霞  卢怀云  王雷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449-449,451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戒酒的住院患者80例与80例不饮酒的健康人作对照,对两者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检测。并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酒依赖患者全血低切黏度显著增高(P〈0.01);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刚性指数减小(P〈0.05);胆固醇(CH)和甘油三脂(TG)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血液呈现高粘滞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旨在观察通络益气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文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 6 2例 ,随机分为通络益气组和活血化瘀组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与正常健康人群作对照研究。结果 :急性脑梗塞发作时 ,患者血浆ET、NO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后ET下降 ,NO升高 ,ET/NO下降 ,而通络益气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活血化瘀组 (P <0 .0 1) ,同时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等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1)。结论 :通络益气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抑制ET的生成 ,解除血管痉挛 ,降低血粘度 ,增加脑血流量 ,保护缺血性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噻庚啶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5只,颈动脉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采集休克前、后、输血输液(对照组)和用药(噻庚啶10mg/kg)后60min颈动脉血液样本,测定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休克后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明显低于休克前正常值(P〈0.01),输血输液(全身缺血后再灌注)和用药后上述指标进一步下降,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表明,兔失血性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53例患者采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并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显示ILIB治疗后,血浆粕度(np)、全血粘度(nb)、还原粘度(n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明显降低。说明ILIB治疗能明显改善血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