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蓓  徐慧媛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556-4558
[目的]了解桐乡市2007年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加速控制麻疹风疹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桐乡市2007年的麻疹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RFIs发病以春夏季为主,主要在年龄0~4岁组,在254例RFIs病人的血清中,麻疹IgM阳性检出率为24.80%,以3月份最多;风疹为20.08%,以3、4月份为高峰,大部分RFIs病例无或不详疫苗接种史。[结论]保持疫苗的高质量的常规免疫,适时的开展强化免疫,加大强化免疫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监测,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569例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569例RFIs患者中麻疹IgM阳性258例,阳性率为45.34%;风疹IgM阳性140例,阳性检出率为24.60%。2003年检出率明显高于2001、2002年。RFIs发病以春季为主,麻疹4、5月份最多,占麻疹总病例的55.88%;风疹病例以4~6月份为高峰,占全年风疹总病例的79.8%。麻疹IgM阳性年龄<1岁组和≥20岁组逐年增加;风疹IgM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7~19岁,占风疹IgM阳性病例的77.1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58例,占22.48%无免疫史的95例,占36.82%;免疫史不详者105例,占40.70%。结论:扩大麻疹疫苗接种年龄,加大强化免疫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监测,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对深圳市1998~1999年发热出疹性病例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共检测RFIs 328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54.88%,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9.45%.RFIs病例中麻疹和风疹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夏季.麻疹发病以少年儿童为主,而风疹主要发病对象则出现两个非连续年龄高峰期,分别为儿童高峰期和青少年高峰期.180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占83.89%.结果显示,RFIs病例中以麻疹、风疹为主,其分布也与麻疹、风疹流行特征相似.有必要将RFIs病例血清学监测列入计划免疫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4.
379例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四川省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以便更好地开展麻疹监测,1997~2000年5月,在该省20个县采集了暴发和散发病例的急性期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379例中确诊为麻疹的192例(50.66%),风疹80例(21.11%),其它RFIs107例(28.23%)。379份血清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44份,阳性率37.99%;风疹IgM抗体阳性40例(10.55%)。RFIs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季,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暴发病例以麻疹为主。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加强麻疹疫苗的有效接种和强化免疫,是加速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绵阳市在麻疹消除阶段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捕获法,对2009~2010年101例疑似麻疹病人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及风疹IgM抗体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1例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29例,阳性率28.7%,风疹IgM抗体阳性32例,阳性率31.7%。绵阳市疑似麻疹病例以散发为主,地域分布广泛,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份。麻疹发病年龄呈两极分布,以﹤2岁和成人为主,风疹发病年龄集中在10~15岁组,82.8%的麻疹阳性病例免疫史不祥或无免疫史。结论实施后续强化免疫,采取有效手段降低成人和婴幼儿的麻疹的发病率,同时加强实验室监测,提高病例诊断和报告的准确性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郴州市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 and rubella illness,RFI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检测RFIs病例麻疹、风疹IgM抗体;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一年来发生5起RFIs暴发,共219例,其中麻疹152例,发病年龄高峰为1岁组,占14.47%,其次为7岁组,占13.82%;风疹67例,发病年龄高峰为13岁组,占37.31%。结论郴州市麻疹、风疹病例以暴发为主。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降低北京市西城区麻疹发病率 ,分析了该区 1996~ 2 0 0 1年发热出疹性疾病 (RashandFeverIllness,RFIs)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 :1996~ 2 0 0 1年该区共发生RFIs爆发 11起 ,经证实 1起为风疹爆发 ,发病 8例 ,10起为麻疹爆发 ,共 41例。麻疹爆发使该区麻疹的报告发病率由最低的 (1998年 ) 0 38/ 10万上升到最高的(2 0 0 0年 ) 3 19/ 10万。RFIs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如下 :发病对象均为成年人 ,职业以本市服务行业和外地建筑民工为主 ,存在免疫空白。加强血清学诊断 ,开展特定人群强化免疫 ,提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接种率是控制RFIs爆发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四川省发热出疹性疾病 (RFIs)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对 1999~ 2 0 0 1年收集的 5 15份血清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显示 ,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4 9 71%和11 4 6 %。麻疹、风疹病例集中在 3月 ,以 4~ 14岁儿童为主。各级实验室应开展血清学鉴别诊断工作 ,提高麻疹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扬州市2008-2010年麻疹、风疹实验室检测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疑似病例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采集发热出疹疑似病例血清490份,其中散发病例465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66例(36.0%);风疹IgM抗体阳性83例(18.0%)。暴发病例3起25份,其中16份风疹IgM抗体阳性,确认均为风疹暴发。全市8个县(市、区)间麻疹确诊病例数有统计学意义,麻疹、风疹发病均有明显季节性,麻疹发病高峰2~7月,风疹3~6月;不同年龄组麻疹、风疹确诊病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8-2010年全市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全市均有流行。今后应针对麻疹发病高峰,对高危地区和重点人群进行强化免疫,控制并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元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与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广元市1998-2007年麻疹累计发病3 174例,年均发病率10.38/10万,2007年最高,为25.20/10万;常年均有发病,高峰在春末夏初.麻疹发病以14岁以下为多,共2 809例,占总病例数的88.50%,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10年共发生43起暴发疫情,3~6月是暴发集中期,学龄前和小中学生为主要人群;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共2 317例,占总病例数的73.00%.结论 广元市目前正处于麻疹发病高峰,为有效遏制麻疹,控制暴发,须采取对适龄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加强常规免疫、加强麻疹监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