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24例,采取颞上方或颞侧角巩膜缘隧道式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避开功能性滤过泡,保持已有的滤过功能。结果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5的15例、0.1~0.4的7例、<0.1的2例。随访3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小切口囊外摘出手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可提高视力并保持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在防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在防盲中的应川。方法在608例(639眼)防盲白内障复明手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旋转晶状体核至前房,利刷注水晶状体圈匙摘出晶状体核,植入后房人上晶状体。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者362眼(56.65%),术后第3天视力≥0.5者405眼(63.38%)。脱盲601例(脱盲率98.84%),脱残572例(脱残率94.08%)。结论在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应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无需昂贵的超乳仪及其特殊器械,手术操作步骤简化安全,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切口方位与白内障摘出术后视力和散光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评价白内障手术不同方位角膜缘切口与术后视力和散光的关系。方法:77例(87眼)白内障在12名(A组)或在10点半(B组)行小切口非乳化囊外摘出术,在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两组间视力及散光的差别。结果:在术后第1、3和6月时B组的视力均优于A组,角膜散光均低于A组,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为了减轻术后反应、减少术后散光、提高视力,对术前散光<1.0D的白内障患者最好在9-12点方位作切口行摘出手术。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适于县市基层医院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 观察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县市基层医院施行的效果。方法 对152例(185眼)施行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迅速恢复,术后1周视力≥0.5者163眼占88.11%,视力≥0.8者155眼占8378%。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有效且经济的白内障手术方法,不需要昂贵的器械,易于学习,便于推广,特别适用于县市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
黄蔚茹 《眼科新进展》2012,32(8):772-774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至2010年我院白内障患者44例(44眼),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并发症情况,同时检查术后1d、1周、1个月的角膜知觉及泪液分泌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在0.05~0.29者4眼,0.30~0.49者6眼,0.50~0.79者8眼,0.80~1.00者4眼;对照组术后视力在0.05~0.29者6眼,0.30~0.49者10眼,0.50~0.79者4眼,0.80~1.00者2眼;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1个月,观察组中央、下方、上方的角膜知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者泪液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手术切口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摘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手术在曙光行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曙光行动-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活动中,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74例(674眼),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巾发生后囊破裂30眼(4.45%),术后早期角膜水肿75眼(11.13%),暂时性高眼压8眼(1.19%),后囊浑浊8眼(1.19%),迟发性葡萄膜炎20眼(2.9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0.6及以上者502眼(74.48%),0.3~0.5者124眼(18.40%),0.3以下者48眼(7.12%),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基层医院进行大量集中白内障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7.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陈镇国  高潮 《眼科新进展》2003,23(5):343-344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简称表麻)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手术病例69例78眼进行表麻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情况等。结果78眼患者术中无疼痛和轻微疼痛者75眼(96.15%);比较疼痛3眼(3.85%);无重度疼痛。术中疼痛主要发生在巩膜电凝止血、虹膜受牵引、手术结束电凝粘和结膜瓣时。手术时间在25min以内,麻醉效果比较好。并发症:术中后囊破裂1例,术后角膜内皮局部水肿3例。术后视力:术后1d,1周及1个月裸眼和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65.5%,78.5%及78.9%.其中后囊膜破裂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视力达0.3,12例患者由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和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而视力不佳。结论 表面麻醉适用于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不仅避免了球后或球周麻醉的诸多并发症而且使手术更加简单安全。娴熟的手术技巧以及病例的适当选择是表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卢佩勇 《眼科新进展》1999,19(3):194-195
目的评价小切口(6mm)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8例老年性、外伤性白内障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wk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71.1%,3mo占94.7%.术后1wk散光为1.85±0.95D;术后3mo散光0.92±0.58D,分别小于10~12mm大切口对照组(P<0.001)。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1.72%.并讨论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意外的处理方法。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36眼)白内障病人采用6mm挑眉式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摘出并行人晶状体植入108例。结果: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96眼(71%),术后1月视力0.5以上者109眼(8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角膜散光轻,结论: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之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眼内后极部非磁性异物的玻璃体切除摘出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以玻璃体切除术摘出眼内后极部非磁性异物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l例(34眼)眼内后极部非磁性异物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非磁性异物摘出术中的31例(34眼)中,32眼为一次手术成功摘出,成功率为94.12%。术后视力提高19眼(55.88%),术后视力不变6眼(17.65%),视力下降9眼(26.47%)。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后极部非磁性异物手术操作方便,准确,损伤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钩(晶状体调位钩)娩核法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中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66例(275眼)白内障采用双钩使核翘起和旋转的方法娩出晶状体核,完成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结果采用双钩娩核时未发生一例后囊破裂。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212眼(77.09%),〈0.5者63眼(22.91%);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222眼(80.73%),〈0.5者53眼(19.27%)。结论采用双钩娩核白内障摘出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技术。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手法切核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利明 《眼科新进展》1999,19(4):281-282
白内障角膜缘手术切口的大小,可直接导致散光,影响视力。自Kelman于1967年首次报道用超声乳化术通过角膜缘3.5mm切口摘出白内障后,小切口手术已逐渐被接受和普及[1]。6mm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近年推崇的一种新术式...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囊外摘出小切口与常规角膜缘切口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往我院常规角膜缘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手术切口大,需缝合3~7针。手术时间长。术后视力恢复慢或不满意,术后散光明显。2002年5月~2003年8月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发现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所需时间较短,术后视力恢复较好,角膜散光较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出术与传统囊外摘出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白内障复明行动中老年性白内障手术1437例(1675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与传统的囊外摘出术两种方法进行手术,术中都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小切口组(A组),716例(846眼);传统囊外摘出组(B组),721例(829眼)。对两组手术效果(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7d视力比较:A组,视力低于0.3者59眼(6.97%),0.3~0.5者183眼(21.63%),0.5以上者604眼(71.5%);B组,视力低于0.3者128眼(15.44%),0.3~0.5者583眼(70.32%),0.5以上者118眼(14.23%)。并发症有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积血、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及瞳孔夹持。两组比较:A组发生并发症260眼(30.73%),B组发生并发症388眼(46.8%)。两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力:x^2=30.26,P〈0.01;并发症:x^2=45.59,P〈0.01)。结论在大规模白内障复明行动中,应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较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术后视力较好,手术并发症较小,且无需昂贵的设备及特殊器械,手术步骤简单.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并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作者在印度接受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培训中独立进行的32位患者的情况,对其手法特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2例(32眼),术前视力为手动/眼前~0.25,术后第1天视力i〉0.5者30眼(93.75%),0.2~0.5者2眼(6.25%)。并发症:术中,虹膜轻度损伤1眼(3.13%),隧道顶部穿破2眼(6.25%)。连续环形撕囊失败2眼(6.25%),后弹力层脱离2眼(6.25%);术后并发症,术后6h角膜呈雾状水肿,眼压增高2眼(6.25%),术后第1天角膜轻度水肿2眼(6.25%)。以上术中并发症均能继续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简单、经济、学习曲线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无缝线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60例64眼,手术效果满意,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52眼(81%),术后1月≥0.5者54眼(83%)。对手术方法、注意事项、手术技术方面的体会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屈光不正的防治。方法 自1993年至今,对23例儿童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加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视力较术前改善者24眼,05-0.3者8眼,0.4-1.0者14眼,>1.0者2眼。无变化2眼,不合作者5眼。结论 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早行白内障摘出加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儿童白内障及矫正术后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1306例(1306眼)白内障均为“曙光工程”行动的患者,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25,无手术禁忌证。在局麻下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给予氧氟沙星及地塞米松滴眼液。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为0.5以上者914眼(69.98%),术后第2天视力0.5以上者1112眼(85.14%),脱盲率98.94%,脱残率94.89%。结论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切口小,无需缝线,不需昂贵的医疗设备,迅速安全,易于掌握,适用于当前我国国情及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手娩核技术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66例(210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双手娩核技术进行总结。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173眼(82.38%)。术中后囊破裂6眼(2.86%),悬韧带断离2眼(0.96%),后弹力层轻度撕脱1眼(0.48%),虹膜反复脱出切口2眼(0.96%),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或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双手娩核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更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不缝合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40例双眼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一只眼行小切口,另一只眼做常规切口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小切口组术后第1日至第3个月的散光变化为0.70D,常规切口组为4.66D,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01)。小切口组术后第1、1周和1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及第1周时矫正视力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t检验,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