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及父母个性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n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杭州市452例学龄儿童进行了调查评定。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中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文化性、道德性、组织性及母亲个性N分高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结论: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是预防和矫治儿童行为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环境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9名、女生102名)进行测评.结果 儿童行为量表中男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道德宗教观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22,r=-0.224,P<0.05),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M1)、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F5)呈显著正相关(r=0.228,r=0.219,P<0.05);女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6,r=-0.212,r=-0.216,P<0.01或P<0.05),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23,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对男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女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良好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及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462名4~5岁儿童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问题组儿童的父亲的情感温暖分数低于正常组(t=2.385,P<0.05),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分数显著高于正常组(t=1.903、2.075,P<0.05);问题组儿童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分数显著高于正常组(t=2.483~3.391,P<0.05、0.01).父母亲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多种行为问题呈负相关,而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则与许多行为问题呈正相关.结论 父母亲的养育方式与儿童多种行为问题的发生相关, 父母应采取良好的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②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家庭环境问卷对 6 0 0名 4~ 5岁儿童的行为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并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③结果 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父母健康状况及对儿童的经济投入情况等。不同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产生不同的影响 ,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④结论 在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和干预时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 ,并要注意性别差异 ,以便有效地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马本宽  李苏新  刘庆善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01-2002,2048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00名儿童的行为及父母养育方式进行调查,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①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3%,男生(13.3%)高于女生(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P>0.05);②行为问题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明显非行为问题儿童,而惩罚及严厉、过分干涉和保护以及拒绝与否认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非行为问题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性(r=0.386~0.413,P<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父母养育方式能有效降低儿童不良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环境量表、Pier-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9名、女生102名)进行测评。结果儿童行为量表中男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道德宗教观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22,r=-0.224,P〈0.05),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M1)、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F5)呈显著正相关(r=0.228,r=0.219,P〈0.05);女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6,r=-0.212,r=-0.216,P〈0.01或P〈0.05),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23,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对男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女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良好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及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S),对204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P<0.01),女生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女生的语言发展、劳动技能、经济活动分量表值和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适应能力商数(ADQ)显著高于男性(P<0.05或P<0.0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和适应能力商数(ADQ)及学业成绩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或<0.01),而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和适应能力商数(ADQ)及学业成绩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学业成绩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0~11岁行为问题儿童的个性特征、父母养育方式及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 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82名行为问题儿童和50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 行为问题组内外向(E)分低于对照组[(42.62±13.08)分vs(48.90±13.41)分,P<0.01]、稳定性(N)分高于对照组[(54.15±9.87)分vs(47.20±9.04)分,P<0.01].行为问题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FF1、MF1)分低于对照组,父母的惩罚严厉(FF2、MF4)、拒绝否认(FF5、MF3)、父母的干涉保护(FF3、FF6、MF2)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t=2.976~3.936,P<0.01).父母的偏爱因子(FF4、MF5)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与儿童的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及行为问题总分呈现负相关(FF1与社交退缩除外)(r=-0.181~0.360),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FF3、FF6、MF2)、拒绝否认(FF5、MF3)、惩罚严厉(FF2、MF4)与儿童的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攻击及行为问题总分均呈正相关(FF2与抑郁、MF2与社交退缩除外)(r=0.172~0.350),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儿童的体诉呈正相关(r=0.190~0.247)(P<0.05、0.0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呈现负相关、与儿童的内外向呈现正相关(P<0.01).结论 10~11岁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组儿童存在个性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某些不恰当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昆明市城区4~6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 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KMBU),随机抽取昆明市五华区城区5所幼儿园中年龄为4~6岁的儿童500名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总阳性检出率为46.5%。(男孩为52.5%,女孩为40.3%),男女行为问题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儿童行为和父母养育方式互动模型的构建分析发现,影响儿童行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父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母亲的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母亲的养育方式对于儿童的影响力更大于父亲。结论 妥善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更为有利,为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应加强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和监测,采取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就诊的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初中生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相关因素,指导系统的家庭心理治疗.方法 运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因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由父母陪诊的初中生共397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的温暖、理解与问题因子中抑郁、强迫性、体诉、多动、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21, -0.166,-0.154,-0.198,-0.123,-0.244,P <0.05),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的温暖、理解与行为问题因子中分裂样、强迫性、多动、违纪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45,-0.148,-0.187,-0.198,P <0.05),父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与分裂样、强迫性、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127,0.134,0.211,0.202,0.190,P <0.05),母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与抑郁、社交问题、强迫性、多动、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192,0.125,0.188,0.186,0.208, 0.169,P <0.05), 家庭环境中亲密度与分裂样、抑郁问题、社交退缩、强迫性、体诉行为、社交行为、攻击呈显著负相关,家庭环境中矛盾性与分裂样、抑郁问题、社交退缩、强迫性、体诉行为、多动、攻击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显著相关,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改善家庭环境,指导父母对子女多加关注、爱护、理解、信任和鼓励,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避免采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