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花棘豆毒性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小花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供药用,具麻醉、镇痛之功效,用于关节炎、牙痛、神经衰弱等疾病的治疗。该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及西北大部分地区。该植物适宜在干旱沙漠地区生长,每逢干旱年份,其它牧草稀疏,而此植物生长茂盛,牲畜因饥饿被迫采食到一定量后,即可引起中毒乃至死亡,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关于小花棘豆的有毒成分,国内外尚无明确报道。有人曾认为该植物引起家畜中毒乃其含硒量过高所致。但据内蒙古农牧学院等对采食小花棘豆中毒的病羊的肝、毛含硒量进行测定的结果,发现其含硒量均不超出正常范围。为了探索小花棘豆中毒的机理,我们对小花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一种外用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并对其皮肤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用壳聚糖为凝胶基质制备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用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考察豚鼠皮肤致敏性、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和30 d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对豚鼠无致敏性,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无刺激;急性毒性试验中家兔体质量变化无差异,未见死亡及中毒反应发生;家兔连续给药30 d 后凝胶剂低中高剂量组对家兔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恢复期亦无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制备的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黄花棘豆的抗缺氧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常压密闭抗缺氧、减压密闭抗缺氧及亚硝酸中毒实验3部分,每部分60只小鼠,予各组小鼠连续ig7 d,于末次灌胃1h后分别记录小鼠的生存时间,并测定、分析各组小鼠心脏和大脑中的SOD、MDA、Bcl-2、Bax和GSH-Px.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花棘豆高剂量组小鼠的缺氧暴露时间明显延长,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 黄花棘豆醇提物能够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具有一定的抗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完善棘豆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基源考证、资源调查、生物碱的研究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等方法。结果初步查清了棘豆的基源状况与资源分布;建立了测定棘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及镰形棘豆中生物碱的TLC鉴别方法。结论所用方法提高了藏药材棘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完善棘豆的质量标准。方法资源调查、标本采集、鉴别与含量测定。结果青海、甘肃及四川北部以镰形棘豆为主,西藏以轮叶棘豆为主。建立了棘豆的TLC鉴别方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的方法;并在测定了6批次药材(包括2份对口药材)的基础上初步设定了棘豆所含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限度。结论所建方法有利于完善棘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藏药镰形棘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形棘豆属豆科棘豆属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是重要的传统藏药材,在西藏资源丰富且药用价值高。近年来有关镰形棘豆的研究十分广泛。该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从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建立了藏药"俄大夏"的两种基源药材—镰形棘豆和轮叶棘豆的一种简单、灵敏、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不同产地以及不同时间采集的药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镰形棘豆有19个共有指纹峰,轮叶棘豆有24个共有指纹峰,镰形棘豆和轮叶棘豆有11个共有指纹峰。通过对照品对照指认了两种药材中共有的7个指纹峰以及轮叶棘豆特有的1个指纹峰的化合物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材尽管在化学成分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因此从化学成分的角度上为两种药材均作为"俄大夏"入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提示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疗效和一致性,有必要对这两种药材的化学和生物活性区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活性。方法使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的镇痛效应,确定镇痛类型;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胀法观察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的抗炎效应。结果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经灌胃给药可明显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但是不能明显提高小鼠热刺激的痛反应时间;可明显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和模型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结论镰形棘豆具有良好的外周镇痛活性和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
镰形棘豆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对镰形棘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体外实验评价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提取率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镰形棘豆水提取工艺。选择清除羟自由基的Fenton法、清除1,1 二苯基 2 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及还原能力,检测镰形棘豆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镰形棘豆最佳水提取工艺为用药材10倍量体积的水,80 ℃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0 h。该水提物中总黄酮含量达到(72.92±5.04) mg·g-1。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达到50%清除率所需药物的浓度(EC50)分别为1.10 mg·mL-1和262.57 μg·mL-1。结论该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可靠,简便易行。富集后的镰形棘豆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活性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棘豆中的球松素及2’,4’-二氢查尔酮含量,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棘豆的差异,为棘豆质量评价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色谱柱:CAPCELL PA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4 nm;柱温:30℃。结果:各色谱峰分离度较好,球松素和2’,4’-二氢查尔酮浓度分别在1.60~64.0μg·mL-1(r=0.9993)、1.30~416μg·mL-1(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8%、99.6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球松素和2’,4’-二氢查尔酮在镰形棘豆和轮叶棘豆中的含量有别于其他几种棘豆;从产区来说,西藏区含量差异最大,青海地区含量差异较大、甘南和四川地区的差异相对较小。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棘豆中球松素及2’,4’-二氢查尔酮的含量;对标准收载的镰形棘豆、轮叶棘豆与其他品种棘豆的定性定量鉴别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镰形棘豆药材品质评价的方法。方法从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HPI。C法测定含量等对镰形棘豆进行生药分析研究。结果镰形棘豆药材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具有专属性,药材中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可达0.92%。结论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及HPLC法测定含量可用于镰形棘豆药材的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甘肃棘豆毒性成分提取中不同化学部位的毒理学梁冰张世珍1李建喜1李世平1何宇孟加仁1王兴亚1欧庆瑜(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本工作以植物化学工作结合动物毒理学试验对甘肃棘豆化学提取...  相似文献   

13.
蒙药材多叶棘豆为蒙古族习用药材,具有杀"黏"、清热、燥"协日乌素"等功效。本文对多叶棘豆中的黄酮类、三萜类、酰胺类和其他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和抗菌等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抗炎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和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使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和福尔马林法确定镰形棘豆的镇痛效应和类型;使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卡拉胶诱导的小鼠腹腔炎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探讨镰形棘豆的抗炎效应.结果: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经口服给药可明显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57.2%);还可对抗由福尔马林诱发的第二相疼痛(40.1%);但是不能降低小鼠对热刺激的反应性.在抗炎试验中,镰形棘豆总提取物可显著地抑制模型小鼠的耳肿胀程度(58.0%)和白细胞的迁移(59.4%),以及模型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49.2%).结论:镰形棘豆具有良好的外周镇痛活性,对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都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镰形棘豆防晒乳膏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藏药镰形棘豆总黄酮成分研制适合军队训练使用的防晒乳膏。方法 采用O/W型乳剂配方,加入从镰形棘豆提取精制的总黄酮成分,制成镰形棘豆防晒乳膏。对该乳膏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结果 所制备的镰形棘豆防晒乳膏性质稳定,质地均匀,易于涂抹,紫外吸收作用强,防晒指数较高。结论 该乳膏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润肤霜膏类(QB/T1857-2004)》相关要求,有望开发成新型天然防晒用品。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大孔树脂法优化镰形棘豆中总多糖的纯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各因素对镰形棘豆总多糖吸附率或洗脱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影响镰形棘豆多糖回收率3个显著性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这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纯化条件,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大孔树脂为ADS-7,径高比为1∶11,上样液浓度为0.2 mg·ml-1,上样量为60 ml,上样速率为1.0 ml·min-1,洗脱液为51%乙醇,洗脱量60 ml,洗脱速率为1.0 ml·min-1,验证试验中镰形棘豆多糖平均回收率达87.03%,RSD为0.52%,与预测值的偏差为2.80%。通过该工艺镰形棘豆总多糖的纯度由19.2%提高到66.5%。结论:Plackett-Burman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的镰形棘豆多糖纯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为镰形棘豆总多糖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镰形棘豆经皮给药后,筛选其最佳抗炎镇痛有效组分。方法分离提取镰型棘豆的生物碱、总黄酮、挥发油部位,并进行组合,利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镰形棘豆不同有效部位镇痛抗炎活性的最佳组分。结果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有效部位组合物有更好的抗炎镇痛活性,其经皮给药后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90.22%;热板法实验中的镇痛率达87.85%;醋酸扭体法实验中镇痛率达73.23%,与阳性药效果相当。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组合物通过经皮给药方式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棘豆中的球松素及2'',4''-二氢查尔酮含量,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棘豆的差异,为棘豆质量评价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色谱柱:CAPCELL PAK C18柱 (4.6 mm×250 mm,5µ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4 nm;柱温:30℃。结果:各色谱峰分离度较好,球松素和2'',4''-二氢查尔酮浓度分别在1.60~64.0 μg·mL-1(r=0.9993)、1.30~416 μg·mL-1(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8%、99.6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球松素和2'',4''-二氢查尔酮在镰形棘豆和轮叶棘豆中的含量有别于其他几种棘豆;从产区来说,西藏区含量差异最大,青海地区含量差异较大、甘南和四川地区的差异相对较小。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棘豆中球松素及2'',4''-二氢查尔酮的含量;对标准收载的镰形棘豆、轮叶棘豆与其他品种棘豆的定性定量鉴别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藏药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27个黄酮类成分,包括10个异黄酮、9个二氢黄酮、3个二氢查耳酮、2个黄烷,其化学结构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圆二色谱等波谱法得以确定。其中1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棘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邱进  王金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52-252
目的探讨棘豆消痒洗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对38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患者进行棘豆消痒洗剂治疗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痊愈12例(31.58%),显效20例(52.63%),无效6例(15.79%),总有效率84.21%。结论棘豆消痒洗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