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尿潴留是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为解决尿潴留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热敷、按摩、听流水声、针刺及新斯的明药物等诱导,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导尿则为主要方法。但导尿常并发尿道粘膜损伤、尿路感染,因此,探讨简便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尤为重要。我院骨科2004年1~12月共收治上、下肢骨折及脊柱骨折急诊手术患者577例,笔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对其中168例急诊手术患者(除外因手术、治疗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如脊柱骨折并截瘫的患者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以利术中观察尿量等)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顾晓兰 《吉林医学》2009,30(2):F0003-F0003
留置导尿是许多尿潴留患者及手术前后常用的护理操作,近十年来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我院已广泛使用。它的最大优点是易固定,能避免因滑脱而造成重复插管增加感染的机会,也防止了因导尿管引流不畅而导致的尿潴留。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意外,给患者带来痛苦。笔者曾遇到3例留置及拔除导尿管不当引起尿道出血的教训,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昏迷及长期瘫痪患者因膀胱括约肌松弛,不能自行控制小便,常需要留置导尿。临床上常用的留置导尿管是双腔止血导尿管,导尿成功后接上一次性引流袋,但翻身时引流管长度有限,很不方便。笔者自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在实践中使用一次性吸氧管延长留置导尿管长度,为昏迷及瘫痪患者翻身时提供了方便,同时2年中100例患者应用此法,无1例发生尿路感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麻前后留置导尿管引起术后不适的观察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导尿管是全麻手术前的常规准备之一,目的是解决手术中、手术后患者不能自解小便的问题。临床上为了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焦虑程度及留置导尿带来的不适,从人文角度考虑,大多采取在进手术室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然而,我们在近2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手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有些患者因无法忍受只好即刻拔出尿管,有些患者还需要再次导尿。为此,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8月100例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导尿时机的研究,以解决术后留置导尿管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及尿路感染问题。方法将2008年5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与2004年4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实验组为术前、术后自行排尿,术毕仍在麻醉下进行一次导尿;对照组按常规行留置导尿术,术后24h内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刺激症状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导尿时机的改进,可以减轻因导尿管刺激而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颈腰椎手术患者因手术时间长而且做全身麻醉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1-4周,极少数患者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所以我们科室大部分患者手术前给予留置导尿.2010.1-8月我院进行283例手术其中留置导尿患者270例其中尿路感染患者为11例,现将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49-125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63例,分别施以Crede法排尿、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等膀胱功能训练;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治疗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3个月,Crede法排尿、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3组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4.3%、28.6%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容量Crede法排尿和间歇导尿组明显大于留置导尿组,残余尿量Crede法排尿组少于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组。结论:脊髓损伤后应尽可能早期拔除导尿管,进行Crede法排尿,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免除了因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忧郁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留置导尿管的脊柱手术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常见菌及预防方法等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对我科室2009年4月~2010年2月全部留置导尿者进行专项调查。结果:48例留置导尿管病例,共出现泌尿道医院感染10例,平均感染发生率为20.8%,脊柱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时间长,发生率较其他疾病高。留置导尿发生泌尿道感染和导尿期间抗菌药物的持续冲洗、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天)、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结论:脊柱手术的患者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布卡因凝胶减轻男性术后留置导尿刺激症状的有效性。方法:103例男性患者均于全麻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在插管前用奥布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前端15cm左右,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对照组51例为传统的灭菌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评估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刺激症状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完全无不适、轻微不适、中度以上不适分别为75.5%、15.4%、10%,对照组完全无不适、轻度不适、中度以上不适分别为35.3%、15.7%、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奥布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可减少全麻男性手术患者导尿管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留置导尿术是进行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出尿液的方法,能够解除排尿障碍,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老年女性患者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更容易发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现象[3]。长期留置导尿管发生的漏尿不仅容易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受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本文针对老年女性长期留置导尿漏尿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解决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年女性患者的漏尿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留置导尿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之一,主要用于尿潴留、晚期膀胱癌、尿失禁、严重烧伤等患者的排尿,外科手术后、膀胱冲洗等也常规留置导尿管。临床上常因操作和导尿器具的原因而引起感染、出血、狭窄等诸多并发症。本文从导尿管的选择、导尿方法、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尿路感染的预防及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无创假性导尿与常规导尿管导尿的并发症差异进行比较。方法对2004年1月~2012年4月在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急诊1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应用无创假性导尿与常规导尿管导尿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90例采用无创假性导尿患者无肉眼血尿、镜下血尿的尿道损伤、尿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60例常规导尿管导尿者中,13例在气囊导管导尿时出现血压波动增大、抽搐等脑出血症状加重,5例留置导尿后出现患者健侧手自行拔管致尿道肉眼血尿,12例留置导尿患者出现尿路感染,两组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假性导尿在急性严重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避免尿路感染、尿道损伤等,较常规导尿管留置导尿有明显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孙宁 《吉林医学》2013,(31):6639-6640
<正>留置导尿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医疗护理技术,以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大手术术中术后的尿液引流,急重患者或急性肾衰竭的尿量观察,均需留置长时间的导尿,但临场上常因操作和导尿器具的原因合并症较多,留置导尿并发症主要有导管伴随性感染、尿道损伤、膀胱功能损伤,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等。膀胱结石是长期留置导尿管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生率在30%40%,导尿管  相似文献   

14.
临床对需留置导尿的患者,在应用软导尿管(橡胶、塑料导尿管)导尿失败后,常需使用金属导尿管或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但金属导尿管不能留置,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给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增加了痛苦。我们对部分软导尿管导尿失败而又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用软导...  相似文献   

15.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留置导尿术,可避免反复插管引起的下尿路感染,并能有效地保持患者外阴部干燥,预防褥疮发生。1996年1月 ̄2004年10月我们共采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683人次,其中86人次发生不适或意外,现就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3例患者,年龄12 ̄89岁,平均67岁,其中男597例,女86例。均因尿潴留在无菌操作下行双腔单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术并成功,囊内注射生理盐水5 ̄30m l。在治疗过程,11例患者出现尿道损伤出血、9例出现肉眼血尿、4例发生尿道热、52例出现膀胱痉挛、6例尿液引流不畅、3例导尿管拔除…  相似文献   

16.
碘伏消毒防治留置导尿管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尿术和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 ,可使尿路粘膜损伤、干燥 ,生理性防御功能降低 ,并失去自行排尿对尿道的清洁作用 ,这些因素均易造成尿路逆行感染 ,轻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重者可引起急性肾盂肾炎 ,甚至菌血症和败血症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 ,如何防治留置尿管的患者尿路感染 ,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5月 ,作者对 3 6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导尿术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中 ,均用 0 .5 %的碘伏消毒 ,使尿路感染率明显下降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因急性中、重度有机磷中毒留置导…  相似文献   

17.
<正>留置导尿是在为患者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1],目的是为患有长期排尿困难易发生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苦及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会出现尿道及膀胱区不适、疼痛、尿路感染、甚至全身发热等症状。因护理不到位也会出现尿管堵塞的情况。患者会因长期留置尿管造成生活质量降低,产生心理压力,尤其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留置导尿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张楠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085-1085
导尿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是大、中及长时间手术病人术前准备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常规导术,患者多有疼痛不适感,特别是小儿、老年患者。术前在病房进行留置导尿时常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疼痛不适甚至导尿失败,导尿顺利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开展及术后病人的康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无痛状态下进行导尿操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大、中及长时间手术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并保持通畅,有利于术中观察、记录尿量情况,能有效地减少麻醉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导尿操作对患者来讲是一次痛苦的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导尿对男性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的影响,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CRBD(留置导尿相关膀胱不适)症状,确保围手术期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减少麻醉苏醒期烦躁及并发症,真正意义上体现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200例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无精神病史,无前列腺增生,未使用镇痛泵)随机分为实验组(全麻诱导前留置导尿管)和对照组(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各100例,采用全麻诱导前10分钟和全麻诱导后两种留置导尿方法,术毕麻醉苏醒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尿道刺激反应和躁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临床实践,数据统计分析,针对男性手术患者,采用全麻诱导前实施留置导尿,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苏期躁动发生率和因躁动引起的非计划性拔管,切口出血等潜在并发症.结论:选择全麻诱导前实施留置导尿,在充分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导尿管插入的不适感明显减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在手术护理实践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留置导尿是处理尿潴留的常用诊疗手段,因留置导尿而引起导尿管滞留很少见到报道,现将我院1989~1994年遇到7例因留置导尿引起导尿管滞留,在B超下经皮行导尿管气囊穿刺拔除导尿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因留置导尿引起导尿管滞留。7例均为男性,年龄55~82岁。2例为前列腺增生症,2例为脊髓肿瘤术后,3例为外伤性截瘫引起尿潴留放置留置导尿。留置导尿时间20~27天,材料为二腔乳胶导尿管。气囊容量30~35ml,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35ml,7个病例在留置导尿20~27天后出现导尿管阻塞,集尿袋中无尿,出现尿潴留,此时不能从气囊中抽出或注入生理盐水,导尿管不能从尿道拔出。B超下可见膀胱充盈,导管气囊成球形。 2 穿刺方法 常规消毒后在耻骨上用F—17号长穿刺针行B超下经皮膀胱穿刺,在B超引导下清楚看到穿刺针刺入膀胱并接触到气囊表面,助手固定好导尿管防止滑动,逐渐加压慢慢将气囊挤压固定至膀胱后壁用力将针刺入并划破气囊,此时气囊在荧屏上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