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防服药呕吐验方魏贤芳(福建平潭县北厝镇华光校诊所,350401)取鲜生姜,切成厚0.1至0.3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姜片,用胶布固定于双侧内关穴(腕横纹上二寸处)。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五分钟后。让病人口服用药,便可顺利服下,不再发生呕吐恶心。...  相似文献   

2.
泥鳅炖豆腐     
《药膳食疗研究》2008,(9):F0003-F0003
原料:泥鳅500g,豆腐250g,生姜片5g,精盐、黄酒、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泥鳅用热水烫死,冷水洗去黏液,去鳃及内脏,洗净后切成5厘米长的段,与洗净切成小方块的豆腐及生姜片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旺火煮沸,加少许精盐、黄酒调味,移至小火上炖约30分钟,待泥鳅熟烂时淋上香油即成。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0~ 1999年采用斑巴散 ,电吹风隔姜灸治疗面瘫 4 2例 ,获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1  药物组成及制作方法斑蝥 1个 (去头、足、翅 ) ,巴豆 1个 (去皮 ) ,麝香 0 2 g ,研粉备用。取姜片约 5cm× 3cm ,厚约 1cm~ 1 2cm ,中间挖取一块长宽约 2cm× 1 5cm ,厚约 0 5cm小姜片 ,用针在小姜片刺数孔 ,将上药填入大姜片洞内 ,用小姜片压紧。2 使用方法让患者侧卧位 ,将带孔小姜片面朝穴位 ,患侧取穴 ,耳部翳风 ,面部太阳、下关、颊车、大迎、牵正、承泣、四白、巨、地仓等穴 ,每次取 4~ 6穴 ,用电吹风在大姜片上灸 (小…  相似文献   

4.
泥鳅炖豆腐     
《药膳食疗研究》2008,(1):F0002-F0002
制法:将泥鳅用热水烫死,冷水洗去黏液,去鳃及内脏,洗净后切成5厘米长的段,与洗净切成小方块的豆腐及生姜片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旺火煮沸,加少许精盐、黄酒调味,移至小火上炖约30分钟,待泥鳅熟烂时淋上香油即成。  相似文献   

5.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病,病程长,易复发。笔者采用隔姜灸治疗网球肘效果满意。方法:生姜切成直径4cm、厚0.4cm的姜片,用三棱针均匀穿刺数孔后备用。将姜片贴于患侧肱骨外上髁,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艾炷。待患者感觉皮肤有热感且不能忍受时将姜片略提起,稍后放下再灸。连续灸5壮,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中草药治面瘫,屡见效验,现将此方推介给广大读者验证。药物及用法肉桂10克,蓖麻籽30粒,鲜芙蓉叶30克,冰片3克,米酒糟适量。首先将肉桂研成细末,再将肉桂粉末与后四味药混合捣烂,分成等量,作两次外敷。用时取一份量以铁锅盖盛之放炭火上焙热。敷药前嘱患者用热姜片擦患处,擦至局部充血为宜。后用药敷患侧(上至太阳穴,下至地仓),宽约4厘米,纱布敷盖,  相似文献   

7.
隔姜硫黄灸治疗网球肘63例:取患侧肱骨外上髁处的压病点。用鲜生姜一块,切成一薄片,以姜片透明为度,1/3至1/2米粒大小硫黄适量。将此薄姜片放在肱骨外上髁之后痛点上,点燃硫黄粒施灸,当患者感到局部灼痛(以患者能忍受力度)时,用干棉球压灭燃着之硫黄,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尺桡动脉的疗效。方法 7例手外伤造成尺桡动脉损伤行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后石膏托外固定2~3周。结果术后有1例出现血管危象,予行血管探查手术,血管痉挛缓解。术后半年内随访:7例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观察与健侧尺桡动脉对比,患侧尺桡动脉通畅。结论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尺桡动脉是尺桡动脉损伤治疗的有效方法,能及时恢复肢体血运,保存肢体避免严重伤残。  相似文献   

9.
上肢腧穴 太渊(Tai yuan) 归经 穴属手太阴肺经,本经原穴;八会穴之一:脉会太渊。 定位 在腕横纹桡侧端,当桡动脉搏动处。 取法 仰掌,在掌后第一横纹上,手摸有动膊跳动处即是太渊穴。 刺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主治  相似文献   

10.
一、方法:常規皮肤消毒后,用手术刀在两上臂內侧中线掌面,肱二头肌中间部最高处皮肤,割一小口,深約0.3厘米,用注射針头将凸出的皮下脂肪挑起,并用手术剪刀剪去,包紮创口。  相似文献   

11.
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一年余。用鲜生姜一块,切成约半分厚的薄片,用三棱针在生姜片上刺许多小孔。将此生姜片放在肱骨外上髁之痛点处,再将做好的大艾炷(蚕豆大)放在生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难忍时,用镊子将生姜片提起,稍候几秒钟再灸。每日施灸一次,每次灸7至10壮,每五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8例,占60%,显效9例,占30%,有效2例,占6.6%,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6%。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88年4月至10月,我们用生物全息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15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155例中,男150例,女5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3.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年。 (二)方法:按张氏法将第二掌骨侧分为12个穴区,各穴区代表相应的器官(见下图),在患病器官的代表穴区上,按同侧对应的原则施以针刺术,每侧只取一穴,极少数病例距损伤较近的全息脏上取穴治疗。用28号5厘米(1.5寸)不锈钢毫针,进针深度约2~3厘米,得气后留针45分钟,5  相似文献   

13.
何汝益 《针刺研究》1997,22(3):227-227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采取隔姜灸治疗,效果满意。102例患者系确诊为防骨外上髁炎的门诊患者。取阿是穴即肱骨外上踝部压痛点,以最敏感位置为佳。取鲜生姜力克,大艾炷(蚕豆大)10粒。将鲜生姜切成直径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用针在生姜片上刺若干小孔,然后将生姜片置于肱骨外上髁的阿是穴上,再将做好的大艾炷放在生姜片上,点燃文柱施灸。当患者感到烧灼痛时,用镊子将生姜片提起,稍候几秒钟再灸,当生姜片上姜汁约干时可另换一片生姜片。每日上、下午各施灸一次,每次灸7—10壮,五天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4.
用生姜片擦小儿身上的痱子效果好 ,在几小时后就消退、消失 ,且不易复发。生姜片可治小儿痱子@刘顺杰$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262500 @蒋瑞芹$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262500  相似文献   

15.
<正> 大艾炷隔姜灸为主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艾炷每壮9~10克,姜片切成厚约1~1.5厘米,宽3.5~4.5厘米的长方形。穴位为气海、关元、中极、命门、肾俞等,每次  相似文献   

16.
近三年来,我市二医院针灸科在名老中医魏北涵的指导下,运用隔姜灸治疗115例足跟痛患者,疗效满意.除2例跌损、3例不明原因的致痛改用其它方法治疗外,余皆未投任何针药,其中102例一周内治愈,8例好转. 治疗方法将鲜生姜(以大者为宜)切成0.3至0.5厘米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另将艾绒捏成塔形艾桂放在姜上,灸患侧脚跟部.待艾柱将烧尽,脚跟感到灼痛时,医者用姜片磨擦局部.每日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本组共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24~76岁,平均47.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8个月,平均1年11个月;按中医分型,属风寒湿邪型16例,气血凝滞型23例,气血亏虚型7例。2 治疗方法取穴以阿是穴为主,气血亏虚者加患侧肾俞穴。切取3cm×4cm大小的鲜姜片3~4片,每片厚约0.2cm,中间扎数个小洞;在姜片上放置大艾炷(炷底直径约1.5cm,炷高约2cm,重量约2~2.5g)。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上施灸,每穴灸7~10壮不等,如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可上提姜片,在穴位上衬干棉花薄片,放下姜片继续施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僵硬肌肉变软为止。隔日治疗1次,轻者1…  相似文献   

18.
本人用穴注疗法治疗便秘18例,报导如下,以供参考。治疗方法一、取穴本组患者皆选用“咳肛”及“神门”两对穴位。“咳肛”位于肺经上尺泽穴下2~3厘米压之酸胀及疼痛明显处。“神门”位于腕横纹尺侧凹陷中,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难以触及酸痛感觉,以进针后刺中酸痛为  相似文献   

19.
营养汤芥菜滚鱼尾原料:芥菜心320g,鱼尾1条(约重320g),姜片、精盐、生抽、熟油、味精、绍酒各适量。制作:芥菜心洗净去头,滤去水分;鱼尾用腌料涂匀腌过。烧锅下油,爆香姜片,把鱼尾放入锅,两面煎透后盛起;再起油锅,爆香姜片,加入芥菜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用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9例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经皮左侧桡动脉穿刺用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后,再用右冠导管进行左右肾动脉造影。结果 9例经左手桡动脉途径的患者行冠状动脉及肾动脉造影均成功,造影效果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技术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可行性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