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支原体肺炎T细胞亚群及Ig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T细胞亚群及Ig特点,了解肺部变化性质,检测了MPP患儿T细胞亚群及Ig情况,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年9月~1997年3月,随机选择我科住院MPP患儿和支气管肺炎患儿各19例。其中MPP女9例,男10例,年龄5.5~12岁。支气管肺炎患儿女6例,男13例,年龄1~11岁。1.2 方法:MMP诊断参数《有关支原体感染的几个问题》[1]所述的标准和冷凝集试验1∶64以上以及PCR技术检测咽部呼吸道分泌物阳性者。支气管肺炎诊断参照《儿科学》[2]…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为MPP免疫学治疗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于本院确诊为MPP的患儿60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60例,分别检测两组儿童外周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MPP组患儿的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x珋±s,%)分别为69.12±8.07、37.76±8.22、27.96±9.28、1.53±0.56。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MPP组患儿的CD3+、CD4+、CD4+/CD8+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CD8+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MP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在MP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MP)是引起儿童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为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及相互关系,我们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我院住院的2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及15例健康儿童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结果进行初步的探讨,初步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7例健康小儿作为其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3ml,处理后采用手工试剂盒法检测CD3、CD4、CD8细胞相对数量,借此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患者外周血CD8表达显著高于健康患儿,而CD3、CD4及两者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健康患儿。所有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观察。方法:以单克隆抗体直接细胞花环法,测定了42例MPP病儿急性期,恢复期外周血T淋细胞亚群变化,并与正常儿童配对比较。结果:MPP急性期CD4,CD8/CD8降低,CD8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恢复期与正常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别(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CD4,CD4/CD8的升高,CD8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和恢复期肺炎支原体患儿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8+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与正常儿童比CD4+降低,CD8+增高(P均<0.01),CD4+/CD8+显著下降(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存在细胞免疫失调,主要表现为CD4+降低,CD8+增高,CD4+/CD8+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方法选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100例。将100例患儿命名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组,选取100例健康儿童命名为健康对照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组的100例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对健康对照组的100例儿童的外周淋巴细胞的表面进行标记:CD3,CD4和CD8。结果肺炎支原体患儿的CD3,CD4和CD4/CD8明显下降,CD8增高,临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外周血中分布严重失衡,很可能与疾病的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片呈不同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患儿的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选择MPP患儿156例,根据胸片是否呈大叶性肺炎改变分为2组, 其中A组患儿胸片呈大叶性改变;B组患儿胸片呈支气管肺炎或云絮状改变。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6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检测3组患儿的T细胞亚群并比较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患儿的CD4+和CD4+/CD8+均较C组明显降低, 而CD8+则显著升高, 其中A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 免疫损伤在MPP的起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年龄较大的MPP患儿, 胸片表现易呈大叶性肺炎, 且受到的免疫抑制强。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清肺通络合剂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肺通络合剂,比较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如发热、咳嗽、痰壅便干、尿黄等)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证候积分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8~+、CD4~+/CD8~+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通络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免疫状态,值得进一步研究并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喘息表现和无喘息表现的支气管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3例有喘息表现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和14例无喘息表现的支气管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有喘息表现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与无喘息表现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 、CD8 无明显差异(P>0.05),CD4 /CD8 比值喘息组明显高于非喘息组(P<0.03)。结论有喘息表现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与哮喘相似的T细胞亚群变化的免疫功能紊乱,提示两者存在相类似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细胞亚群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肺炎支原体患者及对照组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法(APAAP)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CD8、CD4/CD8)。结果:在5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T细胞亚群CD3、CD4降低、CD8增高、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在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诊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将其纳入病例组;另在同期选取医院体检健康的儿童4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两组儿童IgG、IgM、IgA、补体C3、C4、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病例组急性期IgG、IgM、IgA水平、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恢复期(P<0.05)。病例组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与CD3+、CD4+、CD4+/CD8+呈正相关,与补体C3、C4水平、CD8+呈正相关。结论 肺炎支原体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补体水平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与自由基的关系。方法:检测了7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和SOD及MDA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小儿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MPP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20例MPP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0例,二组均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痊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显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CD3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MPP,可有调节MPP紊乱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收集30例MPP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3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C3、NK细胞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表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NK细胞下降明显(P<0.05),而CD+8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IgG、IgM、IgA及C3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同时补体系统被大量激活,参与了MPP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探讨T细胞亚群及降钙素原(PCT)监测在学龄前儿童支原体肺炎(MPP)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1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根据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和单纯MPP组,以同期幼儿园体检正常的61 例儿童为对照组。实验组患儿随临床治疗,动态监测T 淋巴细胞亚群和PCT水平,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比较单纯MPP 组和细菌感染组疗效:单纯MPP组的TCD4+和PCT 指标比细菌感染组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其余指标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CD4+、TCD8+及TCD4+/TCD8+ 3 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细菌感染组的PCT指标仍高于对照组及单纯MPP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CD4+和PCT水平监测在MPP及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诊治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毛细支气管炎(下称毛支)是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重,呼吸道病毒为最主要病原,为了解毛支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双黄连对其治疗作用,本文测定毛支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并用注射双黄连进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1999年10月~2000年5月住院患儿110例,均符合1987年4月成都会议诊断标准和分型,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2~28个月,平均8.9个月,平均病程4.5天,将病人平均分成两组,双黄连组58例,常规组52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