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列  沈丹  苗蕾蕾  王蓉 《现代康复》1999,3(9):1127-1127
臂丛神经痛(Brachia Plexus neuralgia,BPN)指颈部和上肢臂丛神经分布区内疼痛,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现报告由甲3亚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继发性BPN2例。  相似文献   

2.
1资料与方法 共70例患儿,其中面神经损伤28例,臂丛神经损伤22例,腓神经损伤20例。病程5d至半年。根据神经损伤后瘫痪的肌肉发生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皮肤感觉障碍程度将其分为两型:(1)轻型:部分失神经、肌肉萎缩不明显、腱反射减弱、皮肤感觉轻度障碍。(2)重型:完全失神经、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肌无力、皮肤无感觉。 治疗方法:(1)改善病损局部的病理改变行热疗;(2)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行电疗;(3)恢复肢体功能行医疗体育。2结果 70例患儿中,受损神经所支配部位的功能恢复正常 58例(82. 8…  相似文献   

3.
1病例摘要例1,男,8岁。主因左下肢跛行1个月来诊。患者于1个月前因感冒发烧肌注青霉素、安痛定、氟美松等药物,当即出现左下肢疼痛,不能走路。1周后疼痛好转,可以下地行走,但走路跛行,跑不快。查体:神清,颅神经无异常所见,双上肢及右下肢无异常。左下肢走路跛行,抬腿实验(+)。左足背曲力Ⅳ级,跖曲力1级,肌肉萎缩不明显。双下肢膝腱反射存在,左侧跟腱反射消失,右侧正常。左下肢痛觉障碍不明显,无病理征。临床诊断:左坐骨神经损伤。肌电图诊断:左胫神经损伤。半年后复诊,临床症状有好转,但走路仍跛行,左下肢小…  相似文献   

4.
<正> 大部分“外伤性”臂丛病起病较急,少数情况下,由损伤引起的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压迫臂丛,可导致迟发性臂丛病。真正的肋锁综合征引起的臂丛病很少见。 该文报道1例65岁的老年患者,因车祸致左锁骨骨折,3个月后开始自觉左手麻木、力弱,进行性加重,渐波及左上肢。主要表现为左上臂、前臂内侧及左手第4、5指麻木、力弱,同时伴左腋部疼痛。 体格检查左侧手固有肌和岗上、岗下肌均有萎缩。除前锯肌和菱形肌外,其余上肢肌肌力均差;左上臂、前臂内侧、小鱼际肌及第4、5指感觉丧失;左肱二、三头肌、左肱桡肌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例萎缩性肌强直症和10例先天性肌强直症患者的临床和肌电图表现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萎缩性肌强直症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8~38岁。10岁以前发病1例,11~12岁发病2例,21~30岁发病4例,31岁以后发病3例。临床均表现为双手握拳不能立即松开,张口困难,肌强直出现在未萎缩肌肉上,叩击时出现肌丘10~15s消失,上肢重于下肢。局部肌肉萎缩,以颜面、颈部、肩带和前臂的肌肉和骨间肌、双小腿为主,而肌萎缩呈斧头状脸。除上述症状外,本组表现性欲减退2例,额顶秃发和白内障各3例,语言含糊…  相似文献   

6.
毫米波治疗落枕引起不良反应一例邰木全患者男,46岁。于1995年3月2日因左颈肩部肌肉疼痛3天就诊。检查:左颈部有一条状肌肉压痛,无红肿,颈活动稍受限,颈椎无压痛。诊断:落枕。给予上海产HZ-1型毫米波治疗仪治疗,频率32~38GHz,输出功率60~...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3例均为男性飞行员,年龄分别为34、40和42岁。其中2例均为体验后座,前座突然做斤斗飞行,后座飞行员在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致颈部发生挥鞭伤,加速度分别为+7.8Gz(持续1.5s)和6.8Gz(持续1.5s)。1例为做加力盘旋时,头部前屈左右看仪表,加速度突然增至6.6Gz(持续2s),导致颈部挥鞭伤,主要症状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主要体征表现为颈部软组织稍红肿,颈和肩部软组织明显压痛,颈部肌张力增高,颈部后,每天先对主要压痛点进行电脑中频治疗20min,再进行颈肩部推拿20min,…  相似文献   

8.
1991~2000年我院对22例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进行康复指导,获得满意效果。1对象与方法本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50~89岁。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其他2例。方法:(1)术后康复:术后嘱病人绝对卧床1周。术后前3d要求绝对平卧于床上,除可略微偏右卧位和下肢活动以及抬高床头外,禁忌右侧卧位、过剧翻身及右侧上肢的过度外伸外展。3d后可略微做上肢活动和轻度翻身。1周拆线后方可下床活动。在绝对卧床期间,协助病人在床上大小便以减少病人自身活动。每日以湿热毛…  相似文献   

9.
左下肢软组织残留树枝异物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0岁,建筑工人,因左下肢肿痛一周就诊。患者于1970年(12岁)不慎将“万年青”树枝扎入左下肢肌肉内,当时用力拔出,经压迫止血,外用消炎粉,注射青霉素后疼痛消失,伤口逐渐愈合,但局部稍隆起。1998年7月初因天气炎热近40度,室外作业中肢体暴晒,左小腱患处感疼痛,查体:左小腿下1/3伸侧可见局部红肿、发热,压之疼痛。B超检查:左小腿患处可探到4.5cm×2.1cm×3.7cm混合性包块,位于肌层,梭形改变,边界欠清晰,包块中心部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3.1cm×1.8cm,液性暗区中可见…  相似文献   

10.
不可逆的不全臂丛神经损伤,给患者在工作、生活上都造成很大的困难,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不可逆的不全臂丛神经损伤后的上肢功能,医院于1996~2001年4月采用关节功能融合,肌肉(腱)移动等功能重建方法治疗不可逆不全臂丛神经损伤29例,术后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康复方法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9例患者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4~46岁。臂丛损伤右侧13例,左侧16例。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机器牵拉伤6例,产伤3例,枪伤1例,重物击伤2例。29例患者均为不…  相似文献   

11.
B超诊断先天性输尿管扩张2例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336500)张红曦例1男,17岁,团长期左侧腰背部酸胀及左下腹部疼痛前来就诊。B超所见:左肾集合系统分离2.5cm,左输尿管呈肠管状扩张,巨大而迂曲,上段2.5cm,中断1.8cm,下段2.8cm。...  相似文献   

12.
1996年以来,我院共收治颈部外侧肿块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后致臂丛神经损伤5例,其特点为神经断裂或缺损,经修复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6—54岁,左侧3例,右侧2例。病史:患者均有颈部肿块,肿块生长均为颈部外侧。肿块最大直径 4.5 cm,最小 2 cm。因肿块生长迅速,伴有疼痛。到当地卫生院行肿块切除术。术前双上肢均无感觉障碍,术后肿块行病理解剖检查2例,为神经鞘瘤。术后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耸肩困难,肩关节不能外展、上举,均有大部分上肢感…  相似文献   

13.
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群英  张育君 《新医学》1996,27(6):293-295
本文将8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单盲分组对照试验。治疗组益压利42例,对照组怡那林41例。益压利组5~20mg/次,每日1次。6周后坐位BP由23.2±2.0/13.1±0.8降至19.8±1.2/11.6±0.7kPa,立位BP由23.0±1.9/13.0±0.8降至19.4±1.0/ll.5±0.7kPa,其降压临床显效率47.6%,总有效率90.5%。怡那林组5~20mg/次,每日1次,6周后坐位BP由23.3±2.0/13.1±0,8降至20.8±1.2/12.3±0.7kPa,立位BP由23.0±2.0/13.1±0.8降至20.6±1.0/12.2±0.7kPa,其显效率34.1%,总有效率82.9%。结果表明两组均有明显降压效果,但两组间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24小时ABP谷:峰(T/P)比值显示,益压利组SBP为81.7%,DBP为76.0%,优于怡那林组的50.8%及44.1%。  相似文献   

14.
脊肌萎缩症为运动神经元疾病中的一种类型,病变主要侵犯脊髓前角细胞,且好发和首发于颈膨大下段。当首发病变非局限于颈膨大段时,有时会导致误诊。本文报道2例经尸体解剖证实为脊肌萎缩症的病例。1 病例资料【例1】 女,35岁。因四肢进行性无力并加重7个月入院。1982年2月开始右上肢上举乏力,梳头困难,同年3月双下肢乏力,活动受限,7月起左上肢上举亦乏力,抬头不能持久,8月蹲下后需扶持起立。家族史:胞姐于31岁时发现抬头乏力,2个月后逐渐出现四肢无力,33岁蹲下时不能起立,不能抬头,全身肌肉萎缩,巴宾斯…  相似文献   

15.
1病历摘要患者,女,64岁。因颈肩痛伴双上肢麻木半月,加重两天于2000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感颈肩疼痛不适及双上肢麻木,经休息及口服消炎痛后症状减轻。2d前经人介绍并接受颈肩部哈慈五行针治疗,突感上述症状加重伴枕颈部剧痛。2h后左半身出现不全瘫,当时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急诊查头颅CT;未发现异常。查体:神志清,颅神经征(-),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左上、下肢肌力Ⅱ级,皮肤浅感觉存在,深感觉丧失。对侧肢体肌力正常而痛、温觉丧失,即出现感觉、运动分离现象(Brown-Sequard综合征)。双上肢…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88年1月~1997年6月,共收治32例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病人,其中18例获得随访,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2~57岁,平均31-5岁;病程1个月~25a,平均5a。1-2 临床表现 延髓及上颈髓受压表现12例(肢体瘫痪和/或肌肉萎缩和/或肢体节段性分离感觉障碍等);小脑症状9例;颅神经及颈神经受累表现8例(枕颈项疼痛和/或面部颈肩部麻木等);植物神经损害表现2例;颅高压表现3例;其它6例。1-3 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8年6月~1999年4月期间采用多个扩张器(2~4个)同时对不同部位进行皮肤扩张,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埙5例,全上肢皮肤缺埙2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41岁。其中面颈部严重广泛瘢痕挛缩畸形3例,头皮、面部先天性巨痣2例,上肢先天性巨痣1例,上肢广泛瘢痕挛缩畸形1例。置入扩张器数量,每例2~4个。其中1例于扩张晚期出现了小的切口裂开,但未影响治疗计划和最终结果。2 手术方法手术分1~3期完成。第1期于全麻或局麻下置入扩张器,注入足量后…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0岁.因外伤后左上肢主动活动功能丧失及感觉障碍2月余就诊.查体:左颈部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4 cm×3cm,质硬,无活动性,压之轻度疼痛,左上肢感觉麻木,肌肉明显萎缩,左肩关节重力性脱位.  相似文献   

19.
胸壁结核酒精治疗1例报告杨玉杰①张武患者男,27岁,发现左胸壁肿物2周,有时自觉疼痛,无低热盗汗,食欲好,临床拟诊为“胸壁脂肪瘤”。超声检查,发现左胸腋中线第6~8肋间胸壁皮下有二个异常低回声区。第一个3.1cm×2.2cm(C1),以低回声为主,中...  相似文献   

20.
体外聚焦超声热疗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体外聚焦超声热疗(FEP)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本文共对18例T3期浸润性膀胱肿瘤进行FEP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膀胱B超、盆腔CT及/或膀胱镜检,此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结果:膀胱肿瘤治疗后均可见凝固性坏死改变,B超回声明显增强,18例患者出院时15例膀胱内肿瘤消失(CR=83.3%),3例肿瘤萎缩大于2/3(PR=16.7%),3例膀胱外浸润性包块萎缩约1/3。1例随访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