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动车安全带使用现状及其防护与致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 ,道路交通伤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如何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已成为许多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1 ,2 ] 。经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机动车安全带对驾、乘人员损伤防护具有显著效果 ,且费用低廉[2 1 1 ] 。一、机动车安全带的使用现状自 1885年安全约束装置首次获得专利以来 ,各种形式的安全带逐步得到发展和应用。现被采用的安全带有腰带(lapstrap)、单个斜跨式安全带 (singledi agonalbelt)或叫肩带 (shoulderbelt)、腰带加斜跨式安全带 (lapstrapanddiagonal)或称…  相似文献   

2.
高速钢珠致伤狗颌面部瞬时空腔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高速投射物的压力波致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遭受反坦克地雷袭击时坦克内人员的致伤情况,采用3枚反坦克破甲地雷置于坦克覆带下,坦克内布放绵羊,用电雷管引爆地雷,检查动物伤情。结果地雷被弹爆后,将车轮炸飞,履带炸断,坦克内12只绵羊有12耳出现轻度损伤,并伴有内脏轻度损伤。提示反坦克地雷袭击坦克后能造成动物听器官轻度损伤,强烈震动也可造成动物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特点以及致伤能量和伤情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雄性华南犬12只,通过某型爆炸枪分别以15360J、12643J和8144J能量的超高速弹丸致伤动物,并用常规武器以843J能量的钢珠作致伤对照,观察动物局部伤情特点和全身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超高速武器致伤后肢体大多完全离断,损伤情况与爆炸伤类似,常规钢珠致伤后的伤情明显轻于超高速武器致伤;在超高速情况下,损伤程度与致伤能量无明显联系。结论 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力大、局部毁损严重;破片的质量、动量对杀伤力的影响明显大于速度和碰击能量,质量、动量越大,杀伤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超高速投射物致伤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弹道学的研究表明 ,高速投射物的致伤能力取决于其能量、质量及飞行中的稳定性等因素 ,其中速度为最重要的因素[1 ] 。笔者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 ,将投射物的初速度提高至 3.0km s左右 ,以探讨超高速投射物的致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速度在致伤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致伤装置为二级气炮 (西北核工业研究所 ) ,钢珠 (外被纤维包膜 )直径1.0cm ,质量 1.0g。射距 5 .0cm。靶标为生物靶标 (成年中国家兔 2只 ,雌性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非生物靶标 (肥皂 2块 ,2 0cm× 2 0cm× 30cm ,按实验要求制作[2 ] )。2 .…  相似文献   

7.
创伤弹道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创伤弹道学是研究武器致伤效应和致伤机制的一门分支学科。在以往的一百多年中 ,除纵火武器外 ,枪炮是最基本的致伤武器。因此 ,创伤弹道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枪弹和破片等投射物击中人体后在体内的运动规律、致伤效应和作用机制 ,这已成为指导火器伤救治的理论基础[1] 。一、历史粗略地划分 ,可将创伤弹道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本世纪 6 0年代以前 ,另一是 6 0年代以后。前一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中叶 ,如 184 8年法国学者Hugier就曾研究了子弹对软组织的爆裂效应 ;1935年 ,Callender和French发表了著名的“创伤…  相似文献   

8.
次声武器杀伤因素的生物效应及防护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声波按频率范围分,低于20Hz的为次声,20~20000Hz之间的为可听声,超过20000Hz的为超声。次声存在于生产环境里,散布于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中,不仅如此,火箭发射、核爆炸、海上风暴等都会有次声产生,由于它不是可听声,人们一般不易察觉,但是对人体都有着不良的作用,引起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前庭分析器作用障碍,定向能力下降,注意力减退及心理情绪失常。因此,外军将次声的这些作用作为杀伤因素用于武器系统,研制次声武器。这种新概念武器虽还处于设计研制阶段,但一旦研制成功,用于战场…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伤与碰撞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511例交通事故伤住院病人的损伤模式和碰撞类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伤员构成为:摩托车人员占36.0%、行人占34.2%、自行车人员占18.2%和汽车内人员占11.6%。不同碰撞类型颅脑损伤发生率明显不同(P<0.01):行人被摩托车撞颅脑损伤发生率高于行人被汽车撞;摩托车人员自身事故颅脑损伤发生率高于骑摩托车被汽车撞者;德国人员颅脑损伤发生率高于摩托车人员。笔者指出各种碰撞类型的交通事故伤原因及  相似文献   

10.
创伤弹道学是研究投射物(弹丸、破片)击中机体的致伤效应和致伤原理的科学,熟悉创伤弹道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外科医生在处理火器伤时,正确判定投射物的种类,损伤类型和范围,确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本文介绍创伤弹道学的基础知识,并结合肌组织投射物伤的典型伤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特点及规律,为进一步控制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2001年度交通事故统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一年中9,l0,12月份发生事故起数多于其他月份。一天中9:00~12:00,14:00~16:00,18:00~20:00事故发生最多。(2)在无交通控制的路段和仅有标志标线的路段发生事故较多,占总事故的83.5%(5428/6497)。横断面为混合式的道路事故发生最多。(3)事故原因中人的因素占97.2%(6316/6497),其中机动车驾驶员占95.9%(6228/6497)。(4)人员伤亡以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客为主,年龄段集中在2l~50岁。结论 加强、改善事故高发路段、时段的交通管理,开展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机动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交通伤的分析,探讨重庆市机动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交通伤特点与安全带使用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市近郊五个区、县2001年的246起小型汽车相互碰撞事故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伤亡与机动车安全带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使用和未使用安全带的损伤发生比例分别为5.3%(43/804)和94.7%(761/804)(P<0.01);头部损伤发生比例最高,为41.2%(331/804);面部损伤发生比例次之,为21.4%(172/804);(2)使用和不使用安全带的死亡率分别为2.8%(19/682)和20.2%(138/682)(P<0.01)。结论加强机动车安全带有关知识的宣传,严格安全带使用执法,提高安全带使用率,对减少交通事故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睾丸交通伤的诊治体会。方法:24例睾丸交通伤,年龄18-61岁。其中20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0例行阴囊B超检查;11例立即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同时,与同期睾丸非交通伤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1例中,3例发现睾丸破裂行睾丸切除术,其余8例采用血肿清除术;保守治疗13例中,5例延期手术。睾丸交通伤的主要特点:(1)睾丸损伤程度重;(2)合并伤多;(3)容易漏误诊;(4)临床表现严重而复杂。结论:睾丸交通伤应早期手术,但当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时,应根据患者伤情程度及局部情况等决定。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沈大高速公路驾驶员交通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沈阳-大连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沈大高速公路)驾驶员交通伤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采取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1990—2001年沈大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始记录,经计算机处理有关数据。结果沈大高速公路12年间发生交通事故2384起,伤亡驾驶员占伤亡总人数的38.45%(1321/3436)。胸部创伤居首位,占创伤部位总数的30.44%(869/2855)。颅脑伤居致死原因首位,占38.73%(158/408)。结论高速公路驾驶员创伤比非驾驶员严重,驾驶员胸部是事故防护与救护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对 1994~ 1999年西安至铜川、西安至宝鸡、西安至渭南三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始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统计。 结果  (1)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 ,7,8,11月交通事故发生频度高 ,伤亡人数以 8,11,12月为多 ,交通事故以 6 :0 0~ 8:0 0和 14 :0 0~ 16 :0 0为高峰时间 ;(2 )驾驶员肇事引起的交通事故占 6 4 .3%(75 1 116 8) ;(3)驾龄 <5年的驾驶员引起的交通事故占 5 4 .2 % (6 33 116 8) ;(4 )年龄 <15岁的儿童因违章上路所致死亡占此类人群的第一位 ;(5 )大货车参与交通事故占 36 .3% (776 2 136 ) ;(6 )晴天时发生的交通事故占 6 4 .0 % (74 8 116 8)。 结论 针对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汽车正向碰撞所致交通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实车碰撞模拟轿车驾驶员无防护状态下的交通伤,探讨轿车正向高速碰撞交通伤的发生情况和伤情特点。方法杂种大白猪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猪以坐姿固定于驾驶员座椅上,以49,64,72,80km/h的行驶速度正向与壁障相撞,观察伤后猪存活情况、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伤情特点。结果伤后猪5min内死亡2只,11,15min各死亡1只,4只存活4h以上。损伤类型主要为撞击伤和挤压伤,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躯体部分挤压毁损、体腔破裂、肢体离断骨折,心、肺、肝、脾、胃肠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破裂和出血,伤后肺含水量明显增多。实验猪均存在多发伤和胸腹联合伤。结论车辆正向碰撞极其危险,多发伤发生率高,伤情复杂、严重,多合并有重要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爆胎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爆胎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方法对1998—2000年3年间广州-深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广深高速公路)爆胎交通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8—2000年3年间广深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2484起,其中848起交通事故出现爆胎,发生率为34.14%(848/2484)。时间因素以10:00~16:00为高发段,占55.54%(471/848),其中14:00最高,占9.67%(82/848);每年4~9月份为高发期,占56.84%(482/848)。爆胎部位以单个右后胎高发,共398起,占46.93%(398/848);左后胎次之,共295起,占34.79%(295/848)。848起爆胎事故中,死亡12例,受伤200例,占同期2484起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2.55%(212/940)。其中颅脑损伤58例,胸部损伤32例,腹部损伤7例,脊柱损伤25例,骨盆损伤4例,四肢损伤52例,全身软组织挫伤127例;多发伤106例。结论爆胎是南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防止超速驾驶、加强轮胎质检和规范化管理是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1894例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求有效的预防高原交通事故的方法和交通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1980年1月-2000年12月救治的有较详细记录的1894例道路交通伤病案和门、急诊室相关登记。结果21年间,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共1894例;大部分的交通伤发生在青藏公路上,占68.0%(1288/1894);交通伤患者损伤较重,需要住院治疗者占54.0%(1022/1894);患者以内地初到高原者居多,占61.1%(1158/1894);死亡108例,死亡率5.7%;受伤至就诊时间较长,平均后送时间为6h以上;就诊前大多数患者无任何处理措施。结论高原缺氧、道路不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沿途缺乏医疗卫生机构、严重缺氧、后送时间长和后送人员医疗卫生知识较差是造成交通伤患者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系列组织重建及组合组织移植修复下肢严重交通伤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下肢严重交通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下肢严重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主要血管神经损伤,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4.5-71岁。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根据伤情及创区污染程度,选择带有骨,肌腱等组织组合皮瓣行Ⅰ期修复或采用分期系列组织重建方式治疗下支严重交通伤。  相似文献   

20.
我国道路伤害的发展趋势和决定因素分析(1949~1998年)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我国道路伤害的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方法 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疾病监测中心有关数据库资料,评价我国城市机动化程度,交通安全水平和人身安全水平。结果 1949-1997年来我国道路伤害发生数增加到58.45倍(5922-346129),死亡人数增加到91.63倍(852-780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