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富氧水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饮用富氧水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方法:36名受试者自海拔1400m驻地乘汽车2天到达海拔3700m当日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对照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均每次500mL,一日2次,直至进入海拔5200m某哨卡第6天,共服液8天。以军用卫生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受试者进入哨卡第2天、4天、6天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然后分度与评分。同时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和脉率。结果:进驻哨卡第2天和第4天实验组较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减少,而SaO2增高(P<0.05或P<0.01),进驻哨卡第2天实验组较对照组脉率降低(P<0.05)。结论:饮用富氧水有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海拔3 700 m和5 200 m高原口服富氧水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海拔3 700 m将2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志愿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对照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均每次500 m l,2次/d。饮用3 d后检测其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FVC、FEV1、FEV1%、MMEF、PEF和MVV。(2)对首次进驻海拔5 200 m的36名男性志愿者,自海拔1 400 m驻地乘汽车2 d到达海拔3 700 m当日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前服用富氧水或生理盐水,直至进入海拔5 200 m某哨卡第6天,共服9d后检测肺功能。结果习服志愿者口服富氧水3 d和初进高原志愿者口服富氧水9 d,肺功能指标中FVC、FEV、MMEF、PEF、MVV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FEV1%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在高原口服富氧水能提高移居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3.
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耐缺氧抗疲劳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在海拔3 700 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 380 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口服富氧水前后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第一次运动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第二次运动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每次均500 m l,2次/d。运动结束后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BLA),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含量。(2)对首次进驻海拔5 200 m的36名男性青年,自海拔1 400 m驻地乘汽车2 d到达海拔3 700 m当日随机分实验组(18人,口服富氧水)和对照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口服富氧水,方法同前。直至进入海拔5 200 m某哨卡第6天,共服9 d,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1)海拔3 700 m和5 380 m负荷运动,口服富氧水后较未服富氧水时SOD,NO和NOS增高(P<0.01或0.05);MDA,BLA,BUN降低(P<0.01或0.05)。(2)进驻海拔5 200 m的青年,实验组较对照组NO增高(P<0.01);SOD,NOS也增高(P<0.05);MDA,BLA降低(P<0.01);BUN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氧水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具有耐缺氧、抗疲劳的作用,对预防急性高原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急进海拔高原和在高原习服的青年,运动状态下口服富氧水,进行血气检测和分析,探讨富氧水在预防急性高原病、提高高原作业效率的作用机制及对急进高原和高原人体运动血气的影响。作者首先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38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口服富氧水前(对照组)后(试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试验,试验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对照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均每次500mL,2次/d。  相似文献   

5.
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健康男性青年,在海拔5380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青年,均采用口服富氧水前(对照组)后(实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实验组口服富氧水,对照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每次500mL,一日2次,连续服用3天。运动结束后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在口服富氧水前后的变化。结果:海拔3700m和5380m负荷运动后,实验组SOD、NO和NOS增高,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MDA降低,差别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富氧水可增加体内氧含量,对低氧造成的自由基代谢失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富氧水对急进高原和高原人体运动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富氧水对急进高原和高原人体运动血气的影响。方法(1)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380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口服富氧水前(对照组)后(试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试验,试验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对照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均每次500ml,2次/d。运动结束检测pH,PCO2,PO2,HCO3-,AaDO2及SaO2。(2)对首次进驻海拔5200m的36名男性青年,自海拔1400m驻地乘汽车2d到达海拔3700m当日随机分试验组(18人,口服富氧水)和对照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口服富氧水,方法同前。直至进入海拔5200m某哨卡第6天,共服9d,检测血气指标。结果(1)海拔3700m和5380m负荷运动,试验组较对照组pH,PaO2,HCO3-,SaO2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PaCO2,AaDO2降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进驻海拔5200m的青年,试验组较对照组pH,PaO2,HCO3-,SaO2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CO2,AaDO2降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富氧水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有效提高机体血液中PaO2和SaO2,缓解高原缺氧症状。为预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为高原供氧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口服富氧水对高原移居青年的抗缺氧、耐疲劳及预防急性高原病的作用,旨在为高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和预防高原缺氧损伤提供新的依据,为高原供氧开辟一条新的途径。①作者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380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年龄在(18~25)岁,均采用口服富氧水前后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第一次运动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第二次运动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每次均500mL,2次/d。运动结束后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BLA)、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富氧水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乳酸及尿素氮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 700 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健康男性青年,在海拔5 380 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健康男性青年,均采用口服富氧水前(对照组)后(实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实验组口服富氧水,对照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每次500 ml,2次/d,连续服用3 d。运动结束后检测血中乳酸(BLA)、尿素氮(BUN)在口服富氧水前后的变化。结果海拔3 700 m和5 380 m负荷运动,实验组较对照组BLA、BUN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富氧水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具有增强高原机体能量代谢和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富氧水对进驻海拔5380m青年抗低氧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富氧水在高原的抗低氧效果。方法在海拔5380 m选择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10名,分别在连续口服富氧水3 d前后做台阶运动负荷实验。结果服用3 d后与服用前比较,安静状态下和停止踏阶即刻心率(HR)显著降低(P<0.05);血氧饱和度(SaO2)及台阶指数显著增高(P<0.05)。结论口服富氧水3 d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增强进驻青年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和习服后心功能变化。方法 :对比研究高原 (日喀则 ,海拔 390 0m) 5 6例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和平原 (西安 ,海拔 4 0 0m) 5 6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心功能指标 ,并观察高原低氧习服后 ,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 :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均增大 ,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 ,右室轻度扩大。经过 6 0d习服后上述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 ,在初上高原时心功能变化较大 ,习服后适应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高原适应性训练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对拟进驻高原的160名汉族男性青年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名),在进驻高原前3个月进行适应性训练,3个月后当其抵达海拔5200 m驻地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1098-19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对其进行评分,同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结果两组GJB评分值、脉搏、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测量值等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体温、呼吸、收缩压等测量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适应性训练可有效地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原西氏胶囊防治急性高原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原西氏胶囊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方法:将进驻海拔5380m的52名青年随机分成4组进行双盲实验,自进驻当日开始服药至第7d。高原西氏胶囊组14人,异叶青兰组14人,三普红景天组12人,对照组12人。以军标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进驻第1、3、5、7d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然后分度评分,同时,测定脉率和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高原西氏胶囊组急性高原反应较其它3组明显减轻,SaO2升高(P<0.01或P<0.05)。结论:高原西氏胶囊防治急性高原反应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的抗低氧效果。方法将3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n=18)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 m历时5 d进入5 200 m,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沙美特罗组每天早晚各1次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准纳器1个剂量(沙美特罗100μg,丙酸氟替卡松200μg),连续5 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军用卫生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观察第1、3、5 d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结果进入海拔5 200 m第1、3、5天沙美特罗组较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均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SaO2均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HR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服富氧水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进驻海拔3 700 m半年的2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人。A组口服富氧水2 d,B组口服富氧水5 d。两组在口服富氧水前后分别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有关指标。结果两组口服富氧水后较口服前P、TPR、ALT、η、PAW P、CCP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V、mAP、BK、BV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富氧水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SM/FP)预防急性高原病(AMS)的效果。方法34名男性官兵随机分为SM/FP组(n=18)和对照组(n=16),均自海拔1400m历时5d进入海拔5200m高原。从进驻5200m当天开始,SM/FP组每天早晚吸入SM/FP(沙美特罗100μg,丙酸氟替卡松200μg),对照组喷人生理盐水,连续5d。按国军标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标准,观察第1、3、5d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SaO2和心率;进驻海拔5200m第5d采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乳酸(BLA)、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结果进入海拔5200m第1、3、5d时,SM/FP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SaO:增高(P〈0.05),HR无显著差异(P〉0.05);SM/FP组较对照组SOD、NO、NOS增高,MDA、BLA降低(P〈0.01或P〈0.05)。结论吸入SM/FP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和乳酸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评价高海拔地区高原习服后的缺氧性右心重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从内地低海拔地区空运进藏的100名志愿者列为对照组,从低海拔地区移居海拔3000m以上且对高原完全习服的100名驻藏部队官兵列为高原组。后者根据移居高原的海拔高度再分为移居高度Ⅰ组(海拔高度3000~4000m,n=67)和移居高度Ⅱ组(海拔高度4000~5500m,n=33);根据受试者移居高原时间的不同又分为移居时间Ⅰ组(进藏1~2年,n=72)和移居时间Ⅱ组(进藏2年以上,n=28)。应用便携式多功能复合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静息状态下的右心结构与功能,综合分析与评价高海拔地区高原习服后的缺氧性右心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海拔地区后右心重构主要表现为右室、右房增大,右室壁增厚,三尖瓣反流程度增加,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增宽(P<0.01)等。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右心重构更加明显,移居海拔4000m以上受试者的右心重构程度明显高于4000m以下者(P<0.01),4500m以上者尤甚。随着移居时间延长,右心重构亦更加明显,移居时间2年以上的受试者右心重构程度明显高于2年以下者(P<0.01),5年以上者尤甚。结论海拔高度和时间是影响缺氧性右心重构的主要因素,高原习服仅仅是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调节性适应。应用便携式多功能超声技术能早期、及时地评价缺氧性右心重构情况,对保障移居高原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原病的命名、临床分型和诊断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高原病的定义、命名、临床分型和诊断标准。强调指出高原病的命名和临床分型应根据临床特征并结合病因、病理生理、病理诸因素综合考虑,应力求精简,明确和实用,有利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研究以及疾病统计管理,并对命名、分(?)和诊断标准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海拔梯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H -ARDS)诊断标准。方法 :设平原ARDS报告资料为对照组 ,对海拔≥15 17~ <2 0 0 0m(兰州 ,昆明 ) ,≥ 2 0 0 0~ <2 5 0 0m(西宁 ,酒泉 ,玉门 ) ,≥ 2 5 0 0~ 36 5 8m(格尔木 ,拉萨 )报告的总计为 5 0 0例ARDS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验证《H -ARDS诊断标准试行草案兰州会议 1999》临床使用的可行性。结果 :PaO2 /FiO2 平原组 185~ 2 2 6mmHg;≥ 15 17~ <2 0 0 0m组 40~ 2 86 (15 0 .2 )mmHg ;≥ 2 0 0 0~ <2 5 0 0m组 98~ 10 5 (10 3.8)mmHg ;≥ 2 5 0 0~ 36 5 8m组≤ 10 4mmHg。三组高海拔地区ARDS病例的PaO2 /FiO2 值均明显低于平原地区参考值 ,海拔愈高差异愈明显。结论 :高原ARDS病例PaO2 /FiO2 与平原差异显著 ,表明诊断高原ARDS需要与平原不同的标准。与《兰州会议标准草案》所制订的诊断标准相比 ,本文ARDS病例PaO2 /FiO2 均值较低 ,提示原诊断标准尚不够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