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华丽巨蚊捕食性幼虫的生物学特性。实验是在温度25.4±20℃和相对湿度68±4.8%的条件下进行的。华丽巨蚊幼虫象埃及伊蚊那样在容器内孳生。将从孳生地采到的华丽巨蚊卵分置于直径2.5cm,高5cm的塑料瓶中,记录每小时孵化的幼虫,给孵化的巨蚊幼虫饲以埃及伊蚊二龄幼虫,  相似文献   

2.
疟原虫感染对蚊虫寿命和生理功能有无影响,前人的实验结果很不一致,为此进行此项研究。实验用的埃及伊蚊为ROCK株,在室温27±1℃、相对湿度80±5%、每天光照12小时的条件下饲养。鸡疟原虫8A株在鸡内保种,每4天血传1次,至少每月蚊传1次。在配子体最易感时给蚊喂血。实验项目包括: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6种拟除虫菊酯在20℃和30℃温度下,对三龄埃及伊蚊幼虫的毒性进行了测定。埃及伊蚊卵由佛罗里达、盖恩思维尔人畜害虫研究实验室提供,放养于盛有蒸馏水的陶瓷盆中,温度25±1℃,相对湿度50±10%,24小时孵化的幼虫移至酵养盆,并喂酵母粉直至三龄幼虫。试验用六种拟除虫菊酯为氯氰菊酯、氯菊酯、速灭菊酯、d-酚菊酯、flucythrinate和反丙烯菊酯。拟除虫菊酯用纯乙醇溶剂配制,每种的浓度为50ml蒸馏水中  相似文献   

4.
作者选用实验室培育的6种蚊虫即:致倦库蚊、咸水库蚊、埃及伊蚊、带喙伊蚊、四斑按蚊及它的一种变异株、白端按蚊和它的3个地理株及变异株(这些变异都能用肉眼鉴别)。将上述蚊虫分别置于透明、无色的塑料盒内(12×17×6cm~3),容器的表面漆成白色、黑色或绿色。每盒内放幼虫60条,用日光灯照明,光周期控制在12:12(L:D)。取白端按蚊的变异株进行色素变化的可逆性试验。选另一白端按蚊变异株、咸水库蚊和埃及伊蚊的正常株,进行蚊幼虫的颜色选择性试验。6种蚊幼虫以日光灯或自然光光照,放在背景为黑色、白色、绿色容器内或黑暗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用曼谷株埃及伊蚊作试验。将蚊虫放在保持26.7℃和相对温度80%的环境中饲养,分为下列4组(每组10只雌蚊): (1)未交配的雌蚊既不给以水也不给以蔗糖水;(2)新交配的雌蚊亦不给以水及蔗糖水;(3)新交配的雌蚊给以蒸馏水;(4)新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的彭亨丝虫亚周期株的微丝蚴系用盛有肝素的注射器抽取微丝蚴阳性猫的静脉血取得的,以未感染的犬或猫血稀释至每40ml血含有300~350条微丝蚴,然后将其置于装置饲血膜的容器中,待血温平衡后给埃及伊蚊饲血。将吸血的蚊虫饲养于温度为26±1℃,相对温度为75~85%的蚊笼中。感染后9~12天将蚊虫压碎收集感染期幼虫经腹腔注射感染蒙古沙鼠。犬恶丝虫感染埃及伊蚊的方法同上。结果:5-氟尿嘧啶30mg/kg/天×4天腹腔注射沙鼠体内彭亨丝虫成虫无作用,在第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球形杆菌1593株杀灭4种马来西亚具有医学重要性的蚊虫(即埃及伊蚊、巴拉巴按蚊、常型曼蚊和致倦库蚊)的效果。用生长一天的单个菌落接种于葡萄糖-酵母膏盐培养基,于28±1℃、160rpm震荡培养72小时。离心收集孢子,计数后4℃保存。用于测试的各蚊种均为三龄幼虫,经预试验  相似文献   

8.
报道昆虫驱避剂N,N-二乙基-3-甲基苯酰胺(Deet)对埃及伊蚊孕蚊产卵引诱力,以及对孕蚊和非孕蚊短尖毛形感器(对产卵引诱剂丙酸乙酯的效应器)电生理效应的影响。埃及伊蚊(UCSF株)饲养于27℃,相对湿度80%,光周期16:8(L:D)的饲养室内。实验用蚊分两组,一组为血餐、并寻找产卵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对氯苯甲酸(PABA)对疟原虫在蚊虫体内的发育及其传播的影响。实验用约氏疟原虫17x株和伯氏疟原虫NK65株,以雄性小鼠为宿主。小鼠在室温为22±2℃、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中饲养。媒介为斯氏按蚊,饲养于温度为24±2℃、相对湿度为75±10%的恒温室内。实验时使用6天龄的雌蚊,在吸血感染前24小时断食。供血鼠用60mg/kg的戊巴比妥进行麻醉。用血传后第4天的感染鼠给蚊虫吸吮1小时。为了观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技术已被广泛用来收集下气道的分泌液和细胞。然其操作程序尚未标准化。作者首先对7名健康人分别用100ml生理盐水(pH5.5,温度25℃)灌注右中、左舌、右下和左下4个肺叶,结果右中叶回收率(75±6%)和左舌叶回收率(74±8%)显著高于右下叶(64±7%)(P<0.05)。左下叶回收率为67±5%。而各叶回收液中的细胞数,分类计数和蛋白量均相仿。作者继又对10例健康人以加温为37℃的生理盐水(pH5.5)50ml灌注右中叶;以室温25℃的生理盐水(pH5.5)50ml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在活体内氨茶碱能强烈的抑制肺的抗菌防御功能。方法为首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或奇异变形杆菌(以下简称变形杆菌)用~(32)P标记后,给小鼠雾化吸入45分钟,即刻给治疗组分别向腹腔注射20、40或80mg/kg氨茶碱,对照组则注射等量5%的葡萄糖。雾化吸入后即刻及4小时杀死鼠,无菌摘除肺,制成匀浆培养。用液闪计数法测定每只鼠的总~(32)P活性,计算每只鼠的细菌存活率,以定量肺内细菌的活性。用杀死的小鼠行肺及腹腔灌洗(灌洗液为含有乙二胺四乙酸的磷酸盐缓冲盐水),取回收液离心,分别做总细胞计数和分类,以计算灌洗液中细胞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雾化吸入细菌后4小时,对照组变形杆菌仅存活26±3%,而治疗组肺杀菌功能显著减低,用量20、40及80mg/kg该菌可分别增殖到49±5%,115±9%和253±9%。说明较大剂量可致肺  相似文献   

12.
至今尚不知雄蚊是否具有雌蚊那样对疟原虫的敏感性。曾有报告将感染鸡疟原虫的血液接种至埃及伊蚊的血腔内,能够异位发育成卵囊和子孢子。而且发现混悬在培养基199中的体外受精的鸡疟原虫合子成功地接种给雌蚊。作者应用同样方法将1.4×10~4个鸡疟原虫的合子—小配子接种给埃及伊蚊雌蚊和雄蚊  相似文献   

13.
食蚊罗索虫是一种寄生于蚊类幼虫的索线虫,一般用体内方法进行大量培养。近来为了实验研究的需要,有人偶用体外培养技术。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体内试验包括控制宿主的饮食量和蛋白含量,确定营养不足对食蚊罗索虫寄生期发育的影响。实验方法:将埃及伊蚊1龄幼虫放入37×23×4cm的玻璃皿内与寄生前期线虫接触,两者比例为1:10~16/ml蒸馏水。感染后的蚊幼虫在27℃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在WB株埃及伊蚊体内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埃及伊蚊体内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日龄和不同组织的Wolbachia密度。结果埃及伊蚊卵和成虫期Wolbachia密度均高于其幼虫和蛹期(P<0.01);不同日龄雌、雄成蚊体内Wolbachia密度均随日龄增大而上升(P<0.05);同一日龄雌、雄成蚊体内Wolbachia密度随着日龄增长雌蚊显著高于雄蚊(P<0.01);雌蚊卵巢中Wolbachia密度显著高于脂肪体和中肠,但是与唾液腺之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AlbB株Wolbachia密度受埃及伊蚊发育状态和日龄的影响,随日龄升高密度显著升高。这为进一步揭示Wolbachia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围食膜是由蚊胃上皮细胞形成的包围食物的筒状鞘膜,其作用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目的是阐释围食膜在胃血消化和对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选3~4日龄的斯氏按蚊和埃及伊蚊进行实验,用乳化(latex)Ringer氏液(加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即晶体的cyromazin(OMS-2014或Neporex~R)(2%有效成份)和液体的methoprene(Altosid~R SR 10)(10%有效成份),在平均温度24°±1℃,相对湿度65—75%的实验室条件下,对大劣按蚊、埃及伊蚊和致倦库蚊幼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兔肺离体再灌注模型上 ,对比研究低钾右旋糖酐 (LPD)液与低钾右旋糖酐 组氨酸(LPDH)液的肺保护效果。方法 :实验分为 3组 (n =6 ) ,A组为未经灌洗和保存的正常对照组。B组为用LPD液灌洗和保护组。C组为用LPDH液灌洗和保护组。B、C 2组供体心肺均在 10℃下保存 18h后 ,离体灌注供体左肺 30min。结果 :C组流出血氧分压PO2 均值 (112 4 0± 4 4 3mmHg)显著高于B组 (78 4 3±5 4 1mmHg) ,P <0 0 0 1。C组流出血二氧化碳分压均值 (2 6 76± 0 79mmHg)显著低于A组 (32 4 6± 1 2 3mmHg)和B组 (31 6 6± 1 0 8mmHg) ,P <0 0 0 1。C组再灌注后供体肺的湿 干比率 (5 4 8± 0 16 )显著低于B组 (6 32± 0 39)。结论 :供体兔肺采用LPDH液低温保护 18h后的效果 ,显著优于LPD液。  相似文献   

18.
使用杀虫剂灭蚊时,由于抗性、接触时间不足和药物浓度低等因素,总会有一部分蚊虫接受亚致死量面仍然存活下来。因此,为了全面评价喷洒效果,不仅要估计残存蚊虫的数量,而且必须考查这些蚊虫的一些矢量指标,特别是受药蚊虫体内的疟原虫能否正常存活。为此作者利用埃及伊蚊-鸡疟模型观察了在蚊体内杀虫剂对疟原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把同龄蚊饲以患疟鸡血,然后在27~28℃,温度90~95%条件下用葡萄糖液饲养。  相似文献   

19.
以感染和未感染有彭亨丝虫微丝蚴的埃及伊蚊不易感株和易感株为供体,将其血淋巴转输入易感株埃及伊蚊,同时胸内接种微丝蚴。转输后第3、第4和第5d观察。结果表明,接受未感染微丝蚴的易感株、接受感染或未感染微丝蚴的不易感株埃及伊蚊血淋巴转输的受体蚊体内微丝蚴黑化率分别为21.2%、31.2%和31.1%。提示供体蚊不论经否做丝蚴感染刺激;其血淋巴转输入受体蚊后的作用相似;而不同易感性蚊株的血淋巴对受体蚊的易感性具有明显不同的作用(P<0.01)。另外,黑化微丝蚴大部分集中于蚊腹部,约为64.3~73.6%;而存活幼虫和微丝蚴几乎全部集中在蚊胸部,达到98.4~99.8%,后者可能与幼虫选择发育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0.
1990~1992年,我们在新疆南部地区(E72°~94°,N34°30′~43°20′)进行了蚊类区系调查,在30个县(市)的49个主要采集点共捕获蚊类成虫4730余只,幼虫1530余条,隶属蚊科5属23种。此次调查新增加的5种蚊虫中,有3个当地首次记录种(黑头伊蚊Aedes pullatus,黄色伊蚊Ae.javescens和迷走库蚊Culex vagans);1个新疆地区新记录种(黑海伊蚊Ae.cyprus)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玛丽伊蚊Ae.mariae。基本查清了南疆蚊类的种属组成和地理分布,调查结果表明,伊蚊属骚扰蚊亚属的蚊种在该地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为塔里木盆地蚊类区系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