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灵枢》与《素问》究竟孰先孰后,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因《灵枢》一度失传,王冰注《素问》而未注《灵枢》,致谈《内经》多称举《素问》,甚或视《灵枢》为伪书。本根据《素问》所引“《经》言”书证,逐条加以分析,证明《灵枢》是“经”而《素问》是“论”,进而从先秦诸子书中追朔《内经》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针刺的补泻手法是针刺手法中的一个内容,最早见于秦汉以前的医学文献《灵枢》和《素问》中以后历代针灸书籍,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子母补泻、纳支补泻、开阖补泻、九六补泻等单式补泻手法,以及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龙虎交战、五藏交经等复式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手法究竞有无实际价值是目前广大从事针灸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在这里浅析初步的看法对这些古代的针刺补泻手法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3.
徐疾和提插作为临床常用的补泻手法 ,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 ,现就管见所及 ,试述如下。1 徐疾补泻徐疾补泻法始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徐而疾则实 ,疾而徐则虚。”对此《内经》中有两种不同解释。其中《灵枢·小针解》曰 :“徐而疾则实者 ,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 ,言疾内而徐出也。”指出针在体内进出提插的快慢。《素问·针解》篇曰 :“徐而疾则实者 ,徐出针而疾按之 ;疾而徐则虚者 ,疾出针而徐按之。”此指出针的徐疾和扪按针眼的快慢。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对此论述道 :“盖徐疾二字 ,一解作缓急之意 ,一解…  相似文献   

4.
《内经》补泻手法中相关要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是针灸理论的源头,针刺手法的真正形成始见于《内经》,在《灵枢》《素问》约30万字的医理中有将近一半的篇幅记载着与针灸相关的内容,从针灸工具、针刺原理到针刺深浅、补泻、禁忌等等,这些详尽而完备的论述形成了后代各家针刺手法的理论基础。所以,对《内经》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5.
《灵枢》回归北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初年杨上善编注《太素》30卷,将《灵枢》《素问》按照内容分类编排,唐中期王冰注释《素问》时大量引用《灵枢》,证明《灵枢》在唐代是完整存在的。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高保衡、林亿等校注《素问》称《灵枢》已经残缺不全。《调经论》林亿注:“王氏之意指《灵枢》为《  相似文献   

6.
“知机之道者,不可持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语出《灵枢·九针十二原》,被认为是针刺治病疗效悬殊的关键。《灵枢·小针解》说:“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又发明其义。但《灵枢注证发微》却以为:“知机之道者,唯此一气而已,犹不可挂一发间之。”《灵枢集注》也说:“静守于来往之间而补之,少差毫鬟之间则失矣。……叩之不发,补泻失时。”意谓“知机之道”者,懂得经气往来,事机微妙,差之毫发则补泻失施;而“不知机道”者则不懂补泻之理。言之也成理。后世遂以为不易之论。但仔细分析起来似大有可以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7.
谈“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曹大明(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灵枢》,中医名词《灵枢·本神》篇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素问·保命全形论》载:“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在《内经》的其它篇章如《灵枢·官能》篇亦说:“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经>针刺补泻操作内容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内经>中较为系统地描述针刺补泻操作的内容集中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能><灵枢·终始><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素问·调经论篇>中,在这些篇章中均为补法、泻法成对出现.将上述篇章中针刺补泻操作解析为呼吸、留针时间、出针速度、针孔...  相似文献   

9.
补泻针法 ,始见于《内经》,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能》和《素问·离合真邪论》等三篇的记载较为详细、完整。综观原文 ,《内经》补泻针法的操作特点可概括为两点 ,1补法 :以静为特征 ,纳入 ;2泻法 :动势明显 ,放出。即补法轻柔和缓 ,动作幅度小而不明显 ,注重由外入内的行针过程 ;写法则力重势猛 ,动作幅度大而明显 ,注重由内出外的行针过程。此外 ,泻针法的立意 ,是根据病证的虚实外在表现及发病机理的朴素认识而制定的 ,根据“有余者泻之 ,不足者补之”的原则 ,对盛实之邪气 ,应予祛除 ;对虚衰之正气 ,应予培补。因此 ,针刺…  相似文献   

10.
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调气来达到整体的补虚泻实的目的.因此《内经》补泻不是方法而是治则.《内经》上本无"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补泻"原本是单一的治则,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由于临证治疗需要具体的行针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言之"术式",便在《内经》中寻得《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待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日泻"和"呼尽内针,"《灵枢·官能》泻为"摇大其孔",补为"推其皮盖其外门."  相似文献   

11.
始论于《灵枢》的迎随补泻刺法经过后世演绎已经成为多种纷繁的操作术式或方法。通过对历代关于迎随补泻法源流的文献考析归纳,条列了13种“迎随补泻法”并进行了浅析,对刺法的学术研究和争鸣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其中近半数篇幅论述了针灸学内容。《针解篇》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五十四篇,主要从针刺补泻手法、针刺的注意事项、针具的功用和临床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篇名中的"针解",指本文在解释《灵枢·九针十二原》及《素问·宝命全形论》的有关针刺问题,故名"针解篇"。其主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经》一书中,提到刺法,针刺深浅、针刺补泻等约200条以上,而其中提到具体刺法的,只在《灵枢·宫针篇》和《素问·缪刺篇》两篇中有27种,这27种刺法中,介绍针刺方法的,只有6种。介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何”字探析夏青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250014)在古代汉语里,“何”字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疑问代词。处在句子的不同位置,“何”字的语法功能亦有差异。在《内经》中,“何”字出现频率非常高,据不完全统计,《素问》中出现480余次,《灵枢》...  相似文献   

15.
《内经》、《伤寒论》载有一些针刺治疗经验,或只言经络,但未说明具体腧穴,如《灵枢.杂病》中对"齿痛"、"项痛"的治疗,《伤寒论》的太阳病针足阳明经等的治疗;或记载了具体经络、穴位,但无补泻运用之区别,如《素问.奇病论》的"口苦取阳陵泉"、《伤寒论》"头汗出者刺期门";也有记载了补泻之具体要求,但无取穴经脉左右不同之提示,如《灵枢.口问》对"嚏"、"噫"的治疗。本文以《标幽赋》之旋转补泻古法,单针取穴,对其进行探讨性验证。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成书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前期,为多位医家编撰而成,“黄帝”乃其托名。全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现通行本为九卷八十一篇。明代所编类书《永乐大典》按《素问》篇名重字依韵收入各字下。如《四气调神大论》入“神”字,《六微旨大论》入“旨”字。《永乐大典》目录、凡例、正文中可查到《素问》41个篇名,本文通过分析这41篇取字规律,来确定其余40篇归入何字,为重辑《永乐大典.医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素问》与《灵枢》所论“五十九刺”的穴位和主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讨论了二者所论“五十九刺”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晋·皇甫谧认为是由《黄帝内经》一部书变成《针经》、《素问》二部书。元·吕复和清·姚际恒则认为《灵枢》、《素问》是汇聚而成。本文考析认为:《汉书》之后的东汉时期医经七家曾经历了一次改纂过程,可能由医经七家被分别集纂成《灵枢》、《素问》、《难经》,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新安医家汪昂历三十载,将文辞艰深的《素问》《灵枢》合纂为一,并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注释,阐释其精要,著成《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对中医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分类简要,文辞通俗,是中医入门的基本读物。通过探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成书的时代背景,剖析该书的编写体例,揭示汪氏研究《内经》的方法,以期对汪昂学术思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中的“精”字其含义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泛指人体中的精微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灵枢·本藏》:“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二、指人身先天之精。如《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